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先进站,可以避免被后车undercut掉,这无疑是很重要。
众人有些犹豫,头车先进站,会不会被梅奔overcut掉?
梅奔在干净空气里的速度好于威廉姆斯很多,这是众人非常顾虑的事情。
大家默默无声的比对着数据,直到最后,罗德里戈才说道:
“我们策略组给出的意见是晚进站,避免被overcut。”
“好,那策略基本没有变动,超软、软一停。”克莱尔直接拍板
当基本策略定下来,策略组便开始研究基于此的多种策略,和遇到事故后的计划。
别看红牛环简单,但事故概率还挺高的。
“我们预测明天出现黄旗的概率在70%以上,可以说出现黄旗的概率非常大。”罗德里戈将数据报告拿了出来。
根据策略组的数据,讨论继续。
大会开完,然后是小会。
等到晚上六点半,会总算是结束了。
吴轼也得以出来放松下,维斯塔潘那边正好也开完了会。
对于这种会议,潘子还是很认真的,别看他有时候憨憨的,研究起策略规则来,也是一等一的好手。
“明天一停?”潘子毫不顾忌问道。
“你准备二停?”吴轼反问。
“当然不,你准备第几圈进站?”
“嗯,第70圈。”吴轼回答道。
“哈哈哈。”潘子笑着拍了吴轼几下,转而有些认真说道:
“5号弯前,都是超车的好地方。”潘子说道。
“嗯,我知道。”吴轼点点头。
潘子却没有停下,走到随便一处黏贴了赛道图的地方,开始讲解。
红牛环回归第二年,大家对于其的了解都非常少红牛除外。
潘子的实力掩盖了其作为车二代的背景,此时若说谁能够获得更多的赛道数据,非这些红牛的人莫属。
吴轼认真听着,红牛环毕竟和二十年代相差很大,有些地方的比赛“巧思”还得本地人来解说。
两人才聊了会,头哥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
看到两个小伙子在这里讨论赛道,他兴致勃勃加入了讨论。
可惜,这条赛道回归前要追溯到本世纪初,那还是车王的时代。
头哥依然记得,2003年的奥地利大奖赛,舒马赫夺得这站冠军时的场景。
他笑了笑,围场里已经涌现出了新一批顶尖车手。
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他不介意给这些晚辈提点,在他看来不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
他的年岁渐长,在迈凯伦蹉跎一年,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坐进争冠车里了。
将感慨抛诸脑后,头哥讲起了自己对于这条赛道的理解。
2003年的红牛环和2015年的红牛环已经是两个玩意。
不过头哥毕竟去年也跑过这里,再加上丰富的经验,对于赛道理解还是有独到的地方。
赛道理解是个很玄乎的事情,就像普通人的车感一样。
如果没有人点拨,很容易被惯性思维阻碍,无法理解透彻赛道。
“受益匪浅。”
吴轼由衷说道,凭借逆天的车感,他能够发挥到极限
但这种极限是基于他对赛道的理解,如果理解越深刻,那么极限会更加极限。
头哥对于2、4、6号弯的理解都跟他不一样。
比如说2号弯,这个极快速的左手弯,他认为是不需要单独标注的。
而头哥却认为,2、3号弯是个组合弯。
因为2号弯的入弯时机和速度直接关乎着进入3号弯的状态。
但2号弯又是个高速弯,所以这里面的细节之处颇多。
比照赛道上的小细节,什么时候赛车要到什么位置,都是需要车手仔细思考的。
三人讨论完,已经是晚上八点多。
吴轼脑子里回想着头哥给出的建议,决定在模拟器上试试。
可惜这属于车队的高级定制模拟器,如果可以联网,他敢保证,潘子一定也上号了。
第226章 换胎失误
翌日,正赛准时开始。
赛前,大红牛两位车手都因为更换第五套引擎,被罚退十位。
阿隆索和巴顿一样,因为使用第五套加速器、MGU-H、引擎、变速箱而被罚退25位。
本田和雷诺今年还真是难兄难弟了。
阿隆索和巴顿,因为位置不够罚退,所以前三圈必须执行进站罚时10秒的惩罚。
科维亚特位置够处罚,直接罚了,里卡多不够,头上背了个5秒罚时。
还没跑,大红牛就已经在主场失败了一半。
重铸红牛荣光的事情就落在了小红牛身上了。
奥地利天空依然是阴沉沉的,14℃的气温和27℃的赛道温度,这是妥妥的低温赛道了。
风速5km/h,对车辆的影响不大。
湿度48%,看起来降雨的概率不高。
勘察圈后,吴轼下车还觉得有些冷,在赛车服外面套了件外套。
他看向主看台,人都没坐满。
“人好少。”吴轼跟乔纳森说道。
“是的。”
乔纳森看向看台,F1观众在不断流失,非常多一部分都是认为混动引擎没意思。
老车迷都想要回到过去那个自吸V8甚至于V10的年代。
然而F1的改革并非什么简单的引擎、加油等事情,这是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
观众考虑的点只是国际汽联需要考虑的一个点而已。
乔纳森晃晃脑袋,给吴轼这小子带偏了,马上要开始比赛了,还在这里东想西想的。
他立即对吴轼说道:
“专注比赛,这个地方的杆位和摩纳哥不一样,你可能面临着一场恶战。”
吴轼抿抿嘴,看着看台发呆,没有回话。
在这条赛道的27个杆位中,仅有七个杆位拿到了冠军。
1-4号弯,哪哪儿都可以发起进攻,头几圈可能会撑得非常非常艰难。
“别紧张,记住了,我们已经不亏了,专注竞赛本身,好好发挥就行。”乔纳森亲和笑道。
“嗯!”
铃声响起,吴轼将外套脱下,套上赛车服,穿戴头盔。
原本还有些凉意,等坐进车里,就只有闷热了。
随着暖胎圈时间接近,车辆点火启动,引擎声冲冲响起。
因为科维亚特罚出前十,所以博塔斯补位上来。
这就造成了发车格前十里,只有他一人使用的软胎。
其余人都是超软胎。
铃声响起,吴轼发车。
这次不用人提醒,他也知道杆位是他,他将带领大家进行暖胎圈。
赛道温度太低,不得不调整刹车比例,然后疯狂左右暖胎。
“注意后方车辆距离你太远。”乔纳森提醒。
吴轼看了眼后视镜,老汉在压车。
于是他也压车了,等老汉靠近,才提高速度来到了发车格。
杆位车手在左侧头排发车格。
头哥昨天建议吴轼,小角度偏转车头。
如果起步快,占据中线入弯,如果慢了,回到外线保存实力。
后方的引擎声阵阵响起,那是后排车手在利用最后的距离加速急刹进行暖胎。
在首位等待比赛开始总是令人焦虑的。
恍惚间,乔纳森的声音响起:“注意准备发车。”
吴轼的心跳忽的加速起来,他感觉大脑充血。
抬头一看,第一盏红灯已经亮起。
随后是第二盏第五盏。
五灯齐亮,
半秒不到,
唰!
五盏红灯熄灭,大奖赛正式开始!
吴轼起步一瞬,那种刻在DNA里的发力操作,完全不需要他进行任何思考。
嗡咔咔!
刚刚跑出十个车身位,乔纳森的声音就响起:
“后方有黄旗,但未影响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