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靖难戍边,称霸天下 第244节

  自以为可以用财政和户部的问题拿捏朱缙振,最终反倒落了个兢兢业业,半生为官,贪墨无数,却徒然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怎么,有问题?”朱缙振看着徐玉紧张的模样,唇角勾起一抹浅笑。

  “没!”徐玉慌忙摇头,回道:“礼部一切都按陛下的意思,绝不会有任何失仪之处,必兼顾威仪,不会令陛下失望。”

  “如此最好!”朱缙振满意点头,他根本不在乎什么世人看法,哪怕他的登基大典极尽浮华又如何?这也是他凭借自身本事‘挣’的,谁敢非议不成?

  “朕给你一个数字。”

  “六千万两。”

  “只要不超过这个支出,礼部和工部、户部可自行拟议,不必再报。”

  之所以是六千万两,是因为就在徐玉来报之前,东厂和西厂已经汇报了部分成果,从户部尚书杨潭开始,再到后续牵扯出来的一系列贪腐官员的查察,抄家总得是五千万七百万两。

  按照东厂和西厂、锦衣卫的汇报,这个数目远不是极限。

  “臣……臣明白了!”徐玉深深叩首,额头抵在冰凉的金砖上,却感觉一股热流从心底涌起。他并不清楚朱缙振的心理和打算,只是以为是朱缙振这自家陛下的信任和维护、偏爱。

  因为,有了这一笔巨额的开支,徐玉有十足的把握将朱缙振的登基大典办得风风光光,隆重盛大。

  届时,他徐玉这礼部尚书之位,便将如矗立大地的泰山一般,再无可动摇!

第361章 人人自危

  时间如水,转瞬便是数日。

  京城刚经历了靖难洗礼,朝廷权利更迭,本就气氛紧张。

  东厂和西厂、锦衣卫联合行动,大刀阔斧的在整个京城抄家灭族,一开始更令整个京城的百姓惶惶难安,生怕屠刀落到自己的头上。

  好在,经过几日的观察。

  加上有朝廷告示,才让那些百姓逐渐明白了什么。

  宣德门的晨雾还没散尽,两个挑着菜担的老汉已经蹲在墙根下唠开了。

  王老汉往冻红的手里哈着白气,压低声音道:“听说了吗?昨夜西厂的人把吏部周侍郎家给围了!”

  李老汉手里的秤杆“当啷”掉在地上,惊得几只麻雀扑棱棱飞起:“周侍郎?就是那个天天在衙门口喊着‘清廉自守’的刑部侍郎周显,周扒皮?”

  他往皇城方向瞥了眼,见巡逻的苍云军离得远,听到的也没有往这边多看一眼,才敢继续说,“上回我给府衙送菜,听下人们议论,说是周扒皮他们用牛乳蒸羊羔,只是因为蒸的时间长了一会儿,牛乳没有那么新鲜,就将整道菜直接倒进泔水桶里!”

  “啧啧……”

  “那可真是那穷那什么欲了?”

  “穷奢极欲?”

  周围听到热闹的人,有个有点学识的,不太确定的回了一句。

  “对对对,就是这个。”

  “你们说的我都懂,但为何,称那周侍郎为周扒皮呢?”挺热闹的人里,有人好奇的询问,似乎是有些没明白。

  “你不知道?”

  王老汉本不欲说,祸从口出的道理他是懂的,但想到周扒皮都被抄家下狱,砍头也在近日了,索性也就敞开了说:“你们不知道啊,那周显是弘治时的进士,一开始据说确实也为官清廉,但不知怎的慢慢变了。”

  “凡是犯了法的,没有靠山背景的,想要他帮忙脱罪,家里基本都要被扒个七七八八,被各种盘剥,最后有没有救出来还不给保证。”

  “还有人说,进了刑部大牢,第一件事不是让你认罪画押,而是先问你的身家,如果你身家丰厚,又懂得孝敬,周显就不会看着你死。”

  “这些年,据说有不少有钱有势的,都通过周显这个刑部侍郎的手,改头换面,逍遥法外。”

  王老汉的这一番话,引得周围之人唏嘘一片。

  询问之人,见没有太多人反驳,眼底闪过一道异色。

  “看来,周显这个刑部侍郎,当的是真的威风啊!”

  “哼!”

  那人冷哼一声,将此事记下。

  继续听着百姓唠着京城内的事情。

  “何止周扒皮那个刑部侍郎!今早五更,永定门那边就挂出了三颗脑袋,认得的人说有户部的杨潭,还有他那当郎中的侄子!”

  蹲在墙角的几个脚夫顿时炸了锅。

  “杨兴?那狗东西去年借着黄河修堤,克扣了咱们河工三个月工钱!我叔就是那会儿冻饿病死在工地上的!”一个脚工说着,义愤填膺的怒骂道:“该杀!早就该杀了!”

  户部的问题,对百姓而言,关系最直接的就是工钱。

  徭役本就是个苦差事,基本都得自带干粮,工钱却往往朝廷拨了,但是落不到他们的手上。

  想骂,又不敢。

  想上告?

  别闹了,真以为还是朱元璋执政那会儿啊?

  一个大诰莫说是户部郎中,就是户部尚书,内阁首辅,只要被查察属实都得被抄家斩首,以儆效尤。

  但,他们透露的消息,却也让混迹人群的某些有心人,眼前一亮。

  ……

  朱雀大街,某个绸缎庄里。

  账房先生正拨着算盘,耳朵却支棱着听外面的动静。

  薛家掌柜捻着山羊胡,眉头皱得像团乱麻:“怪事,往日这个时辰,那些官宦家的管家早该来挑料子了,今儿怎么连个鬼影都没见?”

  账房先生压低声音:“掌柜的,昨儿个东厂抄周显家,从地窖里搜出二十箱金砖,还有三屋子的绫罗绸缎呢!”

  薛家掌柜闻言,不禁白了对方一眼:

  “你莫不是说笑?”

  “他一个刑部侍郎,又不是工部的,哪儿来的那么多绫罗绸缎?”

  “掌柜的,您不知道啊!”

  账房先生朝外面瞧了几眼后,才压低声音道:“两个月前,工部侍郎的案子您还记得吧?那周显据说将对方贪污的江南织造局的贡品直接咬了六成。”

  七成?

  薛家掌柜两眼瞪大,算盘珠子散落一地。

  “难怪,难怪啊……”

  这京城满城风雨,他自然不是没有耳闻。

  只是一直觉得再怎么抄家灭族,只要不是他们薛家犯了事,该营业赚钱一样营业赚钱,天塌不下来。

  但,一个周显,牵扯出工部的贪污和江南织造局的贡品。

  此时京城百官和权贵本就是人心惶惶,自顾不暇,又哪还有几人敢再来买绸缎?

  ……

  京城,浪起千层。

  席卷了从内阁到国公、侯府,六部,乃至所有权贵和百官。

  平日里,那些京城中的寻常百姓难得一见的大官,这几日午门口,菜市口能看到成堆成堆被斩首示众的,被腰斩弃市的,被凌迟,被波屁萱草的。

  只是被牵扯的,就有户部尚书,工部两个侍郎,刑部和吏部两个侍郎。

  更别提还有杨延和等内阁首辅和次辅等人。

  甚至还有一个朱无视。

  谋逆弑君案。

  户部贪污案。

  盐税,江南贡品案。

  仿佛一夜之间,整个京城就变了天。

  到处都是东厂、西厂的番子和锦衣卫在到处抓人,并且似乎没有一点要停下来的意思。

  不是没有人想过反抗。

  京中权贵,家中豢养的‘恶犬’也不是白养的。

  更别说,蛇有蛇道,鼠有鼠路。

  京城虽是大明都城,但是不意味着就真的铁桶一块,毫无破绽了。

  只可惜,他们自以为拼死一博,鱼死网破的反抗。

  换来的是最无情的镇压。

  镇守整个京城的苍云军和天策军面前,京中所谓的高手根本连半点风浪都掀不起来,那些所谓权贵世家,能够请得动,养得起的又能是什么档次?

  撑死指玄,最上限也不过一尊天象大宗师就顶天了。

  而此时的京城,随着朱缙振的入驻,指玄宗师几乎可以算是遍地走,天象大宗师隔着一条街就能遇到俩。

  反抗?

  不存在的!

第362章 穷途末路,狗急跳墙?

  当苍云军亮出獠牙,亮出他们无坚不摧的逆刃刀时。

  当天策府亮出了他们的锋利的长枪,亮出他们所向无敌的战力时。

  整个京城,彻底失声。

  直至所有的反抗,被巡逻的苍云或天策将士轻松碾碎,扑灭。

  那些还异想天开的人,才惊恐绝望的发现。

  头顶亘古不变的青天早已有了一个他们难以仰视的主人。

  可笑,他们还妄图以所谓手段进行掣肘,进行谈判,进行试探,让朱缙振妥协。

  但知道得都……太晚了。

  “大明只需要一个声音,那就是陛下的。”

  “户部,工部,刑部,六部、三寺、五司,包括内阁,妄图与皇帝共天下的日子,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你们很聪明,但是聪明得太迟了。”

  “杀!”

  雨化田和曹正淳的声音,冷酷无情,为那些被行刑的人解开了心底最后的一丝疑惑后,挥手将他们送上了断头台。

  “雨督主饶命,曹督主饶命啊!”

  “你们不能杀我,我祖乃是靖难功成,与大明有功。”

  “我家尚有太祖高皇帝赏赐下来的丹书铁券,可免一死,可免一死,你们不能杀我。”

首节上一节244/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