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第141节

  有人走到一旁从篮子里捡起纸笔,跪在地上开始写。慢慢的,更多的人加入了这个序列。

  篮子很快就空了。

  后续想写的人惊愕的发现,没纸没笔了。

  “军爷,能否再找些纸笔来?”

  站岗的兵丁们岿立不动,兵马司内部军纪森严,不敢违背。不过他们心里还是很开心的,堂堂朝廷命官喊自己军爷,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嘿。

  这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

  蒋青云把户部所有的人丢进了一个精心布置的陷坑,然后坐视他们互相残杀。手段是狠了些,但没法子。

  古人有诗云: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可以再加半句,至善至狠青云。

  ……

  广西清吏司主事一进门就五体投地,痛哭流涕:“副宪,下官认罪,下官还要告发同僚。”

  蒋青云抖了抖认罪书。

  “讲吧。”

  孰料,广西清吏司主事一开口就再也没停下过,矿政、钱法、内仓出纳,各种弊病一一道来。

  “~直隶山西山东所得矿税不过十之一二,矿主皆有八旗贵胄背景。”

  “~民间私铸钱币蔚然成风,京郊皇庄、王庄皆有作坊。他们所铸钱币,质量优于宝泉局所铸。”

  “~海运仓粮米皆不对数,粮垛下空,以为牟利。”

  一桩桩,闻者惊心动魄。

  听着听着,蒋青云不由得坐直了。

  下一个,是江南清吏司的笔帖式。

  此人虽然无官无职,但了解的却都是顶级机密,一开口就是石破天惊。

  “~江南豪强士绅,交通官府,贿买书吏,拖欠钱粮,隐混田亩,具体不可而知。从顺治元年到现在,他们欠税总额绝不会低于2200万两。”

  “你又如何得知?”

  望着一脸错愕的蒋青云,笔帖式恐惧、懊恼,但事到如今无路可退,只能给自己尽量披一层保护甲。

  “小人打前明起就在户部当差,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

  “那你的意思,知道奏销舞弊的人其实很多?”

  “是。江南州县衙门都是帮凶,户部也收了银子,睁只眼闭着眼罢了。吴家、张家、钱家、徐家、韩家、沈家、顾家、汪家……江南大户全部有份!”

  “什么时候开始的?”

  “万历年就开始了。”

  ……

  打发了笔帖式。

  “我没想到户部已经烂成这个模样了。”

  “三弟,如果从征收效率和征收比例来看,目前其实不算差,甚至可以比拟张居正时期。”

  “骇人听闻。”

  “自古如此,倒也不怪。不过,盖子掀到哪一步,你可得想清楚。掀开了,就盖不回去了。”

  “我明白。”

  蒋青云又翻了一遍“认罪书”、“告发书”,突然起身走向火盆。

  纸张起火,火焰腾起~

  火光中,他扭头望着周绍。

  “我要食言了,刚才这9人留不得。江南奏销案现在不是火候,东林党这头肥猪不能留给别人宰,再养几天,等火候熟了,我想亲自宰。”

  当天,9人被秘密押送至右安门监狱秘密处决。

  ……

  决定换一种揭盖子的方式。

  即,从剩余官吏当中挑选20人再次审讯。蒋青云缺席,由周绍独立审讯,并全程记录口供。

  20名六品以下佐官属吏跪在堂下。

  周绍:

  “都听好了,今儿不需要你们认罪,但是需要你们说实话。本官问什么,你们就答什么。”

  第一个提审的是司务厅,正八品的司务。

  “本官接到举报,直隶多地官绅隐瞒田亩、少交田税,你可知情?”

  “下官指定,这些人走的是户部现审处主事和顺天府衙门的关系,篡改了鱼鳞册。”被审讯之人迫不及待,而且一说就停不下来,“大人,除了直隶,还有~”

  周绍猛的一拍惊堂木。

  “不要东拉西扯,本官问什么,你就答什么。”

  不料此人大约是被吓破了胆,仍然控制不住嘴巴。

  “大人,除了直隶,还~”

  “掌嘴。”

  兵丁立马揪着人一顿猛扇,打的鲜血淋漓。

  后面的人终于看懂了,今儿是问什么就答什么,答多了不得分,反而倒扣分。

  ……

  审讯持续了半天。

  周绍望着眼前的口供,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诸位,愿意支持户部事务流程改革小组的工作吗?”

  “现在你们做一件事,给各个清吏司、各个所,各个处撰写一份工作流程。围绕三点,简洁、高效、有据可查。”

  “机会就在眼前。是官复原职还是提拔任用,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众人齐刷刷下跪,欣喜若狂。

第138章 前进3步,后退1步

  顺治八年,农历二月二十。

  钦命户部事务流程改革小组在五城兵马司、顺天府、刑部、大理寺的大力配合下,经过了长达9天的奋战,彻底完成了对户部的甄别行动。

  除20人侥幸留任之外,其余官吏全部下狱,口供详实、罪名确凿,代价是右安门监狱的狱卒们敲破了十几面铜锣。

  内三院。

  顺治亲自到场,聆听案情汇报。

  范文程、宁完我,以及协助办案的顺天府尹索尼、刑部尚书李率泰、大理寺卿朱国治等人全部到场。

  卷宗堆的老高,分门别类,很有条理。

  甚至有“目录”,有“小结”。需要查看哪一份,查询目录后很快就能找得到。

  只有蒋青云知道,潜伏多年的副科病又发作了。一时手痒,拿出了当年应对上级突击检查的本领。

  ……

  顺治的手臂在微微颤抖,卷宗可谓是触目惊心。

  户部总涉案官、吏、兵丁共计247人,其余各衙署零星涉案官吏计21人,预计涉及赃银300余万两,目前口供已落实90万两,其余赃银去向尚在追索中。

  “蒋爱卿,你是从哪一年开始查的?”

  “顺治元年。”

  “不,朕觉得你应该从崇祯元年开始追查。”

  “臣遵旨。”

  蒋青云面不改色,心想,拿本朝的剑斩前朝的官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因为前朝的官就是本朝的官。

  每一摞卷宗旁边,放着一张小结,蒋青云亲手撰写的,小楷密书,彰显书法。

  顺治一张张看过去。

  错愕的反问:

  “这些人怎么无论做什么事都能从中捞好处?”

  众人沉默。

  蒋青云来了一句:“因为他们是专业人士,理财高手。”

  朱国治微微抬头,他隐隐发现蒋青云的手法很高明,很值得自己琢磨。

  ……

  “诸位爱卿,你们都看看吧。”

  顺治叹了一口气,背着手走出了值房。

  蒋青云也跟着走了出去,其余人在值房内浏览卷宗,一目十行,只抓重点。

  屋外~

  “爱卿,朕真的没想到户部乱成这般。”

  “皇上圣明,这帮虫豸把前明的坏习惯都带到了我大清。”

  “可户部还有60多个满官,他们怎么也跟着堕落?”

  蒋青云没有吭声。

  半晌~

  顺治扭头:“你说,怎么处置这些人?”

  “全部斩立决,抄家,尽量弥补国库损失。”

  “博洛呢?”

  “请皇上定夺。”

  “杀了这些人之后,户部的事务呢?”

  “臣还是那句话,死了张屠夫,不吃带毛猪。大不了乱个一年半载,后面就好了。军饷一定会保证,俸禄旗饷尽量保证,纵然稍有迟缓之后也会补上。皇上,正好看看臣子们的反应,奸臣会自己跳出来的。”

首节上一节141/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