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厨泉和刘去卑早就知道袁绍的威名,但却没有想到袁绍竟然能够做到这个地步!
“袁公之威,比那大汉天子还要惊人啊!”
呼厨泉、刘去卑再不敢提什么要求,对袁绍也是愈发恭敬起来,让郭图十分满意。
郭图又往晋阳而去,袁谭早早便在此地等待。
“如何?”
“万事俱备!”
郭图此时将心思全都放在袁谭身上。
“大公子,这,怕是最后的机会了。”
“什么机会?”
“让袁公下定决心,册立世子的机会!”
袁谭顿时一愣,不过很快他就自嘲的摇头道:“我领这一路兵马,不过偏师侧翼,能够有什么机会?”
“大公子糊涂!”
郭图见袁谭还没有醒悟,顿时着急的跺脚。
“兵法,讲究的便是虚实结合!”
“如今大公子这路兵马或许真的是虚……可倘若大公子能够在战场上做到摧枯拉朽,一举攻占关中,并且打到许昌城下呢?”
“大公子!”
郭图语重心长道:“机会,是争取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大公子将来,是要成为至尊的人!怎么能够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呢?”
袁谭瞬间恍然大悟!
是啊!
兵法之道,虚实变幻,哪里有那么多定数?
当年霍去病不过是领偏师出击,却能够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度功冠全军,封爵冠军!
难道当时,霍去病不是偏师?不是佯攻吗?
可当时天下,有谁能掩冠军锋芒?又有谁会说霍去病的功劳不够?
机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自己争取的!
倘若当年,袁绍、曹操不去反董,只畏惧于董卓兵势,他们还能成为今日虎踞一方的诸侯吗?
袁谭也是惭愧起来:“吾居然没有想通这点,却是有愧公则教导。”
郭图不敢居功。
“大公子天姿横溢,本就是袁门虎种。”
“可大公子从来都是自持兄长身份,不愿与三公子去争,去抢。反倒是三公子数次斗志满满,如此才让袁公愈发喜爱三公子,以为三公子更加类己。”
“如今大公子要做的,就是向袁公证明,自己才是最像他的人!”
“而一旦平定中原,击败曹操,大公子恐怕再没有如这般领兵攻伐一方的机会!所以我才说,此战,就是公子唯一的希望!”
“只要能够长驱直入,在袁公主力面前率先打到许昌,那世子之位,便是大公子囊中之物!”
袁谭此刻怦然心动!
不过袁谭还有疑虑
“按照公则的计策,应该是攻下关中之后,再走武关从南阳抵达许昌?”
“不错!”
“关中如今已经是囊中之物,我并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可那南阳,毕竟是刘邈让给曹操的。而且距离襄阳也近,那刘邈难道不会出兵干扰吗?”
与河北其他人不同。
袁谭,是真的见识过荆、扬二州的繁华,也见识过刘邈麾下那些将领的实力。
上次在琅琊时,刘邈更是展现了其制度下恐怖的动员能力。
所以对曹操,袁谭并没有什么好忌惮的;可对于曾经击败并且生俘过自己的刘邈,袁谭始终都有点敬畏,担心刘邈会从中作梗。
郭图无奈的盯着袁谭。
怎么袁绍最大的优点袁谭没有继承,反而是继承了袁绍优柔寡断的特点?
其实,优柔寡断的另一个叫法,是计出万全、面面俱到。
之所以优柔,是因为思虑的太深,太多,总是觉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此迟迟不能决定,以至于到最后耽误了时机。
多谋而少断,便是这个原因。
郭图只得继续谏言
“刘邈这样的人,虽然有些能耐,但其所作所为,早已自绝天下。”
“三长、均田,还有他在襄阳高台立下的誓言,注定了他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折腾,而不会让天下臣服于他。”
“别说是冀州、并州的世家豪族不喜欢他,哪怕是关中、中原的世家豪族,也同样不喜欢他。”
“他若是真的敢往北来,必然会遭到许多人的抵触。说不定等刘邈一来,百姓反而会主动投靠大公子,助长大公子的威势!”
自绝天下!
这就是郭图对刘邈的评价。
能够在江东完成变革,是因为恰好有无数前往江东的流民让刘邈有了支持。
能够攻下荆州,则完全是仗着舟船之利以及刘表这个“叛徒”。
所以在郭图眼中,刘邈能走到今天,多是取巧。
刘邈,不可能每次都这样走运。
尤其是越往中原走,越往北方走,世家势力便愈发根深蒂固。
而刘邈之前的行为政策,已经注定其与世家豪族水火不容。
刘邈若是敢领兵北上,反而会让当地的世家豪族应激,转而投向袁绍。
毕竟,落入袁绍手中,虽然可能会少许多利益……可世家错综复杂的关系,大抵不会做的太过狠绝,等到事后,大家肯定还是能够做朋友的嘛!
但落入刘邈手中,那可完全就是生不如死!
没错!就是生不如死!
刘邈,竟然敢让贵族老爷去种地!让读书人去劳作!这不是生不如死是什么?
基于这点,郭图并不认为刘邈出兵对袁谭是什么坏事。
保不准,本来还想故作矜持抵抗一下的世家豪族看到刘邈一来,大家都纷纷投降袁谭,以迎王师呢!
“而且……”
郭图笑道:“刘邈就算能够支援,又能支援多少?”
“大公子到时候麾下既有并州精锐、匈奴骑兵,还有马腾、韩遂麾下的西凉铁骑,难道还怕不能再广袤的平原上战胜他吗?”
袁谭听后,总算安心。
“既然如此,那此战自当一鼓作气,直捣许昌!”
第288章 屁股露出来了
首先出动的,就是河内太守张扬。
张扬曾经最为风光的时候,大概就是凭借护卫天子从关中前往雒阳的功劳,被天子拜为大司马、假节钺。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天子被曹操迎回许昌,张扬的大司马之位就被曹操给了袁绍,后来这个官位还被袁绍嫌弃,又重新扔回给了曹操。
至于张扬,则蜷缩在河内这一无人在意的角落中默默舔舐自己的伤口。
如今收到袁绍的命令,张扬二话没说,就开始集结兵力,想要响应袁绍,先行进攻曹操!
此事被张扬部将杨丑知道,杨丑立即劝阻
“曹操如今是大汉的三公,代表着朝廷的正统。之前刘邈部将张绣羞辱匈奴右贤王之时,曹操站在刘邈一边,也为其赢得了名声,让如今中原的百姓士人皆支持曹操,可谓众志一心!”
“现在进攻曹操,我们在名声上没有大义,在兵力上也无法正面击败实力雄厚的曹操,只会被曹操击败而已。太守怎么能因为袁绍的一道命令,就让自己的部下前去送死呢?”
杨丑说的很有道理!
但张扬不听!
杨丑见张扬如此,也是无奈:“既然如此,怕是要借太守项上人头一用了!”
杨丑直接杀死了张扬。
可怜张扬堂堂西园出身,也是曾经的讨董诸侯之一,更是官拜大司马,触及过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如今却都成为了杨丑刀下一抹血色,彻底消逝。
杨丑诛杀张扬后,就打算带着张扬的首级还有河内郡投奔曹操。
曹操闻言,自然欣喜,于是命史涣、曹仁前去接收河内。
可兵马甚至还没有渡河,从河内又传来消息
刚刚杀死张扬,打算投奔的杨丑被张扬的另一名部将眭(suī)固所杀!
眭固本为黑山贼,曾经与于毒、白绕齐名,许久前就攻打过曹操,只是被曹操所败,随后投奔了张扬。
眭固害怕杨丑投奔曹操后,曹操会对自己秋后算账,这才将杨丑杀死,并且领着原本张扬的兵马屯于射犬,打算投靠袁绍。
曹操得知此事后,本来还呲着的大牙立即收回。
“河内乃是险要之地,不能轻易让予袁绍!”
于是曹操立即亲自领兵,带史涣、曹仁、于禁、乐进等渡河而击,想要在袁绍的士卒抵达河内前抢先夺取合河内。
眭固见曹操亲自来攻,心生恐惧,直接留麾下大将留守河内。自己则是领兵往北,想要去求助袁绍,领河北兵来与曹操对抗。
曹操立即识破眭固的计策,自己领于禁、乐进等继续攻城,却让史涣、曹仁领骑兵前去追击眭固。
两方人马于犬城相遇,曹军尽是精锐,又有曹仁这样的猛将,很快就击败了河内军,将眭固团团包围。
眭固见状,也只能认命道:“我字白兔,曾经有善于占卜的巫者对我说:我表字里含有‘兔’字,兔见到犬,其势必惊。所以在此战败,大概就是我的命吧?”
眭固随即拒绝投降,上阵与曹军战在一起,被曹军在混战中斩杀。
而曹操在知道眭固已死后,就将其死讯告知河内守将,其自知无力抵抗,也只能是开城投降。
自此,曹操彻底夺取河内!反倒是在河北,率先插上了自己的钉子!
杨丑杀张扬,眭固再杀张扬,曹操再杀眭固,并且顺势夺取河内……这一系列事情都发生的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
曹操一方,自然是振臂高呼!
袁绍如今势大,能够削其锐气,对曹操自然无限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