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这一次曹操并没有与袁绍正面作战,可只要夺取河内,对曹操而言就是一场莫大的胜利!
反观袁绍一边。
虽然损失张扬,损失河内,并不会给袁绍的战略带去太大的影响。
可临近开战前发生这样的事情,无疑是让袁军将士好似吃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
本来想在世人面前露一手,结果没想到手没露出来,倒是把屁股露出来了!
丢人!
不过此事带来的,也不全都是坏处。
已经返回到邺城的郭图立即给袁谭写了一封书信
“张扬之事,实属意外。”
“然而张扬事败,对大公子却是利好。”
“如今我等先被刘邈在琅琊所挫,后又被曹操在河内占得先机,急需一场大胜振奋人心!”
“大公子如今兵强马壮,正是应该建功立业,一举奠定世子之位的时候啊!”
袁谭在收到郭图的信件后,当即信心满满
“开拔!”
并州刺史高干,还有私自任命的河东太守郭援,以及从北面赶来的匈奴单于呼厨泉合兵一处,总计约合三万!
这股兵力,便是放在正面战场上都是举足轻重,更何况是在防备相对空虚的关中?
负责镇守关中的钟繇立即去向曹操求援,而曹操自然也是两难。
这个时候,哪里能分中原的兵力?
可若是不分兵过去,白白丢掉关中,岂不更令人惋惜?
曹操只能是令人前去催促刘邈,问刘邈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派兵到关中!
刘邈也立即召麾下谋士、武将聚到一处,将袁谭领兵进攻关中的事情告知众人。
众人也是吓了一跳。
“袁绍,竟然这么早就发动战事吗?”
“并非如此。”
对各诸侯掌握最深的鲁肃否认了对方的话。
“这并不是主要战事,充其量,不过是战事前的试探。”
“可是因为袁绍如今体量太大,哪怕他不过挥动一只胳膊,也足以让我等招架不住。”
鲁肃一眼就看出,袁绍此举,不过是在分散曹操还有刘邈的力量,继续给自己在中原战场增加胜算。
可兵法之道,虚虚实实。
若是此时坐实关中陷落,袁军就能够从武关威胁到南阳,进而威胁到荆州、许昌。
所以明知道袁绍进攻关中不过是试探,是虚招,但倘若不去接,那这虚招说不定会立刻变成致命的实招,打人一个措手不及!
体量大,士卒多,粮草足。
这,就是袁绍最大的优势。
而现在,袁绍显然是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袁绍能够率领联军击败董卓,击败公孙瓒,又称霸河北,果真不是好相与的角色!”
第289章 给天下一个惊喜
刘邈身穿一袭布衣,杵着自己下巴静静听完鲁肃的分析。
其余将领对鲁肃的话也都是感到认同。
袁绍的体量太过庞大,谁也不知道其看似轻飘飘的一拳会不会忽然加上力道,将整个战局全部击碎。
所以,关中无论如何都不容有失,不然的话,整个西侧的战场都有陷入糜烂的风险。
不过众人也看出来一个问题
袁绍此举,想要削弱的,何止是曹操在中原的力量?
一旦刘邈支援关中,那青州怎么办?
吕布虽然骁勇,素有善战的名声,可要说他能够抵挡袁绍,那众人都是不信的。
关中重要,青州一样重要!
甚至青州的意义,比关中对刘邈的意义还要重大!
毕竟,就算袁绍真的夺取关中,攻占南阳,至少还有襄阳能够确保荆州不会受到侵害。
可青州一失,袁绍立即就能饮马淮河!兵进长江!
这样的后果,绝对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现在,正是刘邈要进行关键决断的时候。
关中?
还是青州?
……
刘邈托住下巴的手指微微上下起伏,不过刘邈并未急着决断,而是询问众人:“卿等以为,我应该支援何处?”
“青州。”
“对!肯定是青州!”
“上次袁绍在琅琊受辱,必定要想方设法先攻下琅琊!”
如今刘邈的幕府已经扩充到极大的规模。
张昭、张、鲁肃、吕蒙、陆议、贾诩、刘晔、庞统、诸葛亮、诸葛瑾,还有张昭陆续举荐的阚泽、全琮……
这么些人,必然是各自都有自己的看法。
而且这些人和刘邈待惯了,也知道刘邈不会因为言语而生气,所以各抒己见,几乎是将这屋顶都给炸开。
刘邈认真听取众人的意见,同时也在观察众人的反应。
除了贾诩日常沉默外,还有两人同样也是没有过多言论,安安静静的坐在自己的席榻上,与其他争论的众人好像并不在一处。
“孔明、伯言,你二人有什么想说的?”
诸葛亮、陆议听到刘邈忽然点名,赶紧站了出来,向刘邈行礼。
诸葛亮扫视了一圈众人,却是毫不怯场
“主公,袁绍,不会轻易进攻青州!”
陆议虽然没有说话,却也是跟在诸葛亮后面点头,显然是赞同诸葛亮之言。
“哦?”
刘邈来了兴趣。
“为何?”
“众人方才可都说了,袁绍必然放不下琅琊之事,肯定会夺取琅琊以将我羞辱,为何孔明以为袁绍不会轻易进攻青州呢?”
诸葛亮说道:“袁绍这样的诸侯,是不会只在乎蝇头小利,而忘却大局的。”
“琅琊之盟固然是袁绍的耻辱,但袁绍既然已经选择忍气吞声,就该知道袁绍已经选择了接受此事。”
“既然接受了此事,袁绍的报复就不会来的太快。或者说,袁绍既然已经忍耐,为何不多忍耐一段时间,等到击败曹操,吞并中原之后,再渡过长江,灭亡江东,将主公生擒后一举大仇得报呢?”
袁绍的自尊心极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但同样,袁绍的心志也是异常坚毅。
袁绍,不是那种吃亏后立刻上去同样砸对方一拳的人,而是那种吃亏后,想方设法将对方弄死的人。
所以诸葛亮才说,夺取琅琊,并不是袁绍最想要的。
袁绍最想要的,是让刘邈彻底臣服,乖乖跪在他面前俯首称臣……而想要做到这一切,显然是需要彻底击败曹操后才能做到的事情。
而且最关键的是
“袁绍,没必要强攻青州。”
“吕布与袁绍以济水为界,本就是有天然地利。”
“济水之后,又是齐长城作为依仗,同样易守难攻。”
“齐长城后,临淄那样的平地,最适合骑兵冲锋。吕布曾经帮助袁绍击败黑山贼张燕,袁绍必然知道吕布率领骑兵作战的威胁。”
“自北进攻青州有此三难,而进攻中原却能够一劳永逸,从豫州进入徐州,再将青州包围。以袁绍的智谋,是不会想不到这一点的!”
综上,诸葛亮以为,袁绍并不会再像进攻关中那样,调集数万兵马去进攻青州。
毕竟,即便是袁绍,也承担不起三面战场,还将这三面战场全都投入重兵!
诸葛亮的话毫无疑问引人深思,而刘邈也询问诸葛亮身后的陆议:“伯言也这般认为吗?”
陆议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孔明兄对袁绍的心性把握的极为精准,袁绍进攻青州的概率确实不大。”
“不过臣想说的,其实是另外一件事。”
“何事?”
“孔明兄说了袁绍为何不会进攻青州,臣想说为何一定要支援关中!”
陆议这些年,相继跟在刘邈、周瑜、张昭身边磨砺,少年稚气已经彻底消失不见。
有人看到陆议都颇为惊讶,以为陆议简直就是第二个周瑜!
不过相比于周瑜的雄姿英发,陆议毫无疑问要更加内敛,更加淡然。
可随后陆议的话,却彻底打碎了众人对陆议的认识
“诸位之所以担心关中战事,大都是担心这一路兵马忽然化虚为实,从关中出武关,威胁襄阳、许昌。”
“可……孝武皇帝曾言:寇可往,吾亦可往!”
刘邈听到这,也是笑了起来。
自己这好大儿,竟然还会引用名人名言了?
陆议看到刘邈的眼神,稍稍有些害羞,不过还是将自己的计策完整的说了出来
“既然袁军能够化虚为实,那我等为何不能转守为攻呢?”
此言一出,所有人忽然正襟危坐!
而刘邈显然也意识到陆议要说什么,于是欣慰的冲着陆议点头。
陆议仿佛受到什么莫大的鼓励,赶紧继续说道:“眼下,袁绍兵多将广,势力强横,这就使得我军处处被动,只能采用守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