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模棱两可,是保持现有速度呢?还是保持和吴轼的秒差呢?
外人只能等待几圈后看看情况,而Kimi和车组的默契让他可以回复到:
“Copy。”
这时候,换了新软胎的博塔斯刷出最快圈,1分38秒195。
罗德里戈看到这个数据,又开始计算了。
此时前排车手,只有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的圈速维持在1分40秒中的样子。
特别是罗斯伯格,圈速还要比老汉快些。
吴轼的圈速已经落到了1分41秒头,不过这圈加快了速度,估计会进入1分40秒尾的样子。
罗德里戈让数据工程师计算继续用这套旧胎跑下去,会损失多少时间,换上新胎的维特尔又会追出多少时间。
同时,他还在分析进站窗口,如果吴轼的圈速不能稳定控制,落到慢车车阵出站,也会耽误大量时间。
策略组的工程师们瞬间变得极度忙碌,海量的数据出来后还要一一甄别,最后才让乔纳森告知吴轼。
转播镜头给到了法拉利。
维特尔进站,2.4秒换完。
“啧啧,法拉利这个换胎速度,太快了。”兵哥感慨。
“如果给Kimi换胎的速度慢了,是不是说明区别对待啊?”飞哥开着玩笑。
这时候,阿隆索也进站了。
“阿隆索换上了白胎!”飞哥说道。
经过提速后,吴轼发现Kimi并没有跟近他,于是他按照乔纳森的要求,稳定了自己的速度。
第14圈尾巴,罗斯伯格一头拐入了维修区。
“罗斯伯格进站了。”乔纳森说道。
吴轼是看着6号梅奔拐入进站口的,他微微眯眼,车队的策略到目前为止,都在稳定进行。
他又瞥了眼后视镜里的Kimi,已经被甩出1秒后,没有DRS用,看来Kimi的策略和他一样,甚至舍不得耗费轮胎来追他。
那么Kimi准备跑到第几圈进站呢?
这个问题在他脑海里没有停留多久,因为这是车队该考虑的。
“罗斯伯格也换上了黄胎,换胎时间是3.2秒。”乔纳森说道。
吴轼继续驾驶车辆,心里忍不住吐槽,怎么梅奔王朝里法拉利的换胎速度最快啊。
和罗斯伯格同圈进站的还有里卡多,转播镜头给到后,可以看出赛道的沙子已经非常多了,车辆驶过后会有霾。
“维特尔跑到了罗斯伯格前面。”乔纳森说道。
只见赛道上,刚刚出站的罗斯伯格就那么眼睁睁看着红色跃马飞驰而去。
这句话让吴轼心头一滞,新软胎的效果这么好吗?他有些担心起自家的策略。
“我们还好吗?”他忍不住在TR里问道。
“Yes,一切OK,你继续维持目前的圈速,我们能够给你足够的”
乔纳森回复后,对罗德里戈问道:“现在看来情况怎么样?”
“新软胎的速度很快,但是如果吴轼跟罗斯伯格、维特尔一样,必然陷入刚刚一样的缠斗中,不管怎么说,我们的策略都没有错。”
罗德里戈说完,不放心的问了句:“新软胎的理想圈速是1分37秒,吴轼能够维持多少圈?”
“至少七圈。”乔纳森说道。
“恐怖。”罗德里戈评论了句,而后说道:
“那我们的策略就没有问题,吴轼最强大的地方在于轮胎管理,他能够比所有人都更好的管理他的轮胎。
“他喜欢缠斗,但缠斗只会两败俱伤,我们需要将最广阔的空间找出来给他,让他将所有时间都压榨出来!!”
乔纳森深以为然点头,随着吴轼参与的正赛越来越多,情况也越发分明。
毕竟不管是季前测试还是其余测试,那是测试车辆的,不是测试车手的,车手的底裤只有在赛道上才能彻底摸出来!
第201章 追近超越(88k)
第15圈尾巴,汉密尔顿进站。
乔纳森握紧拳头,吴轼的保胎能力果然没让人失望,至少现在留在场上依然不会亏掉太多时间。
他紧紧盯着屏幕上梅奔P房的视角,只见车辆被抬起后,左前轮好似卡了下。
砰!
车辆被放下,换胎时间3.7秒,有些太慢了!
要知道换上新软胎的罗斯伯格和维特尔肯定都在拼命Push,很可能会被他们抓住机会的!
出站口后方,一辆法拉利疾驰而来,一辆梅奔紧随其后。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大直道上,维特尔意识到罗斯伯格要抽头了,立即向右侧转向中线,而罗斯伯格则是一路右打到底,强硬完成了抽头。
6号梅奔车尾的火光闪耀冲天,罗斯伯格在DRS、尾流和弹弓效应的支撑下,以高出5km/h的时速,与维特尔并肩前行。
而在他们的前方,是刚刚出站的老汉,车慢、胎冷。
“漂亮啊!”兵哥鼓掌。
这一幕的压迫感和紧张感实在是过于强烈,以至于大家都忍不住心头一紧。
“现在汉密尔顿的轮胎状态还不如罗斯伯格吧。”
飞哥看着1号弯彻底完成了对维特尔超越的罗斯伯格说道。
“已经跑了两圈的软胎工作温度正好合适。”兵哥回应,而后提醒道:
“现在吴轼又在领跑了,汉密尔顿距离他有15秒多的差距。”
“不知道威廉姆斯的想法是什么,和Kimi保持步调一致吗?那岂不是去争夺第四的位置了,白白将领奖台让了出来。”飞哥有些摸不准。
“现在吴轼在积分总榜上的位置可是第二名,距离汉密尔顿14分,超过维特尔2分,超过罗斯伯格6分,还是追的很紧的。”
兵哥看了眼小屏幕上的数据说道。
“想要在梅奔手里拿到总冠军还是太难了,就看能不能守住年度亚军的位置。”
“年度亚军啊!新秀年拿到这个成就,那就直接追平汉密尔顿了。”
“不,不该这么说,应该是超越了汉密尔顿,吴轼现在才多少岁?”
“哦豁!你不说我还忘了,这家伙在国内连个C照都没有吧?哈哈哈,太不可思议了,国际汽联竟然会放他进入围场。”兵哥哈哈大笑。
“听说当时梅奔出了挺多力的。”
“因为新加坡练习赛的事情吧。”
说到这里,两人均是卡了下,意识到不能乱说了,毕竟他们的话传到国外,确实有可能影响到吴轼。
“罗斯伯格带开的速度的太快了,已经0.717秒了。”兵哥生硬带开话题。
“汉密尔顿追近Kimi的速度好快!一圈没跑完,已经追了快2秒了!”
飞哥看到数据后惊讶,这圈速差太逆天了!
“下一圈一定要进站的!不进站就是在害吴轼啊!”兵哥说道。
转播镜头回播了罗斯伯格的精彩超越后,又将镜头给到了领跑的吴轼。
此时空旷的赛道上,吴轼在前,Kimi在后,两人都默契的维持着自己的速度。
“汉密尔顿追近的非常快,你需要做好准备。”乔纳森的声音适时响起。
吴轼知道,这是全力让他Push了。
第16圈快要结束,第17圈刚刚开始。
轮胎的情况悉数传入大脑,这套胎跑还可以跑个四五圈,但是速度已经完全不行了。
如果要Push最后一圈,也是非常冒险的驾驶。
可开F1了,还讲究稳稳当当,那不如去驾校开教练车吧。
嗡!
引擎的声音明显更强雄浑了些,吴轼开始加速,滑不溜秋的轮胎,只有他还敢这样做!
“哇噢!吴轼和Kimi的秒差被拉大了,已经到1.5秒了。”
“看来是要进站了。”
“怎么Kimi不推啊?”
“不知道,总不能吴轼现在轮胎状态还不错吧?威廉姆斯什么时候这么擅长保胎了?看马萨的情况不像是能保胎的车啊?”兵哥三连问。
但不管怎么说,吴轼的行为立即引来了转播镜头。
几个弯道口的摄像机都锁定住了他。
嘶啦!
4号弯口,后轮出现小幅滑移,惊险的甩尾让人以为59威廉姆斯要直接滑出赛道了!
镜头随即给到威队P房,所有人都紧张,看到滑移的瞬间,就有人要站起来痛呼了。
结果吴轼一个拉扯,将车顺利带入了直道。
“太紧张了!你看看威廉姆斯这些机械师,几乎都不敢呼吸了。”兵哥摇摇头。
“难道你不紧张吗?”飞哥反问道。
“当然,我也很紧张,哈哈哈。”兵哥掩饰了自己的情绪。
接下来的转播镜头还没完,继续跟随着吴轼。
赛车在他手上,好似完全不怕撞一样,开的异常奔放,时刻能够看到挣扎的表现。
“秒差已经1.8秒了。”
跑到第三计时段的时候,兵哥提了嘴。
吴轼这一圈跑的实在是太惊险,解说们都完全被吸引了注意力,生怕自己的话语会影响到游走在微弱平衡之间的赛车。
簌簌簌!!!
转过14、15两个弯,59威廉姆斯一头转向了维修区。
过了大约两秒钟,后方的Kimi才进来。
这时候,大家的手又忍不住攥紧,乔纳森侧过身看向作业区的车组人员。
不管是抱着轮胎的,还是拿着轮枪的,所有机械师都紧紧盯着那辆驶入维修区里的威廉姆斯。
不能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