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32节

  元文宗见这么多反对自己的声音也是怒从心头起。

  元文宗猛的站起身来,一把将头上的帽子摘下来向着群臣扔去。

  “混蛋!到底是朕是皇帝,还是你们是皇帝!神机营必须建造,汉人也必须任用!”

  “如果有谁不同意,大可辞去官职,回草原牧羊去吧!”

  见元文宗恼怒,朝中反对的贵族和大臣根本不慌。

  “陛下,想想我蒙古族的骄傲,想想前几任皇帝,您真要重蹈覆辙吗?”

  听到这极具威胁的话,元文宗彻底怒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朝朝堂混乱,前几任皇帝哪怕稍微推动一点儿汉文化,损害旧贵族的利益,恼羞成怒的旧贵族就会对皇帝痛下杀手。

  对于他们来说,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汉人不过是自己的奴隶,国家只是统一汉人的手段,根本不需要将汉人当人看。

  所以当皇帝想要削减赋税、提倡汉文化或者让汉人入朝为官的时候,这些蒙古旧贵族便会毫不犹豫的把尖刀伸向龙椅上的皇帝。

  元朝短短98年,换了15位皇帝,其中有不少皇帝在位期间仅仅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就因为和蒙古旧贵族产生利益冲突,被旧贵族残忍杀害。

  但是即便是这样元文宗也无所畏惧,依旧要任用汉人,建造神机营。

  就在元文宗和大臣们对峙的时候,原本已经结束的天幕竟然还在继续播放。

  【聊完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我们延伸一下话题,聊一聊现代火药】

  【大家肯定听说过一个故事,火药在华夏古代只是作为鞭炮的原材料,用来宣传封建迷信,驱赶年兽;而传入西方之后,西方人便制作出了火铳,火枪来征服华夏】

  【可是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就和倭寇刷碗刷7遍一样,都是崇洋媚外的人编造的谎言罢了】

  【现代枪械、火炮使用的火药和古代的火药完全不是一种东西,没错,大家没听错,除了都有爆炸效果外,他们完完全全是两种东西,现在我就来为大家讲一下西方的火药发展史,也是现代武器火药的发展史】

  

第57章 化学属于降维打击

  【举个例子,现代火药和古代火药就好比物理和化学一样,虽然有所联系,有所相似,但是其内在的本质并不相同,当然这个解释并不十分准确,但却十分简洁明了】

  【现代火药起源于1771年,日不落帝国的P.沃尔夫合成了化合物苦味酸,这是一种黄色的结晶体,一开始只是当做染料使用,这也是为什么说现代火药和古代火药天差地别,因为P.沃尔夫合成的苦味酸并未受古代火药的影响,只能算是意外产物】

  【之后便有人发现了苦味酸的爆炸功能,逐渐的被应用于军事领域,这就是早起的黄火药】

  【1779年,有人合成了雷酸汞,它是一种起爆药,可用于击发药或者装填成爆破用的雷管儿】

  “我靠,作者没记错吧,二百多年前就有雷管了吗?”

  “我也一直以为雷管是现代产物,怎么说也得是50年代、60年代的东西,没想到1779年就研究出来了。”

  “主播没讲明白,雷酸汞可以制作雷管,但是雷管的制成并不是在1779年,而是诺贝尔在1865年经过多种实验,最后才被成功发明出来的。”

  看到这里,所有朝代的皇帝和大臣都紧皱眉头。

  由于没有接触过化学,所以现代火药涉及到的化学合成方面的知识对古人来说完全是降维打击。

  “什么是化学,化合物又是什么东西?”

  “合成,合成是什么?”

  “那些方方块块又是什么东西?”

  很显然,古人完全无法理解化学式,当他们看到苦味酸也就是三硝基苯酚的化学结构式和分子式的时候,他们只感觉是一堆线段连接的方块,或者是一堆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的字母和小数字。

  除了明清两朝的皇帝对英文字母略有了解外,其他皇帝完全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就算对英文字母有所了解的明清两朝的皇帝面对化学式和化学结构式也是一脸懵逼,仅仅知道是英文字母而已。

  【1838年,T.J.佩卢兹首先发现棉花浸于硝酸后可爆炸。1845年德国化学家C.F.舍恩拜因将棉花浸于硝酸和硫酸混合液中,洗掉多余的酸液,发明出硝化纤维,即火棉】

  【火棉比火药更加稳定、猛烈,所以火棉一经面世便得到了大力推广,很快硝化纤维制作的发射药便取代了古代火药】

  【1846年,一位意大利化学家将半份甘油滴入一份硝酸和两份浓硫酸混合液中合成了硝化甘油】

  【硝化甘油是一种烈性液体炸药,由于其性质极不稳定,稍微震动和碰撞很容易导致爆炸,所以当时并未被大量生产】

  【1862年,诺贝尔研究出温热法,更加安全的制作硝化甘油,至此硝化甘油才得以大规模生产】

  【1863年,TNT面世,TNT的化学成份为三硝基甲苯,这是一种威力极强,但却非常安全的炸药,即使是明火燃烧、甚至子弹击穿都不会引发其爆炸,TNT逐渐用于装填各种弹药和进行爆炸,逐渐取代了苦味酸】

  【1866年,诺贝尔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发明出了达纳炸药】

  【1872年,诺贝尔又在硝化甘油中加入硝化纤维,世界上第一种双基炸药诞生了】

  【1884年,无烟火药诞生,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为马克沁重机枪的诞生提供了弹药基础】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对现代火药有了基本的了解,正是因为古代火药和现代火药存在本质的区别,所以我才会说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并不能成为四大发明之首】

  天幕中男子的讲解告一段落,可是所有朝代的皇帝却并不兴奋,因为他们完全看不懂。

  和之前讲述袁隆平的故事不同,之前讲述杂交水稻和袁隆平并未涉及技术,因此皇帝们也只能咬咬牙在心底将视频的作者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一遍而已。

  可是这次天幕讲述的现代火药不能说非常清晰,但是其基本原理和基本构都讲出来了,奈何古人看不懂啊。

  直到这时候,所有朝代的皇帝和大臣才明白一件事,天幕终究是天幕,哪怕是后世之人随手创作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降维打击。

  秦朝。

  嬴政很想下令,让有才能的大臣研究化学式和化学结构式,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嬴政明白,这不仅仅是火药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性知识层面的差距。

  嬴政看着天幕中的画面并未纠结太久。

  “罢了罢了,两千多年的差距,不是一个天幕几句话就能讲明白的。”

  虽然这么说,但是嬴政还是着重保存了关于现代火药的记录。

  唐朝。

  李世民也明白,没有一千多年后的知识储备,甚至都看不懂那些化学式和化学结构式,于是便不再纠结于此。

  李世民沉思道:“化学,化合物,化学成分,这是天幕提到的几个关键词,但是化学到底是什么呢?”

  虽然听不明白,不过李世民还是让人好好保存记录下来的内容,毕竟谁都不知道天幕会存在多久,只要天幕一直存在,总有一天会弄明白什么是化学,什么是现代火药。

  清朝。

  和其他朝代不同,乾隆此刻最在意的便是天幕中提到的年份,作为一个接触过公元纪年法,接触过西方人的皇帝,此刻乾隆惊喜万分。

  乾隆皇帝激动的说道:“虽然朕不明白什么是化学和现代火药,但是西方人明白,那就够了。”

  听到乾隆这话,底下的一众大臣纷纷附和,一旁裹着头的和也连连称赞乾隆圣明。

  和拍马屁道:“皇上,您真是智慧过人,只要花一点儿小钱,让西方人教会了我们,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天幕的讲述,提前做出炸药。”

  乾隆装作为难的说道:“可是,现在国库空虚,如果再招收西方学者,开办学堂的话,恐怕国库会吃紧。”

  

第58章 指南针开启大航海?

  和哪里不明白乾隆的意思,再联想到之前天幕和和纪晓岚辩论救济和贪官的问题,和明白乾隆皇帝打算让自己大出血啊。

  和明白是明白,但是根本不敢升起一丝不满,毕竟这已经不是破财免灾了,这是破财买命啊!

  “皇上,这件事您交给奴才去办就行,您不必为钱财发愁,奴才一定办的漂漂亮亮的,保准您满意!”

  乾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那这件事就交给和爱卿了,你办事,朕还是很放心的。”

  说完乾隆便下达了圣旨。

  “传旨,大量招收西方学者,让他们组成学堂教学,尤其是化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

  “筛选出聪慧的学生,朝廷出银子,让他们前往西方更深层的学习化学和物理。”

  “既然天幕提到的年份和现在如此相近,那么为什么我大清不提前造出那些威力强大的火药呢?”

  听到乾隆要学习西方化学技术,再联想到天幕中展示的各种枪炮,炸弹,甚至是原子弹,底下的诸位大臣纷纷表示赞同。

  当然,更重要的是,请西洋人当夫子也好,办学堂也好,甚至出国留学都不需要国库出钱。

  好不容易逮到一个让和疯狂放血的机会,那些与和不对付的官员绝对要咬死不放。

  “陛下圣明,有了天幕的帮助,我大清一定能造出后世的武器!”

  “我等愿意尽心辅佐和大人,必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陛下此举一定能造福我大清!

  “没错!天幕说我大清被洋人欺负,这一次我大清一定比西方更早的造出厉害的火器,这下该我们让西方洋人朝贡了。”

  “有了长枪大炮,我大清不仅要四方来朝,更要天下来朝!”

  如果让现代文网友知道乾隆的打算,恐怕也得是一顿冷嘲热讽。

  只学化学,不学其他科学类目,这和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何其相似,也只是徒有其表罢了。

  就在乾隆皇帝与一众官员畅享美好未来的时候,天幕中的男子开始介绍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四大发明。

  【接下来到了四大发明最后一项,相信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是什么了,没错它就是指南针】

  随着天幕中男子揭开白布,桌子上摆放的竟然是三种物品。

  最左边是一个正方形底座,中间是一个表面光滑的圆形区域,圆形区域上放着一个勺子一样的东西。

  中间放着的赫然是一个制作精良的小型罗盘。从外表看,罗盘应该是金属制品,只有半个巴掌大小,看起来非常精致。

  最右边放着的是一个核桃大小的圆盘,比罗盘更加小巧精致,中间分四个方向写着四个英文字母,分别是“N”、“E”、“S”、“W”。

  【桌子上摆放的便是三种最具代表性的指南针,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电子指南针】

  秦朝。

  听到天幕中男子的讲述,嬴政才明白过来,桌子上摆放的三种物品都是司南。

  嬴政有些疑惑的说道:“司南也能成为四大发明之一吗?”

  嬴政不理解很正常,因为在华夏历史上,指南针的作用确实不大,至少和前三种发明相比较,指南针差的有点多。

  唐朝。

  李世民见到指南针之后也是一愣,因为他也觉得指南针可能配不上四大发明的称号,但是没过一会儿便想明白了。

  “如果朕所料不错,司南能入选四大发明之一,恐怕是因为它对整个世界的联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错,李世民时期万国来朝,尤其是扶桑国,隔海相距甚远,此时罗盘的功能便显现出来了。

  【指南针虽然被我个人列为四大发明最末尾,那是因为我从个人角度出发】

  【如果从全世界角度来看,指南针的发明可以和纸张相提并论,甚至有些人认为指南针比纸张更为重要】

  【我国古代对指南针的应用比较少,但是自从指南针传入西方之后,西方很快便进入了大航海时代,也叫做地理大发现时代】

  【指南针是何时传入西方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根据历史记载推断,大概是12世纪末或13世纪初随着阿拉伯人传入了西方】

  【西方各国多海岸线,尤其是许多岛国更是依靠海洋生存,所以西方的造船业非常发达】

  【15世纪的欧洲已经可以制造出重达数百吨的巨船,再加上指南针的传入,西方凭借巨船和指南针,不久便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随着西方国家对大航海的热衷,欧洲人不仅开辟了西方国家与华夏的海上丝绸之路,还开辟了非洲航线,甚至是发现了美洲大陆,出现了万恶的三角贸易】

首节上一节32/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