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我这就办。”卡普兰议员上前行了个触脚礼后,也起身离开。
他临走时朝罗恩点点头,露了个和善的微笑。
就在不久前,他可是帮罗恩压了价。
他原本是巴尼亚在政府的关系,但在半小时前就不是了。
不,准确的说,在对方的工厂被毁后,其利用价值就大大降低。
罗恩和巴尼亚之间,卡普兰毫不犹豫倒向了前者。
作为一名合格的政客,见风使舵是最基本的素养。
“孟买就是被这样的低素质人群搞乱的。”萨克雷似乎很生气。
他气巴尼亚的不懂规矩,更气对方没有尊重他湿婆军大佬的地位。
印度总桶来孟买,萨克雷都不必出门迎接。
他一个小小的商人,凭什么?
但萨克雷自持身份,终究没有当面发作。
他极其自负,却也不会跟小人物一般见识。
“总之,多亏了您,否则赖上我,也是个麻烦。”罗恩道谢。
“你不用感谢我,我知道你不会做这种事。有时候下面的人胡搞,却要大佬负责,很没道理。”
萨克雷估计也被下面的湿婆军小弟拖累过,现在竟然和罗恩有点同病相怜。
正说着,有仆人来报,外面又有访客来访,是电影导演维杰.卡沙尔。
挥手让仆人下去后,萨克雷神秘兮兮地凑过来,悄声对罗恩说。
“他的儿子在蹲大牢呢。”
“他儿子?”罗恩挑眉。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个人好像活的好好的,这两天还出现在了报纸上。
萨克雷解释,蹲大牢的其实是导演卡沙尔的侄子。
但谁让这位大名鼎鼎的导演,竟然娶了自己的侄女。
侄子、侄女,那是儿女一辈啊。
于是外人索性统统把导演安南德的子侄辈,都叫他儿子、女儿,借以讽刺他的乱搞。
卡沙尔的侄子被控谋杀了他父亲的情妇,这件事闹的沸沸扬扬。
“这个人一进来,就要对我百般讨好。”萨克雷笑道。
那位大名鼎鼎的导演进入书房时,见到罗恩在,不由很是诧异了一会儿。
他客气的叫了声“苏尔医生”,罗恩也微笑着和他打招呼。
然而令萨克雷失望的是,导演卡沙尔对刚刚的事只字未提,他说的是另一件不相干的事。
卡沙尔经营一家影院,他的助理到制片人维纳亚克.劳特的工作室录音,结果那里的设备坏了。
那个制片人从昨天下午起就扣留了这名助理,并送信来要卡沙尔支付三万五千卢比的赔偿金。
卡沙尔把信给萨克雷看,劳特还放厥词说他当过萨克雷本人的保镖,出面替萨克雷和他“在道上混的”侄子收赎金。
萨克雷拿起了电话,他记得卡沙尔的每一句话,于是如此这般吩咐手下。
“明天正午我要见到这个劳特,任命他做敲诈勒索部部长。”
萨克雷意外的下达了一条风趣的指令,这当然是开玩笑。
那个劳特必然会乖乖放人,没人敢违抗湿婆军大佬的命令。
瞧,一个电话,事情就会办好,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萨克雷对宝莱坞很感兴趣,三人聊了一会娱乐界的事。
也就在这时候他们才知道罗恩投资了一部电影,于是彼此关系更熟络起来。
不过罗恩没在这里多待,他和维杰.卡沙尔交换了名片后就告辞离开。
外面排着队要见萨克雷的人多到数不过来,政客、商人、宝莱坞电影人,应有尽有。
出了别墅大门,坐进自己车内,罗恩才失笑的叹了口气。
经过这几天的事情,他算是明白了。
印度这种吊地方,根本没有正规的商战,有的只是离谱和抽象。
就说那个苏尼尔电器吧,罗恩准备了一堆后手,结果全都没用上。
一场宗教式的冲锋,就直接搞垮了竞争对手。
这他妈的,让罗恩觉得自己的智商有点多余。
还有公司转让,也形同儿戏。
全程没有律师的参与,甚至连正式的合同都没有。
那么这样的交易算数吗?当然算数!
印度人自己习惯了这种做生意的方式,就连宝莱坞签合同也是一个德行。
另外无论是山寨侵权,还是工厂被砸,从罗恩到巴尼亚,都没想过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印度的司法效率,就是个笑话。
说是荒谬也不为过,没人对它抱有希望,它的公信力在民众心里早已崩塌。
算了,爱咋咋滴,罗恩乐的浑水摸鱼。
这一次他不仅搞不定了竞争对手,还买下了对方的公司,妙哉!
第171章 等级之城
巴尼亚的工厂在金布尔区,位于孟买东郊,恰好和苏尔电器一东一西。
工厂占地大概80亩左右,有两个长长的已启用车间,还有一个正处于动工状态。
按照规模来看,这算是中小型工厂,在孟买这样的地方还算说的过去。
工厂周围有住宅、有贫民窟、有集市、有酒吧乱糟糟的毫无规划之感。
每天早上和傍晚,住在周围或者更远处的人,三三两两来这里上班,接着又成群结队从这里散开。
但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厂区已经一片狼藉。车间里机器轰鸣不再,办公室里忙碌的人影消失。
外面还在下雨,淅淅沥沥的雨滴打在雨伞、雨衣上,发出扑簌的声响。
罗恩看了眼门口聚集的人群,没有说话。
他们都是工厂原来的工人,骚乱那一天,人们担惊受怕,于是一哄而散。
毕竟距离去年的那次大动乱才不到一年,无论是印度教徒,还是牧民,心里都有阴影。
现在事情平息,他们又都重新聚了回来。
街头小巷里传来各种各样的消息,他们知道工厂已经换了主人。
在孟买这通常意味着原有的制度会被推倒,工人遣散、资产变卖、工厂不复存在。
但他们依然来了,他们带着祈求、无奈、绝望,就那么静静的站在那儿,没人说话。
他们有的是工人,有的是技术人员,还有穿着稍显体面的办公室骨干。
他们能怎么办呢?家里七八口人,都在等着他们的工资糊口。
而孟买这样的人有一千多万,你根本没法停下来,否则就会被这座城市无情的排挤出去。
没人想回老家,那是所有穷人心里的魔窟,他们好不容易逃离那里。
在这座城市里,他们不用下跪,不用磕头。
孟买,是所有人心里的金翅鸟啊。
人群被一个个彪形大汉隔开,他们筑成人墙,留出一条直抵厂区的通道。
阿尼尔腰里别着手枪,他环目四顾,警惕的盯着每一个往前挤的人。
这些都是来自北方邦的老家仆人,他们在一周前抵达孟买,粗略的训练一番后就正式上岗。
在人墙的保护下,罗恩径直走进厂区,他身边跟了苏尔电器的几个骨干。
“阿希什,车间你看过了吗?”他问。
“老板,”阿希什带着一丝兴奋挤上前,“三台压铸机,修一修就能用,以后我们也能生产铁制吊扇啦。”
巴尼亚的工厂看似被破坏的很严重,但机器设备这种大家伙,很抗揍。
充其量就是一些线路、管道、按钮什么的皮外伤,更换零件之后就能继续跑起来。
“你带人尽快摸排清楚,让工厂早点复工。”
“是,老板!”
“阿尼斯,原工厂的人员名册拿到了吗?”
“有人主动送来,还备注了技术骨干和刺头。”
“把那些偷奸耍滑的全部赶走,其他的酌情留下,总之我不喜欢惹麻烦的人。”
“是。”
罗恩带人粗略的逛了逛,就已经对巴尼亚工厂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
三百万买下它,绝对算是大赚。
单单两条生产线的价值,就不止这些。
苏尔电器当初筹备工厂时,一条生产线的造价加设备,投入就高达400万卢比。
巴尼亚的工厂虽然设备有折旧,甚至还有些损坏,但打骨折之后就划算多了。
更别说工厂原有的渠道资源,这些都是无形的宝贵资产。
苏尔电器只需要花点时间,把它整合进体系内,那么很快自身的实力就会再上一个台阶。
罗恩准备让这座分工厂继续深耕电风扇的生产,它有这样的底子,复产更快。
只要时机恰当,苏尔电器厂的电风扇生产线,也可以移过来。
这样从塑料制的桌扇、壁扇、台扇,再到铁制的吊扇、落地扇,就能打通全品类的电风扇产品。
嗯,术业有专攻,挺好。
金布尔区的分工厂以后就负责电风扇市场,西边的苏尔电器暂时还是专注水空调。
啧,说到这里,罗恩的野心再次被激发出来。
电风扇、水空调这些电器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他还想进军电视机市场。
93年啊,印度的经济政策刚放开两年,各行各业就有蓬勃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