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纳尔只能先离开「奥尔比贸易公司」的门前,拐过一个转角,找到一家咖啡厅坐下来想想办法。
咖啡厅的侍者很快站到了他的身边:“先生,想要点什么?我们这里有刚推出的下午茶套餐,包含一杯标准浓缩咖啡,一块普罗旺斯风味的奶油慕斯,一份……”
莱昂纳尔打断了他的喋喋不休:“给我来一杯黑咖啡就好,不要加糖。”
侍者的脸很快就垮了下来,但还是微微鞠躬:“好的,先生,如您所愿!”
黑咖啡端上来以后,莱昂纳尔从咖啡厅的报架上随手拿了一份《小日报》,边喝边翻看起来。
《小日报》是法国第一份可以按“份”零售,而不是靠“订阅”维持的报纸,也是法国第一份廉价报纸,单份售价只有当时其他报纸的一半,名称中的“小”字由此而来。
作为一份廉价的大众报纸,它坚决执行“去政治核心化”的宗旨,虽然在头版还会刊登重要的政府消息,但是文学连载、社会奇事与八卦新闻才是大家购买它的主要原因。
莱昂纳尔刚看完头版的要闻,就发现小圆桌对面坐下了一个看起来有些鬼鬼祟祟的男子,大概二十多岁,身穿工人阶级常见的短外套,贝雷帽周圈露着棕发,眼睛是灰褐色,长着一个高挺、薄削的刀鼻,嘴角是若有若无的笑意。
莱昂纳尔看了看四周,发现咖啡厅里人迹寥寥,空桌子多的是,于是问道:“下午好,你……?”
男子嘴角的弧度随即变得饱满起来,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下午好,我叫诺阿,诺阿杜蓬特。”随即伸过手来。
莱昂纳尔没有同他握手,而是警觉地向后微微一靠。
名为诺阿杜蓬特的男人并不在意,毫无尴尬表情地收回了自己的手:“您想要进入「奥尔比贸易公司」的大楼?”
莱昂纳尔不置可否,而是反问:“你怎么知道?”
诺阿杜蓬特吊儿郎当地靠在椅背上,一脸玩世不恭的笑容:“我在街对面和人做个交易……我说的没错,不是吗?阿图尔就是挡住你的那头熊是个十足的势利眼。”
莱昂纳尔略微松弛了一些,也隐约猜到了对方的来意:“怎么,你有办法帮我绕过他进入大楼?”
诺阿杜蓬特向前一探身,竖起一个指头:“2法郎,给我2法郎我就带你进去。”
莱昂纳尔嗤笑道:“2法郎?到底是你疯了,还是我听错了?我不如直接塞给那头叫阿图尔的熊!”2法郎几乎相当于一个力工一天的工资了。
其实刚刚他真准备这么干,但是那会儿进出的人有些多,不方便出手。
诺阿杜蓬特没想到莱昂纳尔拒绝得这么干脆,而且一下就点破了他的打算,但放弃绝不是他的个性:“你嫌贵?那还有一条路,只需要1个半法郎,不能再少了!”
莱昂纳尔面无表情:“1法郎,不能再多了!”
诺阿杜蓬特没有丝毫犹豫:“成交!”
莱昂纳尔一愣,随即补充道:“等我能进门了再付款。”
诺阿杜蓬特笑容依旧:“没问题!你咖啡喝完了吗?”
莱昂纳尔一仰脖喝掉了剩下的咖啡,将报纸放在桌面上,又压了1个苏的铜币在上面,这才随着诺阿杜蓬特离开。
侍者很快过来收好了铜币和报纸,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露出嘲讽的表情:“穷鬼和老鼠……”
莱昂纳尔跟着诺阿杜蓬特沿着街巷拐了几弯,就来到了「奥尔比贸易公司」大楼的背后,一条又脏又臭的小巷。
诺阿杜蓬特向莱昂纳尔伸出手:“给我5个苏。”
莱昂纳尔一脸错愕:“我还没有进大楼呢!”
诺阿杜蓬特笑嘻嘻地说:“算预付款,总不能让我自己掏钱吧?”
莱昂纳尔刚拿到20法郎的稿费,手头还算宽裕,略一犹豫就掏出5个苏递给了对方。
诺阿杜蓬特接过硬币塞入怀里:“你在这里等着。”
随即走到一道门边,敲了几下。不一会儿门开了,探出一个肥头大耳的脑袋,见到诺阿杜蓬特就怒目圆睁:“你这个骗……”
诺阿杜蓬特连忙从怀里掏出刚刚拿到的5个苏,递给大脑袋,打断施法,然后又低声说了几句。
大脑袋往莱昂纳尔这边转过来,上下打量了两眼,又转过去对诺阿杜蓬特说了句什么,然后缩了回去。
诺阿杜蓬特这才向莱昂纳尔招招手,让他走到门边:“你被阿图尔拒绝以后,自己绕到后巷来,发现这道门没有锁,于是擅自进入了大楼,穿过后厨和洗衣房,就来到了办公区……明白吗?”
莱昂纳尔点点头,诺阿杜蓬特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随即摘下帽子,倒转过来,伸到莱昂纳尔面前。
莱昂纳尔也很干脆地把剩下的15个苏扔进帽子里,诺阿杜蓬特这才向他一鞠躬:“祝您好运,先生!如果您以后还需要进入什么地方哪怕是伯爵夫人的卧室也可以来这里找我。
‘耗子诺阿’,就是我!”然后就吹着口哨离开了。
莱昂纳尔看着对方背影消失在墙角,摇了摇头,推开门走了进去。
门口果然如那只耗子所言,先是烟熏火燎的厨房,然后是蒸汽迷眼的洗衣房,忙忙碌碌的厨子与洗衣工看都不看他一眼,仿佛他是透明人。
莱昂纳尔也知趣地不发一言,蹑手蹑脚地穿过他们,在推开一道弹簧门之后,眼前的世界陡然一变
铺着厚厚地毯的华丽走廊,即使是白天也点着亮度极高的煤气灯,处处明亮,光彩照人;西装革履的办事人员抱着各式各样的文件匆匆来去;办公室里不时传出欢笑声,或者怒吼声……
莱昂纳尔恍惚间以为回到了21世纪,身处某个CBD办公区。
商业,果然永远是这个世界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
不过这不是感叹的时候,他必须尽快找到能查询「埃米尔」这个人的办公室,不然这身打扮在这里实在太格格不入,很容易就被人识破然后扔出大门。
第14章 真诚,才是最大的必杀技!
莱昂纳尔不敢犹豫,开始在这栋大楼里寻找起任何可能查询到「埃米尔」此人信息的办公室。
「翻译部」「保险事务部」「航运路线与地图部」「出口部」「采购部」「海关事务部」……
这些都是开门办公的大部门,莱昂纳尔倒是见识到了不少有趣的新鲜玩意。
比如在「采购部」的大办公桌上,一个留着小胡子的男子将一颗透明的玻璃球插到一个黑色箱子的上方,然后拉动箱子上的手闸。
只听“滋滋”一声,玻璃球就亮了起来,发出耀眼的、炽白色的光芒,比墙上的煤气灯也不遑多让。
“哇!”办公室里一片惊叹之声。
“这叫做‘电灯’!”小胡子得意洋洋地开始解说,“它利用电流为人类带来光明,没有难闻的气味,也不会产生呛鼻的烟雾,更不需要每天为它加煤气……”
话还没有说完,只见“电灯”的亮度骤然变亮了几个度,又闪烁了两下,最终发出一声“哀鸣”后,陡然熄灭。
“不需要每天加煤气,但需要每天换一颗……”一个职员打趣道。
其他人都笑了起来,办公室里充满着快活的空气!
小胡子丝毫不觉得尴尬,反而更加卖力地推销:“这是电流不稳定的缘故……在约瑟夫斯旺教授的伦敦实验室里,它已经可以稳定发光上百个小时,相信这个数字很快就会翻倍……”
(约瑟夫斯旺是早期电灯的发明人之一,后来和爱迪生成立过合资公司)
莱昂纳尔忍住喊出“不是电流,不是电流;是抽真空,是抽真空!”的冲动,继续往前走。
而在经过「销售部」时,则有个男人在推着一辆奇怪的双轮车喋喋不休:“相信我,英国佬给这辆‘自行车’装上了链条和链轮,骑起来轻便又省力。
邮递员们现在骑的‘自行车’笨重得像一头快死的老马,政府很快就会更换……只要「奥尔比」抢先采购一批……”
「销售部」的职员则很犹豫:“太贵了、太贵了,加了两个装置你就要卖600法郎?政府不会同意配发的……”
莱昂纳尔又把喊出“还少个橡胶轮胎!还少个橡胶轮胎!”的冲动给忍了下来。
他忽然有种感觉,1879年的法国虽然距离自己熟悉的年代足足有150年的时间跨度;但是某种程度上说,距离他熟悉的“现代生活”,只差“临门一脚”了……
现代意义上的“电灯”也好,“自行车”也罢,其实都是英国人的发明。
但是要想让整个欧洲,乃至美洲、亚洲市场也接受这些新鲜玩意,那么它能否先在法国、在巴黎流行起来,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如果说这个时代,伦敦是世界的“创造之都”,那么巴黎就是世界的“消费之都”。
每个发明家和冒险者,都渴望让那些精致、虚荣、热爱享受的巴黎人率先用上自己卖的新玩意……
正想着,「殖民地通信办公室」的标牌出现在他面前,想到「埃米尔」吹嘘自己在圭亚那有一片农场,又忽悠家里投资挖掘巴拿马运河,那说明他的“业务”主要是在海外?
莱昂纳尔整理了一下衣服,又用手抹了下头发,沉住气走了进去。
这是一间小办公室,只摆着一张桌子,桌子后的三面墙都竖着又高又宽的立柜,立柜上是一个又一个的小格子,每个小格子都钉着黄铜铭牌。
桌子后坐着一位年轻的姑娘,大概20多岁,一头黑色长发盘成低髻,被棕色的发网与银发夹固定得坚如磐石;身穿着一件熨得发硬的灰蓝色束腰上衣,袖口被洗得泛白;扣子从喉咙扣至胸口,比边境的防线还要严密。
她抬起头,看到是一个陌生的年轻人,就用一种毫无波澜的语气问:“下午好!”
莱昂纳尔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下午好我想问问寄一封信给「埃米尔」先生……”
姑娘的回答依旧平如湖水:“「埃米尔」先生?我们公司有很多「埃米尔」先生,你找的是哪一个?”
「埃米尔」在法国属于常见人名,莱昂纳尔又确实不知道他的姓氏和中间名,只能利用家书中的信息尽量敷衍一下对方:“是之前在美洲……南美分公司当经理的埃米尔,最近他可能去了阿尔卑斯省……”
姑娘显然对他的吞吐犹豫产生了疑惑:“他没有给你名片吗?”作为法国最大的贸易公司之一的总部,这栋大楼每天运营的财富超过百万法郎,所以不少混子就在这里钻营,她已经见怪不怪。
只见她警觉地侧过身,手也放在了呼叫铃的按钮上。
莱昂纳尔暗吸一口气,又仔细打量了下眼前的姑娘,发现她外套左肩的针脚线略显歪斜,显然是自己或者母亲缝的。
这个时代,能识文断字的女性出来“抛头露面”,还是十分稀有的现象。
她们通常是出身于中产家庭,要么在父亲的教导下识字,要么曾经就读于修女学校,因为家庭经济情况不佳,或者需要为自己攒嫁妆,才会选择出来工作。
不过这个群体的大部分人会选择做富商、贵族的家庭教师,到这种人来人往的场所工作更是罕见。
毕竟这个时代对女性的普遍期待仍是“贤妻良母”,《拿破仑法典》(即《民法典》)更赋予丈夫对妻子的绝对法律权威。
莱昂纳尔把心一横,收起自己的社交笑容,用真诚的语气说道:“我叫莱昂纳尔,莱昂纳尔索雷尔,阿尔卑斯人,现在是索邦学院的学生。”
听到莱昂纳尔这么说,姑娘稍稍放松了警惕:“那你要做什么?”
莱昂纳尔尽量温柔、略带悲伤地看着她的眼睛:“其实,我是为了自己在阿尔卑斯的家人而来。”
紧接着,他把「埃米尔」、家里的情况和自己的担忧全盘托出,最后认真地说:“抱歉,我刚刚确实撒了谎……但是我是为了我的家人,为了我整日抄写已经快瞎了的父亲,为了我每天劳作已经驼了背的母亲;
还有我的姐姐,我可怜的姐姐伊凡娜,她是如此渴望爱情,以至被冲昏了头脑……”
说到这里,他敏锐地发现姑娘的眼睛里已经有水光在荡漾了,连忙补充道:“我不想从「奥尔比」这里获取任何利益,我只想我远在阿尔卑斯的家人能平平安安……
而且,如果这位「埃米尔」真的是骗子,那也是玷污「奥尔比」的声誉,您说是吗?”
姑娘听完莱昂纳尔的解释,只思索了片刻,就低声对他说:“现在人太多了……等下班后,你在「塞纳落日」咖啡厅等我。”
莱昂纳尔知趣地点点头,并没有再追问,而是又笑了起来:“我替我的家人感谢您的善良噢,对了,以前有人说过你的眼睛很美吗?就像日内瓦的湖水……”
姑娘的脸一下就红了,低下头讷讷地说:“……是有人这么说过,你怎么知道的?”
莱昂纳尔没有回答,而是问:“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姑娘抬起头,漂亮的棕色眼眸闪闪发亮:“我叫苏菲,苏菲德纳芙。”
第15章 底线,是创造出来的!
得到了苏菲的承诺,莱昂纳尔终于放松了下来。
「殖民地通信办公室」作为这家公司通传互达的部门,虽然处理的只是传递信件、消息这样的杂务,但是肯定掌握着比其他部门更详细的人事信息。
能比它还详细的恐怕只有人事或者秘书部门那里的人应该没这么有耐心听他细说家史。
这里要晚上7点才下班,现在不过下午3点,还有整整4个小时,莱昂纳尔决定再去探一探「巴拿马洋际运河环球公司」的虚实。
他没有耽搁,花费了5个苏乘坐公共马车来到了第八区的法国海外商会,刚下车就被惊呆了
只见这栋大楼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末尾甚至排到了另一条大街上;即使顶着寒风,排队的人也兴高采烈,互相诉说着什么。
莱昂纳尔没有排队,而是绕过队伍直接走到门口,这才知道原因:
大家都等着认购「巴拿马洋际运河环球公司」发行的巴拿马运河债券,年利率6%,先到先得!
一个刚刚买到手的中年人看到在一旁探头探脑的莱昂纳尔,好心地提醒:“年轻人,现在排队来不及了。你要是赶到巴林银行或者兴业银行,也许还能买到。”
莱昂纳尔顺着就问:“大家都对开凿巴拿马运河这么有信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