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es和古斯塔沃还决定多尝试两圈。”艾兰说道。
“嗯,max呢?”
“他已经开始最后尝试一圈了,他之前的成绩在一分五十一秒七几,他不太满意。”
簌簌!
维斯塔潘冲线,带着1:51.402的成绩决定就此结束,他已经跑了九圈了,再消耗轮胎,对于正赛已经是个负担。
“目前他排在第五。”艾兰道。
吴轼点头,第一是他,第二是布罗姆奎斯特的1:51.327,第三第四分别是奥康和安东尼奥,前者慢了第二千分之二秒,后者则慢了千分之五十一秒。
“奥康的实力非常强劲。”艾兰说道。
吴轼继续点点头,这家伙的防守很难缠,当然,前提是你是他的队友。
限时二十分钟的排位赛很快结束,吴轼将成绩保持到了最后,没有人能够超过他,甚至没有人能够进入一分五十秒的境界。
“你还是这么快。”潘子说道,他对于自己的成绩有几分失落,不过却很坦然:“我最后还是失误了,不然可以更快的。”
“当然,你在高速弯中花费了太多时间调整车辆。”
“嗯,入弯角度差了些,没法摆动车子。”
“休息下吧,接下来还有场排位赛。”
十分钟后,赛会将成绩正式公布,这意味着里面所有成绩都经过了核验,都是有效成绩。
下午五点四十,第二场排位赛开始。
吴轼的轮胎分配很简单,直接用第二套新胎跑,连续跑两圈就行。
排位赛开始,依然是由jules和古斯塔沃先上赛道,吴轼和维斯塔潘稍晚些出站。
和上场排位不一样,这场的赛道条件非常差,吴轼只得到了一个窗口,刷出个1:51.001就不得不继续寻找机会。
最后终于是在有人阻拦的情况下,再度刷出个1:51.321的成绩。
艾兰TR:“结束,可以回来了,你的第二快圈,比奥康最快圈快千分之一秒,第二、第三场比赛的杆位已经锁定。”
吴轼TR:“copy.”
因为第二场排位赛要取两个成绩,所以大家跑得圈数普遍比第一圈多。
在六点半的时候,赛会公布了第二场、第三场正赛的发车次序。
吴轼均位列第一,也就是说,他拿到了三个杆位!
维斯塔潘没有发挥很好,他第二场正赛第六发车,第三场第五发车。
倒是奥康表现强劲,拿到了两个第二发车顺位,拉蒂菲也反超了安东尼奥,来到了第三位发车。
第一场排位速度不错的布罗姆奎斯特反而落到了第四位。
整体上来看,前十发车的里面,有四位是普雷马车队的,JAWC车队、卡林车队、范阿默斯福特车队各有两位。
第90章st RACE
周五的比赛完全结束时,已经到了七点多。
走出赛场,风一吹还有些冷。
“感觉怎么样?直接拿到了三个杆位。”潘子打趣道。
“还行吧,已经习惯了。”
“哈哈哈,这是实话实说了。”潘子不免感慨,说道:“这辆车,我在这里的极限只能在一分五十一秒四。”
这是他首场排位赛的圈速,后续他改进了跑法,反而圈速更慢了,当然,这有着第二场排位赛赛道条件不好的影响。
“你已经很接近极限了。”吴轼点头。
“嘿,别开玩笑了,差了一秒能叫很接近了吗?”潘子摇摇头。
吴轼啧了声,说道:“开F3,我自带一秒,就像是开卡丁车,我自带一点五秒。”
“确实是这样,真不知道你怎么开的。”维斯塔潘挠挠头,乔斯这场比赛没来,他都没有人一起分析数据了。
回到旅店,吴轼没有休息,而是在脑中回忆今天排位时的情景。
对于车手来说,去记忆赛道点是反复的事情,因为不同赛道环境、不同轮胎状态,都会产生轻微影响。
其余人需要工程师、数据师的帮助进行复盘,他则可以自己独自进行这个步骤。
一闭上眼,就是银石赛道十八个弯角的每一处细节。
第一场排位赛的跑法,是无法用到正赛的,那对轮胎的伤害极大,撕扯开的橡胶皮说明了这一点。
而这样一来,在正赛里就不能这样跑了。
那么每一个刹车点就要细微修改,这时候在练习赛积累的数据就可以反馈,他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刹车点的具体位置。
一般来说,车手会选择参照物作为刹车点参考,跟普通人学驾照时差不多。
这疑是显得太不技术了,但在时速五公里和时速一百九十公里时都去做这件事的难度是天差地别的。
吴轼对于刹车点的把控和大多数车手不会有太大差别,一是通过参照物预警,提醒自己要进行刹车了。
二是找到具体刹车点附近赛道上的特殊参照物,以此进行精准刹车,但这样做的缺点就是开得太机械了。
所以他往往会掺杂经验、感觉进去,这比有意注意去刹车,来得更加快速准确,科学点说,这就是肌肉记忆。
维斯塔潘和他交流的时候也说了这三种把控方法。
而现在,吴轼相较于其余车手,他有着更加特殊的第四种把控方法,所以他的复盘只能自己默默在脑海中进行。
“所以F3比赛,我最应该注意的,其实是不要被后方车辆波及。”
睡觉前,他如此想到。
F3的比赛远比F1野蛮,毕竟有着经验上的差别,年轻车手们一冲动,很可能就会“大杀四方”“一杆清台”。
位于首位时,这样的风险会少些,但就怕第二第三的车手鱼雷进弯。
睡梦中,吴轼又看到了自己穿着红色赛车服,站在领奖台上,捧着阿布扎比站的奖杯,听着车队喊着:
“We are champions!”
喊声一直持续到撞向护栏的那一瞬。
“呼!”
他猛然醒来,看了看时间,才六点钟。
没有赖床,下楼运动会儿吃了早餐,他就早早前往赛道里进行准备。
赛会人员来得更早,车组人员也到了些,端着杯咖啡坐在椅子上闲聊。
“嘿,吴,来得真早。”
“看到了吗?你的赛车我们擦得雪亮!今天就用它将胜利带回来吧!”
吴轼看向架起来还未装配轮胎的赛车,确实漂亮。
“当然,让我用一场PTW开启今年的征程吧!”
和车组成员们聊天聊了半个小时,随着太阳越升越高,准备工作也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起来。
赛道上,工作人员们在进行最后的排查。
技师们,对车辆的各种数据按照手册进行标准检查。
领队也召集所有人员到会议室开会,并商议策略。
此时F3的比赛不涉及加油和换胎,策略上更多的是新旧轮胎的选择,引擎功率调整设定,以及对天气的预判。
今天的伦敦云层厚厚,间隙间露出几缕蓝色的天空。
但根据天气预报,并不会下雨,甚至跑到后面,云还会散去。
“新胎第一场,六圈旧胎第二场,九圈旧胎第三场。”吴轼对于自己的策略没有太多想法。
“好,max,你的话一新,二最旧,三旧。”领队说道。
“没有意见。”维斯塔潘点头,他第一场比赛第四,是三场比赛中最靠前的,所以可以搏一搏,自然用新胎。
接下来,对各种意外情况多准备了几个方案策略后,会议结束。
吴轼穿好赛车服,进入赛车。
此时赛道上发车格上,穿着黄色衣服的性感女郎已经站在了每个发车格前,高举着发车格编号以及对应选手。
吴轼转头看向转播画面,正好看到镜头扫过一位女郎,黄色紧身衣完美勾勒出了她的身材。
吴轼赶紧收回目光,欧美人就喜欢搞这套,他也快十六了,赛前这样来一下太容易分心了。
他赶忙低头看了眼安全带,幸好没卡着蛋,不然等赛车跑起来,那简直了!
十点零五分时维修区通道打开,所有车辆有序驶出维修区,进行一场侦察圈,并停在自己的发车格上。
解说趁着这个机会,开始介绍每一位选手,摄像也跟着转动视角,来到吴轼身边的时候,他对着镜头挥了挥手。
“吴轼!这位是今年才来到F3赛事的车手,他来自华国,出生于1998年12月3日,今年十六岁不到,在欧罗巴、世界级别的卡丁车锦标赛中都取得了极好的成绩!”
解说见到这个画面,立即抓紧说道。
十点零八分时,警告信号响起,维修区通道将在两分钟后关闭,还没有出维修区进行侦查圈的车辆必须出站。
十点十分时,维修区关闭,第二个警告信号响起。
十点十五分时,警告声响起,除了车手、赛会人员、车队技术人员,所有人开始离开发车区。
黄衣女郎和摄像们纷纷离开了赛道,仅仅剩下些技术人员车辆旁边。
“加油,稳住,保持领先。”艾兰说道。
吴轼伸手和他紧紧握了下,他并不紧张,但是却被这静静地等待带动得心跳加速。
十点十九分,站在高台上的工作人员掐表并下达撤离指令。
嗡嗡嗡!!!
车组人员见到引擎启动正常,开始有序离开发车区。
十点二十分,赛事员挥动绿旗,暖胎圈开始。
吴轼没有进行发车练习,也没有过度压车,对规则熟稔于心的他不会做这种争议性极大的动作。
他又不知道赛会对他什么态度,等会莫名给他判罚下,他都没地去哭。
不久后,所有车辆停在发车格,赛事员在发车前五秒,举起告示牌。
红灯亮起,突然间又熄灭,比赛正式开始!
吴轼起步反应迅速,几乎没有任何延迟,紧跟着他的布罗姆奎斯特起步也相当好,黄色赛车紧紧跟着他!
以此平安的起步,没有任何意外。
二十六辆赛车如龙,开始时几乎连成了一片,但是途径一号弯时,赛车们瞬间出现了间隔。
“吴起步非常好!远比布罗姆奎斯特更加迅速!但布罗姆奎斯特也并不慢,他几乎立即领先了奥康0.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