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341节

  李奇维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说道:“哎,明明是居里夫人的喜事,怎么又扯到我了。”

  “我对诺奖可没有什么兴趣。”

  威尔逊两手一摊,对着众人说道:“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布鲁斯现在已经都不把诺奖放在眼里了。”

  众人又是一笑。

  这时,卢瑟福忽然问道:“布鲁斯,我听说你最近在写小说?”

  李奇维笑道:“没错,我在写一本科幻类的小说。”

  “主要是关于反战的。”

  说到这里,李奇维忽然叹了一口气。

  “你们知道,我的国家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

  “那里无时无刻不在战乱之中。”

  “所以,我想尽我所能写一部可以影响世界的小说,号召所有国家慎重对待战争。”

  卢瑟福闻言脸色肃穆,就连威尔逊也收起了笑容。

  显然,他们也听说了华夏的事情。

  这种事情,英国、法国都经历过。

  期间的代价所有人都很清楚。

  那是无数条鲜活的人命。

  巴克拉看气氛有点沉重,于是岔开话题。

  “布鲁斯,能说说你的小说构思吗?”

  “你作为物理第一人,写的科幻小说,一定很深奥吧。”

  “估计和《海底两万里》的风格不同。”

  众人顿时来了兴趣,李奇维也不再低沉,激动地说道:

  “我写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宇宙不同文明之间的竞争。”

  “在浩瀚的宇宙之内,人类只是微不足道的种族而已,随时都会遭受灭顶之灾。”

  “因此,我们没必要为了一点点可怜的资源,就打生打死。”

  “在更高的文明看来,或许人类只是虫子而已。”

  “如果人类不联合起来,反而还不停地内斗,那只会消耗人类自身的实力。”

  “一旦面对来自地外的战争,人类必输无疑。”

  接着,李奇维又简单地讲了几个关键高潮情节。

  让在场的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那些奇谲瑰丽、波澜壮阔、神秘莫测的宇宙文明之战,让众人大开眼界。

  原来科幻小说还能这么写。

  与之相比,现在的科幻小说简直就是幼童读物。

  威尔逊听的如痴如醉,呆呆地说道:“我现在相信,布鲁斯真有可能得诺尔贝文学奖了。”

第299章 日后你们惹出祸来,只管报为师的名号!

  1911年从开始到现在,堪称精彩纷呈。

  这一年发生的各种事情让所有人目不暇接。

  每一件都引发了世界震动,撩拨着所有人的心弦。

  先是玻尔一鸣惊人,发表了惊天动地的玻尔模型。

  他否定了自己导师布鲁斯教授的行星模型,开创了原子研究的基础理论。

  顿时在物理学领域引发轰动。

  紧接着就是第二届量子论会议,李奇维强势出手,霸天绝地,一人独战众多大佬。

  凭借一己之力,将玻尔模型推到巅峰,进化为玻尔-李模型。

  终结原子光谱学,解释元素周期表,指导原子结构研究。

  会议最后,李奇维天马行空,发挥想象力的极限。

  提出世界的本质是概率性的,更是震惊整个物理学界。

  这个问题也成为当世物理学第一谜题。

  所有人都在想办法证明,一旦有了结果,绝对就能名传天下。

  整个1911年,物理学界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玻尔-李模型。

  它证实了李奇维在第一届布鲁斯会议上的预言。

  从此,原子研究有了配套的基础理论,研究速度将被大大加快。

  就在众人以为这场会议是年度最重要事件的时候,居里夫人的绯闻轰动全球。

  它让所有人明白,再牛逼的物理学家,也比不上女科学家的爱情故事。

  然而,命运往往是非常戏剧化的。

  就在居里夫人被法国民众唾弃辱骂时,对方竟然再次获得诺奖。

  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双诺奖得主。

  这一下,所有人都傻眼了。

  不知道该不该继续骂了。

  法国政府甚至还偷偷摸摸私下联系居里夫人,希望她可以尽快回国,继续开展学术研究。

  居里夫人考虑到自己的两个女儿,最终还是同意返回法国了。

  这场闹剧也终于落下帷幕。

  与这些事情相比,李奇维和爱迪生的厮杀,让人记住的可能就是布鲁斯要成为百万富翁了。

  仅凭一款电池产品,就能做到如此程度。

  这再一次让所有人见识到了科学的魅力。

  书中自有黄金屋,可不是瞎说的。

  时间进入11月份,欧洲物理学界终于开始平静下来了。

  然而,这种平静是在为更大的爆发积蓄力量。

  所有人都知道,明年将会举办第二届布鲁斯会议。

  那是物理学的至高会议,参会人员将坐在至高神位上。

  每一席位都是独一无二的,代表着物理学的巅峰。

  今年到底会花落谁家,所有人都在蠢蠢欲动。

  另外,距离布鲁斯发表广义相对论只剩下一年了。

  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件事。

  根据布鲁斯之前透露出的零星信息。

  广义相对论应该是完美补充了狭义相对论的缺陷。

  而且会把整个牛顿体系包含在内。

  这将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壮举。

  光想想,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事情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如果李奇维最后没有发表出来,那对他的声望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当然,这种如果是不可能存在的。

  李奇维此刻坐在办公室内,轻轻一笑,内心嘶吼:“让世界在我脚下颤抖吧!”

  忽然,对面的玻尔摆了摆手,“布鲁斯教授布鲁斯教授?”

  李奇维一惊,连忙反应过来。

  他正在安排玻尔等人的毕业事宜呢。

  只见他面不改色,淡定地说道:“哦,刚刚我在想一个方程的问题。”

  “我说到哪了。”

  玻尔等人心中一热,看着导师无比钦佩。

  这就是布鲁斯教授。

  任何一点时间都不会浪费,而且一旦深度思考,任何外界因素都打扰不到他。

  玻尔甚至还有点愧疚。

  他感觉自己可能打断了导师的思绪,也许对方在想什么关键问题呢。

  于是,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刚刚您说到毕业时间了。”

  李奇维接了上来,点点头。

  玻尔等人在他这里读博,正好有两年半的时间了。

  这个时代,研究生的毕业时间完全不固定。

  不管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能不能毕业全看导师认不认可。

  导师觉得你的成果OK了,哪怕只读了一年也能毕业。

  导师觉得你的研究还差点火候,那就什么时候突破什么时候毕业。

  想要混还是比较难的。

  “嗯,你们的成果都让我非常满意。”

  “尤其是玻尔,不骄不躁,厚积薄发,这才是科研人员该具备的素质。”

  玻尔听完有点害羞,刚刚的愧疚也烟消云散。

  导师对自己还是一如既往地好啊。

  “毕业时间的话,就定在12月10日吧。”

  “正好答辩完,学校也该放假了。”

  “到时候我会邀请汤姆逊教授、卢瑟福教授等人当评审人员。”

  “你们的答辩内容要好好做。”

首节上一节341/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