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第36节

  他走到窗边,望着眼前灯火璀璨的世界:“巴黎,你准备好迎接‘贫穷的莱昂纳尔’了吗?”

第73章 另一个骗子的自我修养

  需要精致的装扮来赢得人心的不只有骗子,也有神圣的教士。

  复活节假期前最后一次国民议会的庄重讲坛上,巴黎教区总主教吉贝尔纪尧姆梅尔梅德博安身披庄重的礼仪法袍,神情肃穆。

  他站在神圣的国民议会主讲台上,一脸的悲天悯人,布道四十年的嗓音在此刻格外庄严:“诸位尊敬的议员先生们!

  各位在此为国家繁荣、法律完善、民生福祉而殚精竭虑之时,一股源自深渊的暗流,一股足以腐蚀我们民族灵魂根基的毒雾,正悄然弥漫在法兰西的心脏巴黎!

  甚至,已经流淌向巴黎之外的我们广袤的国土!”

  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回荡在议会大厅;他目光扫过全场,捕捉着议员们或好奇、或凝重、或局促不安的表情。

  稍微停顿之后,他才继续敲响自己的洪钟大吕:“我所说的,并非外敌入侵,也非天灾饥馑,而是一种更隐蔽、更恶毒、更具毁灭性的精神瘟疫!

  一部名为《颓废的都市》的读物尤其是它某本的衍生读物如同撒旦精心编织的罗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市民,甚至在我们的青年学子中传播!

  相信在座的不少议员阁下已经听闻过此书!”

  现场发生了一阵骚动。吉贝尔主教痛心疾首地捶打了一下讲台,发出沉闷的响声:“它描绘了什么?”

  他的声音陡然变得尖锐:“它描绘了金钱如何凌驾于法律之上!描绘了神圣的职责如何被无耻地收买!描绘了信仰的殿堂如何在淫欲的狂欢中被玷污!

  它用华丽的辞藻,为最卑鄙的贿赂披上合理的外衣;它用生动的细节,将神圣的誓言践踏得一文不值;它用充满诱惑力的叙述,将堕落的生活方式伪装成至高的精神享受!

  诸位先生,试问,当我们的年轻人,将书中那个靠贿赂神职、蔑视圣事、沉溺私欲而飞黄腾达的主角视为偶像时,他们心中的正义天平将倾向何方?

  他们对法律的敬畏又将残存几何?他们对伟大的上帝的旨意这千百年来法兰西道德与精神的基石又将怀有怎样的轻蔑?”

  吉贝尔叹了一口气:“这绝非危言耸听!作为「巴黎益书协会」的主席,我每日收到无数忧心忡忡的父母、正直的神职人员、尽责的教师的来信!

  他们向我哭诉,他们的孩子、他们的教民、他们的学生,在接触了这本毒书后,精神萎靡,言语轻佻,对神圣的事物失去了应有的敬畏!法兰西的未来,正在被这无声的毒雾所侵蚀!”

  在铺垫了足够的恐惧和愤怒后,他终于亮出了他真正的獠牙:“可是这本读物,竟然取得了「书籍与图书馆管理局」的版权登记

  但如果说《颓废的都市》本身还对污秽的内容有所克制的话;那本从它身上衍生出来的「补充读物」,却是真正的地狱之火!可是我们却很难追查它们的出处!

  这警示我们,世俗的法律在抵御这种精巧包装的精神腐蚀时,显得如此单薄乏力!就连圣座都因此感到担忧。为此,他派遣了拉斐尔蒙泰利枢机,带来圣座的谕示。”

  一个满头白发、穿着比吉贝尔主教更要华丽的教袍的老者,已经随着吉贝尔的话语来到了讲坛中央。

  吉贝尔主教很快将位置让给了他。

  拉斐尔蒙泰利枢机挺直了身躯,法袍上的金线在煤气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沐浴着圣光:

  “第一,我们希望议会能赋予教会,尤其是地方教区,在监督书籍内容方面更大的、更主动的权力!

  凡是学校、公共图书馆、公共阅览室、乡村图书馆内的书籍,教会皆有权建议、有权检查、有权举报!

  我们有遍布城乡的教堂,有精通教义、明辨是非的神职人员,他们最能敏锐地察觉到异样!这是抵御此类精神瘟疫的第一道,也是最有效的防线!

  这并非干预公民阅读的自由,而是为了守护更宝贵的,心灵的自由!”

  “第二,我们恳请议会考虑,在非教会组织的公立学校中,大力加强教义和道德课程的教育力度!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明辨是非,敬畏神圣!

  世俗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若没有信仰和道德的指引,知识只会成为作恶的工具!”

  “第三,对于那些胆敢出版、传播此类公然亵渎神明、败坏道德、危害社会之书籍的书商,必须施以更严厉的惩罚!让他们知道,毒害法兰西的灵魂,代价将是他们无法承受之重!

  而写出这种作品的文人,更必须揪出来送上法庭,让他的屁股磨烂在监狱的地板上!”

  现场不少议员,开始捶着桌子发出了叫喊声……

  

  “号外!号外!教廷派出枢机大人莅临巴黎,誓要肃清出版界的毒瘤!”

  窗外报童的叫卖声,一声声敲在《喧哗报》主编加里布埃尔马瑞尔的耳膜上,震得他脑袋发昏。

  此刻他上手正拿着一份《费加罗报》,正是窗外报童叫卖的那份。

  上面那篇关于两位宗教人士在国民议会演讲的报道,每一个铅字都像烧红的针,扎在加里布埃尔马瑞尔肥厚的手指上。

  “吉贝尔……你这个两面三刀的毒蛇!”加里布埃尔从牙缝里挤出低吼,手指几乎要将报纸攥烂。

  报纸上,吉贝尔主教在议会讲坛上那副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嘴脸,以及他引出的那位来自罗马的拉斐尔蒙泰利枢机,都让加里布埃尔感到一股刺骨的寒意。

  他本以为那一万法郎的“捐款”能买来喘息之机,毕竟吉贝尔收钱时那副勉为其难的虚伪模样还历历在目。

  如果按照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游戏规则,这位总主教大人会像往常一样,在枢机面前“美言”几句,把责任都推到“地下印刷作坊”和那个神秘的“老实的巴黎人”身上。

  然后再暗示可以从他加里布埃尔身上榨取更多“赎罪金”来平息事态。

  但他错了,错得离谱。

  蒙泰利枢机在议会上提出的那三点请求,尤其是第一点和第三点,简直就是冲着他加里布埃尔和《喧哗报》来的索命符!

  吉贝尔那个混蛋,不仅没替他遮掩,反而很可能在枢机面前添油加醋!

  那一万法郎,给他比喂了狗都不如!狗吃了还会摇尾巴!

  不过他只是愤怒,却并不慌张,这种情况在他30年的媒体生涯中已经遇到过多次在《喧哗报》还叫做《巴黎淑女通讯》的时候,他就曾因为报道了拿破仑三世陛下的一位情妇在外蓄养情夫的绯闻,而受到法庭的通缉。

  但他也只是去英国躲了半年,在交了一笔罚款以后就回到了巴黎。

  目前唯一让他感到心疼的是《颓废的都市》实在卖得太好了,简直是在报社里开了一家铸币厂。

  想到这部小说接下来还有两部,他就垂涎欲滴哪怕这次他再被驱赶出巴黎,也能凭此东山再起。

  思虑再三,他掏出一张信纸,给「一个老实的巴黎人」写了一封催稿信:

  【「一个老实的巴黎人」先生:

  《颓废的都市》第一部销量甚佳,读者无不翘首期盼第二部的出版。虽然我深知优秀的作品必须要时间来酿就,但是巴黎的读者等不了了,法国的读者等不了了。

  我以最迫切的心情恳求您:在未来两周内,将您已完成或即将完成的第二部书稿交予我!哪怕尚有一小部分未完成,也未尝不可。

  为表诚意:稿酬尾款已备妥,只要书稿一到,即刻奉上,绝无拖延!

  静候佳音,万勿迟疑!

  您焦急的合作者G.M.】

  加里布埃尔将信看了又看,确认万无一失之后,才塞进信封,并用他肥厚的舌头舔了舔封口,将信封好。

  他不在乎「一个老实的巴黎人」是否会被《费加罗报》上的报道震慑,他相信只要给出足够的诱惑,那个穷酸文人一定会铤而走险。

  至于《颓废的都市》第三部哈,且等两个人都渡过了眼前的危机再说。

  想到这里,他大喊一声:“皮埃尔,你这头懒驴,快给我滚进来!”

  等到把信交给对方后,加里布埃尔交代了一句:“这次你继续给我守在邮局外面,跟上那个穷小子,看他去了哪里,和谁见面。”

第74章 这是教会认证的禁书,您来一本?

  莱昂纳尔收到加里布埃尔信的同时,身边正摆着《费加罗报》。

  头版头条就是:《神圣干预还是权力扩张?蒙泰利枢机巴黎议会发声,呼吁赋予教会更大权力!》

  这篇报道本身保持了《费加罗报》一贯的客观风格,然而在字里行间也透露出它的倾向性,即对教会扩权的担忧。

  甚至为此仅仅略微提及《颓废的都市》的出版商是《喧哗报》,并未深入渲染。

  这让莱昂纳尔稍微放心了一点,他写《颓废的都市》之初,就考虑过风险,在综合了普法战争后教会势力大规模退潮、法国共和制确定、自由主义思潮席卷欧洲等种种因素,才下决心铤而走险。

  没想到的是由于《颓废的都市》的畅销,它竟然成为教廷扩权的借口,上纲上线,这就让他有点措手不及了。

  吉贝尔主教和蒙泰利枢机虽然并没有把小说当中的情色描写作为支撑自己论述的重点,但是莱昂纳尔知道这才是真正能挑动议员们敏感神经的一部分。

  对教会本身的攻击,《颓废的都市》并没有比《十日谈》或者其后的作品更过分即使更过分,大部分法国人也无所谓。

  但是情色描写就不同了,它关乎人们最基本的道德观念。

  以绘画为例爱德华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在1863年刚刚被展出的时候,就被认为是亵渎之作,因为画面上出现了两个衣着整齐的绅士和一个不着一丝的女人,在草地上席地而坐。

  为什么看惯了「裸体」题材的法国人会对这幅画大加指责?因为过往此类题材多是依附于圣经故事、希腊神话、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带有神圣感或者罪恶感,人体被哲学化、宗教化了。

  另外一种则是纯粹的私人收藏,或者为妓院里的妓女画的广告画(后来被相机取代了),不登大雅之堂。

  而《草地上的午餐》不同,它高度生活化,展示的是当时巴黎人的日常,画中的人体不再具有哲学或者宗教的意味,尤其是两个男士衣冠楚楚,更代表了一种反差和冒犯。

  所以虽然都是人体画,却是展现了当时学院派和印象派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

  当年马奈将这幅画送到法兰西美术院,希望能被选入当年度的「巴黎艺术沙龙」,结果被无情的黜落。

  愤怒的马奈与其他落选者集资在官方沙龙旁举办了一个「落选者沙龙」,并得到了拿破仑三世的批准,此后甚至成为一个常设沙龙。

  这也代表着欧洲学院派绘画的范式与人们对绘画内容的道德框架是从这幅画开始被颠覆、被再塑了。

  《颓废的都市》的效果也类似于此。

  欧洲历史并不缺乏情色小说,但多数都在卧室那一亩三分地里整活,内容无非是各种偷情;

  《颓废的都市》就不同了,它不仅将情色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充分展现了人类在这档子上能多富有想象力,甚至还综合了谋杀与权斗,简直让每个看过它的男人欲罢不能。

  但这同样挑战了这个时代的道德底线。

  所以有多少人爱它,就有多少人恨它哪怕是表面上的恨。

  莱昂纳尔此刻非常犹豫,加里布埃尔这份催稿信,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一个“阳谋”。

  原本剩下的3000法郎稿费是要等到《颓废的都市》剩下部分全部完成以后才支付,现在他只需要完成第二部就可以拿到,看似占了便宜。

  这其中的风险也不言而喻加里布埃尔现在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但如果自己还贸然与他联系,怎么能确定这不是一个陷阱呢?

  莱昂纳尔看着抽屉里已经完成了一大半的《颓废的都市》第二部,陷入了两难当中。

  一个声音在他脑中尖叫:“消失!马上!放弃那3000法郎,放弃《颓废的都市》的一切关联,带上抽屉里那点积蓄,向学院请一个长假,随便买一张去马赛或者波尔多的火车票,躲上它两个月,等风头过去。

  另一个声音却也在嘶吼:搏一把!加里布埃尔还在周旋,只要足够小心,未必不能拿到钱!3000法郎可以支撑一年的体面生活,「复活节假期」马上到了,法国的公务机关要瘫痪上两个星期,还有时间!

  

  在《费加罗报》的报道出炉以后,不仅没有将《颓废的都市》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反而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一瞬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近乎疯狂的爆炸性反应。

  巴黎的地下书市,一夜之间陷入了癫狂。

  原本就有炒作迹象的《颓废的都市》正本,及其“灵魂伴侣”那本薄薄的、印满了“□□□□(此处删去XX行)”的“补充册子”,身价如同乘坐了热气球,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直线飙升。

  私营阅览室里,正本的每小时租金从原来的1苏,暴涨到3苏,而且需要提前预约,还得支付一笔不菲的押金;搭配“补充册子”的话,则直接5苏起步。

  流动书贩手里的存货,每6个小时变动一次价格,早上他出摊的时候已经卖2法郎了;深夜收摊的时候更涨到了5法郎这个价格简直疯狂,可以买一整套精装版的大仲马先生的《达达尼昂三部曲》了。

  黑市上甚至有人开始叫卖「一个老实的巴黎人」作者签名版《颓废的都市》,仅限100册,每册10法郎。

  就在加里布埃尔感觉脖子上的绞绳开始勒紧的时候,从不同渠道传来的《颓废的都市》的订单量却达到了难以置信的数量。

  仅仅一天时间,他就收到了近3万法郎的预付款。

  加里布埃尔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一切,即使干了30年报纸和出版,他也没有见过哪本「禁书」可以如此疯狂。

  他内心深处想要尽快得到《颓废的都市》第二部的想法也更加强烈,他决定再给「一个老实的巴黎人」写一封信,并在信中附上300法郎的预支稿费。

  他相信没有哪个穷酸的读书人能抵御金钱的诱惑。

  而法国正统文学界也在为《颓废的都市》的热销添上了一把柴火。

  几周前莫泊桑在福楼拜家的沙龙上拿出这部小说的时候,大家还不太当一回事,屠格涅夫的评价是:“有点才华,但不多!”

首节上一节36/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