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比赛的二位发车车手是安东尼奥福科。
第二场比赛的二位发车车手是尼古拉斯拉蒂菲。
第三场比赛的二位发车车手是马克斯维斯塔潘。
“我认为第一场比赛就用最烂的胎。”吴轼开口。
“为什么?”工程师需要知道理由,以便理解车手的意图。
“首先,这三人里面,max是攻击性最强的,他必然会进攻我,所以他大概率会留着新胎跑第三场比赛,他为了争夺胜利,会拼尽一切,我们俩互相搏斗,很可能导致轮胎的磨损变得不可控,新胎放在这里,我更放心。”
随着比赛级别的提高,吴轼是能够清楚感受到,对手的水平都是在逐渐增加的。
就从这场比赛的人员来说,都是拿过不少冠军,都是从小跑赛车的,他们的经验已经相当丰富,技术也不再青涩,每个人都有自己跑车的心得。
但又因为比赛级别没有提到最高,所以赛车的上限还不算高,这就导致大伙们比赛时,技术带来的修正会受限于赛车的极限。
正如简单的数学题大家都是满分,只有难度层级梯次分明的,才能看出学霸和普通学生的水平。
不管多神,在无法打破物理极限的情况下,用归于烂的旧胎去赢下另一个世界级的车手的新胎都是痴人说梦。
工程师听了却摇摇头,说道:“如果是这样,为了夺得更多的胜利,你应该将更好的轮胎放在前两场,保证拿到胜利,而不是在最后一场拼个你死我活。”
“我有自信。”吴轼开口,并肯定说道:“我用新胎,有绝对的把握赢得max,但如果用旧胎,为了保证完赛,我很可能挡不住他。”
这次比赛使用的轮胎吴轼在测试时已经跑废了三胎,车队都有轮胎性能曲线图,一旦磨损到达极限,这套胎的性能会断崖式下跌。
到时候别说防守潘子了,防守其余几名选手都会变得吃力。
“自信,唉。”工程师摇摇头,没有说年轻人就是气盛,何以在比赛中用绝对的把握来描述呢?
“你看看我的测试圈速,和他对比下。”吴轼说道。
工程师倒没有发脾气和他犟,再低情商的人见到拉法主席都对少年有所青睐时,都不会再去无缘无故爆发冲突了。
众人将圈速对比后,可以看到,在同等轮胎情况状态下,吴轼确实可以稳胜维斯塔潘。
“那安东尼奥福科呢?他就能够坐视不管?”工程师又提了个问题。
“他的话,用周五的旧胎。”这套轮胎虽然跑了五圈,但是是巡航的五圈,磨损远不如排位赛跑了三圈的那套胎。
“安东尼奥的圈速可不慢,你能挡住他吗?”工程师不解,其实在场众人也不解,毕竟纯粹看数据,安东尼奥才是这群人里面除了吴轼外最强的。
吴轼怎么好说呢,安东尼奥的驾驶可比潘子规矩多了,他防安东尼奥,那是君子对君子,防潘子,那是小人对小人。
君子之争,斗而不破,所以用差一点的胎足够了;而对付小人,却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果被潘子一个鱼类超车,那就难受了,要么退赛,要么让位置。
潘子这种说法,用有的解说话来表述,就是能够敏锐抓到机会并果断决绝的超车,而用另外一批解说的话来表述,就是他怎么能这么超车呢?这就纯鱼雷!塔炮!
“他开车更加温和,我认为和他的斗争并不会太激烈。”吴轼解释道。
众人对着数据思考了会,会商了下后,由工程师开口:“我明白了,我尊重你的看法,毕竟你在排位赛已经捍卫了你的决断。”
最后轮胎按照周五旧胎、排位赛三圈旧胎、排位赛一圈旧胎的方式定下。
“要是能下雨就好了,使用雨胎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吴轼突然说道。
轮胎的策略商谈好后,是对于赛车模式的调整,前后刹车比、左右刹车比、油量多少等等,这些其实是需要复杂的策略组来完成的。
可现在是官方临时提供的一个团队,更加复杂的计划只能搁浅。
好在,对于车辆奔跑中需要进行的设置,他能够自己掌握,哪怕赛车出了问题,他也会比车组更快搞清楚发生了什么,然后进行决策。
所以,要不要听车组的,恐怕还得看情况了。
八点多才到家,慢了半个小时写完,先道个歉,后面一章也可能稍微晚点,抱歉!
第76章 两个可惜
下午时分,距离正赛开始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各位车手已经各就各位,大家在各自的P房里,看不到别人的情况,不过维修区通道上,总有人突然出来晃一下,大概率是其余车组的人想要窥得些情报。
可惜大家的轮胎都用暖胎毯罩着,看不出个所以然。
广播中响起放车声后,吴轼最先驶出,随后是安东尼奥、拉蒂菲、维斯塔潘、卡尔德隆等等。
一圈暖胎后,所有车辆回到发车直道。
本次系列赛采用静态发车,指示灯全部亮起后再熄灭时,就是发车的时候。
坐在座位上,吴轼心跳开始加速。
不管开了多少年车子,在起跑这一刻,他总是会紧张,没办法,生理机制,无法克服。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指示灯,当全部指示灯亮起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松开离合的准备,然而这一次,灯足足亮了有两秒的样子。
这打了所有车手一个迫不及待,人在注意力绝对集中的时候,这两秒简直像是两分钟。
当灯灭掉的时候,哪怕是吴轼都愣了下。
嗡呜!
但当他反应过来后,离合落下,转速正好匹配,车辆轮胎几乎没有空转,扭力、抓地力配合到了极致。
车辆逐渐加速。
而在后方,不少车手因为突如其来的发车,操作上有些变形,要不是都有相当的经验,只怕刚刚就直接熄火了。
仅仅是个发车,就让一众车辆分成了数个档次。
第一档的是排头四辆车,吴轼因为反应慢了些,所以被安东尼奥稍微咬上,再加上安东尼奥使用的应该是最新的那套胎,起步性能就是要优异些。
但吴轼起步的操作过于丝滑,几乎在发车直道上弥补了起步反应的轻微失误和轮胎上的差距。
“他换挡太赏心悦目了,看看这曲线,档位总在最合适的转速替换,以最大的扭矩来驱动赛车,光是这起步,就要后面这些车手再学个几年。”
乔斯在车辆停到发车格上后,就来到了吴轼的P房,他是知道的,这里的数据总是最有意思的。
不过此时没有人理会他,因为吴轼和安东尼奥几乎齐头并进,马上就要抵达第一个弯角。
一号弯是左弯,安东尼奥位于左侧,吴轼位于右侧,也就是说前者天然的占据了内线,只不过由于是脏侧,所以抓地条件会稍差。
吴轼并没有去向内线挤压对手,而是尽可能拉到了右侧,他准备慢进快出,保证自己的位置。
安东尼奥则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战略,他放弃了内线,跟着吴轼向右侧去靠,仿佛想要将吴轼挤出赛道一样。
这个策略非常奏效,他毕竟在内线,先天就挡住了吴轼的进弯路线,而这样一跟,更是将吴轼卡在了外面。
吴轼当然知道自己的决策会被利用,他也是故意这么去做的。
眼看两人抵达刹车点,安东尼奥再也无法淡定,开始进行刹车,却见吴轼就这么唰的往前窜了三十厘米,才开始刹车。
‘怎么能这么晚刹车!不会冲出赛道吗?!’安东尼奥内心咆哮。
他的质疑很快得到了回答,因为余光里一缕白烟闪过。
‘果然锁死了!’
疑惑转变为兴奋,要抢到第一了!
但兴奋很快又转为疑惑了,因为吴轼竟然没有出现剧烈减速,而是维持着极佳的入弯速度,并且大力向他挤过来。
他一侧头,入目的是吴轼赛车安巨大后轮,几乎要贴在侧箱旁边,而更远看去,此时两辆车几乎是嵌在一起。
陡然见到这一幕,他稳定的方向几乎是本能往内线更偏了些,这一偏,就意味着减速。
而更绝的是,吴轼依然如此靠过来,仿佛他往内线偏的那点距离不存在一样。
安东尼奥瞬间就暴汗,他感觉随时都要撞车了,本能的躲避情绪让他更往内偏向,使得他的速度进一步降低。
终于,他和吴轼的赛车分开,两人的间距拉开。
只是此时吴轼保持着更快的速度,已经完全领先他了。
等到出弯时,吴轼的赛车提速比他稍微顺畅,又稍微拉开些距离。
一个弯,技术、胆量的对决展现的淋漓尽致。
“好!”
“Yes!”
车组人员握拳挥舞,虽然只是临时的团队,但争强好胜之心也是存在的。
工程师立即在TR里说道:“GOOD JO B,已经拉开了零点一的差距,虽然他是新胎,但在弯中比你速度要慢些。”
“copy.”
吴轼通过后视镜,看到了安东尼奥的身影。
接下来的组合弯还是以左弯为主,安东尼奥完全可以再度发动进攻,所以他不得不略微偏向中线。
而安东尼奥则在接近时,迅速从最内侧拉到最外侧,准备从外侧抽头。
吴轼不解,接下来又不是反向弯,没法变外为内进行超车,此时移到外线,无疑是错过了最佳的赛车线。
不理解对手,他就闷头飞驰。
等到要进弯道的时候,他提前刹车,对面的车仿佛加速一样超越了他。
‘学我?’
吴轼笑了,弯道不同,晚刹车取得效果差别会很大,而且,最主要的是,你特么能够控制刹车轻微锁死一瞬后又放开又锁死,几乎阶段性的让轮胎发挥最大摩擦力,人工踩出ABS吗?
答案肯定是不能的,哪怕安东尼奥已经去点刹了,但这样的点刹除了徒增几块平斑外,做不出更好的制动。
一拉一扯之下,吴轼再度反超,在连续弯中平稳度过后,已经领先一个身位,并迅速从内线压到外线。
唰!
组合弯一出,吴轼彻底完成超越,占据首位。
而接下来的弯道,在没人攻击的情况下,他迅速带开。
“节省轮胎!”工程师不得不在TR里提醒。
“copy.”
吴轼稍微放缓,他知道工程师是对的,他是能够保持更快的圈速,但轮胎肯定会在比赛结束前出问题。
进入巡航阶段后,安东尼奥也不再进攻,因为后方的拉蒂菲虎视眈眈,谁也不敢在进攻中消耗太多的轮胎,从而影响到跑完比赛。
哗哗!
一圈又一圈,二十来分钟过去。
“比赛还剩五分钟。”工程师在TR中说道。
五分钟,也就是不到三圈的样子,按照三十分钟加一圈的规则,实际上就是剩下最后三圈。
吴轼看了眼后视镜,受限于轮胎,他只领先了后方不到一秒的距离,这是在十二圈比赛中点一点一这么抠出来的。
一秒的差距看似很小,但俯瞰下去,就会发现吴轼领跑着,身后好几个身位才到安东尼奥。
而安东尼奥后方差半个身位就是拉蒂菲,再往后的维斯塔潘几乎要贴着拉蒂菲了。
他不知道,后方的安东尼奥会不会尝试对他发起进攻,但第四名的维斯塔潘一定会对拉蒂菲发起进攻。
他意识到,最激烈的搏斗就要开始了,可惜大概率和他没有关系,而更可惜的是,他没法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