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他睁开眼睛:
“江北,你骑马去弄几筐鞭炮,再多弄些点心糖果来。”
“是。”
“小小年纪,睡什么觉?把所有的人都给我轰起来,过年嘛,就该熬半宿。”
很快~
沉寂被打破,欢笑、鞭炮、尖叫、疯跑,闹腾了半夜,也热闹了半夜。
……
待这帮孩子重新回到热炕大通铺,蒋青云拍了拍手里的花名册:
“沈主事。”
“大人?”
“你做一下准备,南城育婴堂规模太大,必须要分散安置,留下岁数小的,迁走岁数大的。我在京郊已选址三处,兹定于正月十五搬家,让孩子们互相道个别,以后再遇就不那么容易了。”
第123章 本官不会认罪,本官只不过是输了
正月初三,蒋忠诚夫妇俩返回通州。
正月初四,南城校场。
空旷的演武场上,600名巡城兵丁、200名顺天府差役、100名两黄旗骁骑营马甲、100名两黄旗汉军养育兵,整齐列队。
当蒋青云走上点将台。
上千人齐刷刷单膝跪地,高呼:
“参见蒋副宪。”
……
早有士兵搬来太师椅,蒋青云坐下,环视底下。
“奉旨,捉拿朝中结党逆臣。”
“本官现在命令你们,就地打乱,各衙署混编,每50人为一小队,顺天府的人负责维持秩序,兵马司的人负责抄家,两黄旗的人负责镇压反抗。”
“。”
半刻钟后,20个小队成形。
蒋青云点点头。
护卫走下去,开始分发抓捕令。
“顺天府、兵马司、骁骑营的军官,现在碰头商议一下。一炷香后,开始行动!”
说完~
蒋青云就回到典狱长的小楼里。
外面忒冷,屋里舒服。
“诸位,开始了。”
“好,静候佳音了。”
屋内,大理寺、刑部、顺天府的主要官员早就候着了。
还有领侍卫内大臣鳌拜也来了,他是代表顺治前来监督的。
……
无聊,就只能喝茶。
工作时间嘛,也不适合弄其他娱乐,只能一杯杯的喝茶。
蒋青云喝的是二哥吴庸开的保健茶,滋阴又补阳。
19岁了,身子骨要紧,需要保养。如果身体不好,甭说掀翻世界,翻个女人都吃力。
“蒋老弟,恭喜啊,三品官了。”
“鳌兄,托你的福。”
“你喝的这茶,不常见啊?”
“好茶,改天我让人送府上。”
哈哈哈哈~
俩人笑的很开心,男人的友谊就是这般简单。
“鳌兄,投靠朱由榔的那些正蓝旗余孽有消息了吗?”
“早晚都得死。”
“朝廷还是仁厚啊。”
鳌拜张了张嘴,终究是没说出什么。他知道蒋青云指的是还在内城东南角居住的那些正蓝旗老弱妇孺。
这块血淋淋的伤疤没人愿意去碰。
左右为难。
……
外面,鼓声响起。
20个抓捕小组士气高昂、鱼贯而出,向各个方向跑步前进。
破门、抓人、抄家,一条龙。
大部分被抓捕的官员早有心理准备,脸如死灰,心如止水,一言不发,默默的走上囚车,
52名北方籍贯,曾在前明担任京官,后投靠清廷仍旧在京做官的党人,被丢进了右安门监狱。
名单是刑部尚书李率泰、都察院左都御史宁完我、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三人一道拟定的。
之后,顺治过目。
蒋青云只负责执行,尽量规避可能的风险。
……
中午时分,开始审讯。
李率泰居左,蒋青云居右,挨个提审。
“谢升,你知罪吗?”
“老夫无罪,老夫只不过是输了,老夫认倒霉。但是,你们这些辽党也别得意,你们早晚也有这一天。”
李率泰无奈,瞅了瞅蒋青云。
“下一个。”
~
不出意外,提审了一圈,没有一点收获。这帮人要么沉默,要么破口大骂,要么哭哭啼啼,要么高呼皇上万岁。
正如谢升所说,只不过是输了。
……
急出一脑门汗的李率泰只能暂时退堂,他拉着蒋青云走到堂后。
“蒋副宪,用刑吧?”
“不可。刑不上大夫,这个道理李尚书你应该懂的。”
“我当然懂,但是拿不到口供,怎么办?”
“宫里有什么指示?”
“既要服众、又要刹住党争之风、还要经得起朝廷的考验。”
“交给我吧。”
“你?”
“对。”
李率泰的脑子里猛然想起了去年多尔衮余孽的500多份口供~
右安门监狱门口。
众人登上马车、轿子陆续离开。大过年的,可没人想在监狱这种晦气地方久待,除了李率泰。
……
“进去吧。”
“哼~”
前左副都御史谢升翻了个白眼,走进四面无窗的审讯室,很简陋,只有一张椅子。
狱卒锁门后,屋子里就陷入了黑暗。
“和老夫玩心理战?”
谢升很不屑,他深吸一口气,施展儒家弟子绝学,静坐苦思。只把牢房当书院,慢慢的咀嚼经典。
朱熹竹林悟道、王阳明龙场悟道、自己何尝不能牢房悟道呢。
半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狱卒送来了饭菜。
吃完之后,又悟了1个时辰,谢升困了。
……
此时,牢门突然被打开,一耳朵里塞满棉花的狱卒拎着铜锣走进来。
哐当~
一声锣响,把刚睡着的谢升刺激的心脏直哆嗦。
“***,滚出去。”
狱卒微笑,继续敲锣。
谢升骂,他就敲。
谢升不骂,他也敲。
1个时辰后,另外一个狱卒端着火盆进来了,就放在谢升正前方。
从黑暗到光明,谢升很痛苦,他已经不骂人了,只是闭着眼睛苦苦坚持。
……
两个时辰后。
狱卒脚步虚浮,走出牢房,走到换班的同僚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