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64节

  曹操似乎记得这小子,之前和本初通信时,还听本初提及过。

  据说这个叫刘封的小家伙年少早慧,在北地有着不小的名气,据说还是公孙瓒帮他扬了一波美名。

  “就是此子,北地传言,他六岁即知孝敬父母,刘郎怀橘、卧冰求鲤,皆是有口皆碑。”

  曹操啧了啧嘴:“这刘备怎么就这么有福气,生了个儿子从小就没管过,竟然自己就折腾出这么大的名气了。”

  想到自己家儿子曹昂,原本曹操是非常满意的。

  虽然出于侧室,但生母早亡,自小就是正室丁氏抚养大,可算是曹操的嫡长子。

  这孩子从小聪明懂事,孝顺恭谦,文武双全,既能读通经纶,又能上马拉弓,更在前年时,为挚友陈留太守张邈举为孝廉。

  有了这样的嫡长子,曹操一度是非常自得的,可谓后顾无忧。

  虽然自己的儿子还年轻,没有经历过战事,但其他方面同本初家的袁谭、袁尚相比,曹昂可谓是丝毫不逊色于对方,甚至性格谦和,尊敬长辈,友爱兄弟。

  比之失和的袁谭、袁尚,曹昂尤有过之。

  可今天他觉得有些不对味了。

  凭什么自己家的宝贝儿子二十岁了才通过好友张邈举了孝廉,现在张邈还反了自己,双方已经是你死我活的状态。

  而刘备的儿子却轻轻松松的扬名北地了,甚至都没费什么政治资源。

  这一点曹操可再清楚不过了,刘备那点家底,几个好友之间谁不知道?

  要说公孙伯圭肯为了刘大耳的儿子使用自己的政治资源,谁信?

  公孙伯圭最多也就是顺势而为,顺手推了一把,帮了点小忙罢了。

  更可能是,公孙伯圭看出了这孩童的优异,想要提前栽树,好让自家后人乘凉。

  “此刘大耳,怎就运气如此之好?”

  曹操越想越气,忍不住想起了去年:“他去年不费半箭之力,竟夺得徐州,也太便宜他了!”

  要说曹操此时心里不后悔,那是假的。

  他前两年实在是太过膨胀了,北逐田楷刘备单经,东破黄巾陶谦狼狈归徐、南击袁术仓皇落跑,可谓是连战连胜,军心士气达到了巅峰,大有气吞中原之势。

  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学起了以杀止战之策,下令一旦四面合围,便不再纳降,全城俱屠!

  这是相当畜生的做法,完全是丧尽天良的。

  曹操这里的屠和历史上大部分的屠意思不一样。

  其实历史上许多屠城并不是真的把城里人全部杀光,而是军队系统性的洗劫,是没收全城的财务资源物资,并不是只冲着杀人去的。

  哪怕是不封刀的屠城,那目的也是洗劫和性侵,虽然有杀人,但大部分士卒的目的还是钱和女人,而不是杀人。

  可曹操的屠城却是实打实的屠城,全城百姓,一个不留。

  才会杀的泗水断流,彭城百里无人烟,遍地枯骨。

  曹操的本意是想用恐怖慑服敌人,本心可能是想要屠一城而救百城,用“小恶”来行“大善”。

  但结果就是,他学的稀烂,反而造成了惨绝人寰之事,手底下的军队也变得扭曲起来。

  毕竟战场厮杀和屠杀,带给军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一旦屠杀这种事情搞多了,军队真的会恶魔化的。

  曹军日后对曹家没有太多的忠心,司马家轻而易举的就篡夺了洛阳中军,几乎没有什么将领为曹家流血,根子很可能就是这时候种下的。

  同曹魏相比,两汉的中央军对刘氏的信任和忠诚,那可高太多了。

  周勃能靠一声左袒为刘,削平诸吕,再造刘汉。

  张彪可凭一千余禁卫军,逼杀梁冀,桓帝亲政。

  司马懿仅靠一个高平陵之变,就能篡夺了曹家军权,真是天大的笑话。

  如果给曹操一个后悔的机会,他一定不会再干去年徐州的蠢事,但现在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仲德,刘备不过一北地寒门尔,素无亲信可用,又无宗族之辅。眼下他初入徐州不过数月,有何根基可言?不过是陶谦死后,徐州众多士族豪强联手推出的幌子。”

  “其人必定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曹操越说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有理:“我若是先对徐州用兵,必然势如破竹,一旦拿下徐州,有了钱粮,回过头来剿平吕布张邈,当可有事半功倍之效啊。”

  程昱眼里闪过无奈,自家明公仿佛对徐州着了魔似的。

  可既然如此,去年又为何一意孤行,不听众人劝说,非要把徐州杀个尸山血海呢?

  现在就是真击破了刘备,也掌握不了徐州。

  徐州人跟你有多大仇恨,您心里不清楚吗?

  别再自我安慰了啊。

  面对着曹操渴望的眼神,程昱心中叹息一声,抬起头回答道:“昱以为明公此计可行。”

  曹操闻言大喜,之前荀、程昱和戏志才可是激烈反对的,就连夏侯也不同意,自己这才放弃。

  他刚才也是嫉妒刘备好运才忍不住又觊觎起徐州,却没想到程昱会松口。

  他忍不住确认道:“仲德所言当真?”

  程昱面无表情道:“自然为真,昱如何敢欺骗主公?只是在行此策之前,恳请主公先做一件事情。”

  “何事?”

  曹操乐呵呵的跳了起来,大有你尽管说,我一定照做的架势。

  程昱不慌不忙道:“昱请明公行此策之前,先将家眷子嗣尽数迁往邺城。”

  曹操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硬了起来,他瞬间就明白了程昱话里的潜台词。

  这不就是暗示他不趁早送走家眷,等兵败之后再想送就来不及了吗?

  曹操无奈叹息一声,原来程昱的态度依旧是坚决反对,只是换了个角度劝谏自己罢了。

  曹操这个人,军事天赋其实真的不高,至少绝对算不上顶级一档,连T1档都很勉强。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听劝的时候是魏武帝,不听劝的时候就是曹阿瞒。

  他人生中绝大多数的关键胜仗都是赢在了听劝,而包括一炮害三贤之内的大部分败仗,都是输在了不听劝。

  曹操无奈叹息一声,也没责怪程昱的意思。

  程昱倒也没有害怕的意思,上前报告起了其他情报,主要是吕布、张邈联军的调动情况。

  吕布此时就任兖州牧,拜薛兰为别驾,李封为治中,这两人都是兖州本地的士族领袖,能量很大。

  被吕布分别派驻到关键城市,威胁曹操侧翼。

  戏志才、程昱的意思是想要先解决这二人所盘踞的巨野县,可曹操不听,他想要先拿下济阴太守的定陶,因为定陶有粮食。

  两人再次讨论起来。

第98章 北伐臧霸

  另外一边,郯城县内,刘备最终做出了对曹宏的决定腰斩。

  曹宏里通曹操,原本只是刘备的猜想,但随后的证据越来越多,甚至还顺藤摸瓜抓到了一个曹操的细作团伙,直接证实了曹宏背后的人确实是曹操。

  这下曹宏再也没了希望,随着曹宏被处刑,丹阳派也彻底分裂。

  原本权势滔天,横行霸道的丹阳派再也不复存在,曹豹直接跳槽了不提,就连剩下的许耽也对这个称呼避之不及,完全没有半点继承派系老大的想法。

  自从曹宏死后,曹宏一系的丹阳文官也被清洗,腾出来了不少位置,被刘备分给了各个派系,甚至连刘封都分到了几个位置,安排上了刘儿营出身的大龄少年。

  为此,刘封还特地赶回郯城县,为他们加冠,取字,自此成年。

  眼看着各项事情都按照预计的发展,刘封心里总算松了口气。

  只要再等一个月,出兵琅琊,成功解决了臧霸,那这徐州的局面就算是真开了个好头了。

  时间飞逝,随着屯田、练兵、制糖、制盐、收粮等项目不断的顺利开展,徐州开始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原先被毁的襄贲、兰陵、承县三城,也都重新恢复了人烟。

  虽然与战前相比,这点人烟微不足道,但比起一个月前的野兽横行,百里无人的情景,已经是好上太多了。

  到了三月初,随着臧霸的库存粮食已经渐渐见底。

  同时,兖州也传来了最新消息,曹操大军终于出动,直驱定陶。

  吕布军也开始动员,由吕奉先亲自帅军,驰援济阴郡治定陶县。

  曹、吕双方即将在定陶城下展开一场新的大战。

  而南方,刘表呼应刘繇,在西线对袁术侧背发动攻击,郭贡也趁机进攻豫州的袁术地盘,两边的配合,搅的袁术头大欲裂,只能回身迎战。

  孙策依旧和刘繇隔江对望,迟迟找不到突破江防的办法,拿对方没辙。

  这样一来,徐州周围的军阀竟然都忙于征战,出现了一个无人能威胁徐州的窗口期。

  尤其是曹操,刘封可是知道寡妇曹一直觊觎徐州,贼心不死,甚至鬼迷心窍到几次三番的想要扔下兖州的吕布不管,三伐徐州的。

  虽然历史上荀、戏志才和程昱是把他给劝住了。

  可如果刘备过早的陷入到和臧霸的战争中,天知道曹操会不会觉得这是天赐良机,不听荀他们的话了呢?

  这可不是胡思乱想的,别看曹操把荀夸上天了,可他对荀并不是言听计从的。

  别的不说,荀他们劝阻曹操伐徐州,曹操就没听。

  劝曹操别在徐州搞大屠杀,曹操也不听。

  劝曹操先打兖州巨野,后打定陶,曹操还是不听。

  劝曹操别在宛城瞎玩寡妇,曹操依然不听。

  所以与其把希望放在荀他们能劝住曹操的可能上,还不如老老实实多等一点时间,等到曹操去定陶浪起来了才会更安全稳妥。

  得知曹操、吕布、袁术、郭贡等全都打起来了,刘封、陈登、鲁肃一致认为,此时此刻,正是刘备军北上的最佳时间。

  刘备北伐琅琊的除草行动全面展开。

  三月初一,众人汇聚在州府,召开最高保密程度的作战会议。

  在会议上,刘备开始分派任务。

  第一,从东海郡和下邳郡各自调集两千五百郡兵,其中四千人随主力北上作战,其余一千人分作两部,各自入驻兰陵、承县,负责把守城市,同时负责随时支援后面的陈到、徐盛所部。

  第二,陈登为主帅,曹豹为副帅,辖张飞一部两千人、赵云一部一千五百人、许耽所部三千五百人、曹豹所部八千人以及下邳郡兵两千人为主力,共计一万七千人。

  水路并进,绕过即丘,直趋开阳,先发制人,最低限度也得将臧霸堵在城内,不能逃脱。

  此外,还需要负责切断开阳和临沂、阳都之间的联系,使其成为一座孤城。

  第三,以关羽为偏师主帅,鲁肃为参军,领本部两千人,章诳所部一千五百人,东海郡国兵所部两千人,田豫所部一千五百人,共计七千余人,围攻即丘城。

  第四,以夏侯博为主将,陈到为副将,刘封为参军,都本部五百人,徐盛部一千人,共计一千五百人,进抵缯县,看住昌。

  同时下令下邳国提高戒备,多发细作,谨防袁术、曹操、郭贡有不轨之举。

  刘备率领本部一千五百人,剩余的东海郡国兵两千人,丹阳兵三千人,共计六千五百人,坐镇郯城,担任总预备队,掌控全局。

  这一个多月以来,此套计划已经经过刘封、陈登、鲁肃、关张、曹豹等人多次探讨修改,最终才得以定下。

首节上一节64/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