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108节

  糜家和眼前这位少年关系莫逆,一直有谣传两家即将定亲,而糜家对刘备的支持,也惊掉了许多人的下巴,当真是做到了毫无保留。

  听说在琅琊征伐中,糜家就占了好大一块军功,整个行动的粮食就是糜家供应的。

  太史慈可不是不知兵的人,他是读过书的,包括经纶,只是没有名师,也没有家传,所以算是豪强,而不是士族。

  他很清楚这样一次行动需要多少粮食,这些粮食在现在这个时候,又有多大的价值。

  事实上太史慈原本也并不想出手,否则他早就下场了。

  虽然刘封弓马老师的名头,确实让他很动心,可太史慈知道自己只是初来乍到,而且还是整个徐州集团中唯三的青州人,地位十分尴尬。

  所以,保持低调,先谋求建立功勋,立足为稳是第一要务。

  可他却是想不到,刘备居然在鼓励他。

  从比试刚开始的时候,刘备就一直看着他,冲着他微笑。

  太史慈初始还不解其意,可渐渐的回过味来了。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糜竺出场,箭术力压群雄,眼看着就要取胜了。

  恰好就在这时候,在附近专门负责给刘备端菜添酒的近侍走到他身边,小声说了一句:“明公问您缘何不下场一展身手。”

  太史慈这下可算是断定自己没多想了。

  既然刘备都暗示的这么明显了,他难道还能装聋作哑吗?

  不论如何,刘备才是他太史慈的君,是他在徐州的天。

  其他人,不过是天下诸峰而已,太史慈看的很清楚。

  果然,当太史慈下场之后夺得魁首,刘备表现的很是高兴。

  就是不知道眼前的公子是否同样高兴了。

  “老师在上,请受小子刘封一拜。”

  出乎太史慈意料,刘封竟然直接朝着他行师徒参拜大礼。

  太史慈想过小公子会对他有所不满,也想过小公子会对他和颜悦色,偏偏没有想到会有这一出。

  这种礼节一般只会用在经纶老师的身上,以刘封的身份,对一弓马老师,如何需要如此折节。

  可刘封偏偏就这么做了。

  而且做的十分自然,毫无半点拖泥带水,显然没有丝毫勉强的意思。

  “老师神射,技惊四座,今日之后,老师神射威名定然远播,将为世人所知啊。”

  刘封眼睛闪亮闪亮的,说出的话都是力捧太史慈。

  不过事情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太史慈在青州射一百次箭,都比不上今天晚上这一轮表演。

  因为在座的众人,俱是徐州重臣,本地士族豪强。

  这些人才掌握了舆论权,能得到他们肯定的,才是真实的。

  刘封心中冷笑,且让这些人得意一阵,等到低成本白纸出来之后,才是对他们进行降维打击,抢夺他们手中舆论权的时候。

  太史慈慌忙回拜:“慈,侥幸得胜,却蒙明公、公子厚爱,定当全力以赴,传授公子箭艺之道。”

  刘备捋须而笑,甚是满意。

  就在这时候,张三爷冒了出来:“大哥,俺虽箭术远不及子义,但论骑术,俺却丝毫不逊于他。俺看子义初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忙,不如单叫他传授侄儿箭术,骑术琐事,尽数交给俺来就好。”

  张三爷心里素来是喜爱刘封的,再加上刘备天天跟他们哥俩炫耀儿子,这也让张三爷对刘封很是高看。

  既然如此,那我这个当叔叔的,指导一下侄儿的骑术,很合理吧?

  “张三哥所言甚是,只是光会骑术和箭术尚嫌不足,骑战枪术为最,不可不学。云不才,愿倾囊相授。”

  就连赵云也凑了上来,他同样对刘封的印象极好,而且和张三爷的没理由的爱不同,赵云对刘封的行事风格相当满意,认为是刘备最好的接班人。

  仔细观刘封入徐州以来,救济灾民,收养孤儿,编练士卒,筹集粮食,辅佐刘备设置民屯,每一项都是恢复民生,休养生息之举。

  对于赵云来说,刘封所作所为,简直做到他心里去了。

  赵云此人乃是有自己格局,信仰的英雄豪杰。

  天下英雄这么多,当初公孙瓒和袁绍之间,他为何选择了公孙瓒,不就是因为袁绍盘剥百姓太狠了吗?

  后来他又为何只追随刘备,还不是因为刘备把百姓放在了心上?

  姑且不论能力如何,刘备从来没有屠杀过百姓,每到一处地方,也都打击豪强,恢复民生。

  哪怕在曹操麾下,当了个空头豫州牧,都尽心尽力的为百姓做事,在豫州赢得了不少民心,可见刘备是真的爱民如子,而并非虚伪。

  和刘备一比,曹操就精分的厉害了,而且行事粗暴,仅仅只是因为想要限制孙权,竟然直接就想在徐州南部搞无人区,吓的当地百姓十几万全跑到东吴去投奔孙权了。

  可见曹操在民间的声名有多恶劣了。

  因此,赵云看见张三爷的起了头,顿时心痒难耐,即便以他的定性,都忍不住插话了。

  关二爷一看这架势,这不行啊,眯眯眼都有些瞪大了。

  我认赌服输,你们却一个两个想要偷跑,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作为二哥,我怎么能落于人后?

  “大哥,三弟和子龙所言甚为有理,只是长幼有序,当由我来教导,方合情合理。”

  别说张飞和赵云惊了,心里想着二哥你怎么能如此无良。

  就是太史慈和刘备也愣住了,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

  其实关羽说完之后,也有些羞惭,只是他脸色原本就红,再加上眼睛眯了起来,谁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只当他镇定自若。

  恰好这时,糜竺又去而复返,站在外围悠悠道:“子义若是军务繁忙的话,竺可为子义分劳。”

  糜竺这一番操作,又大大出乎了刘备父子的意料,甚至还引起了一旁田豫、徐盛、周泰等人的蠢蠢欲动。

  确实,北地骑射我们被你们北方人吊打,可南方水战你们不行啊。

  尤其是周泰和蒋钦,这俩可是货真价实的江匪,在大江大河上收过路费的,俨然一副水路诸侯的模样。

  这没点水战能力,能摆得平?

  给公子当个水战老师,怎么也该绰绰有余吧?

  周泰和蒋钦心里有些小激动,咱也不是图什么虚名,就是公子对咱太好了,一心想要报答公子。

  老师不老师的,那都不重要。

  太史慈一看,也有点慌了。

  刚才不想是想要低调,担心引来纷争。

  可现在既然都已经出手了,也赢了别驾糜竺了,这时候再丢了老师的位置,那也太得不偿失了吧。

  “慈精力旺盛,为公子效力,乃慈本分,不敢劳动别驾。”

  刘备一时之间也是哑然,刘封则是痛并快乐着。

  场中气氛越来越不对劲,别说武人这边了,就是陈登等徐州名士也隐隐作思,明公既然要培养公子,武艺乃是辅道,归根到底还是得学习经纶。

  既如此,那何不趁此机会,一并定下?

  眼看着连名士那边都要群起效力了,刘备恨恨的瞪了刘封一眼,都是这个逆子,惹出来这么多麻烦事情,乃公当真是欠你的。

  刘封虽然很是不满,想要抗议,却被残酷镇压。

  最后还是刘备心疼儿子,主动站了出来替他挡下来这一众好为人师的叔叔们。

  “此事容后再议,今日诸位当畅饮之。”

  是夜,俱是欢宴,只是觥筹交错之间,隐藏着暗流波动。

第130章 兖使满宠

  次日,刘备传出话来,暂以太史慈为刘封的弓马老师。

  刘封年岁尚小,气力不济,平日里也要学习经纶,他事可暂缓。

  至于文事拜师,这可是重事,可待价而沽,暂时是不能放出去的。

  况且以徐州观之,有资格为刘封师父的,也仅仅只有两人,一人为张昭,暂时还未应辟。

  刘备得琅琊后,诸多繁多,眼下已经渐渐理顺,便又打算再次遣人前往广陵征辟张昭。

  张昭实际乃是彭城人,只是他家乡此时已为曹操夷为平地,所幸他家人已经逃出,正寓居广陵,以待明主。

  刘备之前入主徐州,除了全力支持的陈登和糜竺,几乎没有什么人看好他,张昭也不例外,两次拒绝征辟。

  这次再发州使,当是第三次征辟了。

  历史上张昭虽是投降派,却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张昭是传统的士族,他重视朝廷法度,内心是对大汉有畏惧和亲近心理的。这也是在赤壁之战时,他力主求和的原因之一,另外两个原因,自然一个是曹操势大,势不可挡。

  最后一个,则是他张昭即便投降,也不失高官厚禄。

  可如果说张昭对不起孙家,那就是可笑之言了。

  要知道孙策死之前,可是对着张昭说了刘备一样的遗言。

  张昭却谨守臣节,掌控大局,为孙权镇压不服,征讨叛逆。

  孙权一辈子没能炸毛成功的就只有张昭,哪怕鲁肃都在死后为他逼逼过,可只有张昭,让孙权敬畏有加,不敢轻慢。

  最后能让壮年孙权放火烧门,又自己灭火的人,也只有张子布一人了。

  而且张昭最厉害的一点,就是能够调和淮泗集团和江东大族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孙权立国之后,唯有张昭一人,能得满朝文武一致举荐,就这一点,夸一句江东诸葛,实不为过。

  刘封在等,如果第三次征辟,张昭还是不从的话,那就只能说动刘备亲自去请了。

  张昭确实是王佐之才,他若是一直待在广陵也就罢了,可万一他顺着历史上那样继续南下,结识孙策,那可就是给自己找麻烦了。

  另外一人,则是陈登陈元龙。

  本就是徐州本地顶级士族,本人才华洋溢,学识渊博,更和刘备形同知己,最近更是收付琅琊,为徐州建立功勋,已经超越糜竺,成为徐州文武第二人。

  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刘备才不能再让刘封拜在陈登门下了。

  之前因为刘封不肯拜师陈登而大发雷霆的刘备,现在已经决口不提此事,其中原因,刘封知道,陈登也很清楚。

  陈登心中很是遗憾,越了解刘封,越对刘封感到满意。

  他其实也很想为刘封老师的。

  只是现在看来,这希望是越来越渺茫了。

  除开徐州本地外,还有两人也是合适的人选之一。

  一个是青州郑玄,此人乃是东汉末年最大的名士,天下经纶之师,地位崇高,无与伦比。而且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刘备的师叔,关系很是亲近,也曾经为刘备扬名过。

  另外一人,则是豫州陈纪,陈群之父,陈之子。

  此人才学出众,家传渊源,乃是豫州有名的博学之士,声名显赫。

  若是刘备能让刘封拜他为师,那么陈家和刘家的关系将会更为亲近。

  同时,豫州人也会更容易接受刘备的进入,使刘备向豫州方向的扩张变得更为容易,根基也会更为牢靠。

首节上一节108/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