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绝对车感 第144节

  吴轼没去想维特尔的位置,他现在唯一要做就是尽快驶出维修区,并衔接好一号弯。

  当检测天线经过维修区出站白线的时候,引擎转速瞬间拉起,整辆车窜了出去,直直冲着赛道中线而去。

  “赶上了!但两人差距不大!”解说惊呼。

  吴轼拐入弯中,身后维特尔的轮胎经过飞驰已经暖起,此时他处于劣势。

  因此他必须尽可能的走好线,不能给维特尔抓到机会!

  嗡嗡!

  赛车循着线路上到高点,在看不见下一个弯心的情况下,方向盘左打入弯3号弯心,这一幕已经在模拟器、脑中演练过无数遍,完全精准的攻向弯道。

  维特尔没法直接追近距离,而一旦等吴轼轮胎暖起来,他估计也没有太多机会发起进攻。

  经验丰富的维特尔并不准备依靠轮胎的消耗来获得这个不太恰当的超越机会。

  他现在在做的是不断给吴轼压力,只等这位新秀出现丁点儿失误,从而可以从容发起进攻。

  可惜这个等待时机,注定要无比漫长了。

  和其余车手不同,吴轼的脑中有着每个弯角的精准数据,他能够将赛车控制到极致,只要不走神、不改变驾驶方式,几乎不会发生失误。

  两人的距离很快又拉到了1.1秒,吴轼的出场圈跑得相当极限。

  两圈之后,两人的距离拉开到1.5秒。

  同时吴轼刷出16圈的最快圈,1分42秒784。

  “位置稳住了,看来相当长时间不会发生进攻了。”兵哥说道。

  “嗯,我们看到,在14圈汉密尔顿也进站换胎了,罗斯伯格15圈进站,梅奔水端的真平啊,策略完全一致。”飞哥感慨。

  前后相继进站,这意味着落后的车手也没有空余的干净圈能够追赶时间,自然没法对内进行什么Overcut①。

  稳定后的赛道上,除了中游集团的争斗,几乎没有了观看点。

  结果等到17圈刚刚开始没有久,科维亚特的车尾冒出浓浓白烟,他直接驶入了砂石区。

  周边的马修立即端着灭火器上前。

  好在这不是失控撞车,科维亚特将车辆停在了围栏开口处,马修很快灭掉了火,并顺便将车推出赛道。

  一圈又一圈的飞驰,对于观众们来说,此时的看点只剩下车辆引擎的轰鸣和飞速驶过的空气炸裂声。

  转播镜头也没啥好拍的,就对准了P房里的吴振林,此时他正戴着威廉姆斯的耳机,站在控制台后门看着转播。

  其实他对这方面不太了解,只是盯着代表儿子名字的“Wushi”位置数据。

  “叔叔,后面的镜头在拍你。”

  露易丝之前和吴轼在梅奔P房的时候被拍过,所以对这方面的敏感度提高了,注意到一边的转播镜头后,立马提醒。

  “拍就拍吧。”

  吴振林露出个微笑,顺便向着露易丝示意方向的镜头打了个招呼。

  第19圈,罗斯伯格充满电流的声音响起:

  “拜托了,可以减少和我的沟通和交流吗?很多说过的事情不需要再说了,我会注意的,让我可以专心驾驶好吗?”

  露易丝扯着耳机,撇撇嘴,这麦真炸,还是吴轼的声音好听。

  其实刚刚梅奔也只是告诉罗斯伯格他和汉密尔顿的差距,以及吴轼和他的差距。

  但是罗斯伯格看得到汉密尔顿,身后的吴轼他也能够通过后视镜看得到,三方的距离没有拉得很开。

  只要没能够追近到DRS区,就完全不用去理会这些数据了!

  过了两圈,罗斯伯格对车队说道:“抱歉,我知道你们的意思是告诉我汉密尔顿慢了些,但我需要管理我的轮胎。”

  正赛很多时候为什么会变得纯粹的跑圈圈?就是因为轮胎管理是比赛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前五位车手的策略基本一致啊,都是黄进黄出,反倒是换上中性胎的马萨已经落后前排集团将近10秒钟了。”兵哥解说道。

  这时,维斯塔潘完成了对纳斯尔的超越,镜头再次给到老维斯塔潘。

  第22圈,乔纳森在TR中提醒道:

  “维特尔在追近你,你必须提高速度,你们现在的差距已经在1.01秒,汉密尔顿的速度在减慢,你们之间的距离在压缩。”

  ①undercut是一种后车先进站,通过轮胎,环境和节奏等优势取得更好位置的策略。overcut反之,后车晚进站,依靠前车让开位置后的干净圈,尽情推高速度,完成超越,在这个时代,overcut并不常见,因为前车进站时,意味着大家都到了进站窗口期,轮胎衰减很严重,如果用力Push大概率陀螺,维特尔就出现过这种情况,所以overcut变成了一种非常冒险的策略,需要车手有着用没抓地力轮胎跑出快速圈的实力大部分有这实力的,排位赛就已经领先,正赛没有意外也不会掉位置,因此现在overcut非常少见。

第193章 斗争消弭于无形

  乔纳森的话仿佛倒入鲨鱼池的血。

  就连威队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法拉利能没有注意到吗?

  罗斯伯格的策略组能没有注意到吗?

  大家当然都注意到了!

  罗斯伯格的车组老早就在提醒这位车手了,此时见到威队的提醒,他们再度提醒:

  “吴轼已经追近你到1.1秒,随着轮胎进入工作温度,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罗斯伯格喘着粗气,内心压力巨大,墨尔本赛道的场景在脑中幻现。

  他立即告知自己要清醒,而后目视前方,盯牢了自己的队友。

  吴轼此时的情况同样不妙,新软胎的法拉利速度非常快,他在跟着维特尔的节奏提高速度,这不利于他的轮胎管理!

  不过经过上套软胎的较量,他知道法拉利软胎的后半程生命期速度会下降不少。

  在几个直道上,他脑子里忍不住计算相关的数据,可算了一圈,都追到罗斯伯格DRS区了,他还没得出结果。

  脑子没法一心二用,他有几分烦躁,在TR中说道:

  “维特尔跟着我吗?他的速度好像非常快!我记得他上个stint没这么快的!”

  和吴轼配合这么久,乔纳森意会背后的含义,开始拉取维特尔上个stint的情况和吴轼的情况进行对比。

  他线下告诉罗德里戈,需要计算下维特尔软胎的衰减情况。

  赛场上,在进入DRS区前,罗斯伯格加快了些速度,将吴轼甩出了一秒外。

  “你的左前胎有些过热,需要注意下,你现在和汉密尔顿的距离是1.501秒,1.501秒。”

  罗斯伯格听到后,心中烦躁,却不得不压制自己的情绪。

  他咬牙,不行就继续追队友好了!反正他的轮胎新一圈,这也算是个优势吧,大概?

  吴轼的耳边不时传来乔纳森报来的和维特尔的差距,他也要尽可能将法拉利甩出一秒区间。

  一旦给对方有了DRS,这个stint基本上就算是输了。

  在头排四位车手明争暗斗之下,前排的竞争又变得有看点了。

  看来大家的新软胎情况都有些差异啊!

  唯一相同的恐怕就是吴轼了,他的速度波动是根据维特尔来的。

  第25圈。

  赛恩斯的车辆速度放慢,走在外侧车道挪动。

  “变速箱和中冷箱出现了问题,请将车辆安全带回。”小红牛跟赛恩斯说道。

  “Copy。”

  赛恩斯也是无奈,他刚刚驶过维修区入口就出现了故障,这意味着他将要用这种龟速挪动一圈回维修区。

  就算能够修好,比赛剩下的唯一意义就是让他积累更多的驾驶里程和经验了。

  第26圈,距离上次换胎已经过去十二三圈左右,前方四辆车的速度又拉开了,之前的剑拔弩张又被一圈又一圈的稳定差距消弭掉了。

  哪怕是专业的解说,也不知道几位车手在这个过程中到底承受着怎样的压力,只能在数据拉开后说些总结性的话语。

  “这样看来,这场比赛的前排阵营很难出现变动了。”飞哥说道。

  “都在控制圈速,都在保护轮胎,前排的格局太稳定了,上赛对于前轮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两个蜗牛组合弯都会持续的转向不足,越是转向不足,对于轮胎的磨损就越大,由不得他们不谨慎啊。”

  兵哥像是聊天一样分析着场上的情景,此时场上确实有些无聊,只有里卡多在和埃里克森争夺名次。

  好几次眼看要超了,又被埃里克森交叉线超越。

  这时候,乔纳森开口:“维特尔的圈速慢了下来。”

  “你们计算的有些慢了。”吴轼有些无语。

  “刚刚维特尔告诉车队,他已经非常非常努力的去推了,但是没法继续提速。”乔纳森说道。

  等到第30圈,罗斯伯格突然来了句:“我感觉我的左前轮有些问题。”

  他的速度确实在放慢,只不过吴轼的速度也在放慢,维特尔的速度更是慢的有些快。

  前四名的秒差已经从原本的一秒左右,跌落到了将近两秒。

  “全力推一圈,准备进站。”法拉利跟维特尔说道。

  第31圈,维特尔进站。

  他没有其余轮胎可选,只能换上更硬的白色中性胎。

  又是一次2.5秒的换胎,拉法今天是全员在线。

  “维特尔这么早进站,白胎能跑完剩下的二十五圈吗?”兵哥啧啧发问。

  “我觉得撑下去有点难,或者说法拉利认为白胎的速度更快,能够玩个overcut?”飞哥也搞不清楚。

  “吴轼那边的策略不知道会怎么样。”

  兵哥话音落下,一段TR响起,梅奔对罗斯伯格道:“BOX,BOX。”

  “啊?!罗斯伯格也要先进站了?!”兵哥的声音拉高。

  “确实到了进站的时间,刚刚罗斯伯格在车队无线电里说左前轮出现了波浪纹,已经快要报废了。”飞哥补上。

  就在这个时候,汉密尔顿上圈1分43.008的成绩刷新最快圈。

  这个画面把二人组看笑了,兵哥先开口道:“罗斯伯格的胎不行了,汉密尔顿反手刷了个最快圈。”

  “说明汉密尔顿也要进站了,不过两者这站的差距确实有些大。”飞哥说道。

  “积分榜上,汉密尔顿领先罗斯伯格足足13分,但哪怕是这样,起步的时候我们也看到汉密尔顿的车头斜着拜访,完全就是为了阻挡罗斯伯格。”

  “吴轼的轮胎情况怎么样了?没看到威廉姆斯有动静啊?”

  赛道上,吴轼还在继续,他的轮胎使用起来就是会比别人省些,这是大脑超负荷运转,精准卡着标准化去跑的。

  最早发现他这个能力的人是老维斯塔潘,当时在雷诺方程式赛车的测试场上,和维斯塔潘一起飞驰的四百多圈,给这位前F1车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现在,威队里的工程师都是知晓吴轼这变态到像是机器人般的巡航,没有人能够比他更加稳定。

  威队此时正在观察圈速情况。

  维特尔出场圈一般般,第二圈依旧没有比吴轼更快,罗斯伯格的情况同样如此。

  然而当乔纳森准备让吴轼多跑几圈的时候,吴轼通过方向盘上的旋钮,表示轮胎衰减到已经无法维持速度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吴轼在进出弯的时候,多余操作越来越多,为了维持速度,他已经在竭尽所能驾驶赛车,这并不比排位赛的飞驰圈轻松。

首节上一节144/2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