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43节

  只是臧艾身为臧霸的嫡长子,又已经出仕,还是担任开阳的主簿,对于臧霸的家底可是非常清楚。

  臧霸现在不仅仅是缺钱,也同样缺粮。

  粮食虽然缺的不是很多,勉强够吃到六月夏收,但真没有半点多余的了。

  这下可就头疼了啊。

  糜家想要粮食,愿意出高价购买,自己虽然也愿意卖,但是粮食不够这可就没办法了啊。

  臧艾苦笑的朝着刘封和糜路说道:“两位也都不是外人,那我也就实话实说了。不瞒两位,开阳的粮食早就已经见底,家父从周围调集了剩余粮草,也仅仅只够全城百姓和士卒吃到夏收,真就是一点都挤不出来了。”

  刘封和糜路脸上都露出了非常明显的失望之情。

  臧艾也很无奈,但粮食还是决不能出售的。

  忽然,刘封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臧主簿,我们可否先以高价购买粮食,然后再从远处购买粮食回售给贵方?”

  臧艾刚开始一脸懵逼,直到刘封解释了之后,才理解了过来。

  原来刘封解释说刘备需要粮食要的很急,因此糜家根本没有时间去远方筹集粮食。

  也就是糜家缺少的不是粮食,而是时间。

  如果有充足的时间,糜家是完全可以筹集到足够的粮食的。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能在开阳赊借一笔粮食,先送到郯城交差,然后再从其他地方收购粮食还给开阳。

  臧艾被刘封的大胆和精明给震惊到了,他没想到对方居然能想出这么粗看离奇,可细想之下却有相当靠谱的主意。

  刘封甚至拿出了详细的细节,只要臧艾愿意,他们可以以1.5倍于市价的价格采购粮食,而回头则以市场价回售同样数量的粮食给开阳。

  中间的差价,他们甚至还可以多留一倍作为押金。

  借贷的时间仅仅只需要两个月,现在是一月,那么三月下旬即可还上粮食,对于开阳根本毫无损害。

  求追读,求月票,求支持,谢谢!

第72章 臧霸的忧愁【求追读!】

  第72章 臧霸的忧愁【35求追读!】

  之前有说过,臧艾并不是一个纨绔子弟,相反还是一个有才能,学识和能力的二代。

  因此,他能看得出这个办法确实能够解决臧家的燃眉之急,而且也让糜家获得好处

  这样一来,两方都能得利,就像是眼前糜封所说的双赢。

  虽然臧艾明显已经动心了,可到了最后,臧艾也没能做出决断。

  “事关重大,此事必须禀报家父,请他定夺。”

  对于臧艾的态度,刘封两人自然全无不可。

  双方约定了再见之后,臧艾也顾不得酒宴了,直接起身告辞。

  离开客栈之后,臧艾已经无心继续办公,索性直接回家。

  到家之后,问明父亲在家,臧艾直接前往拜见。

  对于臧艾这个儿子,臧霸可是非常喜欢的,经常自诩自己这个武夫,却生出了个儒生士人。

  只是可惜,现在这个世道已经没有豪强寒门上升的渠道了,而且臧艾士人的身份,也未必被士族们承认。

  纵使臧艾读书再多,没有名师、同学、经学士族帮忙扬名,他依旧只是个豪强子弟。

  臧霸此时正在书房中犯愁。

  公孙度那条买马的渠道可不好搞,要是这次没能成功交易,以后断了联系,那可就再也没有买马的渠道了。

  可臧霸这段时间以来,能搜刮的地方已经都搜刮了,还找人借贷了不少,可依旧没能凑够。

  汉代税制,田赋三十税一,可这仅仅只是田赋,也就是你种地种出来的粮食,要先交一次粮食税。

  后世人大多觉得汉代税收很轻啊,竟然才3.3%,可这是个极其严重的误判。

  因为在田赋以外,还有大量的其他税种。

  包括但不限于亩税,每亩10钱,每年交一到四次,全看当地官员的良心。

  算赋,这个是家庭成年人口交的人头税,但至于你是不是成年,对不起,还是得看当地官员的良心。

  要是没有良心的,你家五岁的娃看着都像是十五岁,家死了几年的人照样还在官府的税账上,所以都得继续交钱。

  口赋这个就很有特色了,理论上是未成年人交的人头税,汉代帝王为了怜惜民众,历来会减免这方面的赋税。

  可实际上,许多未成年人却根本享受不到这份恩泽,是不是很惊喜?

  这份惊喜来源于大汉底层官吏和豪强们觉得,陛下无权剥夺孩子们的纳税荣耀。

  至于其他的践更啊、徭戍、劳役啊、桑农税啊,宅邸税啊。

  只能说东汉和后面的各个王朝没有本质区别,也是一个万岁的国度。

  所谓曹魏能把税收到农民八九成的收入,那是算上了这些杂税的,如果仅仅田税就交八九成,那曹魏的官员都是亡灵法师,只能靠死人种地了。

  毕竟算上杂税,全部产出都交了还得倒欠官府,可不得白干活来还债了。

  曹魏真正对百姓压迫过狠的,是田赋太高了,他们的田赋往往征收到五成以上,可即便这样,百姓活的依然比军户好。

  所以曹魏后期只能靠中军打仗了,郡国军户兵越来越烂,这一点也被晋朝完美继承复刻。

  作为东汉末年,一个合格的豪强和军阀,臧霸觉得自己还是很有良心的。

  因为这些杂税,他仅仅只收到了后年。

  因为臧霸觉得这些钱已经足够养兵了,短时间里也没必要扩充,也就不需要继续盘剥百姓了。

  这年头百姓太苦了,让他们缓一缓也好,毕竟割韭菜也得养一养啊。

  可现在,缺钱的臧霸开始琢磨,要不临时把大后年和大大后年的杂税提前收一下?

  开阳这块地方还是很富庶的,也没有经历过战火,这两年风调雨顺,田地又有沂水灌溉,大部分百姓家里都有些底子。

  就算多交个一两年税,也都负担的起。

  毕竟如果不是自己冒死击败了黄巾军,开阳这早就成白地了。

  臧霸忍不住又叹息了一声,他也想治下百姓的日子好过点。

  可实在是这年头马匹的价格太昂贵了,尤其是战马的价格,已经飙升到天上去了。

  想要少买点,公孙度那边肯定没兴趣。

  人家一个掌控了半个辽东的大军阀,就跟你谈几十匹战马的小生意?

  要知道就是这一百匹都是他好容易才谈下来的。

  原本对方可是少于两百匹不谈价的。

  现在已经一月下旬了,算上路上的时间,最迟二月中得把钱送过去。

  这样马匹出发的时间会在春季,要是拖到了夏季,天气湿热,马匹就容易生病,损失可就巨大了。

  就在臧霸心情焦躁,犹豫不决的时候,长子臧艾回来了,还特地来求见他。

  臧霸收拾了下心情,把儿子叫进书房。

  臧艾一进来,身上就带着很重的酒气,显然是去赴宴了。

  而且回来之后也没有梳洗过,这对于臧艾这种守礼君子来说,是极为少见的情况。

  臧艾进来之后,顾不得失礼,先将刚才在糜家酒宴上,对方的提议说了一遍。

  臧霸一边听着,眼睛一边眯了起来。

  他心中默默计算起来。

  如果糜家可信的话,那这倒真的是一场双赢的交易。

  糜家拿了他的粮食去刘备那邀功请赏,然后他拿着糜家给的钱去买马。

  然后糜家会去周边的地方收购粮食,再运到开阳来平价回售给他。

  臧霸和臧艾的反应一样,先是眼睛一亮,觉得是个好法子,可冷静下来之后,也发现了不少风险。

  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糜家能否如期还上粮食。

  刘备想要屯田,那粮食可少不了,最起码都是大几万石,甚至十万石以上。

  现在可不比陶公在的时候了,那时候徐州州府仓库里还有往年积蓄的粮食,府库里也有足够多的钱财。

  刘备是一穷二白,接手一个烂摊子,府库粮库空荡荡的,想要屯田,几乎全得靠糜家和士族豪强们掏腰包买单。

  因此,臧霸对糜家要求买粮食倒是没有什么怀疑。

  因为这合情合理,而且也很常见。

  臧霸和臧艾最大的疑虑,就是糜家能否及时还上粮食。

  感谢公元1大大的盟主打赏!

  真的非常感激!谢谢大大的支持,这是本书第一个盟主,老大爷激动的有点语无伦次了。

  总之真的非常感谢,上架之后会有专门的加更回馈,谢谢公元1大大。

  另感谢罗世英、何文、不得不品尝、乱弹琴乱弹情、树枕尾熊2票、怀古颂2票、书友20220507214053338、若初见心唯你2票、

  獬豸狴犴、书友20210803071608051、陌谨安2票。

第73章 面见臧霸【求追读!】

  第73章 面见臧霸【45求追读!】

  糜家家大业大,是天下有名的豪商,徐州本地的龙头商贾世家,诚信是没得说的。

  如果不是事关臧霸生死存亡,他肯定直接就信了。

  臧霸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又回过头问臧艾的意见。

  可臧艾也给不出答案啊。

  而且这锅太重了,他也背不动。

  臧霸眉头紧皱地问道:“那他们想买多少粮食?”

  “十万石以内,有多少要多少,给的价格是市价的两倍。不过如果需要他们回售的话,就只肯给一倍半了。”

  嘶……

  臧霸心算了一下,目前粮价的行情,粟米是220钱一石,十万石可是两千两百万钱。

  这糜家还真舍得投资啊。

  臧霸没来由的升起了一股嫉妒,怎么就没有这等豪强商贾看上自己呢?

  明明自己也挺能打啊,而且也能安定地方。

  开阳不就让自己治理的挺好吗?

首节上一节43/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