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474节

  楚王郑国辉盯着沙盘,一时间思绪纷起。

  楚国王室这些成年的王子,无论才干,学识还是眼界都是上上之选,没有几个废柴。

  最大的功劳,必然归属于王后郑李氏,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标准的“虎妈”,对王室子女的教育从来就没放松过。

  承袭了楚国王室尊贵的血脉,这些孩子没一个是傻的。

  在王室的精英教育下,再加上王后郑李氏率领一众嫔妃严厉的督导,从来也不松懈,成长起来的孩子自然个个出色。

  三岁开始就教授唐诗宋词,四岁开始背百家姓,识字认数,到了5岁就正式开蒙,每天开始循规蹈矩的上课,学习。

  在别人家的孩子还在野地里疯玩的时候,这些王室子弟都在课堂里用功,十多年如一日从不松懈。

  本来出身就尊贵,还比普通人家的孩子更努力,如此教育下来的王室子弟怎能不出色?

  即便有一些惫懒的王室子弟,在看到年长的王兄受到惩戒后,也不敢有丝毫放松的心理,如同在精英班学习一样。

  成年的王子到了15岁,就可以离开楚王宫,迁入阿哥所单独居住,授予爵位,配备相应等级的侍从宫婢,伺候日常起居。

  到了这时,也不是完全松懈。

  可以依据个人的爱好,进入皇家陆军学院或者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或者进入皇家马尼拉大学深造,也有王子殿下万里迢迢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或者德、法等国的高等院校深造。

  对于王子殿下这方面的取舍,楚国王室向来持有开明的态度。

  学成归国后,可以在各部署或总督署任职,继承王位肯定没希望,但能做一个发挥才干的官吏,而不是养废了。

  这些王子殿下中

  兴许有些贪财,有些好色,有些喜欢附庸风雅,有些醉心于书画文玩,但为人的品行都是可圈可点,至今上没有传出什么王室子弟的恶行来。

  这一点,让楚王郑国辉颇为自得,也特别感谢王后郑李氏的付出。

第509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1896年7月16日

  楚国迎来了一位超级重量级的贵宾,是英国前首相威廉-尤尔特-克莱斯顿勋爵,受到了隆重而盛大的欢迎。

  他几乎是在李鸿章返回神洲没几天,就抵达了楚国首都马尼拉。

  倒不是刻意为之,格莱斯顿勋爵在英属印度总督府做客了一个半月,从南方的钦奈到中北部的德里,再到印度次大陆东部沿海的加尔各答,乘坐火车几乎跑了个遍。

  沿途在新加坡也停留了一周,与访欧归来的李鸿章有深入会谈,籍此了解北方朝廷的情况,并转达英方的关切。

  说到底,现在的英国人比清政府更愁,尽心竭力的帮着出谋画策,用以稳定北方神州日益混乱的局势。

  这个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可不能倒下,至少英国还能找到一个对话的统治者。

  若真的轰然倒塌,那么这个诺大的3.5兆人口神州大地处处烽火,外国列强的利益势必难以保证,那就更糟了。

  在马尼拉码头

  当巨大的英籍邮轮缓缓的靠上钢筋混凝土的栈桥,放下舷梯,已经有工人上前铺开了地毯,奏响了欢快的欢迎乐曲。

  在遮阳棚下

  楚王郑国辉率领王一众文武高级官员和贵族绅士淑女们,摆出了最高规格的仪仗,隆重欢迎这位英国政坛的重量级人物。

  格莱斯顿勋爵是英国的自由党首,两次担任财政大臣,四次出任首相,是维多利亚时代后期与迪斯雷利齐名的英国首相,威望极高。

  格莱斯顿勋爵1868年第一次受命组阁,任内通过第一个爱尔兰土地法案和《初等教育法》,进行卡德威尔陆军改革,颁布工会合法化法令,通过《秘密投票法》。

  1874年下野后,强烈攻击迪斯雷利的帝国主义政策,斥之为“战争狂人”。

  1880年第二次组阁。格莱斯顿勋爵对外继续了保守党的侵略殖民政策,宣布阿富汗为保护国。

  出兵埃及,镇压苏丹马赫迪起义,第二次入侵缅甸战争,打了一场不成功的英布战争,对内则采取绥靖爱尔兰政策,实行的政策非议不小。

  1886年、1892年组阁时两次提出《爱尔兰自治法案》,并主张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自治,均遭到保守党的一致反对,未能通过议会法案。

  怎么说呢?

  楚王郑国辉最喜欢格莱斯顿首相,尤其赞赏其为英国政府消除负担,主张爱尔兰,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自治的法案,为此暗中还出了力。

  可惜的是

  这些政策主张在英国内部遭受了重重阻力,反对的呼声高涨,尤其是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自治,抱有警惕心的英国人可不少。

  在伦敦,渲染“楚国会摘了桃子”这种危言耸听的论调很有市场,让楚王郑国辉惋惜不已。

  他确实想摘桃子,若是澳大利亚自治后,能够上下其手的机会就更多了,可惜没办成。

  “亲爱的勋爵阁下,您是楚国的老朋友。再次见到您非常高兴。本王代表楚国的亿兆臣民,衷心的欢迎您的到来!此行必将推动两国深入和密切关系,本王抱有很高的期待。”楚王振辉笑着说道。

  格莱斯顿勋爵热情的回应说道:“尊贵的陛下,您的热情欢迎,让我和代表团的各位先生们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它像金子一样珍贵。”

  寒暄几句,随着雄壮的军乐声响起,楚王郑国辉与格莱斯勋爵顺着红地毯前行,一起检阅了仪仗队。

  排列整齐的仪仗队士兵们手持钢枪,军容严整,代表了皇家军队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让英国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格莱斯顿勋爵的来访,不可能仅仅是礼节性的访问,必定肩负着重要使命。

  对此,楚王郑国辉心中隐有在猜测,可能是那封写给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的密信,多少到了作用?

  只是现在才1896年中,难道就准备对南非布尔人动手了吗?

  事实证明,楚王郑国辉的猜测并没有错。

  格莱斯顿勋爵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计划中彻底清除南非布尔人势力的战争做准备,与楚国预先进行私下的秘密会见。

  之所以派遣格莱斯顿勋爵这样的重磅级政治人物,就是要与楚国元首进行直接对话。

  紫宸殿中

  “非常遗憾,亲爱的格莱斯顿勋爵,贵方的诉求,楚国无法同意。

  这不符合两国的关系定位,楚、英两国是积极推动全球开放政策的亲密伙伴,维护区域和平的同行者,有着进一步加深经济、文化乃至人员往来的需求。

  本王提请勋爵先生注意,这并非军事同盟关系。

  楚国方面没有义务,也没有立场出兵南非,所提之事断不可行,亦无需讨论。”

  在双方的密会中

  楚王郑国辉断然绝了出兵邀请,态度非常坚决,全然没有了前二日在码头上盛情迎接的亲密态度,如同绝情的渣男一般。

  开什么玩笑?

  他绝不允许楚国掉进这个无边的泥沼中,布尔人可不是那些拿着长矛大刀的黑人土著部落,而是武装到牙齿的彪悍山民。

  如果说黑人土著部落的战斗力为五,那么布尔人的战斗力就是100。

  那些呼啸来去的布尔人骑兵枪法精准,战术灵活,骨子里面就是为战而生的勇士,有着不惧强敌的北欧海盗血脉。

  纵然英国人开出再诱人的条件,楚王郑国辉也断然拒绝。

  格莱斯顿勋爵眼神无奈的看了一下坐在旁边的亨利-坎贝尔-班纳曼,眼神中的失望难以掩饰,凑过去低声说道:“见鬼!这下是彻底没希望了。我原本以为和这个东方国王很有些交情,能够说服他参加南非战争。谁知道……全都是该死的假象。”

  “醒醒吧,勋爵大人,这位陛下是标准的利益动物,我们还是退而求其次,希望在B方案上能够得到支持。”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这些楚国人真难缠。”格来斯顿勋爵叹息着说道,脸上充满着失望。

  两人在下面小声议论,楚王郑国辉高居王座看的真切,脸上没有分毫想要让步的意思。

  陪同会谈的外交部大臣潘裕臣,殖民地部大臣李经羲等少数几位高官,那是连一句话都插不上。

  这种军国大事由陛下一言而定,别人都没有议论的份儿。

  实际上,在内阁中有不少声音支持与英国走的更近,甚至联合出兵,图谋的就是获得更多的好处。

  他们没有想的透彻,英国人的好处是那么容易占的吗?

  经过几次密会商议,双方就南非事件形成了一致立场,主要表现在外交,经济和军事后勤等领域更深入的合作。

  在世界外交舞台上

  楚国将坚定不移的支持英国在南非问题立场,始终站在英国一边声援,这是伦敦当前迫切需要的声音。

  在整个欧洲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反对英国武力干涉南非事务,其中德国人喊的最凶,跳的最高,屁股后面就跟着荷兰人。连法国人,意大利人和美国人都表示反对,西北欧那些小国就别提了。

  这种空前孤立的局面,让英国倍感孤单,迫切需要一位有分量的世界级列强站在身边,楚国就是这样的角色。

  作为交换,英国默许红海天堑要塞的存在,对楚国在也门地区的势力扩张不表示反对。

  但不得向东进入阿曼王国,向北不能进入红海沿岸的两大宗教圣地,前者是英国的保护国,后者是英国的势力范围。

  欧洲人对于宗教圣地非常看重,不愿意东方势力染指,这也在情理之中。

  两国私下里就决定了阿拉伯半岛西北部的命运,这就是弱者的无奈。

  在经贸领域和军事后勤方面,楚国表现出了全力支持的态度,这让格莱斯顿勋爵感觉宽慰的多,这一趟总算没白来。

  楚国人知道布尔人这个刺头不好弄,英国人身处其中,当然更知道厉害了。

  目前在整个南部非洲罗德西亚殖民区,英籍白人侨民总数只有不到七万人,而布尔人则高达四十几万人,双方人数悬殊。

  而且布尔人的背后得到德国与荷兰等欧洲国家的支持,拥有最精锐的德制武器和富有经验的德国教官,还有一些荷兰志愿者。

  从力量对比来看,布尔人明显占优。

  英国若要发动一场征服布尔人的全面战争,首先就要向南非地区大量调兵。这种跨洋投送兵力,向来是军事行动中最难的一环。

  即便是世界霸主的英国,在这方面也犯了难。

  英国计划投送的兵力不是1万 2万,也不是3万 5万,而是整整18万,再加上数量众多的欧洲新移民,仅凭自身的运力很难达到要求。

  环顾世界

  只有楚国拥有长期跨洋移民的丰富经验,在组织和安排上形成了一套极有效率的方法,现成就可以拿过来用。

  楚国还拥有世界级规模的移民船队和货运船队,这是英方当前最迫切需求的远洋运力,也是格莱斯顿勋爵此访的重要目的之一。

  最后一个

  那就是楚国辖下的刚果河殖民地和马达加斯加殖民地,可以成为战争后勤的主要供应地,提供海量的资源,这方面可不能有丝毫马虎。

  纵横世界二百余年,英国打了无数的远征战争,对后勤的重要性再清楚不过了。

  相比万里迢迢从欧洲运送后勤补给物资,从近在咫尺的刚果河殖民地以及马达加斯加运送后勤补给,性价比要高的多。

  这么做,并非是完全排除了从欧洲运送物资的可能性。

  而是作为一个强力补充,谁会嫌弃多一个选择呢?

  楚王郑国辉在这些问题上倒没有含糊,而是爽快的一口答应了,承诺全力给予支持。

  同时暗示了一下

  若是在兵力不足的时候,楚国方面对英方招募华裔雇佣兵不持异议,意思是你们看着办。

  楚国政府方面不便插手,但民间招募那是两回事儿。

  事情到了这里,宾主双方皆大欢喜。

  楚国召开了盛大的国宴,以顶级的国宾礼仪给足了面子,这让格莱斯顿勋爵一行消除了开始的不快,变得亲密起来。

  英国代表团与楚国政府内阁高层频频互动,在经贸领域取得了很大成果。

  7月25日

首节上一节474/5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