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欧陆的比赛的后,天气又成了不稳定因素,乔纳森有些担心。
“这确实会让策略变得困难。”吴轼说道。
策略决策的复杂性不是外人能够想象的,这就好比让选择困难症在数十个相差无几的选项中选择最好的一个一样。
有时候,支撑决策的不是绝对的数据,而是概率中的运气。
吴轼也非常讨厌这种事情,毕竟他又不记得每场比赛的具体情况。
比如说这场2015年的奥地利大奖赛,他是没有什么印象的。
乔纳森拍了拍吴轼,说道:“其余事情交给我们吧,你跑好比赛就行。”
“嗯。”
“不要有太多心理负担,正常跑就好。”
“嗯。”
后续几天,车队安排了马萨给吴轼讲解红牛环赛道的重要节点。
这条赛道非常吃经验,但又常跑常新,马萨对此比较熟稔
在去年这条赛道重新回到赛历后,梅奔双雄爆冷出局,杆位是落在了他的头上。
6月19日,周五,练习赛开始。
因为周四下了雨,又是阴天,赛道非常湿滑。
吴轼开了几圈就感觉到,赛车明显比在摩纳哥舒服很多。
他反馈了些小问题后,乔纳森告诉他,马萨那边的反馈也是,赛车整体情况不错。
至于这个不错,究竟是因为赛车研发回到了正轨,还是因为FW37本来就比较适应这条赛道,就说不清楚了。
梅奔在这条赛道的圈速依然领先,然而仅仅是两次尝试,吴轼就发现FW37似乎和他们相差无几。
不过练习赛不是排位赛,所以他毫不犹豫的藏了裤裆,不敢跑得太出头。
一练以1分11秒3排在了第四位,比Kimi还要慢一些。
下午,二练很快开始,吴轼越发感觉到这辆车在这里的如鱼得水。
然后,他就看到马萨回来时,差点撞到法拉利的领队毛里奇奥阿里瓦贝内。
59号赛车新更换的动力单元和变速箱的契合性也非常好。
但迈凯伦就没那么好运了,头哥的变速箱再度出问题,修好后几乎没有了测试时间。
维特尔也遇到了变速箱问题。
一二练结束,吴轼私下里找到了乔纳森,和他一同研究了梅奔两位车手的练习赛表现。
“你是说,你感觉你自己这站有很大几率杆位?”乔纳森问道,有几分不可置信。
要知道,不管是哪场比赛,吴轼都不会这么自信的说杆位的事情。
“我们的差距和梅奔变小了?”乔纳森有些疑惑。
吴轼摇摇头,说道:“高速赛道,最看重的是动力输出,这点上我们不说和梅奔一样,也可以说相差无几了。”
他说着,将赛道的地图完整调用出来。
这条赛道总共10个弯,其中的2号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这都算弯,那摩纳哥全是弯了。
正因为弯道少,所以细节图可以全部展现出来。
“我们在直道的尾速和梅奔相差无几,在弯道里,这些弯道想要拉开差距非常困难。”吴轼继续说道。
乔纳森点点头,越简单的赛道,越难拉开差距。
“你的把握多少?”
“五五开。”吴轼说道。
乔纳森又露出惊讶的表情,他以为吴轼来和他说这个事情,是因为把握充分,结果也就是五五开啊。
不过转念一想,五五开已经很强了!
哪怕非常挺擅长这条赛道的马萨,也不敢说有觊觎杆位的野心啊。
是吴轼之前的表现,给他们养刁了。
沟通结束后,乔纳森没有将吴轼和他说的这个把握外传。
如果梅奔知道了,还真不确定他们会不会更改排位调校,以此来确保杆位。
只要让梅奔认为威廉姆斯的弱小,那么还是可以苟的。
次日上午,三练开始,天气预报带来了不太好的消息,要下雨了。
这个消息让前半段的练习赛显得尤为重要。
练习赛进行到中段,阵雨袭来,赛道湿滑。
吴轼没有什么犹豫,进站换上半雨胎就出去尝试了。
红牛环起起落落,雨天湿滑的路面让驾驶变得更为困难了。
后半段没进行多久,赛恩斯和霍肯伯格等车手,就打滑差点引发黄旗。
反倒是维斯塔潘,在雨地如鱼得水,速度比Kimi还要快,这引得不少人侧目。
然而吴轼的圈速却并没有多快,这让不少人产生了错误的判断,或许吴轼不擅长雨战?
这个猜测没有传播多久就不了了之了,不是吴轼跑出成绩。
而是当记者将这个问题摆在车队领队或者部分车手面前时,他们都是笑笑不说话。
三场练习赛下来,吴轼表现中规中矩,反而是马萨表现的更为优异。
“吴轼,我们看到这是你在练习赛少有的比队友要落后的赛道,是因为不擅长这里吗?”
练习赛后采访,记者问道。
吴轼眼睛到处瞄了瞄,才说道:
“这条赛道并不算难,但是我感觉想要提升速度不仅仅是过好每一个弯道,其中一定有我没掌握的技巧。”
记者们听懂了话外之音,这就是不擅长的意思嘛,委婉的表述大家都懂。
随即,针对维斯塔潘的采访也问到了这个问题,潘子耸耸肩,说道:
“他现在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确实也觉得其中有些需要掌握的技巧。”
结果采访结束,维斯塔潘就勾着吴轼的肩膀,问道:“你在藏什么?”
“啊?没有啊?”吴轼愣了下。
“嘿嘿,我知道你肯定在谋划着什么,不会是杆位吧?下午是会下雨吗?还是说你们的赛车非常不错?马萨的成绩就比摩纳哥好很多。”
维斯塔潘逮着吴轼继续说道。
“应该会下雨吧?”吴轼说了句。
潘子看看天,说道:“肯定会的,你要复刻马来大奖赛的事情吗?”
维斯塔潘眼中流露出羡慕,他自诩在驾驶上有着足够的天赋,却总是要落后一步。
今年大小红牛的竞争力摆在这里,他渴望能够有辆更好的赛车,来和吴轼一较高下。
第224章 第三个飞驰圈
排位赛前,果然还是下雨了,结果等到Q1到来时,雨又停了。
“我们需要在赛道上多停留几圈,确保成绩足够进入Q1。”乔纳森说道。
“嗯,我知道。”吴轼点点头。
“你有看B*C发的新闻吗?”
“什么?”
“他们认为你不擅长红牛环,认为你这一站就要让出赛道领先的位置,滚回到原本的排名去了。”乔纳森笑着说道。
“哈哈,明明我在威廉姆斯,但是好像本地媒体都不太待见我?”吴轼有几分好笑。
“谁知道呢?”乔纳森耸耸肩。
Q1起表,因为刚刚的雨使得路面湿滑,各支车队的策略都被打乱了。
圈速肯定是逐步递进的,谁晚跑谁占优势。
哪怕是竞争力十足的梅奔、法拉利、威廉姆斯都为此头疼。
不得不让车手们在场上时刻关注赛道的情况,以便做出最好的圈速。
阴沟里翻船,在F1又不是什么稀罕事。
好在足够的圈速保住了下限,大部分车队都进行了长达12圈的Q1,这也是比较罕见的。
吴轼在第十位晋级,汉密尔顿遇到些意外,没有跑出足够的圈速,卡在了13位晋级,真是差一点点就要翻船了。
罗斯伯格的窗口期不错,跑出了1分10秒976的成绩,是唯一一个跑进1分10秒的。
最后被淘汰的是马诺二人组,Kimi爆冷出局
法拉利策略组见到地面湿润就换上了半雨胎,后续道路逐渐变干,竟然没有替换干胎。
巴顿和佩雷兹也淘汰出局。
巴顿更换动力单元,多项并罚,要罚退25位起步。
今年的规则还有些不一样,不是说罚退到队尾后,剩余该罚退的位置就作罢了或者延续到下一站,而是直接改为本站进行其余处罚
通过维修区一次、罚时等。
“Q2不会有雨了。”乔纳森说道。
对于是否下雨是很难判断的,但云层走了,那肯定是下不下来雨了。
Q2,大部分车手都开始考虑利用超软胎进行飞驰。
“我先用旧胎飞驰一次。”吴轼跟乔纳森申请。
“当然没问题。”乔纳森同意后,将情况同步给车组。
初期的赛道条件依然不够好,不少车手都和吴轼一样先试试水。
只有维特尔依然没有动身,如果说15年排位赛里吴轼令人深刻的记忆是打破极限的圈速,那么维特尔令人记忆深刻的则是他几乎Q2都只进行一个飞驰圈。
显然,奥地利站,他依然准备这么干。
相较于其余的赛道,这里这么干的风险是很大的,毕竟是才回到赛历的赛道,熟练度并不高。
然而对于许多天才来说,第一圈认识赛道,第二圈熟悉赛道,第三圈飞驰赛道。
吴轼利用旧胎,并非要进行飞驰,而是踩点,感受赛道抓地力的变化。
受到雨水和新沥青的影响,赛道各处的抓地力每圈都存在差异,路肩的湿滑程度也时刻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