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42节

  裴寂看着李宽杵在自己眼前那沙包大的拳头,面色平静,作为奸臣本臣,对方的这般反应早就在他的预料之内:“楚王殿下,”裴寂忽然叹了一口气:“老臣真不是陛下派来试探您的……”

  “你放肆!”李宽的拳头依旧没有落下,但也没收回:“那便是皇祖父要造我爹的反,本王也不可能反的!”

  “也不是太上皇派老臣来试探您的……”裴寂此时看李宽的神情,就好比当年李纲看杨广:小王八蛋明明年纪不大,可偏偏还挺能整活儿。

  “哦~~”李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随后松开裴寂,坐回原位,紧接着,笑容重新出现在他的脸上:“那啥,裴相……不对,相父啊!宽飘零半……也不对……那啥,本王如今身边也没个人手啊……”

  裴寂此时看着前据而后恭的楚王殿下,心中原本刚刚涌现的恼怒情绪,忽然变成了感慨:好好好,楚王您是懂得用典的……

  合着您想效仿吕布,还不忘提点老夫,让老夫学那吕不韦?!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在这一刻,原本踌躇满志的裴寂突然就开始怀疑人生了……

  可随后他想到事已至此……他也没有了退路……

  “人手的问题……”收回思绪的裴寂接过话茬,对李宽和颜悦色道:“我想殿下莫要太小看自己。”

  李宽自然是听出了裴寂的意有所指,他抠了抠鼻子:“您说窦叔?可祖母给他的人手,是用来保护我的安全的,可不是拿来干这种事的……”

  “可是殿下,”裴寂此刻仿佛一个老神棍,他的身体微微前倾,看向李宽的眼神满是蛊惑:“倘若将来某天,您也落得您叔叔那般的下场,到那时候,窦师纶该不该站出来保护您呢?”

  李宽眉头一挑,他忽然觉得刚才拳头没落在裴寂那张老脸上是真的可惜了:“相父,您做出这样的假设,本就不应该。”

  “哈哈哈哈……”裴寂忽然仰头一阵大笑,过了好半晌,他才重新看向李宽,正色道:“殿下,不是老夫吓唬您,皇室的争端,古来有之,很多时候,都属于身不由己,您能保证,将来有一天,您不会陷入被动当中?真正的聪明人,就该学会掌握主动,自己的命运,怎么能随便交到他人手中呢?!”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而裴寂这块老姜,用他那绝妙的语言艺术,成功的震惊了某个少年亲王的内心 。

  你姥姥的……

  李宽看着裴寂,心想从前还真是小瞧了这个成天跟皇祖父讨论女子细腰的老色鬼,想想也对,好歹也是跟着皇祖父创业的老部下,在隋末的动荡里,大浪淘沙,最终能够活下来而且活得很好的,怎么可能是庸人?

  “好!”李宽忽然猛地一拍案几:“相父!本王就信你一回!干了!我这就去见窦叔,让他准备人手!”

  “唉!”裴寂见愣头青上钩,他很高兴,但是眼见愣头青上赶着要给李二陛下送人头,他还是下意识的出口阻拦道:“殿下,这个先不急,您既已有了决断,不如先跟老夫去见几个人?”

  “见谁?”李宽说着站起身:“相父,凡事就该速战速决啊相父,你要知道时不我待啊相父!”

  “……”裴寂看着风风火火的某反王,他忽然生出一种自己被人家玩了的错觉。

  你他娘的……早就想这么干了对吧?

  此时的裴寂,忽然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万一让这小子起了势,岂不是要遭?

  可……裴寂想到自己最初的计划,眼下鼓动李宽还只是第一环,于是他沉吟片刻,接着开口道:“殿下,老夫为您引荐之人,乃当世豪阀,其中有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五姓七望),以及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弘农杨氏、兰陵萧氏(关陇八大家)这几家的代表,还有陛下的母族,河北的窦氏……”

  李宽怔怔地看着裴寂跟报菜名儿似的念出一长串名字。

  他忽然有些懵:就这阵仗,自己还需要搞玄武门之变?

  自己找个地方立天子旌旗不香吗?

  第一次,李宽觉得裴寂这老头儿在试图侮辱自己的智商。

  可侮辱归侮辱,咱还得认不是么?

  “相父,这些人现在在哪?”李宽抿了抿嘴,做出认真思索的样子:“你是知道的,本王如今不能随便出宫……”

  “殿下只管放心,”裴寂忽然笑呵呵道:“老夫早有准备。”

  随着裴寂的话音落下,不多久,大堂外便响起一阵大笑声。

  李宽听在耳中,才发觉这种客套式的假笑这么惹人厌。

  “玄真兄,看来您终于是说服了楚王殿下啊。”一位老者的声音在屋外响起,紧接着,李宽便见门口出现了一大帮白发苍苍的锦衣老者,最先说话之人,身形高大,居中站定,朝屋内的李宽躬身行礼道:“老夫窦渭,见过楚王殿下。”

  由窦渭开头,接下来便是一长串的自报家门,李宽听得云里雾里,只是不断点头,算是应下。

  期间,他听到身边的裴寂小声在他耳边道:“殿下,那位窦渭,算是您祖母的族兄,您可以称呼一声表舅爷。”

  此时还在忙着记人名的李宽,还在好奇为何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三家没来,难不成还有第三位反贼正在等待资助?

  一时之间,李宽心中各种想法交织,一种事情超出掌控的感觉,让他为数不多的耐心即将消耗殆尽。

  终于,李宽站起身,朝最先说话的窦渭躬身一礼:“表舅爷,还有在座的各位家主,容本王再此先告个罪,今日事情发生得很突然,虽说本王已经下定决心,要做那“生不为五鼎食,死亦为五鼎烹”的大丈夫,可越是紧要关头,越要慎重考虑。本王现在要做的,是回去清点筹码,到时候与诸位交易时,才知道有没有那个底气去兑现。所以,和诸位的对话,就放在三日后,在我母后赐给我的玉山别苑,本王对诸位,扫榻相迎。”

  李宽说完这番话,不顾震惊的众人,再次躬身一礼,随即压根就不听身边裴寂的劝阻,径直离开了大堂。

  “殿下……殿下!”大堂内,裴寂眼睁睁地看着李宽离开,嘴上语气虽然焦急,但眼底的情绪却是古井无波。

  待府中下人前来禀报楚王已经乘坐马车离开后,裴寂望向屋内众人,忽然嗤笑一声:“呵……到底不过是个毛头小子,这点儿阵仗,就把他吓到了。”

  “哈哈哈哈……”陈郡谢氏的家主谢俊仿佛是听到了好笑的笑话一般:“老夫常听人说,此子桀骜,如今看来,也不过人云亦云尔!”

  “呵,”被李宽叫了一声“表舅爷”,但从头到尾都是微笑目送其离去的窦渭,只是转头略微瞟了谢俊一眼,对方便顿时噤若寒蝉:“谢俊,老夫非是为自家晚辈找补,但老夫得提醒你一遍:眼下,还需要此子为我们破局,所以,莫要太过!”

  到底是八百年间已经出了五位皇后的世家家主(实际上是六位,还有一位出现在贞观之后昭成皇后,在此暂且不提),窦渭的气场,比在场所有人都要足,而随着他此话出口,就连裴寂也微微垂下眼睑,一副受教模样……

第85章 风波乍起

  回宫后的李宽,陷入到了某种焦虑之中。

  因为他敏锐的意识到,此事恐怕已经出现了变故。

  整个关陇集团,如今都做出一副望风而动的架势。

  这是要做什么?

  李宽站在甘露殿的台阶之上,望向远处的太极殿:老爹真的对此一无所知?

  还是说……

  李宽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一个新手村玩家,结果一不小心就入了高端局。

  头好痛啊……

  而就在李宽头痛的当口,脑阔特别灵光的魏王殿下找到了他:“二哥!”

  “干嘛?”李宽瞟了一眼捧着一盒点心,兴致勃勃的弟弟,语气颇有几分无奈:“让你小子注意些,不要吃成个小胖子,这才几天,就都给忘了?”

  “二哥,”李泰忽然一脸神秘道:“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帮父皇解决蝗虫!”

  “啥?”反身坐到台阶李宽下意识地开口问道。

  “你看这个。”李泰说着,也学着李宽的样子,坐在他的身边,顺便将手里的木盒递了过来。

  李宽这才看清,盒子里装的是一堆油炸过的蝗虫。

  “蝗虫不是成灾吗?我们把它们吃掉不就好了?二哥你尝尝,油炸蝗虫,嘎嘎香!”李泰一脸得意地望着自家二哥,他鲜少有这般机会,可以向哥哥炫耀。

  李宽看了一眼弟弟,碍于不好扫对方的兴,他勉为其难的拈起一只蝗虫丢进嘴里,一番大嚼之后,很给面子的点了点头道:“味道不错,少放点盐会更好。”

  “那要不要放孜然?”魏王殿下如今已经将吃蝗虫视作头等大事,当然,这事儿主要不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是为了帮助百姓们将糟践粮食的蝗虫变废为宝,当做口粮给消灭掉。

  “小泰啊……”李宽叹了一口气,随即望向自己那“何不食肉糜”的弟弟:“我先不说百姓们能不能吃得起孜然,能不能吃得起细盐,我只问你:光是油炸蝗虫这一项所用的油,老百姓出得起吗?”

  “额……”李泰闻言顿时愣住了,二哥的问题,显然是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

  “没有吗?”李泰挠了挠头:“不能吧……”

  “大灾之年……”李宽摇了摇头,随即伸手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寻常年份,老百姓都不舍得做饭用掉太多的菜油,眼下又怎么会有呢?况且还拿出来油炸蝗虫……”

  “啊?这样吗?”听闻此噩耗的魏王殿下整个人如遭雷击,好半天他才喃喃道:“还好我没说裹上鸡蛋液……”

  “行啦,这些事本就不该你来操心。”李宽一把揽过弟弟的肩膀,宽慰道:“你有这份心是好的,不过,说到底还是阅历太少,才导致今天这种情况,等回头有空,二哥带你去蓝田县的庄子上住上几天,多看看寻常百姓家是如何生活的,想来你会获益良多。”

  “二哥,那你啥时候有空?”听到要去蓝田,李泰眼中都仿佛带着光芒。

  “等蝗灾一事过去吧。”李宽说完站起身,看向不远处的广场上,正在大步奔来的李恪。

  “二哥!”李恪在见到李宽的第一时间,便好似忽然卸下一副重担一般,整个人从紧绷的状态中回到松弛:“我寻了你老半天,可算是将你给寻到了。”

  “咋啦?又闯祸啦?”李宽呵呵一笑,哥俩这段时日以来,感情是越处越好。

  “没,二哥,就是……”李恪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还抱着点心盒子发呆的李泰,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李宽看出李恪似乎有话要单独跟自己说。

  “小泰,你去看看长乐是不是又在偷用母后胭脂了,记得给她把脸擦洗干净,小小年纪,光知道臭美。”李宽随口吩咐李泰道。

  “哦,”李泰也没多想,听完李宽的话便自觉向大殿内走去,准备抓包古灵精怪的妹妹。

  待李泰进殿后,李宽将目光转向李恪:“说说吧,到底是什么事?”

  “二哥……”李恪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李宽道:“今天屈突通来找我,说是有几个人想为我引荐,我没答应……”

  李恪此话一出,只是电光火石之间,李宽便觉得仿佛有一道大门在自己眼前打开。

  仿佛有一道声音在他耳边气定神闲般响起:真相,只有一个!

  李宽可算是知道五姓七望之中不曾在裴府现身的那三家如今在何处下手了。

  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他们这是把宝押在小恪身上了啊。

  这他娘的……

  李宽忽然生出一种奇妙的情绪,他很想此刻就按着这三家家主的狗头问上一句:咋的,本王这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就不配当你们的带头大哥?!

  然而,就在李宽幻想如何“天街踩爆家主头”的时候,太极殿内,原本一心一意练习书法的李二陛下,在听到手下人的禀报后,一副好好的楷书,偏偏在收尾的时候乱了章法,导致那“静心如意”最终毁在了那一点上。

  “两个竖子啊……”李二丢下笔,口中喃喃道:“就让为父教教你们,什么是至尊皇权吧……”

第86章 难得正经的楚王

【厌世小说中转站二948327800】

  就在李二陛下准备给俩儿子一点小小的皇权震撼的同时,另一边,李宽也在为一件事情发愁。

  如今事情貌似已经到了不可控的局面,自己要不要求助虞师呢?

  终于,在隔天虞世南给李宽上完孙子兵法的《谋攻篇》后,李宽借着课后休息的时候开始向其问策:“虞师,如今学生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麻烦,想要问问您……”

  “打住!”虞世南光是听李宽第一次在自己面前谦卑的自称学生,小老头儿就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因为瞅这架势,这竖子就算不是打算去造反,估计也差不多了。

  “虞师……”李宽此时感到很委屈:“难道您就不能等学生把话说完吗?正所谓我和虞师心连心,虞师和我动脑筋,此举可真叫人伤心……”

  “臭小子……”虞世南忽然露出一脸悲愤的表情:“老夫和你说没说过,老夫全家上下近百口人呢,你小子要犯事,莫要牵连为师可好?”

  “虞师,您误会了。”李宽一本正经道:“本王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不过是想让这天底下的灾民人人都吃得上一口饭罢了。”

  可能是李宽少有像今日这般忧国忧民的时候,虞世南在听他把话说完后,沉吟半晌,最后才缓缓开口道:“楚王殿下有话不妨直说,您到底打算做什么呢。”

  李宽闻言眉毛一掀,他等的就是于是虞师这句话!

  呐呐呐,大家都看到了,是虞师叫我有话直说的!

  “虞师,事情是这样的……”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李宽第一次将自己起初的计划原原本本的跟虞世南说了一遍:从他最初用琉璃跟五姓七望六家代表除开赵郡李氏之外的五家换来八十万石粮食开始。

  他原本的计划是先将这八十万石粮食弄到手,等蝗灾发生后,再用“单翎”的名义向对方再强行购买四十万石,如果对方不乐意,那么自己就安排人手在对方的地头上扮做流寇,抢劫对方的粮食,用以劫富济贫,甚至必要时候,还会组织流民,给对方来上一场小小的暴动。

  当然,李宽自然是解释了自己手下的人手来源那都是皇祖母窦太后留给他的的家臣。

  “……是以……如今的情况就是,不光五姓七望分成了两股势力,一股支持我,一股支持小恪,这其中还牵扯出了关陇八家,以及前朝以屈突通为首的一帮老臣,所以眼下的形势,本王看着着实有些头疼,故而想请虞师为我分析一二。虞师?虞师?”

  等李宽将事情的大概交代完毕,虞世南此刻早就是呆若木鸡。

首节上一节42/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