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未果决踩下的油门
勒克莱尔也反应过来,觉得吴轼此时的担忧情绪过于严重。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比赛会充满危险,可哪次雨战不是这样?
就连吴轼他自己,在诺里斯林也表现的相当极端,站在旁人的视角来看,简直就是不要命的开法。
怎么现在轮到别人在场上了,他就这么担心?
吴轼很无奈,如果他不知道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他大会像是观众席上的观众们一样,期待着雨战的精彩比赛。
可他知道了些东西,就不得不为此背负。
他在赛前甚至于带着玄学那一套,说是梦到了比安奇可能会在七号弯发生事故,就差喊比安奇立即退赛了。
不过比安奇显然不可能因为他的话而退赛,在围场第一年,就以这样的理由缺席一场大奖赛,职业生涯基本就毁了,更别提这样是违背合同的,事后可能面临不小的违约赔偿。
‘能说的都说了。’
吴轼叹了口气,这种事情就是这样,不在乎的人你不管怎么说都没用,甚至于还会引起当事人的反感。
正赛开始,磅礴大雨之下,赛道积水严重,FIA决定采用安全车动态起跑。
动态起跑的方式在F3中相当常见,但在F1中,这还是首次。
“你看,不用太过于担心,赛会注意到了。”维斯塔潘宽慰道。
众车手跟着安全车还没怎么加速,轮胎排出的水雾和尾流搅起的积水,直接让整条赛道变成了片迷雾森林,车手们的能见度趋近于零。
考虑到车手安全,赛会果断出了红旗。
车手们回到了维修区。
直到二十分钟后,雨势稍微小点,比赛才在安全车的带领下驶出维修区。
不过路面的积水依然相当夸张,赛会一直没有允许进行发车,安全车便一直领跑。
八圈后,雨势进一步减弱,车手们反映能够看得清赛道了,于是在第九圈,安全车退出,比赛正式开始。
“雨越来越小了。”站在维修区屋檐下,勒克莱尔伸手接了些雨滴。
“嗯,赛道条件也逐渐好起来了。”维斯塔潘点头,他的注意力几乎总是在赛车上。
同一行车线经过二十二辆赛车的反复磨刷,赛道上很快就出现了条相较于深水区颜色更深,实则积水更少的路线。
第十二圈,巴顿、马尔多纳多直接选择了进站换上半雨胎。
两圈后,他们明显的圈速优势立马带动了更多的车手进站换胎。
特别是红牛两位车手换上半雨胎后,十圈内超越了两辆威廉姆斯和巴顿,来到场上第四第五的位置。
赛道的情况越来越好,雨势也不见大,车手们已经完全投入到了名次的争夺中。
车队的数据师们不仅仅盯着赛车、赛道等数据情况,还时时关注着气象雷达提供的气象图,他们需要根据这些数据自行预判天气的走向。
像是梅奔、法拉利这样的大车队,有着更强的数据中心,会结合大量参考数据直接给出预测结论,不过最后做出决定的依然是人。
吴轼也在一圈圈平静的比赛中,认为可能已经不会发生事故了,毕竟看现在的雨势,不太会影响比赛。
然而在第四十圈时,雨,变大了。
FIA立即发出指令,禁用DRS。
部分车队也随之进站,更换了全雨胎。
哗啦啦!!!
狂风裹挟着暴雨继续洗刷铃鹿赛道,引擎的轰鸣在雨雾中仿佛被圈上了一层膜,声音沉闷。
威廉姆斯在TR中再次强调,让两位车手注意安全。
然而吴轼的预感却越来越不好,他看着转播画面中阴沉的视角和几乎无法辨识的道路。
嘀!
索伯车队苏蒂尔在七号弯失控撞墙!赛会出示了局部黄旗。
赛道上,雨雾漫天,阴沉缺光的环境下,比安奇透过不停滑落水滴的护目镜看着赛道。
任何一位在雨中疾驰过的车手都清楚,如此瓢泼大雨,就是在盲开。
但当前车那闪烁着的红色尾灯时不时刺破水雾时,任何一位车手也都清楚,这是寻求机会提升排名的机会。
所以,他们不会过于放慢速度。
进入第四十三圈,七号弯外的缓冲区里吊车正在作业,将苏蒂尔的赛车吊起。
比安奇知道前方出现了事故,车队已经告知局部黄旗,但即使他们速度已经放慢了很多,实际上仍旧相当之快。
七号弯是3-7连续S弯的最后一弯,和前面如蛇形的弯道不一样,这里是个大弧型的快弯。
出了六号弯开始,车手们就会提高些速度。
比安奇困在四辆车车阵的末尾,玛鲁西亚赛车在今年十分不稳定,性能也十分拉胯,别人是为了前五而拼搏,他则是为了第十五名而拼搏。
他像往常样踩下油门加速,脑海里不知怎么的,闪过吴轼那个小家伙从下飞机开始就嘀嘀咕咕的说的话。
‘七号弯?’
在之前,他已经四十二次驶过这里,虽然赛道条件在不断变化,但他自恃对于赛道的了解也在实时更新,所以想要跟上前方的车手。
就是这么个念头一闪而过的时间,他踩下油门时没有了之前那么果决。
然而仅仅是这轻微的加速,赛车就仿佛失去了抓地力,如同开在冰面一样,直接滑移起来。
‘明明已经这么慢了!’
一切都发生在刹那间,当他踩下刹车,准备打转方向救车的时候,赛车已经完全失控滑向了缓冲区。
而此时,缓冲区里的吊车刚刚吊起苏蒂尔的赛车。
噗嘭嗤!
比安奇的赛车眨眼间冲撞到吊车的尾部,将拥有巨大配重的吊车都铲了起来,而后一头扎入了轮胎墙之中。
“噢!!!”
近距离的观众席上爆发出嘘声。
然而远在维修区的吴轼等人还不知道事情的情况,赛会的镜头完全没有给到事故发生的位置。
吴轼几人身在车队,很快就从耳机TR中听到了关于七号弯再次出现事故的事情。
“是谁?”
他下意识对着威廉姆斯比赛工程师,乔纳森卡特问道。
卡特沉默了会,说道:“比安奇。”
“什么!”一旁的勒克莱尔失声。
维斯塔潘也皱起了眉头,他第一次出现如此严峻的表情。
几分钟后,赛会出示红旗,比赛提前终止。
医疗车出动,赶往事发弯角。
吴轼抬起头,阴沉的天空下一切如旧。
“医疗直升机呢?!”维斯塔潘最先想到,急忙喊道。
“台风,无法起飞。”卡特回复道。
第154章 比高考满分还要高8分
救护车呼啸着离开了围场,花费了足足二十分钟才送到医院,如果有救援直升机,这个时间将被压缩到五分钟左右。
勒克莱尔没有任何继续留在赛道的理由,从相关人员那打听来比安奇的消息后,立马赶往医院。
在车上,大家都很沉默,勒克莱尔怔怔看着窗外,窗上挂满的水珠让霓虹灯色散成星光状。
来到医院时,急救室的大门依旧紧闭,刺眼的指示灯让勒克莱尔拼命撑着眼,只要一眨,泪水就会止不住从眼眶里滑落。
吴轼拍了拍他的肩膀,刚刚想开口,勒克莱尔就先说道:
“抱歉。”
“明明,明明上帝已经让你给了我们预警,我们却不当一回事”
这话让吴轼语塞,或许他应该强硬拉着比安奇,不让他上场的,但是这可能吗?比安奇怎么可能听他的?
维斯塔潘站在一边,沉默着没有说话,或许这个时候他想的是母亲每次比赛时都会为他点上一根祈福蜡烛的事情。
一直等到了半夜,急救室的门才打开。
医生一出来,早已经在这边等候的记者、赛会人员一拥而上。
自塞纳在1994年在伊莫拉赛道车祸身亡后,F1整整二十年没有出现过致命事故。
或许也正是如此,在F1越发安全的今天,大家已经忘了F1赛事本身就是与死神共舞的竞技。
所以赛会不仅没有接受车手们提前开始正赛的要求,也没有在台风肆虐时停止比赛。
因此当比安奇事故发生后,可想而知社会对整个F1比赛的看法又将如何。
勒克莱尔也挤了上去,想要第一时间知道消息。
医生的英语并不好,所以是用的日语说明情况。
叽叽喳喳一片,勒克莱尔完全不知道到底什么情况。
但一旁的吴轼却从只言片语中,听到了些“安全”“稳定”之类的词汇,他看向人群,难道这次救援给力,抢救过来了吗?
等待消息本身就是煎熬的,好在随着医生在镜头下将情况说明后,立马就有记者转述成英语。
“医院最新情况,比安奇头部遭受弥散性轴索损伤,经过初步诊疗,生命体征暂时稳定,如果他能够在72小时内苏醒过来,那么就表示本次治疗情况良好。
“现赛会已经和法国相关医院联系,考虑移送至法国做进一步治疗。”
霓虹大奖赛的事故,将赛会推上了风口浪尖。
不少人都在质疑,为什么当车手认为比赛条件不合适的时候,赛会没有改变比赛时间,依然选择在下午三点台风过境时进行比赛。
也有人在质疑赛道救援流程和事故车辆处理规则的问题,黄旗状态下,大型吊车是否能够进入赛道作业?
吴轼作为即将加入围场的一员,也通过车队向国际汽联提出了意见。
一是增加虚拟安全车,以此来保证赛场上发生意外情况时,所有车辆的速度都能够降低,而不是在进入事故点的前一刻才减速慢行。
二是增添Halo系统装置,也就是人字拖。
前一条意见倒还好,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合适的,但后一条意见却不少人提出反对的意见,包括部分车手。
时间缓缓流逝,在比安奇发生事故的第三天,医院里传出消息,比安奇出现了短暂的清醒,这证明其大脑损伤的情况尚且可控。
不过因为依旧处于抢救中,并不允许外人进入探视。
而在事后,赛会和车队也对比安奇事故前的车载数据和其余视角镜头进行了研究。
得出的结论是,出弯时赛车已经失去了抓地力,导致车辆失控,有数据表明当时比安奇的油门输出要比前面几圈要浅。
研究人员认为正是因为油门输出较低,所以才让车辆滑移的角度出现了偏差,刚好避开了比安奇头部和吊车尾部的正面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