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不怕,姐姐在呢,姐姐保护你,姐姐保护你……”
当她见到楚岩睁开眼睛,感觉有些害羞,忙把素白的手放开,怯生生解释:
“奴家……不是……
不是有意,只是听到大爷……
大爷好像很害怕,我睡觉一向轻醒,所以……”
在这支支吾吾中,楚岩知道了来龙去脉。
他顿了顿,坐起来,温柔笑道:
“回你的房间去吧,我没事了。”
“是,大爷。”
“刚才……谢谢你。”
看着晴雯离开的背影,楚岩淡淡道。
“奴家……愿意,愿意保护……兄长。”
晴雯没有转头,依然背对着楚岩,不过她的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
原来这个边关功臣、这个连赖大总管都敢得罪、这个一直严肃的大爷,竟然是一个这样的人。
她有一种拆穿了一个反差表的得意。
心中与这个大爷的距离不由得拉近了许多。
因为自己知道了他的弱点,如同他敢欺负人,以后晚上就不保护他了。
嘻嘻。
来到陌生环境的陌生感一扫而空。
这些年的颠沛流离之后,终于感受到了一种如家一般的……温暖。
第19章 幽兰居,贾赦
楚岩捏了捏鼻子,叹了口气。
看来,不尽快找房子是不行了。
接下来几天,楚岩一直托人找房子。
马驿丞、冯紫英、林之孝都在帮忙之列,
他也去负责房产买卖的牙行转了几次,
先后看了十来处房产。
荣国公贾代善知道这个情况后,也托信来说让他不要顾虑去京营任职的事,先安顿好家为重。
荣国府里还有几处空着的半独立小院,如果楚岩不嫌弃,可以搬过去住。
楚岩肯定是一口回绝啊。
那日不得已去荣国府拜访了一次,已经后悔了。
再住进荣国府,那不是找死么。
到时候宫变一来,自己就成池鱼之殃了。
经过几天的忙活。
终于找到了一处他满意的院子,估计很快就能定下来。
在看房子之余,他还去给吏部左侍郎周延儒送了拜帖。
不过周家门庭若市,门房对大家不冷不热,
只说见面有机会,不过要排长队。
一般三个月后有机会排上。
楚岩送了一百两银子后,管家替他插了一个队,说最快一个月可以排上。
他有些无奈,可又没有其他好法子。
只能在心里祈祷,联络上四皇子之前,宫变不要发生。
不然,不论从他的出身还是从他最近的表现,都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武勋一派。
若是这样,他就真成倒霉蛋了。
他也想过怎么饶过周延儒,找其他人的关系。
现在的问题在于,明面上,四皇子的嫡系几乎没有啊!
他也尝试找过礼部主事向忠,毕竟四皇子在礼部挂职。
但向忠说,四皇子一个月难得去礼部衙门一次。
去的时候也是一堆人围着陪同伺候,他这个主事根本见不上。
礼部尚书也不见得与他有多亲善。
似乎只有一个周延儒和四皇子亲密些。
至于首辅孙承宗,人家就是帝党,对两个亲王都一视同仁。
倒是大皇子义忠亲王明面上的嫡系不少:
四王八公都是他的支持者。
枢密院是他的后花园。
他给贾赦赐字“恩候”,看作铁杆伙伴,军师。
他联络进士出身、在内阁任职的贾敬,给四皇子埋钉子。
可是……
他最后却是失败者。
这真是让人头秃。
这天下午,冯紫英又来驿馆,邀约他去幽兰居。
楚岩也没有别的事,想着看能否扩大一些社交圈子,
找个中间人联系上四皇子的嫡系,便同意了。
在路上的时候,冯紫英向楚岩介绍,这个幽兰居,是一家高雅的青楼。
这是教坊司的产业,里面的歌伎业务能力很强,
而且多数都是带“编制”的。
因为背后有衙门势力,倒是没有人敢霸王硬上弓。
但这导致了新的问题:
那些有点姿色的歌妓都被其他私人青楼撬走了。
以至于有那么一个时期,
教坊司婆娘,
与都察院宪纲,国子监学堂,翰林院文章,
一起成为了一个笑话。
不过早些年,有个任管理教坊司的天才,发明了优秀人才引入的新办法。
把一些不属于教坊司的歌伎请来撑场面。
这样一来,这种青楼就变成了官私结合的性质,
里面歌伎质量很快提升。
在靠近城西鼓楼到什刹海一带临水的地方,就有许多这种性质的青楼。
它们也模仿者南方秦淮河畔的风光,也别有一番情调。
幽兰居就是这样一处地方。
从外头看,并不像青楼,倒有点像那个世界见过的“民宿”。
一个临水的小院子,
里面种着竹子、柳树、牡丹、芙蓉等花草。
郁郁葱葱,清幽雅致。
并有蜿蜒小溪、假山奇石,
不一而足。
里面不时传来丝竹之声和悠扬婉转的歌声。
格调颇为高雅。
楚岩在冯紫英的引导下,一路穿过一楼嘈杂的大厅,
上了二楼一个包间。
包间里约的人已经基本到齐。
冯紫英看起来对这样的场地很熟悉,他拉着楚岩介绍道:
“玉锋兄,这次宴会一来给你洗尘,二来介绍几个京城俊彦给你。”
楚岩意外发现大多数他都认识,不知道是不是冯紫英故意如此安排的。
那日一同参加排练的礼部主事向忠、京营守备谢鲸都在。
另外还有在红楼剧情中的熟人卫若兰、柳湘莲两人。
楚岩如今得到京营官职,又得了陛下的青睐,
只几日的功夫,身份已经不同往日,
大家看待他的眼神也有了变化。
礼部主事向忠官职是正六品,比楚岩高一级,
又是文臣,比武职清贵不少,
可在他面前都执下官礼仪。
他笑道:
“那日见玉锋世兄就非池中之物,只是没料到这么快就凤舞九天了!”
“实在让我等羡慕得紧啊!”
就是京营守备谢鲸的态度都好了不少,至少愿意给他一个正脸,也会接话了:
“得了陛下亲口赞许,前程自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