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神探1546 第101节

  公主府一案后,锦衣卫查抄张氏兄弟的府邸,搜出甲胄衮服等物,已是定下了谋逆之罪,于宫中又将张氏那老物彻底打入冷宫,直接在无尽孤寂中等死,看似威风凛凛,可事实上真正的进展等同于无。

  那个隐秘结社的调查,至今仍然没有任何线索。

  朱厚对此很恼火,但也不算多么意外。

  那个秘密结社既然敢对抗皇权,那最直接的敌人,就是锦衣卫、东西厂这类直属于天子的机构。

  而对方既然能够一直隐藏在暗处,其实就证明了,锦衣卫根本奈何这群人不得,恐怕早就被摸得个清楚。

  甚至作最坏的打算,锦衣卫里面也有对方的人手在,敌暗我明,实在太过被动。

  所以朱厚才要另外培养班底。

  可他虽是九五之尊,一旦跳出皇权原有的框架,可用的忠诚人手也不多,也就是内侍和寥寥几名老臣。

  内侍活动范围有限,老臣年岁已高,必须考虑他们去世后的情况。

  这个时候海与他初创的一心会进入眼中,朱厚才会有了念头。

  如果将这个刚刚建立,首领极有才能,身家绝对清白的学社培养起来,于明面上可以作为朝堂的储才,毕竟里面本来就有两名翰林编修,于暗地里可以对抗秘密结社,当真是一举两得。

  而海若真能一心一意为他这位天子尽忠,除掉那个巨大的祸患,一心会将来也能成为其执政的班底,正如桂萼、方献夫、霍韬团结在张璁身边一样,等到其资历威望足够,朱厚不会吝啬一个阁老之位,大不了在入阁前敲打一番便是。

  有此安排,朱厚认为自己当真是仁德圣君,对待臣子着实是用心良苦,毕竟取经团队才有资格经受四圣考验,他如今同样出手安排,岂非也是看重了这位臣子的未来?

  ‘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重温着西游,待得眼睛实在酸涩,朱厚闭目养神,耳中就听得殿门轻轻开启,那个心腹内侍走入殿内的声音。

  不急不缓,脚步沉稳。

  罕见的,朱厚反倒有些急。

  急于想听一个答案。

  内侍到了面前,依旧是跪伏在地,额头紧贴着冰凉的金砖:“拜见陛下!”

  朱厚睁开眼睛:“说!”

  “他要解散一心会。”

  “嗯?”

  朱厚怔了怔,身体猛地一挺,脸色终于变了。

第133章 与嘉靖的拉扯

  “哭哭哭,就知道哭!”

  徐阶一句话,把儿子徐的哭声吼得更大了。

  赵时春走了进来,看着这两岁大的小娃儿撕心裂肺地哭号,让战战兢兢的仆妇抱着孩子出去,再看着满身酒气的徐阶,轻叹道:“子升,你这是何苦……”

  徐阶把杯中最后一口酒干了,沉声道:“景仁,你能理解我的苦楚吧?”

  知道真相后的徐阶,当真是眼泪流下来,本以为是自己敢于直言的性情得到了圣眷赏识,结果居然是因为天子喜欢《西游记》,看在一心会的面子上?

  因一本演义之作得天子优待,而非奏疏所言,他的士林清誉,岂不成了笑话?

  关键是《西游记》还不是他写的啊!

  赵时春能够理解徐阶的郁闷,若换成是他,竟因这般理由被天子宽赦,那也会觉得颜面扫地,不如发配去岭南来得痛快,但还是低声道:“明威和东楼得知此事后,为你奔走……”

  徐阶道:“我知道他们为我奔走,这般情谊铭记于心!我也知道,此事实非明威所愿!但我实在不愿意被如此对待,我意已决,定要向陛下进言,万不可沉迷演义娱乐,玩物丧志,偏离治国正务!”

  赵时春变色,此举虽然能保住士林清誉,但无疑是在戳陛下肺管子,有种不知好歹之感。

  一旦上书,被贬几乎是必然的事情了。

  可他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劝告,因为徐阶想要摆脱负面影响,似乎唯有作此选择!

  “子升!景仁!两位,两位快帮我想个法子,阻止明威做傻事啊!”

  正想到这里,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严世蕃冲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道:“他要解散一心会!”

  当听明白理由,徐阶和赵时春都震惊了,半晌后齐齐发出由衷的赞叹:“明威真君子也!”

  这件事原本与海无关,哪怕《西游记》为他所著,可一来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元杂剧版本的西游还收录在《永乐大典》里,绝非一般演义可比,那种什么难登大雅之堂的话语,是用不到这部书上面的。

  再者海也没有将这部作品拿给书商,在书肆刊印牟利,而是赠书于同窗友人,不知怎么的,就传到陛下的御座那边,现在得以看重,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别看士林骂归骂,私底下还不知多么羡慕这种机会呢!

  毫不夸张地讲,这位当事人承担的压力是极小的。

  可海现在一旦解散一心会,相当于一下子把压力全部揽到了他那边,放弃了一条原本足以飞黄腾达,沐浴君恩的堂皇大道。

  徐阶敢于冒着得罪首辅张璁的代价上疏谏言,却自忖万万办不到这点,再一想此事因自己而起,却连累朋友,不禁又是愧疚又是激动:“不行,我要去跟明威说清楚,此事与他无关!”

  严世蕃一把拉住他,摇了摇头:“我已经劝过了,但明威决定的事情,不是轻易能够撼动的!唉!两位大才子想个办法吧!”

  徐阶和赵时春面面相觑,想了许久,终究又忍不住异口同声地道:“真吾辈楷模也!”

  ……

  “陛下,明威此举是君子之风,士林楷模,我也不知该怎么劝啊!”

  陆炳立于御座前,为难地回答道。

  他这段日子不断传话,也隐隐察觉到,这位准备扶持海的一心会,成为独属于天子的年轻班底。

  对此陆炳当然是支持的,但陛下不说,他也不好明言,只能弯弯绕绕地暗示,着实挺累,本以为将一心会得天子看重的消息偷偷散播出去,就大功告成了,结果没想到起到了反效果。

  朱厚也没想到自己的考验,会迎来这样的发展,同样有些感慨:‘可惜了,他不是那种最完美的臣子啊!’

  朱厚心里的完美臣子是怎样的呢?

  既要恪守纪纲伦理,坚守道义,又要灵活变通,不要对待他这位天子事事苛责;

  既要器量深沉,喜怒不形于色,又要对他忠心耿耿,一切坦白,毫无偏私;

  既要端方持重,视名利如粪土,又要急陛下之所急,需陛下之需;

  嗯,有时他自己想想,是不是要求得过分了些?

  不过人都是变化的。

  就像是孙悟空,不也是从一个天生石猴,成为了斗战胜佛么?

  朱厚之前代入悟空,此刻又觉得自己是如来佛祖,足以把这个极有能力,又具备品性的石猴子,调教成自己的斗战胜佛!

  一切先从阻止对方解散一心会开始。

  倒不是一个只有区区六个人的小小学社有多么重要,而是这种单纯的,不参杂任何利益的初心需要保持住,不然就与朱厚的初衷不符合了。

  亲手把一个原本可以“一心”的学社给毁了,然后招一个“多心”“疑心”“异心”“邪心”的结社,那是何苦来哉?

  所以朱厚不再迟疑,淡淡地道:“云隐社的来历,查到了?”

  陆炳马上拜倒,惭愧不已:“臣有负圣恩,至今……都无线索!”

  “起来吧!”

  朱厚亲自来到身前,将这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拉了起来:“你和王佐,都是朕的心腹重臣,查不到乱党的下落,并非你们的过失,而是锦衣卫早就被这群贼逆看透了,明白么?”

  陆炳其实也清楚这点,但他不甘心,只是现在听这位直接道出,再结合方才的话题,有些恍然:“陛下之意,是让海明威去?”

  “他一个人也不成,让一心会去!”

  朱厚把话说明白了:“朕相信你的眼光,也相信他的才干,我大明更容得下千千万万个会社,却绝对不容许一伙有谋逆之心的乱臣贼子,在暗中颠覆朝纲,祸乱社稷!将这件事告诉他,让他一心忠于朕,解散一心会之事休要再提!”

  陆炳精神大振:“臣领旨!”

  ……

  “哥!”

  海瑞走入斋舍,就见海正在优哉游哉地看书,来到旁边坐下,陪着一起。

  海放下书卷,微笑道:“现在没人缠着你要入会了吧?”

  “没了!”

  海瑞也笑了:“都对我们避之不及呢!”

  “这是见我不知好歹,怕我得罪了陛下,连累了他们啊~”

  海轻松地道:“这样挺好!”

  之前天子赐字,他瞬间名动京师,连带着救驾的作为一起被众人所知,得到的热情礼遇可想而知。

  而等到徐阶因为一心会,得以避免被贬官外放的命运,好家伙,不仅之前得赠西游的第一时间要求入会,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的人,更是挥舞着重金渴求一部西游,都希望走这条终南捷径。

  结果现在又一哄而散。

  原本大伙儿太过热情,海若是一个都不接受,那就得罪太多人了,保证掉头就说他得了天子看重,如何如何趾高气昂,对待同窗不屑一顾云云,经此一遭,那些如同狗皮膏药的家伙自己放弃,倒是正中下怀,双喜临门。

  当然,也有一些品性端方的同窗劝过,让他不要这般激烈,何必惹得天子不快,凭白失了这场富贵前程,就连林大钦都感到可惜,不过也尊重海的决定。

  唯独海瑞是赞同的,眼见斋舍无人,低声道:“哥,此事背后恐有蹊跷,当今陛下励精图治,是圣明的君主,哪怕喜爱西游,也不该如此……”

  “说得好!”

  海露出由衷的笑容,弟弟支持的理由并非那种呆板的卫道思想,这就很令他欣慰了:“你还记得,我曾经跟你说过的‘三思’么?”

  海瑞马上道:“思危,思退,思变?”

  “是!”

  海点了点头:“思危是预判风险,规避危机;思退是以退为进,保全实力;思变是反思调整,伺机而动!官场上若能掌握这三思,以退为进,不争是争,基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海瑞微微凝眉:“可我不喜欢这三思,我倒是更喜欢哥哥说过的另一句话做事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

  “我其实也不喜欢,因为这三思是完完全全的权谋之路,关键在于藏锋守拙,而非开拓进取,久而久之,必然就丧失了勇气和决心,只想着保全自身!”

  海道:“偏偏身居高位之人,一旦按照这个思路真正规避了凶险,就会把它当作至理名言,坚守不放,自是再无丝毫心气!”

  海瑞恍然:“但现在的我们,需要三思而后行,是么?”

  “是啊!”

  海道:“我得陛下赐字,得众人赞誉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三思!因为现在的我依旧没有任何根基,一旦忘乎所以,那下场绝不会好,所以这个时候,就要谨记思危、思退、思变了!解散一心会的目的也正在于此!”

  如此剖析,让海瑞心悦诚服:“我明白了!”

  兄弟俩开始安静地看书进学,斋舍内一片安宁,外界的纷扰再与之无关。

  陆炳匆匆赶到时,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幕景象,心头暗叹的同时,支走海瑞,神色前所未有地凝重道:“海,陛下让我来问你一句话”

  “你能对大明尽忠?对陛下一心否?”

第134章 把一心会当成护龙山庄用?

  ‘原来如此!’

  听完陆炳的讲述,海的疑惑终于解开。

  他之前一直奇怪,嘉靖为什么突然对于自己和一心会如此关注?

  即便破了公主府的案子,保护蒋太后未受伤害,也不至于这般青睐啊?赐字已经是了不得的恩赏,一辈子受用无穷了!

  同样的,即便那位的权势掌控欲望极度强烈,也不至于对一个刚刚成立,仅有六个人的学社如此关注?嘉靖又不能未卜先知,知道这群人未来是何等的阵容!

首节上一节101/1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