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肯放弃,他让中书令回长安,向皇帝当面陈述他的理由。
“现在嵩山以南虎牢以东,皆被晋国公所破,王世充仅剩下了一座洛阳城,智尽力穷,克在朝夕,要是此时班师,那就是功亏一篑,王世充极可能乘机卷土重来,到时再联合窦建德,北结突厥,就更加难图。”
他一边派封德彝回朝禀明,一边下令全军,“洛阳不破,决不回军,再有再言撤者,一律斩首!”
李世民又给洛阳城中王世充劝降,同时又派人去虎牢见李逸,请他再率一军前来洛阳增援。
“无逸向来足智多谋,且是员福将,他来了说不定就有破城妙法!”李世民顶着巨大压力,跟房玄龄杜如晦他们谈话时,也已经把速破洛阳的期望寄托在李逸身上了。
第395章 炼丹的火药可破洛阳
虎牢关。
益州道行台民部尚书郭行方奉令赶来,拜见上司李逸。
“秦王请侍中亲率兵马前往洛阳会战。”
李逸这个益州行台左仆射,跟郭行方这个行台尚书还是头次见面,听说郭行方是东宫的人。在益州行台里,行台尚书郭行方、韦云起,和右仆射窦轨关系都不太好。
“洛阳如今战况如何?”
“很不好,四面猛攻城半月,昼夜不休,可伤亡十分惨重,如今一众大将都请班师。”
李逸震惊,能让诸将都请求班师的伤亡,那绝对就是一般的伤亡了。
打了许多仗的李逸,现在也能想象的到,洛阳这样的坚城堡垒,王世充又能将兵,他们还很有守洛阳经验,
遥想当年高欢在玉壁城下碰的头破血流,
攻城真的很容易翻车。
“到底伤亡多少?”
“死伤一万三千余。”郭行方直言,攻城半个月,伤亡一万多,不过好在死伤的不少是降兵、辅兵,关中、益州精锐主力伤亡不大。
可就算如此,这伤亡也让一众大将畏惧了。
守城方有天然优势。
薛举打李叔良镇守的泾州,也是久攻不下。刘武周三攻李逸守的浩州,大半年也没能破城。
还有幽州李艺,从隋末大乱,一直坚守到如今,窦建德率领十万以上规模兵马,都打了好几次了。
洛阳城也是历经李密等多次围攻。
蒲坂之前在孤城守了三年。
理论上来说,只要有两三万人,再加上足够的粮草,再加上王世充这样经验丰富的守将,那坚守个一两年没问题的。
唐军围城猛攻,一天死伤千人,如此连续半个月,虽说死的多是降兵、地方兵、辅兵等为主,
可整个唐军的士气也因此低落无比,
每天看着城下堆积的尸体,谁不惧怕?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还有半个来月就过年了。
大家只想回家,不想再死在洛阳高大的城墙下,不想被那五十斤的石弹砸成肉酱,也不想被儿臂粗的弩箭射成两半。
李世民请李逸赶往洛阳,
现在洛阳城下唐军士气低落,一心思归,连长安天子都秘旨给秦王,让撤军班师。
秦王还在坚持,让封德彝赶回长安陈述情况,又来李逸这搬救兵。
李逸也没什么好办法啊。
但这趟还是得去。
叫上麾下一众总管们,又带上了卢承庆等,李逸精选了三千骑兵赶往洛阳。
没带太多兵,洛阳现在缺的不是兵。
兵多也没太大作用。
相距二百里,李逸一行两天赶到洛阳。
秦王仍驻于青城宫中,史万宝驻军甘泉宫,屈突通驻千金堡,窦轨驻金墉城,刘弘基驻偃师,王君廓驻缑氏,黄君汉驻回洛、李世绩驻白马寺,
此时洛阳城下,汇聚了两王,二十五总管。
而李逸这次来,虽只带三千骑,却还有河南二十一总管府,山南六总管的大多数总管随同前来了。
李逸率一众总管、刺史、将军等到青城宫拜见李世民,
秦王亲自到宫门外迎接。
东征两员大将,这大半年来还是头次会面。
李世民也不玩虚的,直接拉着李逸骑马巡视洛阳城防,“自我领兵以来,还没有遭受过这么大的挫折,猛攻半月,伤亡了一万三。”
“无逸,你足智多谋,定要替我想个破城办法。”
李逸跟着绕洛阳巡视一圈,又随李世民登上北邙山宣武帝陵,登记眺望洛阳。
洛阳城外围有不少行宫,如青城宫、甘泉宫等,也有诸如千金堡、金墉城、硖石堡等堡城。
完整的洛阳防御体系是很齐备的,
但现在外围据点,基本上被李世民夺取了。
王世充只能退守洛阳城,其主力又都在洛阳城西北的洛阳宫,紫微宫四面的几面宫墙,都是王世充的兄弟子侄们带兵防守。
“大王,
洛阳城现在的情况,攻势越急,对方守的越顽强,王世充手里还有两三万人,虽然最精锐的江淮兵,已经损失大半,但看士气依然还行,
现在强攻猛打,只怕一时难下。
不如围着洛阳城,挖壕沟,立营栅,多围几重,彻底围死洛阳,围而不攻,一年半载,不攻自破。”
李世民也知晓这种笨办法,会很管用,但他不想拖这么久。
“我不瞒你,处罗可汗即将五路进犯,这次突厥二十万铁骑要南下,我们没那么多时间,而且夜长梦多,窦建德也会来援,必须得尽快拿下洛阳,才好全力北上抵御突厥等进攻!”
李逸能理解李世民的那种急迫,毕竟仗打到这份上,他甘心班师?这次东征,李逸是偏师,可从山南到河南,现在都攻取、招安了二十七个总管府了。
他却拿不下一座洛阳城?
“其实挖堑壕立营栅围洛阳城,要不了多少兵,大王可率主力北上,这里留一将就可困死王世充。”
“顶多半年,洛阳城必粮尽,那时不攻自破。”
李世民没法接受。
“说实话,我不甘心,你帮我想想办法,我要破城。”
李逸看着洛阳城,想到了大凌河城和锦州城,明末关宁大将祖大寿先后被清军围困大凌河城和锦州城,都是长期围困,锦州城更是坚守了差不多一年。
当时的后金可是有红衣大炮的,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后金,举国之力围城,祖大寿孤军能仍长期坚守,可知攻城确实不易。
清军在这两战中,都是围城打援,主要目的是消灭明军有生力量,最后断其援兵,迫其投降。
而现在王世充的郑国就剩下一座洛阳城了,没有援兵了,那挖壕沟围困就是了,能坚持多久?
洛阳城大,城中军民也多,这意味着粮食消耗也多,更难持久。
但李世民不能接受这个办法,否则也用不着请李逸来。
挖壕沟围城,是对付守军最好的办法,攻守易势,有了一道道壕沟营栅,守军就算冒险拼死出城来战,也会被限制的死死的,毫无发挥余地,只能被困死。
结硬寨,打呆仗,
看着法子笨,其实成本最低,也最稳固。
只是李世民要的不是这个,他等不及。
用李逸这挖壕围城的法子,王世充最起码能再守半年。
“自东征以来,前后洛阳城中内应五十六次,皆事败,全被王世充所诛,”李世民感叹道,内应夺城是最好的一个方法,可惜王世充对此防范极严,城中前后已经有五十六拨内应被察觉诛杀。
这条捷径走不通。
强攻又攻不下。
洛阳王世充意志坚决,石、弩车等器械又足,攻的越猛,伤亡越多。
“我也用了地道穴攻之法,可王世充经验丰富,早有应对之策,他在城内挖了壕沟,又埋了许多缸听音。我们的地道都能被他发觉,每当快挖好,他就会派人反向挖地道,
然后或灌水,或放烟火,致使穴攻士兵死伤惨重。”
强攻不成,内应不成,穴攻也不成,
李世民真是束手无策了。
李逸打量着洛阳,心里倒是有个办法,可又有些犹豫。
“你定是已经有了主意是不是,快教我。”李世民看他表情,立马兴奋的喊道。
“殿下,臣以前随师傅李真人学道炼丹,曾弄错材料配方,意外的导致丹炉爆炸,后来琢磨,发现了火药。”
“火药?”
“嗯,火药在密闭的空间里,引燃后会爆炸,量小的话倒是仅相当于一个爆竿,可如果量够大,能把城墙都炸开一道口子。”李逸道。
李世民瞪大眼珠子,
“把城墙炸开一道口子,洛阳城那样的城墙也能炸开,炸开多大的口子?”
洛阳城墙是夯土版筑,底基宽达近六丈,高四丈八尺。
这样的城墙可不是一般的城池城墙,基宽六丈,全是土层层夯起来的。
高达四丈八,十多米高。
李世民难以想象,这个炼丹炼出来的火药,得有多么的厉害,能够把这么厚这么高的城墙炸开一个大口子来。
“得有足够多的火药,但光有火药也不得,得先在城墙下挖一个爆破室,先用木头支撑,然后下面放上足够多的火药,再砌起密封,只留出一根引线,
这样火药就能爆发出最大的威力,当然,若是能够同时在一段城墙下,挖多个爆破室,安放许多火药桶,那威力就能更大。”
李世民很兴奋,他不认为李逸在胡说八道,既然他说有,那肯定真的会有这样的神器。
李逸话锋一转,“不过刚才大王说先前穴攻,王世充一直能反制,那这个办法未必能行。”
“不一样的,不一样。”李世民激动道:“先前采用的是传统的地道穴攻之法,主要是要挖入城中,这样可突入城中。这种地道,城中直接挖一条壕沟,派兵巡视,就能防御拦截,难起突袭之效。
而虽也有挖到城墙下,先支木柱,然后再火烧,以破坏城墙,可这种法子太慢,往往会被守军埋缸侦听到,就会反向挖地道来破坏。
可如果用你说的这种火药,那就不一样了。”
“这个火药,需要多少,要用什么材料,我立马派人去搜集。”
第396章 地龙翻身爆破洛阳
穴攻,是一种比较专业的攻城之法。
不是随便打洞挖坑就行的。
而碰上有经验的守城将领,穴攻是费力不讨好很难奏效的。地道难挖,还容易被侦破、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