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修区快速道上已经有稀疏雨滴,预计雨会从维修区出口开始。”
这话被其余车队所关注,坐在指挥墙的不少工程师都伸手感知情况。
不久后,乔纳森在TR里告知吴轼:
“一三计时段黄旗,赛恩斯将车停在了18号弯的缓冲区,请注意。”
话音刚刚落下,他又补充道:“是虚拟安全车,出虚拟安全车了。”
“Copy。”
场上的速度开始被控制,吴轼看到前方的汉密尔顿在直道上左右摇晃。
他知道自己在后面盯着老汉,老汉肯定也不轻松。
而且最重要的是,等会儿会下雨,速度越慢,越有可能下雨。
这时候,戴夫在TR里告诉马萨:“不管雨下不下,你都将用一套轮胎跑到底,保持住你的位置。”
乔纳森没有作声,虽然策略组认为两位车手执行同样的策略会更好。
今天的比赛,进站换胎耗时最少的是科维亚特第18圈的28.347秒。
也就是说进站损失至少29秒,原本雨水预计下在40圈的时候,那到时候剩下12圈,进站的车手能够追回29秒的间隔吗?
然而现在出了虚拟安全车,全场速度非常慢,雨水预计将在四十圈前落下。
多出的几圈是否能够帮助换上雨胎的车手更好追回时间呢?
吴轼转过18号弯,进入发车直道。
黄框框着的亮字VSC不停闪烁。
“虚拟安全车还有多久?”
已经是第35圈了,他心思活络起来,向乔纳森问道。
52圈的比赛,现在雨什么时候下,下得多大,来得多猛,已经将成为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
就在吴轼胡乱期待的时候,乔纳森在TR里说道:
“我会告诉你虚拟安全车什么时候消失,但是最终还是要看路边的虚拟安全车指示牌。”
“我知道,我会注意的。”
这时候,赛恩斯的赛车才刚刚被吊车吊起。
等吴轼到了11号弯的时候,VSC的标志消失。
乔纳森的声音也几乎同步响起:“虚拟安全车结束。”
吴轼和老汉非常快的抓时机,都反应敏捷。
两人的秒差依然维持在相当稳定的区间。
但后方的马萨明显就慢了一拍,不过不要紧,罗斯伯格依然没有找到机会超越他。
进入第36圈,吴轼明显感觉到赛道南侧的光亮降低了不少。
当他和汉密尔顿再度来到15号弯的时候,远远就看到弯中赛车线两侧的高亮反光。
下雨了!
啪嗒。
雨水打在了前鼻翼上,然后被无情的风带走。
“接近15号弯,已经下雨了,感觉这一段都在下雨。”吴轼立即说道。
“收到,我们在关注雨势。”乔纳森回复道。
通过雨区,轮子上沾满了水,原本就因为虚拟安全车降低的温度,此时更加难以回升。
吴轼不得不将更多的专注力放在轮胎抓地力上。
赛道开始变得难开起来。
进入第37圈,乔纳森的声音响起:
“你上一圈1分37秒485,刘易斯1分37秒6,你们现在的秒差进入2秒内。”
慢了!
轮胎损耗?还是雨地不适?
“我快在哪里?”吴轼立马问道。
“第三计时段。”乔纳森问道。
“好。”
刚刚进入雨地,换谁都要适应下,重新去琢磨抓地力,稍微慢些情有可原。
然而情有可原并不意味着没事。
吴轼的追近让汉密尔顿感觉到了股巨大的压力。
这个家伙迫近的速度太快了!
汉密尔顿知道雨肯定是会下的,但具体怎么下,他完全不清楚。
“现在有人进站吗?有人进站换胎吗?”
他急迫的问道。
作为领跑者,决策权的压力已然是在他的头上。
就像是摩纳哥那站一样,车队选择了让他领跑进站,认为更加稳妥,结果稳没了一个冠军。
现在的情况也很相似,他必须关注前排车手的情况。
吴轼不用说了,距离他就2秒不到,只要有轻微举动,就立马会被超掉。
后方的马萨落后较多,但也仅仅7秒的样子。
第五名的KIMI和第六名的维特尔,和他的秒差分别是25秒、26.7秒。
直到第八名的科维亚特,秒差才拉到28.4秒。
因为雨水影响了维修区的情况,进站肯定会更慢。
所以一旦他进站,出来大概率会直接落在科维亚特身后。
“暂时没有车辆进入换胎,维持在赛道上。”Bono说道。
不过他此时看向了转播画面,法拉利的车组全部站在半雨胎旁,似乎随时准备更换轮胎。
“路面依旧不够湿。”吴轼对着车队说道。
“Copy。”
然而此时16-18号弯处,雨势已经非常大,维特尔几乎滑动的无法过弯,不得不在弯中多次修正方向。
第38圈,雨已是点点滴滴将护目镜沾湿。
一进入15号弯,吴轼就感觉到车轮上断断续续覆了水膜,抓地力几乎要完全丢失。
他和汉密尔顿同时出现了甩尾,却都救了回来。
接下来的三个弯道,看起来会更加湿润。
吴轼心跳跳得更快了,他要超.
嗤!
好吧,太滑了,没法超。
两人又同时在18号弯出弯时甩尾。
显然前方的汉密尔顿知道后面吴轼的想法,所以也是拼了命的在推。
这惊险的过弯,立马吸引了转播镜头过来。
汉密尔顿和吴轼安稳过去后,马萨和罗斯伯格又来了。
马萨过得很慢,罗斯伯格仿佛看到了机会,前翼几乎要来到马萨的后轮位置。
结果一瞬间,他的方向巨大左偏,甩尾让他直接冲出了赛道。
“喔哦!罗斯伯格啊!”
“这个失误,前面十圈的功夫都白费了啊!”
解说们感慨。
这时候,阿隆索进站。
第38圈尾,汉密尔顿没有进站。
吴轼也有样学样,不准备进站,不过依然在TR里说道:
“我们应该有所准备,第三计时段用干胎已经非常艰难,但前两个计时段道路会让半雨胎过热。”
“Copy。”
乔纳森应道,现在车手对路面情况的反馈变得尤为重要。
转头随之一转,就见到第五第六的两辆法拉利。
维特尔利用14号弯后的直道DRS完成了抽头,随后在15号弯进行超越。
果然,15号弯的湿滑让Kimi没法去有效防守。
这引得附近看台一片欢呼,不过Kimi被超越后,也是丝毫不含糊,一头扎入了维修区入口。
进站了!
前排车手有人进站了!
镜头立马给到了Kimi,果然换上的是半雨胎。
但比赛还有13圈,如果雨势不够,那么Kimi的比赛就等于被毁了!
Kimi越过限速线,进站总耗时30.397秒,换胎花费了4.4秒。
出来后落在了霍肯伯格的身后,位列第8。
随着赛道上雨水增多,场上头排的圈速也在下降。
“吴轼竟然在追近汉密尔顿!”
大卫关注到了这个情况,随即立马开始解说道:
“第38圈,刘易斯的圈速是1分48秒364,而吴轼的圈速1分48秒136,后者又追近了0.23秒。
“此时两人的秒差已经缩小到了1.5秒,但是雨势的情况并不明朗,他们是准备在干胎上决出胜负,还是要进站换胎?
“此时已经有四位车手换上半雨胎,Kimi的圈速将备受关注!”
光头胎跑在湿滑的路面上,就像是不锈钢碗放在沾满了水的玻璃上。
要不是轮胎在快速旋转,车有着足够的下压力,感觉有点斜坡车都要滑动起来了。
吴轼的走线已经在变化,原本干胎的赛车线上沾满了其余车辆带来的雨水,抓地力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