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冲线后,只提升了0.17的安全分,却加了121的积分。
直接让露易丝迈入了1700的大关。
“好耶!”
露易丝异常开心,赶紧拿手机拍下了屏幕,而后发到群里。
吴轼凑过头去看,只见她还配了段文字:“随便跑跑拿了个第一,这成绩还可以吧?”。
群里很快就弹出一堆“what?”的惊讶。
“都是你同学吗?”吴轼问道。
露易丝揉了揉痒痒的耳朵,点头:
“主要是学校里的爱好者,也有些网上加入俱乐部的。”
在一片惊讶之后,群里蹦出来句:
“第一次跑吗?绝世天才啊!有没有兴趣参加职业比赛?”
露易丝看到后懵了下,一幅心虚的小表情,对吴轼道:“他问你要不要参加职业比赛?”
“哈哈哈,我这不是在参加吗?回复他学业为重吧。”吴轼笑道。
“嗯嗯。”露易丝点点头。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在家里休息了一夜,吴轼第二天一大早就飞往了英格兰基地。
再次走入总部大门,看到的是斩获了94年冠军的那辆F1赛车。
这辆车对于威廉姆斯来说意义重大,那一年,塞纳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不知道是出于何目的,老爷子将这辆停放在威廉姆斯博物馆里的车子推到了总部大厅里。
威廉姆斯爵士并不是个喜欢怀念过去的人,他在情感上有时候表现的异常冷漠。
吴轼穿过大理石地板的前庭,来到了后方的研发工厂。
马萨此时正在和工程师们讨论着什么,见到吴轼过来,有几名年轻的工程师立即吹起了口哨。
轻佻的摸样引起了些人的不满,不过鉴于走进来的是冠军,没有人选择多说什么。
“欢迎回来,没有你,这边的调校工作可是进度缓慢。”
马萨开心道,年轻人总算是回来了,不用他再加班加点了。
“我只是锦上添花,有你在这里,就足以完成调校工作了。”
吴轼笑嘻嘻走上去和马萨击掌。
“我们的冠军,欢迎回来。”乔纳森也上前,和吴轼拥抱了下。
工厂里大部分时候都是工程师们在这里,克莱尔大部分心思依然放在如何将车队资金运转起来。
回到工作岗位,吴轼又化作了无情的机器。
银石赛道和红牛环有着相通的地方,都是高速赛道。
这意味着威廉姆斯能够将上一站的优势延续过来。
不过比起红牛环仅仅10个弯角,18个弯道的银石就要复杂的多了。
这是条吴轼在F3就跑过的赛道,所以在比赛还没开始的时候,外界就普遍认为吴轼将在这里延续冠军。
不过另外一方认为,汉密尔顿将在主场找回场子,他于队友的积分差距在被拉大。
阿纳托利塔克打开了iracing的网站,回放露易丝账号昨天的比赛。
他越看越惊讶,这是什么逆天的存在,入弯那么快,出弯也那么快,他轮胎不会打滑吗?
哦,会打滑啊!
看到第五圈的失误,阿纳托利塔克松了口气。
有这种天赋,上学可以放到一边嘛,直接跑职业竞赛成为个大主播不也相当不错?
阿纳托利塔克有想法为自己的俱乐部招揽这位出色的人才。
只是查看记录,这个叫“Wu Louise”的新号好像跑得比赛并不多。
看看账号下之前的比赛。
唔,有些稀烂。
等等,这种失控的表现,这新手不会是在用手柄玩吧?
塔克拼命挠着自己脑袋上本就不多的头发,恐怖如斯!
他决定,还是要联系下这位绝世天才。
不过在群里@后并无好友添加,他主动询问也没有结果。
‘天才都是孤傲的,我要想办法感动他,这样他才会选择加入我们!’
塔克信心满满,要用诚意打动这位天才。
而此时,露易丝正埋头写作业呢,她看到FB上的消息,截图发给吴轼。
看来之前的炫耀行为惹来了麻烦呢。
她想要问问要怎么回复,又觉得太麻烦,干脆让给吴轼发送到:“你登我号,帮我回下吧。”
第231章 三成
吴轼也没想到随便一跑就遇到个这么执着要挖掘天才少年的人。
登上露易丝的账号,告诉他自己只是随便跑跑,有正儿八经的主业工作,不会考虑这些事情。
拒绝的非常果断,以至于对面都没有回话了。
生活里的小插曲就这样过去。
对于F1车手来说,即使不如工程师那么牛马,其实也远比普通职业牛马了,只是工作内容相对不那么牛马。
日复一日的训练和枯燥无味的模拟器,每天的内容好像都是相似的,却又相差甚大。
如果不认真对待,成绩会立马反映到比赛中。
奥地利取得的胜利让车队更加倾向于低阻低下压力的调校。
这种调校可以尽可能发挥出赛车的加速性能和尾速优势,在弯道上的落后都可以通过直道追回。
也正是这种调校,让法拉利在高速赛道中很难超越威廉姆斯。
而银石也是条高速赛道,因此大家对调校方向上没有异议。
只不过在细节调校中还有着很多分歧。
低阻低下压力的情况下要如何确保弯中速度不至于太慢呢?
空动那边不好指望,那就只能依靠机械抓地力了。
悬架的设计至关重要。
经过不断研发和尝试,众人终于是找到了个平衡。
吴轼在模拟器中测试新调校车辆的时候,发现下压力太低,转向变得有些奇怪。
其中可能存在着一个临界点,非常难以把握。
不过在多次尝试后,他和马萨都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此掠过。
各支车队备战英国大奖赛的时候,国际汽联也在推进着他们关注的事情。
7月1日,FIA战略小组在比金山举行会议,这是一直在讨论的法规问题和F1发展问题的延续。
吴轼已经习惯经常性有这种会议。
即使他不用去,也需要了解会议内容,其中不少内容都跟车手有着密切关系。
首先就是车队无线电的问题,国际汽联再度强调了赛道工程师不能够给车手过多的指示。
比如说什么时候开几档,什么时候调整刹车平衡这种。
过于全面的辅助性沟通,使得车手成为了只会听从工程师指令的机器人。
比赛看起来也不像是车手在竞争,反而像是赛道工程师在竞争了。
无线电内容问题老早就被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去年的赛季中期。
今年赛季初的时候管的比较严格,后面又松了,现在又被提起来,也不知道最终准备怎么执行。
其次则是赛车辅助设备的问题,战略小组认为现在赛车过于先进,应该限制辅助装置的使用。
实际上这也早有先例,F1的变速箱堪称完美。
如果允许使用智控,转变为自动挡,那么F1的提速性能还能够增加。
只是国际汽联早早就杜绝了这种可能,不然F1变自动挡,那真要成赛车界的耻辱了。
如今的科技水平实际上已经发达到远超人类的水平,还保留了非常多的人工操控,无外乎是保障人在比赛中的作用罢了。
第三是轮胎的问题,每场两种配方的干胎还是显得缺少战略性,所以考虑扩大轮胎选择范围。
吴轼是知道的,未来几年,F1轮胎配方越来越多,甚至发展到后面的彩虹胎2018年提供七种配方的干胎。
第四是动力系统等的审查处罚的问题,考虑引入更加严格和合理套数机制。
这主要是雷诺和本田两家引擎供应商提出的意见。
FIA和FOM也将重新评估在动力系统上的花费上限,并且进行油耗限制。
第五是个2014年就被广大车迷吐槽的问题引擎声音。
都说来到了混动时代,引擎声音像是小猫叫,一点儿感觉都没有了。
所以FIA考虑更改排气系统,改善引擎噪音
这改善引擎噪音是指变得更雄浑好听?
还是单纯减少引擎噪音污染,降低引擎音量?
吴轼没有看到具体表述,不过估计FIA想要的还是后者。
欧美现在的各种环保运动频出,F1是深受影响,燃油的不断改变就是证明。
只不过他觉得很扯淡,油车最顶尖的场地赛,没有足够嘹亮的引擎轰鸣不如去看FE好了。
第六是冲刺赛,国际汽联有考虑在明年引入这个全新的玩意。
其本质目的还是为了增加赛事的观赏性,让F1赛事变得更具侵略性。
毕竟在GPDA的调查里不少车迷都说轮胎战略让车手们非常顾忌搏斗,很多时候都是打了个时间差。
赛道上精彩的争夺不再是势均力敌,要么战术超车,要么新胎打旧胎。
而冲刺赛,圈数更少,全程都是激烈的比赛,岂不是看点更足?
这是车队们重点关注的事情,新的比赛机制意味着变数,强大的车队不喜欢这种变数。
最后,则是GPDA发起的涉及20万人的调查显示,大家都认为F1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