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臣李鸿章奉旨访俄,顺道途经英,法,德,意,西等国,回程的时候访问美国,这个消息已经确定了。
此行,李公乘坐英国邮轮经香港,新加坡,大概下月初就能抵达圣彼得堡。
全程没有经过我楚国港口,估计是为了避嫌,毕竟北方朝廷那么多人眼睛盯着呢,无事都要掀起三尺浪。”
听闻此事
楚-郑溯也不禁欷不已,摇头说道:
“我的二叔祖这一辈子活的谨小慎微,可终究晚节不保,为朝廷顶了一口大黑锅,必将遭受万千世人的唾骂。
若非恋战权位,早早的激流勇退,也能保全一世清名,可惜,可叹啊!”
殿下可以这样随意的点评,郑德上校却不敢接茬,只能尴尬的挤出点笑容来。
这位李公可是当今王后的亲二叔,辈份极尊,更是北方朝廷权柄滔天的柱石之臣,他如何敢评价?
郑德上校于是转了口风,说道:
“另一件事儿,詹森事件闹大了。如今欧洲舆论一边倒的支持布尔人,而英国的态度非常强硬,要求无条件释放“外侨改革委员会”的英籍侨民,并且提出了很多蛮横无理的要求。遭到荷兰人的拒绝,这事儿看来不简单。”
“是啊,布尔人这样硬顶英国,到底是哪来的底气?”楚-郑溯殿下也有些疑惑,百思不得其解。
郑德上校尝试着解释下,说道:“德皇威廉二世表态对南非的布尔人鼎力支持,造成英德两国间关系迅速恶化。但德国人依然送出了整船的武器装备,包括最新式的毛瑟步枪。兴许……给了布尔人一些错觉。”
“有可能,但布尔人这样做并不明智,恐引火烧身啊。”楚-郑溯殿下看问题比普通人深入的多,知道没那么简单。
若英国佬好说话,那也成不了世界霸主。
这是当今世界舞台上的焦点矛盾,两人议论了会儿,总感觉布尔人悬了,可能要倒大霉。
华夏历史无数的例子表明: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还有,大殿下近日得到陛下宣召,恐于这两个月回国述职,这是月湖官邸传来的消息。”两人议了一会儿,郑德上校又爆出了一个大消息。
“哦,大哥回来了。”
楚-郑溯殿下轻噫了一声,重新又躺回凉椅上,细长的手指轻轻的敲打椅背,眉头紧皱的思索起来。
郑德上校不敢插话,只是规矩的坐在一旁当木头人。
这些王室秘闻,郑德上校只是当一个传声筒。
月湖官邸传来的消息,搞不好就是王储殿下的意思,他有几个脑袋敢参与?
关于马达加斯加岛的殖民情况,楚-郑溯殿下大概了解些,但并不深入,也不详尽。
以七殿下尊贵的身份,有权知晓王国顶级的机密通报,包括每期由王室秘书处编撰的《世界风云概览》以及王室内参,知晓的秘密比高层官吏多的多。
考虑了会儿,还是没有头绪。
楚-郑溯殿下知道这是信息不全,难以领会父王的意思,便摇摇头放在一边,近期跟踪注意这个消息就行了。
成年的诸王子们,全都居住在龙首原区核心的“西门街”。
西门街类似于清朝的阿哥所,由内府营建一大批高规格殿下官邸,共成年的王子殿下搬出宫外居住。
按照楚国王室典仪
大公府为七进院,正殿五间,门禁,辕门及其他规制,都是仅次于王宫的次一级。
公爵府为六进院,正殿四间,各项建筑规制就略逊一筹。
侯爵府为五进院,正殿三间,在待遇上降低一等。
其他的伯爵府,子爵府和男爵府就不能称之为“正殿”,而是称为“正堂”,不允许用金色屋顶,各种建筑规制都低了不少。
马达加斯加公爵突然应诏回朝,难免引起朝廷有心人的各种猜测,尤其王室上层议论不断,这也是难免的事儿。
第508章 就藩的打算
两个月后
马尼拉
楚王宫紫宸殿
“不孝儿臣拜见父王,恭祝父王龙体金安,愿我大楚国运昌隆,万事太平。”
“起来吧,赐坐。”
“儿臣叩谢父王,谢座。”
马达加斯加公爵楚-郑淡身着一身笔挺的皇家陆军少将军装,依言坐在了下首,高大的身形挺拔犹如青松一般。
比起十多年前远征东非时,早就褪去了青年时的青涩,显得黑瘦了些,唇角留着修饰精细的胡须,已是中年人的沉稳姿态。
楚王郑国辉上下打量了一番,颌首说道:“吾儿久在东非殖民地历练,十余年如一日。心志甚坚,父王不胜欣慰。
此次宣召回国述职,实属难得。
去后宫见见母后,见见一众王弟们,留下来多住些日子。
闲下来,父王正好听听你的想法。”
大殿下连忙站起身来,肃然双手抱拳,深施一礼道:“儿臣谨遵父王教诲,心中正好有些想法,欲呈禀父王。”
“这个不急,先回去好好歇息一番才是。”
“儿臣谨遵父命。”
楚王郑国辉又问了一些家长里短的话,大殿下在马达加斯加为王室开枝散叶,已有子女13人,年龄大的王孙虚岁十一了,年龄小的尚在襁褓之中。
马达加斯加首府为塔那那利佛,如今改名为佛州,公爵府就座落在此,如今整个岛屿人口已经达133万余人,皆为华裔居民,另有数千英、法、荷、葡、比等国商人旅居在此。
岛屿上,还有约三十六七万土著包身工,大多在矿山,农场和种植园中务工,从事艰苦的劳作,只能获得勉强果腹的食物。
由于严禁土著通婚,所以这些当地土著人口年龄偏大,走向自然消亡是无法避免的命运。
马达加斯加岛上原土著人口,与非洲大陆黑人为主截然不同,而是典型的黄种人土著,源于阿拉伯人和东印度群岛后裔。
正因为此
当地土著部族妇女得到较好的安置,除了四五十万妇女运往东非殖民地外,剩下肤色较浅的部族女人,大多卖给了华人移民为妻为妾。
少部分肤色较深的土著妇女,则收容进入妇女营,从事种植园劳作,或者用于土著包身工专门光顾的低等妓,算是有了一个去处。
虽然失去了优惠移民政策扶持,可马达加斯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华裔人口基础,自然增长速度可不慢。
每年都有十多万华裔移民二代出生,预计到世纪末,岛上总人口能突破200万大关(注:不含土著。)
父子对话进行了半个多小时,大殿下言及迫不及待的去看望王太后和母后,这便辞别而去。
楚王郑国辉看着他高大挺拔的身影离去,眼中满是欣慰之色,不由得暗暗点头。
这十多年没白呆,愈发的知进退,举止沉稳了。
这次宣召大殿下回国,实际上与哥伦比亚问题有关,这已经是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美国和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常在国际场合上提及。
时至今日
当地土生白人隐患大致已经解决,华裔成了社会人口主流,是到了一劳永逸解决哥伦比亚问题的时候,
内阁中,提出了几种方法。
在解除军管后
一是恢复哥伦比亚民选政府的旧例,使之成为大楚王国扶持的傀儡政府。
二是将其转为哥伦比亚总督府殖民地,这样做,周边国家反对的呼声比较大,遇到的阻力也比较大。
哥伦比亚毕竟是人口300余万的南美洲大国,与人口只有区区二三十万的中美洲小国不同,所带来的地缘政治影响力难以忽视。
若真的如此
那么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谴责的就实锤了,哥伦比亚问题将会长期化,成为楚国与诸多国家交往中难以回避的症结。
三是煽动哥伦比亚民意,迎奉一位英明睿智的王子就国,这在欧洲屡见不鲜,也是较为容易接受的方案。
当西班牙,葡萄牙,希腊,保加比亚以及其他欧洲王室绝嗣之后,就会推举一位血脉高贵的王子或大公去继承王位,延续王室血统。
不是王国的独立地区也可以,比如保加利亚,原本是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欧洲行省。
其在1878年俄土战争获得独立后,按照《柏林条约》建立的独立国家,保加利亚大公亚历山大一世是出生于德国巴滕贝格王室家族的贵族,在俄、德、奥等国的支持下,成为保加利亚国王。
如今哥伦比亚是否适合这条路?
还需要经过仔细斟酌,首相范知城提出,是否可以在马达加斯加引用哥伦比亚模式?
等于为楚国增加两个从属的公国,一个在南美洲,一个在非洲,反对的声浪会小一些。
楚王郑国辉郑重的考虑了各种建议,心中还没有拿定最后的主意。
王子就藩的话,二殿下作为王储肯定排除在外,他是楚国第一顺位继承人。
七殿下宿雾大公是第二顺位继承人,其他两位公爵都有资格,差不多是三选二,具体还要倾听各位殿下的意见。
剩下的王子殿下可能性不大,在七殿下,大殿下和三殿下品德无大碍,行事中规中矩,向来颇有章法的情况下。
不可能舍长取末,于理不合。
眼下不急,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再说。
楚王郑国辉踱步走进御书房,脚步一转,便来偏殿里。
偏殿中间新出现巨大的沙盘,这是南部非洲的地理沙盘,包含英属罗德西亚,莫桑比克,德属西非(纳米比亚)和萄属安哥拉,基本上将非洲南部都囊括在内。
沙盘按照高线精心制作,南部非洲的高原地区,丘陵和山地清晰可见,还有布尔人建立的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的范围。
近期以来
楚王郑国辉很喜欢研究南非形势,索性就制作了这么个大沙盘,山川,河流地理环境全部呈现在内。
闲暇时做个推演,也是一种额外的消遣。
他的目光不由得落在莫桑比克一侧,隔着莫桑比克海峡,就是马达加斯加群岛。
这座岛屿的形状像一个长条形的汉堡包,从中一分为二。
西部占据2/3面积的是山地和丘陵,东部占据1/3面积的是沿海平原,也是该岛主要人口聚居区和农耕牧业重点开发地区,占据了岛上人口的九成以上。
对于这个岛,楚王郑国辉并不十分在意,也不一定非要捏在手上。
分封给一位王子殿下就藩,是众多的选项之一。
东非总督府主要是基于守护至关重要的欧亚航线战略性考量,这是大国影响力的一部分,必须牢牢掌握在手中。
刚果河总督府则是贪图西非那片广丰腴的土地,富饶的矿产和能够华裔移民带来的巨大生存发展空间。
亦是楚国发展成为世界性大国的重要版图,影响力日益增强,已经能够辐射到中非和南非等地。
殖民马达加斯加就没有这些考量,只是非洲殖民地的备选方案,占了也就占了。
好在这里地理位置绝佳,有着宽达150公里的莫桑比克海峡。不用担心来自非洲大陆的非法黑人移民涌入,是个闹中取静的好所在。
可以建立一个纯粹的华人附属国家,反正是留在王国的版图内。
至于今后如何?
百年以后,若楚国真的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发展,这些属国纷纷独立,那至少也是华人的地盘。
讲的地道国语,流淌着纯正的炎黄血脉,是100%的华人后裔,有这些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