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点点头。
“春收在即,户部要尽快恢复正常运转,堂官要就位,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臣举荐一个人。”
“谁?”
“臣的挚友,户部主事周绍,此人当差稳健、经验丰富,论忠诚绝不亚于我。”
“让他署理右侍郎吧,品级不动,仍为六品。”
“谢皇上。”
“你倒是不怕别人说你任人唯亲?”
“臣是一片公心,举荐不避亲疏,只看对此人的了解程度。”
“那你再举荐几个?”
“正白旗人,二等男爵苏克萨哈。”
顺治心中略感宽慰,这小子果然有公心。
“嗯,苏克萨哈反戈一击,诛多尔衮余孽有功,人也算勤勉,就让他担任户部左侍郎。尚书呢?”
“臣僭越,臣建议把尚书人选交给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顺治大为诧异,他本以为蒋青云会毛遂自荐。
“爱卿,如此一来,朕这几个月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刚把户部从议政王大臣会议手里夺过来,现在又还给他们?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皇上容禀,此举一箭双雕,一来安抚议政王大臣,二来可以架空新任尚书。左侍郎苏克萨哈和右侍郎周绍都是皇上越级提拔起来的,他们一定会忠于皇上。”
顺治琢磨了一下,好像是这个道理。
“那底下的人呢?”
“臣用性命担保,底下的人会更加忠于皇上。”
顺治听的频频点头,眼睛发亮。
……
次日。
早朝。
气氛紧张,剑拔弩张。
敬谨亲王尼堪第一个站出来:“皇上,户部改革可谓荒诞,传出去要被天下人耻笑。”
克勤郡王罗科铎:“奴才认为,博洛虽有小过,但罪不在他。他只是监管户部,未必了解日常事务。”
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奴才请将右安门监狱并入刑部,一并管辖。五城兵马司下设此狱,明显逾制了,他不能把手伸进刑部。”
庄亲王硕塞:“奴才有言在先,若是户部误了前线军饷,贻误了军机,朝廷必须砍了蒋青云的头。”
礼亲王满达海:“皇上,奴才怀疑蒋青云有通明之嫌。”
议政王大臣们火力全开,敌意满满。
汉官们噤若寒蝉。
一边是皇帝,一边是议政王大臣,多数汉臣不敢明显站队,只敢说些不得罪人的正确废话。
顺治心中冷笑,墙头草,你们的前途没了。
……
“户部窝案骇人听闻,这些硕鼠潜伏在我大清中枢,啃食社稷,危害极大。无论怎么说,这些人都不能留,朕意已决。”
“亲王博洛对户部督管不力,罚银5000,降为郡王,剥夺骁骑营军职,改任理藩院承政。”
“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推选一位新的人选继续监管户部日常事务。”
“诸位,还有意见吗?”
众议政王大臣一愣,随即山呼万岁。一场还在酝酿的争斗瞬间消弭的无影无踪,以至于太和殿内的所有人都有些发懵。
蒋青云窃笑,他猛然间发现这帮八旗贵胄的政治能力极为低劣,却不知他们的军事能力是否略高一筹?
……
散朝之后~
蒋青云丝毫不敢怠慢,马不停蹄的开始密集拜访。
先去了苏克萨哈府邸,拿下人情,笼络人心,恩威并施。临走时,还拿走了苏克萨哈的谢礼200两黄金。
然后又去了宁府,索府,鳌府,冯府。
最后,拜访了质子吴应熊。
所有的拜访行为,归根结底,就三个字分蛋糕!
第139章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血至山巅
农历二月二十三。
南城菜市口刑场,人头攒动,数百名兵丁在现场维持秩序,顺天府、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派员观礼。
哐哐哐~
衙役鸣锣开道,后面是扛着鬼头刀的刽子手方阵,再后面是一辆接着一辆的囚车。
围观的人咋舌。
“乖乖,这得杀多少人啊?”
“朝廷真严厉啊。”
“杀的好,都该杀。”
每隔10丈有一个衙役,拎着长鞭子,不时甩出鞭花,吓唬那些过于靠近的围观百姓。
“闪开~”
“后退,往后退。”
突然,街道上马蹄声响起~
为了万无一失,蒋青云把手里压轴的山字营都派出来了,重甲骑兵巡街,以防不测。
……
“大人,今日死囚数目太多,没办法安排一次性斩首。”
“刽子手来了多少?”
“40人。”
“无妨,那就一次斩首40人,多斩几轮。”
“。”
激越的鼓声之后,副监斩官高呼:
“肃静,肃静。”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蒋青云,有请各位大人到台下近距离围礼。”
一群红缨帽不情不愿的挪步,站到台下,望着5丈外的死囚们,颇有兔死狐悲之感。不久之前,大家还是同僚。
“午时三刻已到,开刀问斩。”
鬼头刀齐刷刷挥下,40具无头尸体应声倒下。
“第二批,拉上去。”
兵丁们揪着已经无法动弹、大小便失禁的第二批40人上台,再次挥下鬼头刀。
“第三批,拉上去。”
现场数万人鸦雀无声,甚至呼吸都骤停了,杀的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正经的朝廷命官。
所有人都被这种极度震撼血腥的场面吓到了。
鲜血顺着监斩台的边缘往下流,滴滴答答,好似小溪。兵丁们揪着死囚上台时,就踩在血泊里,靴子带起血花。
中枢衙署派来观礼的代表们,汗出如浆,战战兢兢。
蒋青云提出各部按照百分之五的比例派员前来观礼,以儆效尤,顺治批准了,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幕。
……
“第六批,拉上去。”
~
“第八批,拉上去。”
素来以心理素质过硬著称的刽子手们浑身血红,胳膊微微颤抖,不是心软,而是惊悚。
这一刀刀砍的可不是升斗小民,全踏马砍的是尊贵的老爷啊。
太狠了。
太恐怖了。
蒋青云招手,示意苏克萨哈过来。
只见新任户部左侍郎苏克萨哈一溜小跑,跑到案前,毫不犹豫的双膝跪地。
“下官拜见副宪。”
“起来。苏克萨哈,还记得上次在这里,本官对你说过的话吗?”
“记得,大人当时说,朝廷还是太保守了。”
“嗯。”
蒋青云满意的点点头。
“今日杀官300余,这充分说明皇上和本官的心思是完全一致的嘛。”
“是,是。下官担忧能力欠缺,恐在户部当差不利,还请大人多多指导~”
“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忠心。我送你八个字,尊重流程、事事留痕。做到了,即使结果错了,那也是对的。反之,即使结果对了,那也是错的。遇到难事你和周侍郎多多商议,实在拿不准,可来找本官。”
“下官谨记恩相教导。”
鼓声响起,斩首结束。
蒋青云深吸一口气,起身离案,踩着遍地血浆,一步一步坚定的走下监斩台,身后留下一串血脚印。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血至山巅。
……
蒋青云提议,顺治批准,中枢各部皆需派出代表现场观斩,希望起到一个警示“大家莫要贪赃枉法”。
但实际上,最大的效果却是“以后莫要阻挠蒋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