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失误!
不能失误!
吴轼拼命跑法抢回来的2秒钟,说什么也不能在他们手中被浪费掉!
威廉姆斯率先就位,后进来的Kimi就停在吴轼前方,两家的P房是挨着的!
咔嗤!
四人打入轮枪,四人立即搬下旧胎,另外四人将准备的新白胎直接塞入。
砰嗤嗤咔!
螺丝打紧。
咔!
车辆放下。
2.7秒!
嗡吼!!
车辆落地瞬间,轮胎就转动起来带着车子冲入快速通道。
而另外一边,Kimi此时刚刚到扭紧螺丝的步骤。
“Yes!!!”
“芜湖!!!”
技师们激动的相互拥抱击掌,刚刚实在是太窒息了!
只要慢了一点,那就是眼睁睁看着Kimi在维修区里将吴轼超掉了啊!
“莱克宁的换胎时间是2.5秒,比你要快0.2秒,但是不用担心,你进入维修区时节省了更多时间。”乔纳森说道。
“你出去后,会落在维特尔的身后,秒差大约是9.781秒,莱克宁和你的秒差是1.9秒,1.9秒。”
一白一红两辆赛车接连驶出维修区,大直道上里卡多正在驶来,不过相差有差不多五秒的距离,完全构不成威胁。
第一个弯角,吴轼车辆后轮轻微打滑,Kimi同样是如此。
“中性胎太滑了,温度很难起来吧。”
不过第一个组合弯过去后,被磨开了外面一层皮的轮胎,稳定性就提高了不少。
吴轼看了眼后视镜,他并不知道Kimi的打算,是否准备进攻他呢?
如果Kimi发起进攻,那么前一个stint多跑的圈数将全部成为无用功。
毕竟两人用着中性胎竞争,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这套中性胎达不到目标圈速。
事实上,法拉利策略组此时也在犹豫这个问题,他们不知道给Kimi发什么指令。
如果是个一般新秀,或者再进一步说,前面是马萨,Kimi都是绝对会发起进攻的。
而此时前面是吴轼。
两人轮胎一样的情况,以吴轼那粘人的本事,几圈内别想好过。
这样的后果就是两败俱伤!
当然,如果说为了前方维特尔的安全,Kimi这么做一下,确实相当不错。
可是,Kimi的车组为什么要为了维特尔的安全去奋斗啊?
当阿里瓦贝内没有下达任何指令的时候,Kimi包括其车组都没有任何想要和吴轼缠斗的想法。
两辆车疾驰在赛道上,相安无事前提是吴轼别有失误。
“白胎不太理想,里卡多在追近你们,有个好消息,马萨已经进入积分区。”两圈后,乔纳森说道。
“我圈速是多少?”
吴轼问道,他知道白胎确实不如黄胎,但要说慢,应该不会慢太多,不然岂不是白换了吗?
“1分38秒357。”
吴轼听后,记住了这个圈速,罗斯伯格新黄胎的圈速在1分37秒,看来软胎和中性胎的差距就在一两秒之间。
不,等到后半程比赛,软胎的性能还会提升,因为油量减少,车重下降,必然带来轮胎的性能提升。
既然这个轮胎策略看起来会更好,为什么前面的车队不这么去做呢?
这当然是因为他们需要守住自己的位置。
但凡老汉、公主、歪头有一人敢用白胎,这其中的位置必然会发生变化。
如果是第三名的用白胎,那么吴轼和Kimi可就不会在后面看戏了。
赛场上就是这样,所有的决策都不是依赖于单一情况,而是综合考虑。
并且因为变数太多,更多时候车队决策时会更倾向于保更好的位置。
吴轼和Kimi的异于前三位的决策,无非是这两人各有各的特殊情况。
前者车辆性能和梅奔和法拉利有差距,在可预见的范围内,会被强硬吃掉,因而不得不改变正常的策略。
后者则是受累于罗斯伯格的追击,被挤到第五名后与其毫无变通的走向结束,不如尝试新的策略。
第20圈,前五位的位置非常稳定。
汉密尔顿保持领跑。
罗斯伯格+1.747秒。
维特尔+2.983秒。
吴轼+11.932秒。
Kimi+12.979秒。
吴轼和Kimi还在被前三位的第一梯队拉开差距。
“尼科,你的刹车存在过热情况,在刚刚的追逐中,你过分使用了刹车,现在需要你节省点,还有,请节省你的燃油。”
梅奔的TR响起,跟罗斯伯格说了一长串。
第21圈,罗斯伯格竟然还没有节制驾驶,又追近了老汉0.2秒。
不过第22圈,罗斯伯格还是降低了速度,这让维特尔一圈追近了些。
然而此时维特尔的轮胎也用了将近十圈,寿命也过半了。
看看前排的情况就知道,从最初的1分37秒圈速降低到了1分38-39秒,甚至到1分40秒去了。
这让吴轼和Kimi在不断追近,刚刚跑了五圈的中性胎,温度极佳,正好处于性能高峰期。
第23圈,吴轼就已经追近到维特尔身后7.6秒的位置,不过很快他就在控制速度了,方便更好的管理轮胎。
“维特尔和罗斯伯格的斗争不会那么轻易结束,你需要维持住你的状态。”乔纳森在TR里说道。
“Cpoy。”
威廉姆斯队内TR被导播选择性播放出来,等到同传翻译后,飞哥说道:
“看来吴轼还是瞅着领奖台位置的。”
“那肯定啊!第二名发车,此时落在第四位,有机会怎么说也要追回去。”
兵哥嘴上这么说,心里其实没报多少希望。
当车辆在长距离性能落后的时候,一旦被超越,那基本就等同于彻底丢掉了排名。
第25圈,后方索伯的纳斯尔完成了对马萨超越了,将马萨挤出了积分区。
马萨顺势进站,结果没想到纳斯尔的决策也是进站。
两辆车上演了和吴轼、Kimi一样的情景。
不过这次威廉姆斯在后方。
2.7秒的换胎后,马萨立即烧胎发动。
索伯的P房在最后边,镜头跟着马萨的车辆一路追拍。
就间蓝色的索伯此时前千斤顶已经放下,而后方却迟钝了0.2秒。
当后千斤顶放下的时候,马萨已经过去了。
啪啪啪!
威廉姆斯P房里马萨的车组兴奋拥抱,依靠更快的进站换胎完成超越,远比车手在赛道上超越对手更让他们有成就感。
接下来数圈,中游开启了DRS小火车,头尾相连四辆车,谁也没法超越谁。
至于前排,罗斯伯格和老汉秒差已经到了3秒,歪头和罗斯伯格的秒差也到了3秒,吴轼和歪头的秒差也只有3秒了。
在第30圈,前排车手们的软胎衰减更为厉害。
第31圈,第二计时段突然黄旗。
“赛恩斯的车辆出现故障,在第二计时段6号弯之后,请注意情况。”乔纳森提醒。
这时候,赛恩斯的TR响起:“左前轮存在问题,无法继续驾驶了。”
第32圈尾,黄旗消失。
发车大直道上,汉密尔顿一骑绝尘,罗斯伯格落后大半个直道。
更后方的维特尔此时刚刚从弯道冒头,却突然转入了维修区。
“维特尔进站了,他将换上中性胎嗯,换胎时间2.4秒。”
乔纳森告知吴轼情况。
“他的中性胎要跑24圈。”吴轼听后说道。
“是的。”乔纳森应道。
两人对话结束不到一会儿,Bono又跟汉密尔顿说道:“Box,Box。”
33圈尾,汉密尔顿进站,换胎2.6秒。
Kimi TR:“我应该采用和队友一样的策略,这两者看来并没有什么区别,白胎的感觉真的很不错。”
乔纳森听到后皱眉,心里出现几分慌乱,他看向罗德里戈。
“冷静,这是Kimi的看法,不是法拉利的看法,法拉利让他继续保持,而且Kimi觉得黄白胎的寿命和圈速差异不大,可吴轼不一样。”罗德里戈强调。
乔纳森点点头,继续看着赛场情况。
果然,汉密尔顿一进站,34圈尾,罗斯伯格就进站了。
3.2秒的换胎略失水准,出站时,维特尔刚好过去。
和一停时的情况一模一样!
罗斯伯格不得不再次尝试去超越维特尔,可白胎的暖起较慢,出站第一圈不是进攻的好机会。
第35圈,本以为两人应该会安全度过,可是罗斯伯格今天已经超越了维特尔两次,第三次不也应该是手拿把掐?
想到这点,罗斯伯格有几分激动,心态也有了变化,并立即展现出了自己凌厉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