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89节

  “不过刘岱遣人向邺城求援了。”

  因为不满刘岱不救东郡,陈宫现在都是直呼其名了。

  陈登道:“刘岱不出,但袁绍肯定会遣人南下,否则一旦黑山贼彻底占了东郡,袁术连计策都不需要用,就可以直接走白马津等渡口渡过黄河入冀州了。”

  “然而,袁术虽然跟黑山贼结盟,但绝不会让黑山贼将东郡全抢了,因此进攻东郡的黑山贼,极有可能被袁术出卖。”

  “袁术同样在等,在等进攻魏郡的黑山贼跟袁绍互相消耗,甚至于在等公孙瓒是否会进兵邺城。”

  “这就是为何,袁术会在封丘城按兵不动。”

  “倘若袁术这个时候进攻濮阳,濮阳根本守不住的。”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唯有袁绍跟黑山贼两败俱伤,他才能真正的占据优势。”

  张亦道:“袁术想要渔翁得利,但我等却不能让他如意。”

  “只要我等引兵北上进攻封丘城,袁术不仅不敢坐山观虎斗,还会担心黑山贼见势不妙直接跑了。”

  “因为走的是陈留郡,袁术又会怀疑张邈的立场。”

  “如此一来,袁术就不得不下令调黑山贼回封丘城。”

  “以围魏救赵之计解决东郡危机,将战场转移到封丘一带。”

  “既可以增加游说张邈的机会,也可以避免袁绍南下的兵马中了袁术引蛇出洞的诡计。”

  陈登和张相继出言,让陈宫更是心惊。

  陈宫忽然发现,不一定是远在青州的郑平预料到了东郡的战事,而是眼前的这两人早已料准了东郡的战事。

  不仅将袁术的目的和意图料算到,连袁绍南下的援兵可能会中计的因数都料到了。

  “这就是青州牧刘备麾下真正的力量吗?”陈宫不由暗暗惊叹。

  在陈宫眼中,青州其实是个死局。

  缺粮,缺兵马,如何能跟袁绍袁术等人争锋?

  因此在刘备传讯各方,要跟袁术断交绝盟、不死不休的时候,陈宫是不信的。

  陈宫只以为刘备是在虚张声势,无能狂怒。

  因此在东郡遇到危机的时候,陈宫压根就没想过向青州求援。

  哪怕祢衡说引陈国之兵北上,陈宫都是将信将疑的。

  若不是实在没有其他办法,陈宫都不可能跟着祢衡南下的。

  但现在,陈宫的想法转变了。

  能将东郡局势料算得如此准,陈登和张的才能已经不弱于自己了。

  而这两人,竟然同时出现在关羽的军中。

  就在此时。

  关羽忽然开口问道:“陈郡丞,听闻你跟陈留张太守关系匪浅?”

  陈宫点头:“将军若要借道陈留郡去封丘,我可以前往游说。”

  关羽摇头:“陈郡丞误会了,关某是想知道,陈留张太守是否有当兖州刺史的想法。”

  陈宫猛然怔住:“将军这是何意?”

  关羽丹凤眼微微一眯。

  自从卢植西入长安后,关羽的成长速度更快了。

  不仅仅思考如何行军用兵,更会去思考如何利用其他的势力来借力打力。

  “简而言之,关某不信任张太守!”关羽语气多了一丝冷意:“倘若张太守表面上假装答应,背地里又跟袁术苟合,那这北上的兵马就没有退路了。”

  “若不能让张太守获利,关某又如何敢引兵北上?”

  “刘岱既然选择了放弃东郡,那他就没有资格再出任兖州刺史了。”

  “张邈若有当兖州刺史的想法,关某定然会请兄长向天子举荐!”

  “济北鲍相,泰山应太守,跟兄长的交情不错,退了黑山贼和袁术,陈郡丞在东郡也是一呼百应。”

  “兄长又跟幽州大司马、豫州陈王、荆州刘刺史结好,内有四个郡国推举,外有四个州牧刺史保奏,想必也不会有人反对张太守出任兖州刺史。”

  此话一出。

  连陈登和张看向关羽的眼神都多了惊讶。

  用兖州刺史来利诱张邈?

  貌似,还真可行!

  田豫看向关羽,却见关羽表情并没有多少的变化,即便给陈宫提出这个方案,也依旧一如既往的孤傲。

  但这孤傲中,却多了几分睿智。

  陈宫深深儿的吸了一口气:“可孟卓是兖州人。按规定,他是不能当兖州刺史的。”

  关羽眯眼道:“张太守若不想当,他可以推举一个他认为可以出任兖州刺史的人来当这兖州刺史。”

第179章 治乱之别,曹以暴吾以仁

  “云长啊,这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更何况兵者,乃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我等身为将帅,就要去预料盟友的下一步可能动作,并针对性的提防。”

  “将帅统兵,不可仅仅以信义行事,智、信、仁、勇、严缺一不可,将有五危,兵有六败,你可要谨记。”

  卢植昔日的教诲历历在耳,让关羽铭记在心。

  然而,即便老练如卢植,也未料到孙坚会在那种情况下撤兵。

  身处乱世。

  盟友,是最不可信的!

  经历如此多事,关羽也渐渐认同了郑平的处事方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想规避张邈跟袁术暗中苟合,就得给予张邈不能拒绝的利益。

  而兖州刺史,就是关羽给张邈准备的、不能拒绝的利益!

  张邈为什么要跟刘岱对峙?

  这个中原因,陈登和张已经仔细分析过了。

  天下大乱,豪杰并起。

  张邈拥有千里之众,又坐拥四战之地。

  抚剑顾眄,亦可以割据一方,又岂会甘心受制于人?

  基于陈登和张对张邈的分析,又见陈宫南下,关羽这才有了让张邈或张邈推荐的人当兖州刺史的想法。

  唯有给予张邈不能拒绝的利益,张邈才会真正的跟袁术断交绝盟。

  关羽也才能全力的对付封丘城的袁术!

  陈宫看向关羽的眼神更是吃惊。

  “用兖州刺史来利诱孟卓,这真的是一个统兵武将能想出来的吗?”

  “看陈元龙和张子纲的反应,这不是提前就有的想法,而是关羽临时想出来的。”

  “因为我跟孟卓关系匪浅,所以就准备让我去游说孟卓?”

  “刘备麾下,不仅有陈元龙和张子纲这样的智谋之士,还有如关羽这般不同凡响的武将,不可轻易为敌啊!”

  “还有在临淄城中,身虽千里、却能执掌天下大势的郑显谋,是我小觑刘备、小觑这天下人了。”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凡大才都不会轻易的服人。

  陈宫有大才,又是兖州豪族,自然也会有大才的自负。

  但现在,见了刘备麾下的文武后,陈宫收起了小觑之心。

  虽然除关羽、张和陈登外,其余如张飞、麴义、太史慈、田豫都未开口。

  但这四人能参与如此重要的军议,不论其地位还是才能都不会是太差。

  能跟关羽、张和陈登一同参议的,又岂会没有特别的才能?

  青州牧麾下人杰,何其多啊!

  感慨之余,陈宫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虽不知孟卓心意,但我会尽力一试的!”

  陈宫没有在阳夏城逗留,只是匆匆用过膳食后就跟着祢衡前往陈留城。

  “二哥,真的要让张邈举荐个人来当兖州刺史吗?”张飞忍了许久,将心中的疑惑道出:“为何不是二哥你来当兖州刺史?”

  “如此一来,大哥在青州,二哥你在兖州,陶刺史和陈王又跟我等交好,待击败袁术后,就可以举四州之力再讨董卓!”

  关羽摇头:“翼德,兖州局势复杂,大哥还不能插手。”

  “倘若大哥坐拥青兖两州之地,就等于打破了平衡,即便是有仇隙的袁绍袁术,都可能因此而联手。”

  “哪怕是跟青州结盟的陶刺史,心中也定然不会痛快。”

  张飞一愣:“难道陶刺史还会背盟不成?”

  张道:“徐州是青州南面门户,倘若有人在陶刺史面前谗言,说使君以关将军为兖州牧、意在兼并天下。下一步就会兼并徐州让翼德当徐州刺史。”

  “翼德认为,陶刺史会不会因此而忌惮使君?”

  张飞欲言又止。

  虽然陶谦现在是盟友,但谁也不能断定陶谦会不会因为其他利益而背盟。

  毕竟,袁术在背盟之前也是青州的盟友。

  当关羽当了兖州刺史,青兖一体的时候,陶谦会真的心无忌惮吗?

  陈登佩服道:“关将军此计,甚是高明。”

  “张邈本就跟袁绍有嫌隙,若是张邈举荐的人当了兖州刺史,袁绍在兖州的势力就会被张邈驱逐。”

  “而青州和兖州,也会因为共同的利害而缔结盟约,比起刘岱当兖州刺史,青州的境内会更安稳。”

  “袁绍虽然出身四世三公汝南袁氏、门生故吏众多,但只要遏制住袁绍兼并州郡的步伐,青州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弥补家世的差距!”

  关羽捋了捋美髯:“关某不过是在效仿显谋先生,让执掌兖州的人对青州更有利罢了。”

  众人大笑。

  关羽当兖州刺史,会让刘备因此而成为众矢之的。

  但如果拿兖州刺史当人情,那就对青州有利无害了。

  当陈宫将关羽的提议告诉张邈时,张邈惊得整个人都站起来了:“公台,此话当真?关羽真的这般说?他能代表刘青州吗?”

  张邈的语气有些急促。

  虽然不能当兖州刺史,但可以举荐挚友当兖州刺史啊!

首节上一节189/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