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当老爷 第151节

  否则下次选举的经费哪来?失败后下下次东山再起的资本又哪来?

  前几年因为经验不足,亚达夫其实还没怎么捞钱。而且那时候经济不活跃,商人都没什么油水。

  现在不一样了,许可证制度仅仅废去两年,亚达夫就听到金钱流动的声音。

  今天北方邦东部杜贝家族有人来访,亚达夫知道这个种姓手里掌握土地资源。

  土地就是财富,尤其是随着时间推进,这笔财富还在升值。

  所以亚达夫特地抽出时间,准备见一见他们。

  邦首席部长在新德里有专门的官邸,但亚达夫还是喜欢待在北方邦的办公室,在这里他随时都能体验权力的滋味。

  罗恩和阿迪亚跟在杜贝的身后,径直进入部长办公室。

  出乎意料的办公室看起来并不豪华,墙上挂着一张亚达夫竞选时的海报。

  胡桃木色的办公桌上有个自行车状的时钟,这正是社会党在北方邦的标志。

  穆拉亚姆.亚达夫有一张国字脸,深色皮肤。看起来不仅和威严扯不上边,还很随和。

  杜贝向他行合十礼,罗恩和阿迪亚也有样学样。

  亚达夫说话很直接,但声音不急不徐,听起来像宽厚的老人。

  打完招呼后,杜贝向他说明了来意,接着就朝罗恩他们点点头,离开了办公室。

  接下来的场合,不需要太多的人,越少越好。

  罗恩也非常直接,他把手里的旅行包放到亚达夫的办公桌上。

  亚达夫小心翼翼的打开,目光不再像之前那样沉静。

  “先生,我想对您表达一点我的谢意。”罗恩开口。

  “感谢我什么?”亚达夫眯着眼睛望向包里的东西。

  “感谢您将要帮我的忙。”罗恩微笑。

  “所以你的忙是.”

  “米尔扎布尔,石灰石矿。”

  “你的谢意还得再加一点。”他在数钱。

  “好,我还能再加三分之一。”

  “你准备怎么做?”亚达夫换了个问题。

  先讲好价格,然后再谈生意。

  “我准备开一家水泥厂,北方邦到处缺水泥。查达先生答应帮我建分工厂,结果工程刚开始就因为缺水泥停工了。”

  “查达?你们有生意往来?”

  “当然,以后还会继续往来,我的水泥会源源不断的供给他。”

  “什么时候能建好?我不希望拖的太久。”

  “两年之内,我保证,不过这可能需要您再帮一点小忙。”

  “你说。”

  “我需要北方邦州立银行的资金支持。”

  “这个项目的预算是多少?”亚达夫眯起眼睛。

  “1亿卢比,年产量10万吨。”

  “贷款呢?”

  “七千万,有10%的预算误差。”罗恩暗示。

  所谓预算误差,就是回扣。

  亚达夫快速计算,脑袋里瞬间塞满卢比。

  这是一大笔钱,可以排进他受贿金额中的前三。

  “苏尔家是在东部对吗?”他问。

  “是。”罗恩点头。

  “你们能搞定疯狂的东部吧?”

  “当然,苏尔家有能力。”这次是阿迪亚回答。

  疯狂的东部,这是外人对北方邦东部地区的称呼。

  众所周知,北方邦犯罪率位居全国首位,东部地区的犯罪率又位居北方邦首位。

  宝莱坞拍摄以劫匪和黑手党为题材的电影时,都是以那里作为故事背景。

  哥谭中的哥谭,这就是罗恩老家的黑字招牌。

  没两把刷子在那里真玩不转,拉坦买军火也不全是为了好玩。

  “我不想听到太多的人命案件。”亚达夫看着两人。

  “没问题,绝不会见报。”这种事,阿迪亚熟!

  亚达夫按了下办公桌上的电子铃,很快有一名助理进来。

  “北方邦每年有100万青年涌向市场,但工作岗位少的可怜。苏尔水泥厂的建设,可以为邦内创造数千个工作岗位。后面如果有记者问,你就这么回答。”

  “是,先生!”助理一字不差的记下。

  “我会和下面的人打招呼,你们大概两周可以拿到许可证。”

  “感谢您的慷慨帮助。”罗恩和阿迪亚离开办公室。

  他们是第一次和这位首席部长搭上线,彼此双方并没有深聊。

  不过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来日方长。

  站在北方邦的权力走廊外,罗恩深吸了一口气。

  “二伯,下次选举,我一定把你送进邦议会。”

  阿迪亚一愣,紧接着呼吸加快,“罗恩,那要很多钱哟,我还从还没想过那天。”

  “钱不是问题,你当选邦议员后,我们还能再拿回来更多的钱。”

  “我讨厌亚达夫,但我会加入社会党。”

  罗恩大笑,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

  在印度做生意,离不开和政治打交道,甚至政界和商界的界限本就模糊不清。

  如果不是阿迪亚和杜贝认识,杜贝又是邦议员,他们说不定很难被引荐到这位首席部长面前。

  但只要搭上了线,交易就变得简单。

  无非就是钱,印度的政客也只求财,这点让罗恩十分满意。

  亚达夫现在的胃口还不大,200万卢比现金,就拿下了米尔扎布尔石灰石矿的开采权。

  当然银行回扣的700万也算,不过那是建设水泥厂的钱。

  1亿卢比的预算,也不是罗恩信口开河。

  他建的只是小型水泥厂,不考虑矿产和土地成本,这笔钱基本都花在了设备上。

  回转窑和磨机是水泥厂的核心配置,而且是那种超大型设备。

  好在,这种基础工业设备,印度国内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价格不算离谱。

  但几千万卢比是少不了的,加上采矿器械,1亿卢比打底。

  这是罗恩迄今为止,所做的最大一笔投资。

  “罗恩,一亿卢比呐。即使有银行解决大部分资金,剩下的三千万怎么办,你自己的工厂能拿得出这笔钱吗?”

  “剩下的三千万也不是我出。”罗恩笑眯眯的回答。

  “嗯?”阿迪亚有些疑惑。

  “我会想办法从另一个银行贷款。”

  小生意就罢了,这种投资上亿的项目,怎么能用自己的钱呢?

  罗恩会以苏尔电器的名义在孟买银行贷款三千万卢比,理由就是厂区扩建。

  朱胡厂区、金布尔厂区,正好都在动工,银行绝对不会怀疑。

  拿到孟买银行的那三千万之后,罗恩回到这里,把账户存款给北方邦银行看。

  银行一瞧,哟,确实是三千万现金。

  那这个项目可以放款,风险我们共同承担。

  很简单的套路,并且在印度绝对行的通。

  因为印度各邦独立性极强,地区银行信息并不互通。

  退一步,即使是计算机时代,这种事发生在印度也不奇怪。

  一亿卢比的大生意,罗恩自己没掏一分钱。

  是他没钱吗?当然不是,他的小金库另有它用,而且那真的是自己的钱。

  罗恩打算最近去米尔扎布尔的石灰石矿看一看,不过在那之前,还有另外一件事要办。

  《礼赞难近母》电影快要上映了。

第179章 回本了

  印度电影按照地理位置有五个不同的发行区,想要让影片顺利上映并且利益最大化,那得和不同地区的发行人逐个谈判。

  《礼赞难近母》的受众在拍摄前就已经明确,中印度和北印度地区。

  拉贾斯坦邦、中泱邦、恰尔肯邦、北方邦、比哈尔邦、北阿坎德邦、哈里亚纳邦…

  这些都是印度的人口大邦,只要电影在这里受到欢迎,那南印度即使没法上映,也不影响影片赚钱。

  为了帮电影找到合适的发行商,导演希夫亲自跑了一趟北方邦。

  按照宝莱坞的正常操作模式,理应他在孟买,然后发行商找上门才对。

  孟买是整个印度的娱乐中心,形形色色的发行商每天奔波在班德拉和朱胡区的导演宅邸之间。

  但谁让《礼赞难近母》是一部宗教片呢?整个剧组都在等北印度的票房分成,然后结算工资。

  希夫是团队的灵魂人物,他必须确保电影能在北印度影院大规模上映。

  拿到电影审查委员会的批复,那只意味着你有上映的资格。

  真正操作电影进入影院的是发行商,他们手里有对应地区的影院渠道。

  希夫刚到北方邦首府勒克瑙没多久,就有发行商主动找上门。

  这个发行商巴拉姆二话不说,直接递过来一张空白支票。

首节上一节151/2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