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当老爷 第144节

  随着自由化市场的成熟,后面必然会让经济进入繁荣期,这就意味着中产会越来越多。

  印度人和天朝人不同,他们消费观更贴近西方,也就是享乐主义。

  尤其是孟买,这里的人对基本需求和奢侈品的概念完全是颠倒的。

  乔格什瓦里的贫民窟几乎家家户户都拉了电,简陋的窝棚上丛生着蜘蛛网般的电线。

  中产阶级则户户有摩托车甚至汽车,孟买人吃得好,即便是贫民窟的人也不会在吃上面委屈自己。

  这和贫富无关,真正的奢侈品是自来水、干净的卫生间、顺畅的交通以及适合人居住的房屋。

  罗恩已经几乎可以想象,当人们手里有了钱之后,必然会寻求精神上的娱乐。

  那时候电视机就会是不二选择,谁不想在当了一天的牛马后,舒舒服服回到家里看上一会儿板球赛呢。

  可惜印度在技术方面全方位的落后,到现在都没有一家本土电视机品牌商。

  孟买、新德里这些大城市家庭的电视机,全是进口货,价格昂贵,中产家庭也要望而却步。

  罗恩想搞电视机品牌,当然没异想天开到自己研发。

  自己几斤几两他太清楚了,他也没想凭一己之力推动印度的技术革新。

  闲的慌?

  三哥的技术水平落后,关他鸟事。

  罗恩想搞的无非还是贴牌组装那一套,最快的捷径就是买技术!

  直接买一条电视机生产线,核心原材料还是进口,其他尽可能用国产代替。

  慢慢来,产品糙点没关系,反正印度人也不讲究。

  这一片蓝海市场总不能拱手让给外资品牌吧,与其让外人赚钱,还不如自己来。

  他已经在打听这方面的资讯,就是电视机生产线的价格高的吓人。

  愿意出口成套生产线的厂商,不是来自棒子,就是来自小日子。

  偏偏他们狮子大开口,上来报价就是200万美元,还是黑白电视机。

  罗恩不用猜也知道,这只是明面上的价格,背地里指不定还有什么陷阱在等着呢。

  他们或许也根本没有出售的诚意,故意以高出市场几倍的价格,来变相拒绝。

  印度刚刚开放政策,国外的品牌都对这里的市场垂涎不已。

  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本土品牌崛起,来充当他们的竞争对手。

  这件事有点难搞,罗恩准备徐徐图之。

  想要买电视机生产线,他手里的外汇也不太够。

  算上以前的积蓄,还有阿南德他们这次跑了趟巴西的收入,加起来差不多75万美元。

  不上不下,难受。

  苏尔电器也还不够强大,不足以左右市场,不足以左右政府的政策。

  现在并购巴尼亚工厂,就是罗恩强大自身的第一步。

  不仅消灭了竞争对手,还让苏尔电器的产能更上一个台阶,一举两得。

  这八十亩的地皮也算是一笔资产,虽然它和政府签订的是租赁合同。

  感谢《租赁法》,它的实施对象也涵盖商业用房和工业用地。

  因此罗恩只需支付微薄的租金,便能无限期使用孟买中心的这块地。

  只要他不搬走,那这块地就完全属于他,甚至可以继承给自己的子孙。

  离谱吗?一点也不!

  看看南孟买,这座城市最富裕的阶层就住在马拉巴尔山受《租赁法》保护的一栋栋别墅里。

  而这些豪宅是他们,从当年作为租客的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那里继承来的。

  几十年前孟买豪宅的租金是几百卢比,现在还是。

  据说在这种畸形市场下,还有一种所谓“贿金体系”。

  房东会贿赂租客,让他搬出受《租赁法》保护的房屋。

  为维护对自己房产的正当权益,他们反要向本不相干的租客付一大笔钱。

  这才叫离谱,富人住别墅却几乎不花钱,穷人搭一间贫民窟小屋反而要准备两千卢比的材料费。

  孟买,是一座等级之城。

  它打击新移民、年轻人以及穷困阶级。

  情侣在孟买无法筑起爱巢,外来者在孟买找不到出租房,因为所有最好的房产都已被中产阶级和富人牢牢占据。

  这是每个外来者要支付的最终极的学费,可叹的是这不能动摇他们前来孟买的决心,只会让他们在孟买过得很惨。

  毕竟是金翅鸟啊。

  天上的雨还在下,罗恩挥挥手带人离开,后续这里的清理工作自会有人接手。

  走到门口那里的人还没散去,他们眼巴巴的看向那柄被拥簇着的黑雨伞。

  罗恩脚步微顿,扫向人群。

  “工厂很快就会复工,只要审查合格,大家可以继续回来工作。”

  人群猛的爆发出欢呼声,他们扔掉雨伞、雨披,纷纷上前想弯腰摸罗恩的脚面。

  但被保镖挡住,于是嘶声呼喊,“苏尔拜、苏尔拜!”

  罗恩朝他们挥挥手,就钻进高档的进口轿车里,消失在街口。

  苏尔电器厂的事情告一段落,他又得忙活其他生意。

  宝莱坞、北方邦、药品走私.就连窝边草们,都很久没见了。

  不过在那之前,他要先见一见维诺德,旅行社最近的生意很好。

第172章 布局海外

  “最近迪拜那里怎么样?”

  “很棒!简直就是理想中的孟买。”

  “嗯?”罗恩抬起头。

  “那里有簇新的城区,宽敞的美国轿车遍布一幢幢摩天大楼之间,路上人影全无,你能开到七十码!”

  维诺德滔滔不绝,他现在穿的很体面。上身是干净的衬衫,腿上是合身的牛仔裤,甚至手腕上还带了一只表。

  他往返波斯湾国家多次,见多了那里的繁华之后,对孟买是又爱又恨。

  孟买是他生活的城市,亲朋好友都在。偏偏这里有太多糟糕的事,稀缺的水资源、拥挤的贫民窟、永远也清理不掉的垃圾堆

  直到他去了迪拜之后发现,那里就是孟买梦寐以求的未来。

  有大量的印度裔移民不说,就连语言都很相近。

  不仅仅是维诺德,就连孟买的上层人士也对迪拜青睐有加。

  他们举办派对时,不自觉的会模仿迪拜那里的风潮。

  比如请来了专业艺人表演,让训练有素的小狗表演投篮,为宾客准备一份奢侈的伴手礼.

  整个孟买从上到下,都很向往迪拜式的都市生活。

  维诺德也不能免俗,他絮絮叨叨说个不停,罗恩忍不住笑着给了他一脚。

  “我说的不是这个。”

  “啊,罗恩巴巴,你是指哪个?”

  “孟买的黑老大都喜欢在迪拜,遥控指挥孟买这里的黑帮活动,听说他们最近日子过的不太好?”

  “大不如从前哩!达乌德这次过生日,竟然没有大操大办,就连派对也没有。”

  达乌德在80年代就逃去了迪拜,他当时因为走私黄金,手里积攒下了巨量的财富。

  迪拜是一座享乐的城市,很适合他。

  他在奢华的宴会上重现孟买昔日的风光,他请一拨又一拨孟买最知名的电影明星和板球运动员飞来迪拜做客,又包养了宝莱坞女星曼达基尼做情妇。

  达乌德逃离印度之后,他在印度的黑帮势力依然强大。原本他远在迪拜,可继续高枕无忧。

  但偏偏发生了爆炸案,又偏偏遇上了艾杰这样的死脑筋警察。

  随着案情渐渐水落石出,达乌德恐怖袭击的罪名几乎已经坐实。

  据说印度政府正在考虑向迪拜发出引渡申请,要求将达乌德缉拿归案。

  传闻不知真假,但这位黑帮大佬估计听到了什么,现在比以前低调了很多。

  “看来我们的业务可以扩展到中介公司了。”罗恩心里隐隐有了想法。

  “早该如此了,罗恩巴巴,那里的人很有钱。”维诺德十分赞成这个决定。

  “你去迪拜那么多次,对那里的劳力市场怎么看?”

  “大有赚头!”维诺德摆了摆头,“每年有数百万印度人去波斯湾打工。”

  印度跟他们只隔了一个海湾,地理资源却天差地别。

  波斯湾国家因为石油经济的繁荣,能提供远超印度的薪资水平。

  同样是开出租车,孟买司机月收入大抵在一千卢比上下浮动。

  但换作迪拜,这个数字就变成了六千多卢比。

  整整六倍的差距,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某些危险的工作岗位,比如建筑工,波斯湾国家的平均薪资是500美元左右。

  折算成卢比大概是一万五千多,比印度国内高了十倍不止。

  这种巨大的差距,让印度沿海各邦众多的男性劳力,纷纷偷渡前往波斯湾国家打工。

  印度太穷了,偏偏家家户户人口众多,有女孩,有男孩。

  按照印度的传统习俗,家庭男性有义务为自己的姐妹准备嫁妆。

  是的,印度虽然由女方出嫁妆,但最后还是男性承担了这一部分支出。

  印度的嫁妆通常以黄金为主,价格昂贵,是真正的奢侈品。

  这也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波斯湾国家打工。

  几百万人的市场,开中介公司稳赚不赔。

  “这件事交给你,不仅仅是迪拜,其他城市也应该有我们的旅行社分店。”

  “罗恩巴巴,这当然没问题,但我需要帮手。”维诺德毕竟没读过什么书,有些事对他来说很吃力。

  “行,我会再调几个人给你。”罗恩准备把孟买旅游资讯公司的人,往旅行社倾斜。

首节上一节144/2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