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99节

  曹豹正在遐想将来的国相生涯,听到女儿的呼唤才回过神来。

  曹清正色直起身体,朝着曹豹问道:“父亲,我家可缺钱?”

  “缺钱?”

  曹豹愣了下,思索片刻,摇了摇头:“我家虽不是大富之家,可汝父也是为宦七八载,家里也是略有积蓄,足够为你添置嫁妆了。”

  听到嫁妆,曹清白皙的脸蛋微微一红,随后她压下羞怯,继续说道:“既然如此,父亲若是上任国相,可要当心有小人作祟。”

  “小人作祟?”

  曹豹脸色一变,他知道自己家闺女素来聪慧,她说有小人,那十有八九就一定有。

  况且他头一次去地方任职,其实心里也很是不安,既担心会被人嘲笑,又担心自己会被架空,更担心处事不明而被方伯训斥。

  “小人何来?”

  “父亲,贪赃送贿者,为非作歹者,不遵州令者,挑拨离间者,皆为小人也。”

  曹清正色言道:“贪赃送贿者,拉父亲下水也,为非作歹者,置父亲于两难也,不遵州令者,心有反意也,挑拨离间者,嫉父亲恩宠也。”

  “这些小人,皆是心怀鬼魅心思,想要坑害父亲。”

  曹清清亮的声音越来越响:“父亲,方伯父子至徐州,不过短短数月,不但逆转我州颓势,更有向外扩张之势。焉知一州之主可限?方伯乃是汉室宗亲,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本朝光武,也是宗室。”

  曹豹闻言,悚然一惊,随即心里又止不住的升腾起一股烈焰。

  若真是如此,那我儿嫁给刘封,日后岂不是有贵人之相?

  最少也该是个夫人吧?

  曹豹心里越想越火热,连连点头:“清儿所言甚至,这些人乃是要坏了汝父的官路,我必深恶之。”

  “父亲所言甚是,只是还略有不够。”

  “哦?清儿何意?”

  “父亲当为官,只需要做到清廉,公正,听命于州府三条便可,州事可尽数委于郡丞、主簿、功曹,只是在上任后,可先拜访陈家,询问陈家意见。”

  “哦……。”

  曹豹好奇的问道:“为何要问陈家?”

  曹清隐晦的翻了个可爱的白眼:“父亲,陈家乃是下邳国内一等一的豪门,只要他们点了头,主簿、功曹这些本地人,如何还敢坑害父亲呢?况且只要父亲不贪不占,服从州府,有事及时和方伯、公子禀报,即便有些许过失,方伯又如何会苛责父亲?”

  “恐怕到时候的板子更会落到陈家身上,毕竟陈功曹是陈家人,可陈家人不都是陈功曹啊。”

  曹豹拍案叫绝:“妙啊!吾儿所言,甚妙!”

  听完曹清的话后,曹豹彻底安心了下来。

  仔细想想,一旦交了兵权,几乎就没了最大的开支。

  平日里还有刘封先前所给的一成冰糖、雪盐干股的利息,自己的钱当真是花不完。

  曹豹得意洋洋,觉得若是听清儿之言,彻底放弃兵权之后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反倒是在下邳国相任上,能抓住几个不长眼,想拉自己下水的狗东西,说不定还能更得方伯看重,将来方伯入主朝廷,当了大将军,自己这千里马接任方伯,岂非名正言顺?

  一想到这里,曹豹不由激动起来,满意的看着曹清,带着美好的遐想感叹道:“如此,为父可无忧也。”

  老大爷昨天白天,高压160,低压120,去了医院回来还勉强保持了更新。不小心把一部分章纲给放进更新里,跟大家道个歉,已经修改了。

  只是老大爷想不明白,有些读者为什么会幸灾乐祸,对老大爷和这本书的恶意有这么大吗?

  如果这么讨厌这本书和老大爷,为什么还要花真金白银看?

  看了一些评论,真的让人很心寒,老大爷奔五的人了,吃着降压药坚持日万真的不容易,不求各位大大们关心我,至少别再气我了吧,谢谢

  老大爷本来不想说这些,毕竟作为一个作者,更新是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一些小病没必要说出来博大家的同情,但最后还是决定说一下,因为刚刚看完书评,血压又高了,现在头晕眼花,打这段书评都是分了好几次。先去躺一会,希望能保证明天早上的更新,谢谢大家。

第123章 戏志才谋断广陵

  定陶城外,看着卷旗败逃的吕布军,曹操心情激昂,只觉得出了一口恶气。

  想起去年兵败濮阳,险些连命都搭上了。

  幸好当时吕布并未认出自己,还询问自己曹操在哪。

  急中生智的自己直接回了一句骑黄马者,曹操也。

  全靠了这一句充满了急智的金句,这才堪堪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可想那一战败的有多惨。

  不过现在,风水轮流转,自己在堂堂正正的野战之中,击败了远道来援的吕布军。

  只可惜城中守军没有损失,暂时还是攻不下定陶城。

  就在曹操犹豫不决,是见此见好就收,返回鄄城,还是继续围攻定陶的时候,戏志才悄悄的来到他的身边。

  咳嗽声惊醒了曹操,回头一看,正是自己心腹戏忠。

  戏忠姓戏,单名一个忠字,字志才,即是曹操早期的心腹谋主,智囊戏志才。

  “志才,汝风寒刚好,吹不得风,怎么又出来了。”

  曹操对戏志才很是关心,如果说荀是他的大管家,程昱是他的眼睛,那么戏志才则是他的智胆。

  曹操和戏志才一见如故,性情相投,对其相当尊崇,无计不从。

  “明公,我已无事了,只是还有些许咳嗽。”

  戏志才本人却是满不在乎,走上前对曹操道:“明公,我恐刘徐州有南下广陵之志啊。”

  “南下广陵?可靠吗?”

  曹操大惊,确认道:“他才刚刚拿下琅琊,如何还有余力南下,不怕泰山军不稳吗?况且即便他有这个胆略,那他的粮食从何而来?”

  “乃我分析所得,不敢说算无遗策,只是……咳咳。”

  戏志才话说到一半,又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曹操赶忙搀扶道:“先生,不必再说了,我们先回大帐。”

  回了中军大帐,喝了些许热汤,戏志才才压下了咳嗽,给曹操介绍起来:“刘玄德在琅琊速战速决,节省了大量的军粮,而据说臧霸已经投诚,愿为刘备效力,泰山军已不足为患。”

  曹操眉头紧皱,他皮肤本就黝黑,此刻脸色阴沉,俨然像是个锅底:“那粮食呢?就算泰山军投诚了,他的粮食也不够再下广陵了吧?”

  广陵郡虽然隶属徐州,可实际上它的领地十分广阔,又因为境内水网密布,河流众多,将平原切割成一块块难以互通的小块地形。

  而以广陵郡郡治广陵城为代表的核心地区,却是远离徐州,紧靠着长江,几乎贴在丹阳郡、九江郡和吴郡的边上,反而同扬州这三郡的联系更为紧密。

  因此,想要从郯城南下,进取广陵,同北上开阳不一样,完全就是劳师动众,兴师远征。

  没有大量的粮草积蓄,那和送死没有区别了。

  戏志才叹息一声:“臧霸一下,莒县的萧建如何能撑得住?刘备有徐州方伯之名,琅琊诸县传檄而定,只有一个莒县,如何敢做抵抗?据细作来报,莒县被围之后,萧建次日便出城投降,然后被送往了郯城。”

  “此人虽无能,却并不劳民,在莒县两年,竟囤积了数十万石粮食。”

  戏志才苦笑叹息道:“莒县开城之后,陈元龙从中搬运了大量粮食上船,沿着水路送往郯城,徐州军南下广陵的粮食很可能就是这批。”

  “刘备自得了琅琊之后,驻军却不分驻地方,而是继续聚拢于郯城,扩充亲信所部,日夜整训编练,必有图谋。”

  “忠纵观徐州,唯有广陵,对刘使君最具诱惑,此时出兵,当可乘袁术、刘繇等人互相牵制,无力干涉之时,轻松拿下广陵诸县。”

  曹操黑着脸在大帐中来回走动,心里想着那几十万石粮食,这批粮食如果归他所有,他能横扫整个兖州,将那群叛臣贼子统统杀光。

  “不行,不能让刘大耳如此舒舒服服的拿下广陵。”

  曹操细小的眼睛眯着精光,心里已经有了成算,却还是先问戏志才道:“我欲阻刘玄德南下,先生有何教我?”

  戏志才显然早有成算,听得曹操请教,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可多管齐下。一路遣细作出动,可分入琅琊,散播袁谭欲横扫青州的消息,逼迫刘徐州分兵琅琊。分路郯城,散播泰山军要造反的假消息。最后可使一言辞犀利,忠贞不二的智谋之士,先后前往郭贡、袁术处,向其示警。”

  “郭贡?”

  曹操想起来此人乃是凉州军所拜之豫州刺史,先前张邈、陈宫联合吕布偷袭兖州的时候,这人也曾带兵来趁火打劫,围困鄄城,幸得荀文若单骑赴约,劝退对方。

  本来曹操还想着等平定了吕布、陈宫、张邈之乱后,就去找他麻烦。

  现在看来,倒是可以废物利用了。

  “志才此计,与操不谋而合!”

  曹操大喜道:“可让仲德出马,当马到功成。”

  “可使仲德使郭贡,备言玄德欲往攻鲁、沛,重扶陈任沛国相。再去袁术处,告知其广陵已危。”

  戏志才点头赞同道:“明公所思齐备,忠无事可补也。”

  “善!即刻如此去办。”

  曹操冷笑道:“袁公路早将徐州、豫州视为囊中之物,却都为刘备所窃,某正好驱狼吞虎,让他们二人好好的去争上一争。”

  戏志才也是点点头,思索了片刻,补充道:“明公,仲德是否还可去江东一次?”

  曹操愣了一下,第一反应是跑那么远做甚。

  随后,他很快就明白了过来,激动的站起身一拍双手:“妙啊!志才真乃是大才!”

  孙家军同刘繇在牛渚都已经对峙了近一年了,双方几次攻伐,互有胜负,可战略上到底还是刘繇大获全胜了,压的孙家军始终过不了长江。

  可不论是孙家军,还是刘繇,主要力量和地盘都集中在长江沿岸的厉阳、丹阳和吴郡,偏偏广陵就夹在在三处中间,抵达任何一处都只需要数日功夫。

  料想不论是袁术、还是孙贲、吴景,还是刘繇,都不希望刘备这个庞然大物出现在他们的身边吧?

  最关键的人就是刘繇,原先刘繇呆在广陵避难,迎来朝廷表为扬州牧消息的时候,袁术是持欢迎态度的。

  袁公路当时竟一反常态,不但主动削去了自己自表的扬州牧一职,更是派出吴景、孙贲去广陵迎接刘繇,然后将其安置在曲阿,正式上任扬州牧。

  当然了,袁公路也不是做善事的,要不然他干嘛不直接把扬州州治厉阳给让出来?

  袁术的目的其实很清楚,就是想要挟刘繇以令扬州。

  好,我这个自己表奏的扬州牧,扬州的各个郡国太守不服我,没问题。

  那刘繇这个朝廷正式拜除的州牧你们总得认吧?

  不认,那就是朝廷叛逆,我以王师征伐之,顺应天理人和。

  认,那就乖乖的听我袁术的调遣,那就可以兵不血刃的换掉这些太守,用自己的亲信取而代之。

  袁术的如意算盘打的就是这么精明,算盘珠子都快崩到刘繇的脸上了。

  可他却忘记了自己的名声和信誉已经是负数这回事了。

  袁术自从起兵以来,唯一有信誉的就是对孙文台,孙坚是唯一一个吃了败仗跑去依附袁术,不但没被吞并,还能得到兵员粮草军械补充的小军阀。

  其他人死的有多惨,都被刘繇当成了前车之鉴。

  不觉得自己能当刘文台的刘繇怕了,直接在曲阿捅了袁术一刀,团结了一大票害怕袁术过江的豪强士族们,死撑着长江防线不垮。

  可刘繇害怕袁术,不代表刘繇就能亲近你刘备啊。

  刘繇自己也想当这扬州牧的,而且自觉形势一片大好。

  万一你刘备拿下了广陵不知足,想到江东插上一脚,刘繇自认可扛不住三万的大军过江。

  戏志才正是看清楚了这一局势,同时也把握住了刘繇对刘备既用且防的心态,所以才劝说曹操让程昱顺带去一次江东。

  都不用说动刘繇反水,只需要刘繇保证不过江北,孙家军那一万多精锐就立刻从泥潭里解脱出来了,再加上袁术这边直辖的一两万亲军,以及郭贡那一万多豫州兵马。

  这些军队加一起总计有五六万人之多,只要粮食能跟上,随时都能兵进广陵,这样大的压力,瞬间就能让刘备动弹不得。

首节上一节99/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