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绝对车感 第244节

  汉密尔顿追击的势头如此之强,不少媒体都在猜测,吴轼的积分领跑还能够持续多久?

  甚至有些地方还开盘了,说最快再经历几场大奖赛,吴轼就将丢掉他的积分榜领跑位置。

  这种在舆论上鼓噪的声势,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也有人想要从中获利。

  英媒那边非常活跃,跟吴轼有过节的BBC直言:

  “吴轼将在新加坡大奖赛时终止他的积分榜领先地位。”

  吴轼也不想忍受BBC,在社交媒体上发了段文字:

  “BBC是个不错的媒体,如果他们能够比赛嘴巴的话,或许是他们和动物打交道久了,已经不太擅长和人类进行正常的交流了。”

  这话自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地图炮开得太大了。

  其余稍好些的媒体,公正预测也是认为最多两场大奖赛,吴轼就将离开积分榜首位。

  意塔利媒体倒还是站在吴轼这边,认为:

  “汉密尔顿的胜利来源于车队的资源倾斜,如果让罗斯伯格和汉密尔顿正常竞争,那么也许再过几站,吴轼仍然能够领先。”

  意媒的发言很有意思,暗搓搓指责梅奔,实际上恐怕也是想梅奔因此产生些动荡最好不过了。

  毕竟意媒不仅仅是会助吴轼说说话,他们更在意法拉利有没有机会咬下梅奔的一块肉来。

  当然,这些媒体每场赛后都会站在支持的一方互相抨击,早已经成为了惯例。

  大部分车迷也是跟在后面吃吃瓜、看看热闹。

  小部分上脑的车迷则会在社交媒体上闹腾。

  然而不管舆论怎么样,最后其实还是要看比赛结果。

  所以当的大奖赛结束前,比赛仍旧存在诸多悬念。

  而真正算是比较重磅的圈内消息,是伯尼埃克莱斯顿谴责现在F1治理过于民主化。

  这影响了F1的发展。

  其实他背后的目的是指责国际汽联,在F1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积极的去设想改变这项运动。

  使得这项运动面临着非常大的财政危机。

  但让托德顾虑的还是比较多,不管是成立战略集团,还是说以协商协议的方式来拟定制造商的技术标准。

  实际上也是为了统筹各方的利益。

  F1这项运动过于耗费金钱,为了让一项运动长盛不衰,必然要做到的就是保证它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要保障参加这项运动的各方的利益。

  因此,国际汽联在其中非常难做。

  而在新加坡大奖赛到来前一周,苏门答腊岛发生了巨大的火灾。

  这场火灾产生的浓雾笼罩了新加坡,使得新加坡的空气质量变得非常差。

  这不仅仅会影响到车手的视线,更是会对车手的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新加坡大奖赛有取消的风险。

  梅奔对此表示,每场大奖赛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不能因为一些原因而取消。

  实际上他们就是怕取消了某场大奖赛,导致汉密尔顿追分的机会减少。

  威廉姆斯依然保持了缄默。

  好在等到比赛周的周三,空气质量不断恢复,大奖赛并不会被取消。

  巴顿倒是在媒体上表达了一些担忧,他希望周末的空气质量会更好,不然车手们吸入这些烟雾会对身体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F1车手在驾驶赛车的过程中心率甚至高达190。

  在这种情况下呼吸是非常急促的,需要摄入大量空气,如果空气质量太差,那么别说一整场比赛了,可能进行到一半,车手的肺就炸了。

  巴顿会有这种担忧是正常的。

  不过为了让大奖赛顺利举办,新加坡也在努力改善空气质量。

  而今年的新加坡赛道和去年又有不同。

  在11号弯和13号弯之间略有修改,导致12号弯的轮廓出现了变化。

  新加坡赛道就是这样,这几年变化频繁。

首节上一节244/244返回目录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