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绝对车感 第133节

  车队给他配置白橙橙,不就是为了让他二停吗?结果现在再次进站,那前面两个硬胎就白用了啊!

  可如果是让车指令,他还能阳奉阴违一下,进站指令是没有车手可以违背的。

  14号弯后的直道一跑到底,6号梅奔一头扎入了维修区通道里,车队为他换上了一直没用的那套中性胎。

  “这也太喜剧了,罗斯伯格被车队坑惨了啊!”兵哥拍着手笑道。

  “梅奔的策略组这是在干什么呀!”飞哥也摇摇头。

  说到底,这还是梅奔对硬胎的性能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本以为第四圈安全车的双车进站将是可以安排两种不同的策略

  汉密尔顿三停,罗斯伯格二停。

  结果罗斯伯格先是因为安全释放被挡了,出站后不仅排名跌落,陷入的还是更换了新中性胎的车阵。

  他的硬胎无法快速超车,进一步拖慢了时间。

  这种损失让车队更加决心要为他准备二停策略,至少在他和维特尔在赛道上相遇时,车队都是这么想的。

  至于现在的策略转变,无非就像车队刚刚说的一样。

  此时罗斯伯格进不进站换胎,都已经是第四名的结果,不如进站把汉密尔顿让过去,免得双方在赛道上来个亲密接触。

  汉密尔顿能够看到在回头弯的位置看到前方赛道少了那辆熟悉的梅奔,便知道自己的队友已经进站。

  而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是复杂的套圈情况。

  同一时间,迈凯伦的巴顿跟车队说道:“我的引擎没有了动力,no。”

  “请将车辆安全带回。”迈凯伦车队回应道。

  至此,两辆迈凯伦均是退赛,在今年,本田引擎的稳定性确实太过于糟糕了。

  随着维特尔再次冲过方格线,比赛来到了第43圈。

  梅奔车队却突然开始说道:“你现在的圈速是1分45秒121,你和维特尔的差距扩大到了12秒,请尽快超越前方的慢车。”

  “请不要在出弯的时候跟我说话!我都要滑出去了!”汉密尔顿大喊道。

  显然,此时的老汉情绪并不稳定。

  “维特尔上一圈的圈速是1分43秒689,你需要找到机会尽快过掉前方的,同时你要注意好轮胎状况,不要太心急,维特尔也在慢车车阵中。”

  乔纳森跟吴轼说道。

  “好。”

  吴轼简单的应了声,他也就情绪稍微比老汉好些,状态是肯定不如老汉的。

  场边挥动着蓝旗,示意前方被套圈的车辆尽快让开,大部分车手都会遵循这一指令,吴轼要做的就是找准机会快准狠的过掉他们就是了。

  接下来的第四十四圈,依然是过慢车的一圈。

  位于领先的维特尔是最为轻松的,甚至于在TR里唱起来了:“Blue flag~Blue flag~”

  这圈汉密尔顿追近了维特尔1秒,差距仍旧维持在12秒左右。

  而吴轼就没有多余的进展了,和汉密尔顿的差距仍然维持在6秒不到的样子。

  “前方的车阵变得稀疏,你此时距离汉密尔顿5.86秒,距离维特尔17.921秒,比赛剩余12圈。”乔纳森在TR里说道。

第181章 真想你们将画面转播给我看看

  第四十五圈,维特尔被前方缠斗的格罗斯让和霍肯伯格阻挡,汉密尔顿和吴轼已经过掉了佩雷兹、纳斯尔。

  此时在头三名的中间,已经没有了其余的车辆。

  “换上新胎的罗斯伯格刷出1分42秒062的最快圈,他也在追近你们。”乔纳森提醒。

  “好。”

  吴轼依然是应了下,大直道上,不断抖动的车身让他清醒意识到自己坐在一辆能够疾驰到三百多公里每小时的赛车上,容不得半点马虎。

  过掉烦人的慢车后,他咬着舌尖,让痛感刺激大脑,而后开始了最为消耗体力的跑法。

  车身各处的情况全部被反馈到大脑之中,远比发车时要轻得多的车重,更为干净的赛道行车线,跑了五圈的中性胎。

  当他将所有情况都捋顺后,开始了追击。

  要在尽可能保胎的情况下追近,就要求车手的操控更为稳定、精准。

  每一次循迹刹车时刹车的开度,每一个弯道中方向转动的角度,每一脚油门的柔顺输出,都需要精准控制。

  这样的操作需要极端集中的注意力,吴轼感觉到有几分窒息感,每个弯道前后他都忘记了一切,脑中只有着这辆飞驰的赛车。

  3号大曲弯入弯后需要不断向外侧移动,这个移动过程尽可能的均匀分摊在整段路程中,而后在递近4号弯时的循迹刹车先踩下23%再逐渐推进。

  弯前还需要调整变速器旋钮,以此平衡这个接近直角的弯道内外轮的不同压力和行程。

  这种细致入微的操作在第四十五圈时尤为耗费精力。

  翻过15号弯,59号威廉姆斯疾驰过方格线,这一圈跑得十分完美!

  “GOOD!很好!这圈的速度在1分42秒376,汉密尔顿速度在1分43秒125,维特尔的速度在1分44秒225。”

  吴轼压根没有精力去回复车队,他只知道自己必须要好好控制车辆,一丝一毫都不能差,不然在接下来的十圈中,不一定会有翻盘的机会!

  第46圈,维特尔的速度又提高了不少,跑出了1分43秒648的成绩,这竟然反向削掉了汉密尔顿0.213秒。

  毫无疑问,维特尔的速度能够稳定在1分43秒中到1分44秒头的位置,这对老汉来说是个坏消息。

  梅奔车队也很快察觉到了这一点,前面维特尔追不上了,现在的关键是要面对后方的威胁!

  “刘易斯,刚刚维特尔的圈速1分43秒6,我们需要以1分42秒3的速度去追近!”

  “no。”汉密尔顿简单一个单词表明了硬胎做不到这一点。

  车队预料到了这个情况,所以将提前准备好的话说了出来:“吴轼刚刚的圈速在1分42秒3,他在飞速追近你!”

  “为什么他会那么快!”汉密尔顿喊道。

  车队没有再回复,如果汉密尔顿做不到1分42秒的成绩,那么很快就会被追近。

  同时,乔纳森也在紧紧关注着情况,有任何情况他都会告知吴轼,不管吴轼此时用不用得上。

  “你刚刚追近了汉密尔顿1.4秒,非常漂亮!后面的罗斯伯格使用中性胎,但速度和你差不多,是1分42秒5,你如果能够维持圈速是最好的,但需要注意轮胎,我们还有整整十圈的比赛。”

  “好。”

  吴轼依然简单应道,两圈的全注意力推进效果颇为惊人!

  不过在后面几圈,不可能再有这样的速度,速度快了,轮胎的衰减必然会加快,不管他如何保胎,都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吴轼中性胎的速度相当惊人,两圈他追近了汉密尔顿2秒多,按照这种情况,他恐怕在第48圈就能够对汉密尔顿发起进攻了。

  “此时汉密尔顿真是两头添堵,前方追不上维特尔,后方要面临吴轼的追击。

  “OH!第四十七圈,吴轼的圈速依然十分稳定,在1分42秒488,各位知道这有多么不可思议吗?!

  “第45圈,当他脱离了慢车,速度就已经来到了1分42秒376,本以为这仅仅只是全力Push的一圈,并不能持久。

  “结果没想到他第46圈的速度竟然只慢了不到0.1秒,是惊人的1分42秒388!

  “如果说连续两圈保持在1分42秒是依靠对轮胎的过度压榨的话,连续第三圈依然能够维持这个圈速,那就是车手个人的实力了!

  “我已经非常期待下一圈吴轼的圈速将是多少!他距离汉密尔顿仅仅只有2秒多!

  “如果此时吴轼将目光放远,那么他就能够看见那位儿时崇拜的偶像就在前方。

  “这对于吴轼来说,无疑是极具意义的时刻,从2007年到现在,只过去了8年,他刚刚从小孩成长为少年,就可以挑战心目中的偶像,那个曾经夺取过世界冠军的存在!”

  大卫说着说着,自己嗨了起来,声情并茂,语调激昂。

  观众们也被这些话语调动,坐在电视机前的不仅有无数陌生的车迷,更有专门看吴轼的家人、朋友。

  他们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来到马来西亚,只能隔着银幕默默为吴轼加油。

  第48圈,吴轼再次冲过方格线,成绩1分42秒688!

  “OH,MY GOD!CRAZY!这太疯狂了!圈数仅仅衰竭了0.2秒!他怎么能够这么稳定!”

  由不得大卫不高喊,不管是汉密尔顿还是维特尔,他们的圈速都在0.8秒的区间里上下浮动,一会儿快些,一会儿慢些。

  而吴轼呢?虽然看起来是一圈比一圈慢!但怎么看都像是轮胎在理论上的自然衰减速度!

  对F1了解甚深的大卫,虽然没有车队那边的完整数据,却也能够看出其中的不凡。

  “第四十九圈,将是吴轼抓住机会的一圈!汉密尔顿能够挡住这位咆哮着冲来的少年吗?!”

  吴轼已经能够清晰看到汉密尔顿的尾灯,前翼仿佛都已经触碰到了44号梅奔赛车留下的热气。

  明明此时无比酷热,令人心烦意乱,但当他嗅到这丝热气的时候,内心却瞬间安定了下来。

  短暂的安定后是激动!原本稳定在170的心率开始飙升,肾上腺素已经被大脑中的好胜意识激活,开始大量分泌。

  “我要开始尝试超越了。”

  吴轼说完,稍微加快了推进的速度,在14号弯后,直接抓到了汉密尔顿的尾巴。

  DRS检测点处,两人的差距是0.978秒!

  “来了!”几乎所有解说都是这般喊道。

  DRS启动,整辆车都变得轻快起来,吴轼察觉到轮胎的损耗加剧,但这是必要的损失!

  第一段DRS结束,距离还不够,他的眼睛已经牢牢锁定了那辆之前过掉他的梅奔。

  “我们的距离是多少?!!”汉密尔顿在TR里问道。

  “此时差距是0.691秒。”车队精准到了毫秒的播报,只让汉密尔顿觉得如芒在背。

  15号弯,两人先后经过。

  吴轼再度踩到DRS区域中,在赛车前部天线过了检测点那一刻开始,就打开了DRS,精准的预判几乎没有延迟!

  嗡吼!

  赛车引擎咆哮,紧跟在梅奔的身后,热浪扑面,却远不如此时的血液滚烫。

  冲过方格线时,吴轼与汉密尔顿的距离缩小到0.514秒。

  发车大直道的DRS区非常长,直到1号弯前才结束。

  此时两人的差距只剩下最后的0.347秒!

  吴轼非常有耐心,此时才第五十圈,追上维特尔已是无望,所以剩下的圈数全部可以用来炮制老汉。

  他在跟车之余,不断给老汉压力。

  汉密尔顿每次转头看后视镜,都感觉身后那个家伙要进攻,他丰富的经验告诉他,在这些地方动手捞不到什么好处。

  但他依然需要防守,而防守就是消耗轮胎。

  吴轼当然不是要进攻,变到进攻线,一方面是给压力,另一方面是远离老汉的尾气。

  这个过程不可避免的沾染到了赛道线外的橡胶颗粒,这对抓地力会有影响,吴轼不得不加以关注。

  “很好!吴轼相当沉得住气啊!”兵哥说道。

  “对,现在不宜动手,等到DRS区域里,能够干净利落的解决是最好的!”

  “他这老道的样子,完全不像是第一年开F1。”

首节上一节133/2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