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第44节

  他绝望的呢喃并没有结束,莱昂纳尔此刻一言不发,安静做一个倾听者。

  格林海特绝望地抓着自己本来就不多的头发:“男人是什么?索雷尔先生!男人就是一根蜡烛!从生下来那天起就在烧!”

  “烧自己的血,烧自己的汗,烧自己的命!为了什么?就为了照亮身边那个女人!让她光鲜,让她温暖,让她活得像个人样!”

  “可女人呢?女人就是一阵风!一阵轻飘飘、没心没肺的风!她们高兴了,绕着蜡烛跳舞,觉得那光真美……”

  “不高兴了,或者看到旁边有更亮的蜡烛,甚至只是一只发光的萤火虫……她们就轻轻那么一吹!”

  这时格林海特鼓起腮帮子,对着空气狠狠一吹:“噗!你几十年的燃烧,你所有的光亮,你积攒的热……瞬间就他妈的全完了!只剩下一滩难看的、冰冷的油!”

  “卢西安……”格林海特喃喃地念着这个名字,每个音节都像在咀嚼一块冰冷的石头。

  “那个该死的、该下地狱的戏子!他毁了我!他像瘟疫!像毒蛇!钻进了我的家!用他那张涂了蜜糖的嘴,和他那双专门勾引女人的眼睛……”

  “他以为他是谁?一个在舞台上装腔作势、靠取悦别人混饭吃的下贱戏子!他懂什么叫责任?什么叫家庭?什么叫对上帝发誓要守护一生的人?”

  “他只会偷!像老鼠一样偷走别人最珍贵的东西!然后……然后像吐掉一块啃过的骨头一样,毫不在意地吐掉!”

  莱昂纳尔忽然感到一种巨大的不安,他试图劝慰:“格林海特先生,请您冷静!也许……也许有什么误会?”

  “误会?”格林海特猛地转头,死死盯住莱昂纳尔,脸上浮现出一种近乎狰狞的惨笑。

  “还有什么误会能比我现在承受的更糟?我的家毁了!我的信仰毁了!”

  “我的人生,像个彻头彻尾的傻瓜一样被踩在烂泥里!我的好邻居,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做?”

  “我要像只被阉割的绵羊一样,缩在角落里舔舐伤口?然后看着他们继续在我的房子里寻欢作乐?”

  格林海特下定了决心。

  他抹了把脸,擦掉脸上的泪水,语气恢复了平静:“谢谢你,索雷尔先生,你是个好人,听我嗦了这些废话……可惜,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的。

  我只能祈祷上帝保佑你!”

  然后他拎上门边的行李袋,离开了莱昂纳尔的公寓,轻轻地掩上了门。

  莱昂纳尔走到门后,透过黄铜窥孔,看到格林海特蹑手蹑脚地掏出钥匙开了503号公寓的房门。

  进门之前,格林海特似乎知道莱昂纳尔正通过窥孔看他,转头向他露出了一个微笑。

第87章 捉成三人行

  格林海特连门也没关,走廊地板上映着他家门厅煤气灯的光。

  随后

  男人慌乱的哀求声。

  “砰!”

  女人惊恐的尖叫声。

  “砰!”

  死寂。

  但空气中似有灵魂在嘶吼。

  每一枪声,都让莱昂纳尔浑身颤抖一下。

  不知过了多久

  “砰!”

  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声枪响震聋了。

  ……

  直到深夜,莱昂纳尔才从「银匠街三十六号码头」(巴黎警察局地址/别称)回到安坦街12号的公寓里。

  隔壁503的大门已经关上了,贴了红色的封条,莱昂纳尔经过时想起了格林海特先生最后那个笑容。

  他仿佛在对莱昂纳尔说:“抱歉,我的好邻居。”

  进到屋子里,才发现艾丽丝和佩蒂都坐在客厅等他。

  莱昂纳尔看着脸色煞白的两人,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已经问完了,我没事你们其实可以早点去睡。”

  其实他最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艾丽丝。

  刚刚警察上门的时候,他让艾丽丝躲在房间里,并且已经想好了很多种方案,看怎么能敷衍过去。

  不过面对这再明显不过的情杀案,巴黎的警察们显然经验丰富,并没有兴趣盘问所有人。

  他们只把莱昂纳尔带回去做了笔录就把他放回来了。

  五楼一共有五个住户,假期里还有人的,只有莱昂纳尔的502,格林海特的503,还有卢西安的505,其余两户都度假未归。

  现在则只有莱昂纳尔的502了。

  他推说自己一直在房里写作,听到枪声才知道出了事

  因为胆子小,他连门都没有出,直到穿着深蓝色制服、戴着平顶筒帽的巴黎警察敲响自己的房门。

  这套说辞基本无懈可击,除了艾丽丝与佩蒂,已经没有人知道格林海特先生来过自己的公寓。

  不过他也诚实地向警察坦白自己知道卢西安和佩蒂特的奸情,还不止一次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在巴黎,人人对此都视而不见,甚至还津津乐道。

  「银匠街三十六号码头」显然不会请“顾问侦探”来审问他这个倒霉的邻居。

  莱昂纳尔甚至都没有往格林海特的503号房里走一步、看一眼反而是公寓的管理员、门卫,还有几个好奇的楼下邻居,把现场搞得一团糟,被警察训斥了半天。

  艾丽丝的眼圈是红的,她心有余悸地对莱昂纳尔说:“莱昂,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

  艾丽丝不是没有见识过奸情在阿尔卑斯乡下,农人粗鄙的谈论里,总会有这样的故事发生。

  但那多数是以一场吵闹为开始,一场追逐为过程,一场殴打为结局,一笔赔偿为尾声。

  不会有人死去,只会留下笑话,几年时间就不会再有人提醒因为总有新奸情。

  她也看过一些小说,里面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偷情,最后也多以一场闹剧收尾。

  格林海特先生杀死卢西安,她甚至有些赞同;杀死妻子佩蒂特,她也能勉强理解。

  但是最后他朝自己脑袋开了一枪,就超出了艾丽丝的见识边界了。

  莱昂纳尔叹了口气:“格林海特先生一生的付出、信仰和坚持都被摧毁了,即使活下去,也是一具行尸走肉。”

  艾丽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随即她又担心地问:“警察有没有问起其他?莱昂,要不然你还是帮我找个便宜的房子吧,我搬出去住,这样不会连累你。”

  说起这个,莱昂纳尔就头疼,他叹了口气:“还不至于巴黎的房租靠10个生丁一页的抄写员还住不起。”

  佩蒂反而神经比较大条也许是在十一区的冬天见多了尸体的缘故此刻已经缓过神来了。

  她问莱昂纳尔:“少爷,你饿吗?我去做点吃的。”

  莱昂纳尔本想拒绝,但想想食物可以让人精神稳定,艾丽丝也许需要,就让佩蒂去简单做点。

  格林海特先生的死,对他也是一种震撼教育,毕竟无论前生今世,与凶杀案直接相遇还是头一遭。

  作为19世纪新兴的中产阶级代表,格林海特先生奉行的是与所谓的「上流社会」截然不同的道德准则。

  他们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笃信上帝、勤奋工作、忠于家庭、为人友善,是巴黎市民阶层的典范。

  贵族、富商们可以接受自己的妻子有情人当然他们自己的情人更多是因为他们的婚姻绝大部分情况下不是基于爱情,而是利益交换。

  在法国的皇室,「首席情妇」(也称为“官方情妇”)甚至是一个得到政府承认的头衔。

  法国君主的情妇除了享有津贴、赏赐与受封贵族爵位的福利以外,宫廷贵族在国王情妇经过时,必须起身行礼致敬。

  有些「首席情妇」的权势,甚至超过了皇后,可以深度参与国家政治,或者成为著名的文化艺术的庇护人。

  比如巴黎沙龙的风潮,就是从路易十五的首席情妇「蓬帕杜夫人」开始兴起的。

  但市民阶层不同对比上流社会,他们并没有足够的利益作为维系婚姻的纽带;

  对比乡村社会,他们摆脱了必须繁衍子嗣、继承土地的天然责任。

  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情况下,“爱情”,尤其是被教义与仪式加持过的“爱情”,就是维系家庭的唯一的精神支柱。

  当这根支柱倒塌,那整个生活也就倒塌了。

  但是这些太复杂了,莱昂纳尔没办法给艾丽丝说清楚。

  佩蒂的“宵夜”很快做好了每人两片烤过的面包,中间夹着煎好的咸肉、鸡蛋,还有一片西红柿。

  吃过三明治以后,艾丽丝的情绪才安定下来,与佩蒂回卧室睡觉去了。

  莱昂纳尔则在书房坐到了深夜,他想把《我的叔叔于勒》写完,却揉了一张又一张纸,最终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

  

  第二天清晨,莱昂纳尔就被楼下的吵闹声给吵醒了。

  他来到窗边撩开窗帘,只见公寓楼的门口挤满了人,一看装扮和设备,都是记者无疑。

  能让巴黎人在假期的早上这么积极,也只有这场混合了通奸、捉奸、杀人、自杀……的凶案。

  公寓的管理员和门卫使劲儿拦着他们,但防线岌岌可危。

  莱昂纳尔走出房间,发现艾丽丝和佩蒂都已经起来了,惶惶不安地从客厅的窗户往下张望。

  莱昂纳尔当机立断:“换上外出的衣服,我们从后门走,今天这里是不能呆了。”

  佩蒂问:“少爷,那我们去哪儿?”

  莱昂纳尔想了想:“你们不是想去塞纳河上划船吗?我们今天就去!”

第88章 有图有真相

  剩余的假期,整整一周的时间,安坦街12号的纷扰都没有结束,住户们能离开的都离开了,不能离开的也闭门谢客。

  作为近期巴黎最有噱头的桃色兼凶杀案件,它成为巴黎人提供了打发无趣时光的重要消遣。

  《小日报》《小巴黎人报》《晨报》这样的市民读物全都开始跟踪报道这个案件不说,就连《费加罗报》也用连篇累牍地进行报道和评论。

  莱昂纳尔翻开报纸,就能看到一连串耸人听闻的标题

  《小日报》「血洗安坦街!丈夫枪杀淫妻奸夫后自尽!」

  【……惊恐的邻居们闻声而至,目睹了地狱般的场景:佩蒂特夫人与潘赛先生倒在血泊中,身体被威力巨大的霰弹撕开,当场毙命!

  而格林海特先生,这位平日沉默寡言、被公认为“模范丈夫”的老实人,则坐在沾染血迹的扶手椅上,将枪口对准自己下颚,轰掉了半个脑袋!现场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我们不禁要问:发生这样的惨案,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小巴黎人报》「安坦街爱巢成坟场,三人殒命!」

  【佩蒂特夫人与同楼居住的歌剧院演员卢西安德潘赛先生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潘赛先生,英俊潇洒,情史丰富,其放荡作风早有传闻。悲剧的导火索,疑是格林海特先生当场撞破两人奸情,长期压抑的怒火与耻辱瞬间爆发,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

  目前,悲痛欲绝的双方亲属已赶到现场,目前情绪稳定……】

  看到这里,莱昂纳尔的情绪倒是还比较稳定,又翻开了《费加罗报》。

  作为一份主要客户是中产阶级的报纸,《费加罗报》并没有过多渲染凶案现场的惨烈,而是将重点放在案件背后原因的深度挖掘上。

首节上一节44/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