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431节

  就算成功挖通,但地道狭窄,一般也只能是做为奇袭之用,小股部队通过地道潜入城中,抢夺城门引大军入城,或是在城中纵火制造混乱,或是行刺主将,或是烧毁仓库粮食等。

  至于说挖地道把城墙挖塌,那技术难度更大,时间耗费更久,成功性也更低。

  之前李世民发动多次穴攻,

  次次被王世充发现反制,每次一死一坑的兵。

  想挖出足够让城墙倒塌的地道,没个十天半个月也难成功,但王世充的老辣,他们根本做不到。

  火药,爆炸。

  李世民不知道这种神秘的道家炼丹产物的原理是什么,可他相信李逸,李逸说的什么爆破、密闭空间、瞬间高压什么的词,他完全听不懂。

  他觉得这应当就是道家炼丹的一些术语,

  他不去想那些具体的东西,而是考虑应用的问题。

  按李逸说的制作火药,然后制造爆破桶,再在城墙下挖爆破室,还要砌墙密闭,最好这个爆破室和坑道要转个弯,不能直通。

  原理是什么他不管,

  他只知道这爆破室听起来,并不需要太大,那工程量就小,就容易完成。

  而在李逸看来,火药能爆破城墙,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明末农民军都掌握了这种技术了,更别提当年太平天国时,太平军攻南京城,南京城的城墙,可一点不比这隋朝修的洛阳城墙薄,南京的城墙甚至还包砖呢。

  大炮直接轰南京城墙都没用,

  可太平军后来挖地道至城墙下,直接拿棺材装火药,密闭地道后爆破,成功炸塌南京城墙。

  其实也用不着棺材,

  拿小一些的木桶装火药密封,还更好运进地道,关键是要修一个爆破室,把足够多的火药树堆在里面,引燃后是一样的。

  李世民催促着李逸,赶紧制作火药。

  可李逸也顶多知晓点最简单的黑火药配比,不过也不是制作什么精密的弹药,倒也不用着那么要求高。

  “需要什么材料?”

  “按我师父李真人传我的《太上圣祖金丹秘诀》伏火矾法,需要硝、木炭、硫磺三物。”

  “就只要此三物既可,有没有什么更具体的要求,木炭要什么木的炭,硝要哪种硝?”李世民有些惊讶。

  “精纯一些的即可,我先试验一下。”好久没弄过了。李逸读书时,曾做过这试验,但这都多少年了。

  “硝、硫磺,在药店也能买到,马上就去弄。”

  有秦王的全力支持,李逸也用不着去刮厕所墙上的硝土熬制,能直接拿到现成的较纯的硝石,

  至于硫磺和木炭,这些军中更不缺,也能随时调来更多。

  李逸拿到材料,李世民还特意安排了一批人来帮忙。

  还特意把硖石堡拨给李逸,让李逸的三千骑封锁硖石堡,他自己又派三千步卒在堡外驻扎守卫。

  把三样材料磨成细粉,过筛。

  三样粉末按特定的比例混合,装入一节毛竹筒,封盖,留出引线。

  引线,李逸用的是麻绳浸硝石饱和液,阴干后裹火药粉。

  经过几天的试验,李逸制出了十个火药竹筒。

  李世民这些天也没闲着,在指挥唐军围洛阳城挖壕沟,小十万军民一起挖,已经挖出第一道壕堑。

  开始在壕堑前栽尖桩,在壕沟后立木栅。

  “这就是火药?”

  李世民看着普普通通的几个竹筒,心时有点失望。

  “去试一下。”

  特意来到堡外,

  李世民派兵封锁这片区域,不让任何人靠近。

  “怎么试?”

  李逸先让人搬来一口大缸,很厚实的一口大缸,他点燃一支火药竹筒的引线,扔进缸里,赶紧拉着李世民后撤。

  “再退远点。”

  李世民退后了二十步,觉得够远了。

  “那么一截竹筒,能有什么威力么?”

  李逸拉着他又退后十步,他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威力,但还是小心些好。

  “拿大盾来,挡在前面。”

  第一次试爆,

  引线特意留的很长。

  裹着火绳的麻绳哧溜溜的燃烧着,有些缓慢,李世民脑袋从大盾上方探出,仔细的盯着。

  今天跟随李世民来的还有尉迟恭、丘行恭、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侯君集等十来个秦王府将领,

  他们看着那缓慢燃烧的引绳,都没太在意。

  那么小小一个竹筒,能有什么威力,他们又不是没见过过年时的爆竿,顶多声音大点。

  当引线燃尽,

  却仍然没动静。

  尉迟恭大咧咧的从盾牌后面走出,“是不是引线灭了,我去瞧瞧。”

  李逸赶紧拉住老黑,“别过去,缸内还有截引线,”

  “没事,我就去瞧瞧。”

  “敬德,再等等。”李世民发话,尉迟恭这才站住。

  “我觉得可能是引线灭了。”尉迟恭等了会,见没动静,笑着对李逸道。

  李逸还是比较稳重的道:“再等等。”

  侯君集张嘴,刚要说什么,突然只听到轰的一声,

  然后那口大缸,就猛的碎裂开来,不是普通的碎裂,而是由内向外的爆裂,碎片四散飞溅。

  “真爆了,”侯君集道。

  “声音挺大,不过爆开一口缸,也算不得什么吧。”

  李世民却很兴奋,

  真爆了,

  虽然仅是爆开一口缸,可用的也仅是一竹筒火药,如果是一百竹筒一千竹筒,或是用这样的大缸或是大桶,装上百桶放在洛阳城墙下,

  那又是什么情况?

  这时李逸也开始试第二项,

  在地上挖了个坑,把一筒火药放在里面,把外面口子堵上,地上还摆上一口大缸。

  再次点燃引线,

  这次大家都比较有耐心了。

  “这引线能不能烧的快一些,太慢了?”

  “可以,当然真使用的时候,也不会留这么长。”

  砰的一声,

  大家感觉这次脚下有点震动,然后一阵尘土四溅,那块地被炸开,上面的缸也炸破了。

  一群人围上前去看,

  这下没人再觉得这玩意没什么用了,都是沙场老将,能够联想到很多。

  还剩下八筒,

  尉迟恭、程咬金等人争抢着要试爆,

  李世民拉着李逸,“这种火药现在有多少了?”

  “还在研究配比,”

  “我觉得这种配比已经成了,现在就是要按你说的,准备更多火药,然后试一下,”

  李世民提出,要赶紧制作一批,到时先拿硖石堡的城墙实战演练一下,挖地道,修爆破室,真正的爆几段,看看实战效果。

  “硝石、硫磺、木炭,我全力给你搜集来,你尽管配制,越多越好。”李世民兴奋无比,他终于看到了迅速拿下洛阳城的希望。

  长安。

  李渊在听封德彝的禀报,他从洛阳刚赶回来,秦王不肯此时撤军,希望再给他一些时间。

  皇帝看着面前的沙盘,

  没时间了。

  处罗可汗已经离开汗庭,率十万突厥骑兵至马邑,正往并州而来。

  突厥真的大举来攻了。

  李渊已经不得不又恢复了并州总管府,以襄邑王李神符出任并州总管,让刘世让率军北上雁门,

  面对大举南下的处罗可汗,李渊也已经被逼到了墙角,不得不开始反击,趁处罗兵还没到,先让刘世让突袭石岭关伦特勤,然后北上雁门,抢占有利地形,据险防守反击。

  不能让突厥人直接杀到太原,否则一马平川如何再阻挡突厥铁骑。

  “二郎先前屡败王世充,歼其万余精锐,打的很好,可现在猛攻旬余,也损兵一万余,

  洛阳城坚,不可强攻。”李渊叹了声气,如果处罗可汗能再给他一年时间,不,哪怕半年时间,他也能先灭了王世充。

  可现在,没时间了。

  “封卿,草诏,令秦王率洛阳主力,北上太原防御突厥。”

  “洛阳,就交给元吉,洛阳还是交给李逸负责继续围攻吧。”

  皇帝虽也想一鼓作气拿下洛阳生擒王世充,可权衡之后,还是先全力应付处罗可汗,王世充已经是条死鱼了,不足为惧。

  “李逸善守,让他挖壕堑围住洛阳,不出半年,王世充粮绝必降。”

  封德彝见皇帝心意已定,也没有再劝说,反而称赞皇帝眼光长远,胸有大局。

  李渊叹息,“处罗,大唐心腹之患也,此人一日不死,我大唐边疆一日不宁。”

  “辛苦封卿速返洛阳,务必让秦王立即率部北上,洛阳就交给无逸。”

  十一月二十一。

  洛阳下起了大雪,鹅毛大雪纷飞,给大地披上一层银装。

  洛阳城外,到处都是土堆,

首节上一节431/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