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心里,这是一所学习技术的大学,相当于毕业就掌握了一门手艺,自然受到很多人的青睐。
而且学校教授的都是和山河实业集团业务相关的知识。
采矿、冶金、化工、电气等等。
学校的目标就是培养专业的工人。
专业对口,出来就有很大的概率入职公司。
成为那些不富裕家庭孩子的首选。
李奇维看着这些消息,嘴角也露出了笑容。
至此,北婆罗洲的三大主要城市:沙捞越的古晋、文莱的斯里巴加湾、沙巴的亚庇。
都有了李奇维的大学布局。
其余的小学和中学,已经多达十几所,分布在三大城市中,暂时满足了需求。
由于整个北婆罗洲都是英国的殖民地。
至少在未来的二十多年内,安全问题都是不用担心的。
李奇维有充足的时间去种田,偷梁换柱,架空当地英国的势力。
到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英国也只能鞭长莫及了。
不知不觉,李奇维的布局已经如此庞大了。
华夏、美国、欧洲、婆罗洲,都有他的产业。
等到时机成熟,他就会把这些力量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自给自足,到那时,科学之城也就名副其实了。
他的心中已经有了计划。
几天之后,华夏的消息终于传遍了世界。
各国的高层们就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
华夏的剧变让他们看到了无数的机会。
各国纷纷开始下场押注,扶持自己的势力,乱局就此开始。
但是普通民众并不是非常感兴趣。
古来的帝国早已失去了它神秘的色彩。
世界的中心变成了欧洲,其余蛮荒之地的一切,都不过是这些所谓文明人的谈资而已。
那里的一切都不值得关注。
尤其是紧随而来的一件事,其震惊程度,远远超过了华夏的消息。
1911年10月20日,瑞典公布了本年度的诺奖得主人选。
物理诺奖得主是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教授,威廉维恩。
他的获奖理由是: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
也就是黑体辐射公式。
至此,经典物理学两朵乌云的发现者,迈克尔逊和维恩,都获得了物理诺奖。
物理学领域的人都不胜唏嘘,这是不是意味着经典物理学彻底退出主流。
接下来就是现代物理学的舞台了。
然而,最让人震惊,甚至轰动世界的则是化学诺奖的得主。
1911年的化学诺奖得主是:玛丽居里。
获奖理由是:发现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
哗!
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引起轰动,举世哗然。
因为居里夫人同时也是1903年的物理诺奖得主。
如今,她竟然又获得了化学诺奖。
这意味着,她将是史上首个双诺奖得主。
而且还是含金量最高的科学类诺奖。
最重要的是,居里夫人还是一个女性。
一个女性,竟然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超越了所有男人。
毕竟连当世物理第一人布鲁斯,也才只有一个诺奖。
居里夫人可以说是傲视群雄了。
再加上最近她与郎之万的绯闻风波。
一时间,居里夫人的名字再一次震惊了全世界。
甚至比绯闻风波还要影响巨大。
不管是科学界,还是普通大众,全都对此津津乐道。
而这个荣誉也冲淡了大家对她绯闻的偏见。
渐渐地,出现了很多支持居里夫人的声音。
法国。
郎之万在实验室内发呆。
居里夫人再次获得诺奖的消息,让他一度失神。
之前的事情,他处理的根本不像是一个绅士,反而是一个懦夫。
他现在内心的感觉五味杂陈,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实验室的其他人看到他心情不好,也不敢打扰他。
郎之万望着英国的方向,最后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伦敦。
当居里夫人得知自己获奖的消息后,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上帝啊,我希望不是活在梦中。”
此刻,她想到了李奇维上次临走前对她说的话:也许好事不久就要来了。
“布鲁斯真是一个神奇的男人。”
“他的话就好像有魔力一般。”
“哪怕是一句安慰的话,竟然都能实现。”
这一刻,居里夫人对于李奇维的感谢,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她想到了自己的女儿,忽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
随即她莞尔一笑,又埋头努力工作了。
对于李奇维的感激,她只能通过为先锋集团努力工作来弥补了。
相比于居里夫人的淡定,外界早已因为她的事而翻天了。
各大报纸疯狂报道,言语之间全是溢美之词。
“震惊!全球首个双诺奖得主,竟然是她”
“祝贺居里夫人成为首个双诺奖得主,同时她也是首个女性双诺奖得主,首个女性诺奖得主。”
“居里夫人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女性不比男性差,我们的教育制度需要改革了。”
“她发现的镭可以治疗别人身体上的疾病,但却治疗不了别人思想上对她的偏见。”
“是时候收手了,那些喜欢龌龊阴暗八卦的小人们!”
“.”
李奇维、卢瑟福、普朗克、洛伦兹等物理学大佬,第一时间都向居里夫人表示了祝贺。
称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荣誉。
而且居里夫人取得的科学成就,获得双诺奖是实至名归。
居里夫人女性的身份,让她的成就变得更加耀眼,而且丝毫不会引起其他人的嫉妒。
随着这则震惊的消息越传越广,热度越老越大。
忽然,一个奇怪的想法涌上所有吃瓜群众的心头。
下一个双诺奖得主会是谁呢?
所有人第一时间都想到了布鲁斯。
如果说要找最有可能的人选,那非布鲁斯莫属。
甚至有好事者发起了竞猜。
“你们猜猜布鲁斯教授能得几个诺奖,我认为甚至会超过2个。”
“切,胆子大一点,我认为布鲁斯教授能把诺奖给全包揽了。”
“胡扯,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还是有一点可能的。”
“布鲁斯教授帮助哈伯解决了合成氨的难题,应该够得上化学诺奖。”
“他又提出了基因突变假说,如今已经被摩尔根教授证明是正确的。”
“这项成就应该也配的上生理学或医学奖了。”
“但是布鲁斯教授是物理学家,请问他靠什么获得和平奖、文学奖?”
“难道他要阻止一场战争,然后再发表一部小说?”
“未来的事谁又能说的准呢?”
“我相信布鲁斯教授是能创造奇迹的男人。”
“.”
国王学院,李奇维正在和威尔逊、卢瑟福等人交谈,巴克拉等人也在一旁。
基于李奇维的影响力,现在英国很多的物理学家都喜欢来国王学院拜访。
李奇维经常会把巴克拉等人给带上,也算是培养了。
因为他早晚要离开国王学院的。
这里的一切都需要一个继承者。
威尔逊看着李奇维,搞怪地笑着说道:“请创造奇迹的男人预测一下,你能得几个诺奖。”
众人哈哈大笑,被威尔逊逗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