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靖难戍边,称霸天下 第245节

  午门外,叫嚣声,惨叫求饶声此起彼伏,嘈杂不已。

  却没有一个能够活着再走下来。

  剩下的人群里,那些京中还未被牵连的权贵和世家、百官们,得知消息后,心中更加绝望,却也有人还是不忍屈于现状,准备行最后一搏。

  不为威胁皇帝,不为改变什么,就为了能够自保。

  让朱缙振想起来,他们还有一点作用。

  ……

  江南,宁王府邸。

  宁王听着京城的奏报,急得跳脚:“朱缙振疯了吗?”

  靖难成功,正常情况下不是应该先安抚天下藩王,获得大明其他宗室藩王的支持才对嘛?朱缙振这是在干什么?

  还未正式登基称帝,就直接在京城大开杀戒?

  对穿肠沉思苦想,却也只能摇头。

  他也弄不明白朱缙振要做什么。

  但对穿肠却清楚,那位肃王绝对不是在发疯。

  “就短短三天,本王扶持的势力,京中的几个高官,全部被锦衣卫下狱,两个被东厂的人当场斩杀。”宁王胸膛剧烈起伏,显然气得不轻:“朱缙振就算了,东厂和锦衣卫不过是皇帝的狗,竟敢如此不给本王薄面?!”

  对穿肠低下头,嘴角扯出一丝讥笑。

  都知道东厂和锦衣卫是皇帝的狗了,他们还需要给宁王面子嘛?

  只是,这样的话,他身为幕僚,并不敢开口。

  ……

  太平王府。

  宫九听着京城的密报,丹凤眼中闪过一瞬的暴虐的杀意。

  “老……师傅他老人家怎么说?”

  “按兵不动,全部蛰伏。”

  一个身穿紫色长裙,以面纱蒙面,身材婀娜的女子,对着宫九,摇头道:“隐形人组织没有他的召唤,全部蛰伏,不许行动。”

  “违者,逐出隐形人。”

  说是逐出,但隐形人的规矩是,逐出组织者……死!

  “他怕了?”宫九的嘴角露出一抹讥讽。

  紫衣女子摇摇头,语气感慨:“你不懂。”

  “你若是亲眼见过他见过的事情,就会明白,没有人能不怕!”

  宫九反唇相讥:

  “呵,斩杀天上仙人?”

  “如此离谱的谣传,聪明如你,也信?”

  紫衣女子看着冥顽不灵的宫九,再次忍不住摇头:“一个人可能看错,几万人呢,整个京城百姓呢?”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那是假的!”

  “就凭隐形人的这点力量,你认为能够有资格撼动肃王麾下的两大无敌铁骑?”

  苍云军和天策府,在整个大明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远的不说,太平王府所在,就有苍云军驻守,那些人的力量如何,紫衣女子亲眼见过,甚至亲身体会过。

  强,恐怖。

  成建制的军队不可怕。

  成建制的金刚境高手的军队可怕吗?

  可怕!

  只是一击而已,紫衣女子堂堂指玄宗师差点没暴毙当场,就算有宫九援手,当天也差点没逃出来。

  事后,她还庆幸过,还好只是试探,并未展露杀机。

  再加上有过精密的筹划,选择了没有指玄宗师的苍云军巡逻队伍,否则但凡当日有一个指玄境的苍云军在,她和宫九都只有折在当场的结果。

  “这条路,不是我选的。”

  “是那老不死的帮我选的。”

  “现在……”

  宫九眼中暴虐杀意流露,烦躁的来回踱步,最后怒声道:“现在,他反而要当起缩头乌龟了?”

  太平王府,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虽然当年他耍了个小聪明,没有将整个王府拖下水,按道理来说还有一点转圜的余地。

  但,千不该,万不该。

  当初隐形人组织和太平王府不该动边军的军饷的脑子。

  尤其是,那笔军饷里,有部分是陕西边军的。

  宫九可不信,朱缙振和玄甲秘卫会对此置若罔闻。

  紫衣女子露出犹豫的表情,

  “此事,我们会尽力帮你周旋。”

  “肃王刚靖难成功,京中事务繁杂,没有太多时间关注你。”

  “你可以……”

  “哼,逃吗?”

  宫九不屑的冷哼道。

  “这是,最好的办法。”

  紫衣女子也不在乎他的态度,依旧平静的回道。

  ……

  巍峨的皇城深处,朱缙振正站在文华殿的窗前,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色。

  求情的帖子,奏折已经堆满了桌案。

  内阁暂时废黜空缺的情况下,所有事情大小,全部都送到了文华殿,需要朱缙振批阅。

  这段时间,朱缙振甚至都没有去理会过外界的风风雨雨。

  玄甲秘卫的密报更多,各地都有蠢蠢欲动的傻子。

  但,更多的,是那些已经穷途末路的百官世家的后手。

  “陛下,福州府传来急讯,有倭寇袭扰我大明东南沿海。”

  “报,陛下,南方发生苗乱,白莲邪教死灰复燃,又有卷土重来之势,短短数日,已接连占据数座县城。”

  “陛下,西南军情……”

  “陛下,臣有本奏,江南突发水患,灾民万千,不知该如何安置。”

  “陛下,运河之水上涨,沿途水患致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请陛下尽早定夺。”

  “陛下,淮西有匪患雄踞……”

  自从内阁的杨延和跟李东阳这首辅和次辅,以及内阁其他成员被以弑君逆的罪名下狱,择日问斩,罪株九族。

  六部尚书连去其二,六部侍郎接连遭到清算。

  他们,终究是忍不住狗急跳墙了!

  短短不到五天时间,整个大明竟就有一种风雨飘摇,大夏将倾之象,事故频发,天灾人祸,匪患不断,邪教作祟等等。

第363章 线索证据?不需要

  文华殿的鎏金铜镜里,映出朱缙振冷峻的面容。

  案头堆叠的奏章墨迹未干,每一本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消息天下乱了。

  或者说……

  大明,不能没有那些文官!

  文华殿内,气氛肃杀,燕忆眉、曹正淳和雨化田、锦衣卫青龙、上官海棠,五个掌握着整个大明最强情报机构和生杀大权的人,都低眉垂首,心中凛然。

  “山东白莲教聚众十万,已经攻陷了兖州府!”

  “秘卫,东西两厂和锦衣卫,有何要报的?”

  朱缙振翻开奏章,只见上面用血迹斑斑的字迹写着“城池尽毁,四十七个官员被斩首示众”,配文潦草,像是万分火急的情况下泣血求援的奏折。

  雨化田和曹正淳、青龙相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底化不开的阴郁。

  文官集团,或者说世家的这一手太致命了。

  他们知道正面无力抗衡,就直接从各地掀起叛乱,东厂和西厂、锦衣卫就算情报能力再强,一时之间也是鞭长莫及。

  燕忆眉扫了三人一眼,上前一步,拱手道:“回陛下,既事发于兖州,想必山东孔家,会更清楚事情的‘真相’。”

  “山东孔家?”

  朱缙振眼眸闪烁了一下,心底一下子浮现出某个‘世修降表’的身影。

  长孙忘情见朱缙振久久不语,挺身而出:“陛下,苍云不日可至济南府,不如由末将亲自率领苍云,镇杀了他们。”

  苍云铁骑面前,什么儒家孔家,什么白莲邪教,都不过是土鸡瓦狗。

  长孙忘情有信心不需要三天时间,彻底镇压一切动乱。

  “那白莲教既敢兴风作浪,镇杀是必然的。”

  “孤想要知道的是……”朱缙振的目光落在燕忆眉和雨化田、曹正淳等几人身上:“这白莲教已是被连番镇灭数十次,自太祖高皇帝至今,凡是局势对文官或者世家有所不利时,就会又死灰复燃,再次冒头。”

  “东厂和西厂、锦衣卫成立多年,难道一点消息都没有?”

  朱缙振没有拒绝长孙忘情的请求。

  苍云军最大的用处,不是镇守京城,而是抚乱天下,成为大明的定海神针。

  震慑一切内外诸敌。

  早在数日前,长孙忘情就已经提出了该离开京城,率领苍云军按照朱缙振此前的战略部署,继续南下。

  今日,不过是适逢其会,提出来而已。

  曹正淳闻言,躬身一拜:“陛下,非是没有线索,而是……这白莲教并非特定的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组成的教派。”

  “自太祖高皇帝时期起,白莲教就经常肆虐霍乱一方,打着各种旗号的都有。”

  “每次东厂或者锦衣卫自以为全部镇杀了干净,不需多久又会有所谓白莲教徒死灰复燃,循环往复,生生不灭。”

首节上一节245/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