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吴轼不是愣头青,当别人一圈快你两秒的时候,你就不要说什么爆种了,因为爆种最后爆掉的一定是轮胎。
第二十三圈,维特尔轻松在14号弯后的DRS区超越了吴轼。
这就是新旧轮胎的巨大差距。
第二十四圈,维特尔单圈追近汉密尔顿3秒多!
“BOX!BOX!”
看到这个情况,威队先绷不住了,召回吴轼换胎。
这次换上的是中性胎,预计跑18圈,吴轼出来时,落在了罗斯伯格身后,堪堪卡在了KIMI身前。
“嘿!他什么时候追上来的?!”
看到又是一辆法拉利,吴轼吓了一跳,以为歪头战神又来了,看到是KIMI的7号松了口气。
“他的中性胎是第十五圈换上的,不用担心。”乔纳森说道。
第二十五圈,汉密尔顿在14号弯的DRS区被超越,他顺势就进了站,一样换上了中性胎。
第二十六圈,吴轼还没来得及对罗斯伯格发动进攻,罗斯伯格就被车队召回换胎了。
这下子,场面似乎又回到了安全车后各位车手归位时的场景。
“你距离维特尔22秒。”乔纳森的声音在耳麦里夹杂着电流声响起。
吴轼已经默然,他和法拉利都是中性胎,虽然比维特尔新,却并不能过于凶狠的Push,不然无法撑到下一个stint。
“罗斯伯格距离我多远?”
“14秒以上,他正在KIMI身后,暂时还没有超越。”
“他换上的是硬胎吗?”
“是的。”
“.”
看来罗斯伯格暂时无法构成对他的威胁了,还剩下30圈,罗斯伯格这套硬胎能够一跑到底吗?
他不知道梅奔什么想法,不过可以放心巡航了。
在前方,汉密尔顿刷出最快圈,1分43秒976,现在的最快圈并不计算积分,所以吴轼也不会去追求。
第二十八圈,罗斯伯格超越了KIMI,跟吴轼的差距此时已经拉到了16秒内。
“我在接近他们,还是在落后?”吴轼摸不准情况。
“现在汉密尔顿的速度非常快,以每圈一秒在追近维特尔,你和汉密尔顿每圈的差距在0.4秒。”乔纳森说道。
过了片刻,乔纳森又在车队无线电中说道:
“汉密尔顿计划在赛道上对维特尔动手,他必须这样才能够获得冠军;
“同时梅奔车队告诉罗斯伯格,要他超越你和维特尔,不过我认为他的硬胎很难做到这一点,你现在要做的是,守住领奖台。”
接下来几圈,前排车手们都在安静的跑圈,倒是中游位置,佩雷兹鱼雷格罗斯让,霍肯伯格鱼雷博塔斯,在高速弯中制造了两起画圈圈事故。
不过雪邦赛道就是宽,这样都没有引发后续撞车。
乔纳森看着屏幕里的景象,幸好没有大事故,不然安全车一出,吴轼必然吃亏。
“我们的长距离不太理想。”吴轼突然又在TR中说道。
“是的,我们知道,你能在这个位置已经非常棒了。”乔纳森以为吴轼在难受,所以安慰道。
随着油量越来越低,车辆重量减轻,轮胎损耗率也在下降。
第三十四圈,佩雷兹和霍肯伯格均被罚时十秒。
同一圈KIMI进站,换上了硬胎,看起来应该是最后一停了。
“KIMI的战术太成功了,这次换胎后,他将会获得巨大的优势,前方的车手都会再进一次站,安全车帮了他大忙了。”
“法拉利这一站的策略真的太精彩了!”
“难道不是维特尔自己定制的策略非常精彩吗?”
六星相声组又在继续调侃,赛程已经过半,场上的情况变得明朗。
第三十六圈,汉密尔顿追近维特尔至13秒921,吴轼则追近到19秒311。
罗斯伯格则距离维特尔26秒301,看来罗斯伯格也是拼了老命在追了,乔纳森以此判断,罗斯伯格必然三停,不然将无法跑完比赛。
第三十七圈,维特尔进站最后一停,毫无意外的换上了硬胎。
出站的时候吴轼已经过去,罗斯伯格刚刚驶来,两人在1号弯前相遇。
维特尔紧紧守护着1号弯的内线,十多圈的轮胎差距让罗斯伯格难以发动有效进攻,根本无法威胁到维特尔半点。
1、2号弯的进攻失败,后续弯道的进攻难度异常之大,罗斯伯格基本无力追击了。
仅仅三四个弯后,维特尔就甩开了他,并且开始快速向吴轼追近。
六秒左右的差距,估计四五圈就能抹平。
吴轼深吸了口气,感觉异常的疲惫,在长距离下任何出色的驾驶技术都只能用来保胎。
第三十九圈,汉密尔顿选择了进站,威廉姆斯有样学样,也立即召集吴轼进站。
“威廉姆斯这不仅引擎用梅奔的,策略也要全部学梅奔啊!”兵哥看到后忍不住发笑。
“诶,梅奔怎么换的硬胎?!现在还剩17圈吧!”飞哥发现了盲点。
“他没有中性胎了!梅奔这次多预留的是套硬胎!”兵哥看了眼数据喊道。
飞哥知道兵哥在激动什么,立即搭话道:“吴轼还有套新中性胎吧?”
“还有一套!我看后面汉密尔顿难以太平了!”
“根据前面的情况来看,更软的轮胎平均每圈要快上1秒左右。”
“吴轼距离汉密尔顿仅仅只有六秒左右的距离吧!”
“进站了!”
两人激动看向威廉姆斯P房的转播画面,吴轼准确无误将车辆停好。
“是中性胎!”
“这次换胎多久时间!”
“3秒1!可以了!不犯错就相当好了!”
两人的激动不无缘由,所有敏锐的观赛者都意识到了轮胎差异可能会引发的斗争。
F1官解大卫也激动起来,他说道:“之前我还在说吴轼相当年轻,有的是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他能抓住吗?!”
第180章 Blue flag
汉密尔顿甫一出站,就忍不住在TR里抱怨道:“这胎不行啊,man。”
“其余可选的轮胎都已经被磨过了,遇到慢车的时候注意保胎就行了”车队回复道,有几分避重就轻。
“吴轼呢?我的意思是他在我前面还是在我后面?我前面现在都有谁?”汉密尔顿问道。
“吴轼也进站了,他在你后面,距离你6.350秒;维特尔依然在领跑,你距离他11.062秒,罗斯伯格也在你的前面,差距是7.565秒。”
车队将信息告诉老汉,老汉却有几分不满,声音变得急促起来,问道:“吴轼换的是什么胎?为什么不告诉我?”
“呃,他换的是中性胎,他在练习赛节省了一套中性胎。”车队回复。
“所以他这套中性胎是全新的?”
“Yes.”
“现在是第几圈?”
“你在39圈进站,现在出来是第40圈。”
“还剩下16圈。”
“Yes。”
和车队的对话完成,汉密尔顿已然察觉到不妙,维特尔在第37圈换上新胎,此时两人的轮胎差距仅仅两圈,而差距却足足有10秒多!
想要在剩下的比赛中追上维特尔简直是痴人说梦!
维特尔从一开始就准备好的二停策略,此时终于是将结果完全摆在了台面上。
固然轮胎后期的衰减厉害,但少一次进站,多出的25秒空余时间却可以将领先转化成胜利。
如果没有意外,场上已经没有人能够威胁到维特尔的领先。
因此汉密尔顿的不妙之感来源于身后,他万分清楚中性胎和硬胎的差距。
“我比罗斯伯格快多少?”
过了会,在13号弯,汉密尔顿又在TR里问道,耳麦中滋滋的电流间隙穿插着沉重的呼吸。
“你比他要快,他的轮胎衰减很厉害。”车队没有告知具体差距。
汉密尔顿却听懂了车队的意思,这是要罗斯伯格再进站一次,将位置让给他,避免在赛场上发生争斗。
可是这是他想要的吗?不!
汉密尔顿说道:“我追上他后,与他交换位置,我们身后还有吴轼。”
“是的,我知道,对于罗斯伯格来说,不管进不进站,最后都会是第四名。”车队也说的很直接。
都是第四名,那以罗斯伯格现在和你的关系,他凭什么帮你?
车队指令要是管用的话,你汉密尔顿倒是所有指令都听啊!
在双方不断的交谈中,比赛进入第41圈,此时汉密尔顿距离罗斯伯格6.781秒,一圈追了将近1秒。
另外一边,乔纳森也在TR里对吴轼说道:
“你和汉密尔顿的差距缩小了,上一圈你比他快了0.6秒,比罗斯伯格快了1.38秒,比维特尔快了0.8秒。”
“我前面的人都是硬胎对吗?”
吴轼呼吸也非常沉重,炎热的天气加上四十多圈高强度驾驶,体力消耗异常严重,有时候甚至会觉得有眩晕感,这可能是中暑的征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年龄太小,身体的素质没那么快跟上,这点一直是他的弱项,只是低级别项目中对体力的要求没F1这么高罢了。
“是的,他们使用的都是硬胎,你的速度有优势,而且你的轮胎是最新的,不过在套慢车的时候要注意保护轮胎。”乔纳森道。
“OK。”吴轼应道。
比赛进入第42圈。
前四名的差距和上一圈的变动趋势一模一样,汉密尔顿硬胎进入工作温度后,一圈削掉了罗斯伯格1.2秒的优势,这意味着他同样在追近维特尔。
乔纳森本以为等会能够看到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斗争,让吴轼赶上来的镜头。
结果梅奔车队相当果断,直接给罗斯伯格下达了指令:“前方有套圈车辆,BOX,BOX!”
被召回换胎的罗斯伯格已有预料会出现这一遭,内心多少有些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