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8节

  刘封赶忙继续使劲:“小侄冥思苦想,终得一计,那就是拜叔父为下邳国相,镇守下邳。到时候叔父只需要垂拱而治,萧规曹随,必能得陈功曹家乡父老的称赞,到那时候,陈功曹必为叔父胸襟所感,双方化敌为友,成就一段佳话啊!”

  曹豹大张着嘴巴合不起来,只觉得原来我当国相还能有这好处?

  “况且广陵郡地处淮泗第一线,两面受敌,西有袁术,东有吴景,被袁公路的势力包裹在中间。郡中多有不服郡府、州府,亲近袁术的逆贼,局面错综复杂,相当危险。”

  刘封为曹豹分析着两个郡国的优劣,下邳国被夸上了天,而广陵郡则是危机四伏,凶险异常。

  曹豹其实已经被刘封给彻底说服了。

  他开始真正相信刘封父子对他是善意的,是能为他着想的可靠主公。

  这股信任是带着冲动的,回头会慢慢消退,但之前播种下的信任种子却是开始发芽了,只要刘封和刘备能够言行一致,相信这信任必然会越发壮大。

  “不过叔父,这一切还是得立功。”

  刘封面露难色:“叔父您也知道,我父虽从陶公手中接任州牧,可实际上也是多赖别驾、叔父和功曹之功,权势如何能与陶公相提并论。”

  “因此,只有立下功劳,我父亲才能顺理成章的推举叔父为国相啊。”

  刘封谦让了一手,还捎带上了曹豹。

  曹豹哪有什么拥立之功,他当时算阻力还差不多。

  可既然刘封都这么夸他了,曹豹自然乐得默认。

  这一次,曹豹没有犹豫,而是爽快的问道:“这一次需要叔父如何配合,贤侄请尽管直言。”

  刘封大喜,赶忙将自己的计划托盘而出:“叔父,这一次行动首重保密,切不万不能泄露分毫,否则事必不成。”

  “需要叔父做的其实也并不多,叔父可按部就班的继续拣选部曲,借着拣选的由头,让部曲做好开拔的准备。”

  “一旦开始行动,叔父可直接带部曲出发,不用告知属下行动细节,只需要沿着官道而行,直扑开阳城下即可!”

  曹豹听的连连点头,只觉得刘封计划相当稳妥,也确实不用跟手底下人说些什么。

第64章 上门送礼

  有州府和刘使君的开拔命令,又是曹豹自己的嫡系部曲,随时开拔真是毫无难度。

  等到了开阳城下的时候,那也已经图穷匕见,根本就无须再保密什么了。

  不过刘封又提出了一个稍稍有些难度的问题。

  “叔父,我父这州牧之位,乃是陶公所赐,这份恩情一直在我父心中,不曾或忘。也因此,我父对叔父一直是抱有期待的,对于许中郎将也有很大的期许。”

  刘封故做犹豫的顿了顿,在曹豹眼神的催促下,继续说到:“您看到开拔的时候,是否可以请叔父出面,临时从许中郎将那里抽调部分部曲,一同行动?”

  “就算许中郎将不想立功,相信应该也会有其他想立功的将士吧?也得给他们一个报效州府的机会吧?难道叔父忍心让丹阳士卒没了升迁的机会吗?”

  曹豹恍然大悟,刘封的意思已经暗示的很明确了,就是希望他在自己部曲出发后,能够拉动许耽一起出动。

  退一步说,就算拉不动许耽,也要把丹阳派那些小头目给拉上,那也是大功一件。

  曹豹心动不已,这功劳来的也太容易了。

  想到自己也能出将入相,拒绝的心思就怎么都升不起来了。

  最后,曹豹牙齿一咬,拍着胸脯保证道:“贤侄放心,叔父在丹阳军中也不是白待了这七八年的。许耽姑且不说,其他人必定会给叔父这个面子,只要钱粮不缺,开拔不成问题。”

  “好!叔父快人快语!”

  刘封大声称赞,最后竟恭贺道:“既如此,那小婿就预祝岳父大人出将入相,转拜下邳国相了!”

  曹豹愣了一下,回过神来后心花怒放,忍不住长声大笑起来。

  正事办完,但刘封并没有立刻就走,而是耐着性子留下来,陪着曹豹好好宴饮了一番。

  曹豹倒是没看出什么,高高兴兴的喝了一通,才放过了刘封。

  刘封离开之后,曹豹稍微醒了醒酒,就去后院找自家宝贝闺女。

  等曹豹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就以一种渴望的眼神看着曹清。

  曹清知道,自己老爹是对下邳国相的位置动心了,但还是有些担心刘封在骗他。

  曹清让老爹说了一遍事情的经过,包括那个釜底抽薪,殄灭臧霸的计划。

  她还几次打断了曹豹的叙述,重点问了几个问题。

  最后,曹清肯定道:“父亲,公子此计确实堪称神机妙算,臧霸极难察觉,更可怕的是,即便臧霸察觉了,他也无力回天。”

  “若是父亲在臧霸位置上,清儿只有劝您立刻投降,归顺刘使君,否则就只能带着心腹嫡系赶紧放弃开阳,火速入山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公子所言应该都是真的,他不可能编这么一个绝计佳谋来欺骗您。”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事后他们会不会守信。”

  说到这里,曹豹的心提了起来,他最担心的不也是这个吗?

  “清儿,那你觉得他们会守信吗?”

  曹清其实也没百分百的把握,但她还是分析道:“依清儿之见,应不成问题。”

  “毕竟父亲的部曲只是交出去,并不是就此遣散,日后刘使君可是要继续靠他们征伐淮泗的。

  况且刘使君,英雄也,如何不知千金马骨的道理。但凡刘使君有虎踞徐州之心,必将效仿先贤,以父亲为千里马,吸引四方人才贤士。”

  曹豹听的乐呵呵的,刘使君比陶公还要有眼光,知道自己乃是千里马,却是没听出曹清话里的隐意。

  听见女儿也觉得刘使君此事可信,曹豹算是彻底放心了,不由遐想起自己去下邳国,执掌一郡大事的美景起来。

  看见一旁沉浸在美好遐想中的曹豹,曹清心里也暗自松了口气。

  正如自己所想的那般,如果父亲放弃军权,而被刘使君塑为千金马骨,那父亲和整个曹家都将安如泰山了。

  ********************************

  计划进行的如此顺利,连曹豹都轻易说服,让刘备父子精神更为振奋。

  刘备自然负责军事行动,找来了心腹关张田赵,仔细商讨出兵路线,如何围城,如何断绝开阳外援等诸多军事计划。

  刘封自然负责招待糜竺和鲁肃,请这两位大金主慷慨解囊。

  傍晚,糜竺和鲁肃都欣然赴约。

  刘封在州牧府中自己的院落内布下酒宴,邀请糜竺和鲁肃赴宴。

  糜竺和鲁肃面对刘封的邀请,自然不敢怠慢。

  两人都已经了解刘封的能力和才干,早就不以孩童视之。

  在收到邀请之后,纷纷做了准备,想要送上一份礼物表明自己的心意。

  糜竺和刘封早有合作,了解的情况更多,知道如何投其所好,因此对今日的礼物信心十足。

  与之相比,鲁肃则显得不自信了,仓促之下,他也没什么好东西准备,只能临时采购,居然让他发现了一件非常不错的珍贵物品,正好用作礼物。

  傍晚时分,刘备跟他的兄弟们饮酒作乐的时候,刘封这里也迎来了两位宾客。

  双方落座之后,糜竺先取出了一份帛书,让近侍转交刘封:“公子,往日蒙您照顾,一点心意,聊表寸心。”

  刘封接过一看,好家伙,上面全是各种物资,从最基础的粮食到衣物、药材、被褥,统统标了一个让人心动的数字。

  原来糜甑的决定已经送到了糜竺的手上,同时送来的还有第一批物资,以及曲辕犁、冰糖、雪盐试制成功,效果更是极好的消息。

  糜竺已经彻底确定,这位州牧家的公子值得糜家下重注,尤其是父亲来信中的暗示,也让糜竺心里非常心动。

  “这份礼物太贵重了。”

  刘封开口的前半句,让糜竺有些担心,想着该如何劝说刘封收下的时候,却不想他竟然主动往回拉道:“蒙别驾错爱,小子为郯城县外的灾民,只能厚颜愧领了。”

  糜竺喜滋滋的答道:“公子何出此言,这本就是竺分内之事,不敢当公子谢。何况先前公子与我家的合作,已经验证无误,即将全面铺开,这实是公子对我家的恩德,竺不敢或忘。”

  鲁肃不知糜竺到底送了多重的厚礼,看见刘封如此欣喜欢悦,心中暗自猜测,这礼物必定相当之重。

  不过随后,鲁肃想起自己买到的那几件宝贝,心里的忐忑又恢复了平静。

  有这几件宝贝,即便不如糜家,料想也不会相差太多。

  新书分类被反超,挤到第四了,兄弟们看看还有没有月票,我们和对方差距很小,能不能帮老大爷夺回第三。

  谢谢大家!

第65章 礼送卖家

  刘封郑重的谢过糜竺,同时也表示还有更多的事情想要仰赖糜竺,后者则心中大喜,面色沉静的表示愿效犬马之劳。

  之后,鲁肃也献上了礼物。

  鲁肃准备的礼物不少,其中有两样比较特殊,一对刀剑宝兵。

  刘封看后表现的十分高兴,郑重离席谢过鲁肃。

  鲁肃受宠若惊,离席回礼。

  鲁肃心中只觉得刘封年少风流,足智多谋,刘备父子竟有虎父龙子之像,自己真是没有投错人。

  若是刘备父子能够更进一步,那自己岂不是能获从龙之功,攀龙附骥,得以登天!?

  是的,鲁肃从来就不是什么汉臣,而且他的胆子还大的很。

  鲁肃的忠心从来都是给自己的主公,而并非这大汉朝廷。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鲁肃与其说是士族,不如说是豪强。

  东汉末年,鲁肃这样家财丰盈豪富,地产田连仟佰,吃喝不愁,还能读书的豪强,却偏偏没有出来做官的渠道。

  这些渠道全部被士族,尤其是经学世家把持在手里,连一点点残渣都漏不下去。

  可想而知,这些豪强会生出多大的怨气?

  事实上,如鲁肃这样的豪强在东汉末年比比皆是,著名的黄巾之乱,其本质并非单纯的农民起义,而是豪强领导的宗教起义。

  黄巾之乱之所以会规模如此庞大,正是因为各地的豪强蜂拥而入,支持张角。

  这种支持可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倾尽全力,不惜毁家资助,出钱出粮出人,为的就是在推翻大汉之后,拥有自己的出仕机会。

  历史上,鲁肃对孙权极其忠诚,也极得孙权看重。

  但偏偏鲁肃是第一个劝说孙权要有帝王之志的人,又是坚定的断定大汉必亡的人。

  归根到底,是因为孙权如果投降,张昭、张这些经学大家,自然可以拍拍屁股去曹操控制的汉廷当高官,甚至是三公九卿。

  可他鲁肃呢?

  连六百石的县令都不可得!

  这鲁肃能不咬牙死挺孙权抗曹吗?

  所以不要高估鲁肃的地位,不要用后世对鲁肃才能的评价来忽视了他现在地位的低下。

  在刘封的力劝下,刘备给鲁肃的起点、恩德和信任,可比孙权还要高的多。

  鲁肃此时只会觉得自己的决定简直太对了,只恨没有早早来投,竟还得方伯轩车征辟。

  士为知己者死,鲁肃已下定决心,一定要辅佐刘家父子成就大业了。

  鲁肃对自己的才能相当自信,现在又遭逢明主,日后未必不能得拜三公九卿,封候传世。

  鲁肃接着呈上第二份礼物,是一个黑色的木匣子。

首节上一节38/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