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第9节

有准确消息,那日当晚有一个大队的兵力想要对主力军进行拦截,最后鬼子大队居然鬼使神差的半路停了下来。温三的说法是鬼子不想打夜战,主动放弃了拦截任务。

只是这个说法并不怎么经得起推敲,甚至很有一种欲盖弥彰嫌疑。有些人提出对那处山顶据点进行实地勘察,就算战场被鬼子打扫过,战斗的痕迹不可能被清理掉。

这样的提议却是被某些高层有意忽略了。因为这一仗并不是他们的直属部队打出来的,如果真查出什么来,相关嘉奖也只会落到26师头上,他们得不到半点好处,反而显得兄弟很无能!

老上级撤走了,温三等人实际上也是没娘的孩子,没有人会全心全意为他们争取战功。杨营长对他们倒是很好,但并不想对外宣扬温三等人事情。

他担心自己将温三最近的表现报告上去,别人恐怕就要到他营里挖人了。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此优秀的士兵,谁不想要?

最后,关于温三等人嘉奖还是以他们自己汇报的内容为基准,功劳虽然不小,可也没有大到影响友军的程度。

温三并不知道上锋关于那场阻击战的微妙心理变化,他一门心思都扑到了自己部队身上。因为他知道,自己这边很快就会投入到另一场艰苦的战斗中去。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话温三前世早就听熟了,也懂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每^日.发!书,群【6`5,0/5^0”2*3>3.8】。

当然,温三对自己的事情也非常上心。他在偷偷测试自己为何能听到鬼子的说话声。这个能力确实非常特别,也很有用。最奇怪的是这个能力还有自主选择性,在鬼子人多的时候,会自主选择鬼子级别高指挥官的说话或者命令。

这一点就很人性化了,很牛逼的能力!

关于自己的听觉距离,温三也急于弄明白,这将会直接影响他对战场态势的判断,非常重要。

为了搞清楚这一点,温三往前线靠近,小心的进行了多次印证。最后得出实测的结果,自己的听觉距离大概在一公里左右。但每次使用之后,听觉距离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只是增长幅度有限而已。

也算是个不错的惊喜,有成长的空间。

虽然温三这边一切都变得顺利了起来,但他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之意。

这个时间段,淞沪会战渐渐接近了尾声。自开战以来,国府尽遣70余精锐之师,与鬼子侵略军在多个战场展开激战。虽有局部战役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总体上依然在节节败退。

在几乎没有任何天然屏障可以防守的淞沪平原上,对面鬼子海军空军占着绝对的优势,威力巨大的舰炮和空中投下的炸弹就是罪魁祸首。两个多月打下来,国军伤亡巨大,全军败退的局势已经无法逆转。

闸北地区的抵抗也是日趋艰难。身处88师的温三很清楚这段历史,记忆深刻。国府最高指挥官已经决定撤出该区绝大多数部队,去退防西部郊区。同时命令顾长官让其麾下的88师单独留守抵抗。

九国公约的签字国将于11月6日召开会议,最高指挥管希望以88师的牺牲来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

换句话说,这支部队已经被放弃。他们将成为争取国际社会同情的牺牲品。可温三非常清楚,资本主义列强根本的同情就是鳄鱼的眼泪,他们更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一切的盟约,都只是一张随时可以撕破的废纸。没有强大的实力,就要挨打。想依靠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生存下来,那是痴心妄想!

88师长官可不想自己就这么被牺牲掉。孙师长经过多方努力,才将自己的想法传达了上去。

这最后的牺牲既然是出于政治目的,那么留守闸北的部队,数量多是牺牲,数量少也是牺牲。守多个据点是守,集中兵力守一、二个据点同样也是守,为何要将整个师的兵力搭进去呢?

孙师长这个说法确实没错,经过多方通气,慎重考虑之后,顾长官同意88师留下一个团的兵力,留守地点自行决定。

孙师长心里也是一阵的苦涩,不过争取到这种程度,算是不错的结果了。总比全师留守的结果要好得多!

最后孙师长还是动了些心眼,只留下88师524团第一加强营。

这个营也是88师的精锐力量,正是温三们所在的这个营,指挥官杨少校。为了支持这场最后的悲壮秀,特派524团副团长,陆军中校指挥官谢副团长作为这支军队的最高长官。

杨营长接到命令,脑子都是懵的。但他并不清楚,自己这个营已经被抛弃,直到谢团长过来之后,这才有些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虽然心中满是苦涩,但上锋命令已经下达,他们只能执行命令。

反倒是温三这边反应相当的平静,在几天前加入88师战斗序列的时候,他就知道有这一天了。

自己有幸参与这场艰苦而又悲壮的战役,也是莫大的幸运!

大不了就此战死,也算是为国捐躯,没有浪费自己穿越时空而来的人生。

在两位长官的指挥之下,第一营快速运动了起来,进驻四行仓库。上锋的命令是要以这个营的兵力坚守7天,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四行仓库是银行仓库,修建时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非常的牢固,比普通民房强得多。

这里原本是88师的指挥部,现在却成了大撤退前最后的战场。为了让更多的战士活下来,师长特意选了这里,也是想借助银行仓库的坚固特点。

师长已经尽力了,剩下的事情,只能交给第一营。

温三知道这些,不过真正走进来之后,才能体会开战前那种压抑感觉。他们的对手是鬼子王牌第三师团,各种武器武装到了牙齿。犹如地狱中爬出来的魔鬼,非常的凶残。

第一营也经历了两个月多的艰苦奋战,牺牲相当的大。期间经过5次补充兵员,包括谢副团长在内,总兵力也就400多人的样子。

第19章 嘉奖令

仓库内,谢长官正准备给全营士兵讲话的时候,一个传令兵匆匆忙忙的跑了过来,将一封嘉奖令送到了他的手中。

谢长官认真看了看,才将嘉奖令递到了杨营手的手上,脸上露出一丝怪异的神色。他自然是知道这件事的,没想到相关奖励拖到这时候才发下来,嘉奖令的内容,更是有些让他不舒服。

杨营长看了嘉奖令,也是一脸的古怪。这份嘉奖令并没有怎么突出温三等人的战功,最大的奖励就是给所有人记了一个二等功。

作为这支队伍的指挥官,温三被授予了中尉军衔,正式当上了排长。这回算是名正言顺了。

老万等人分别授予上士,或中士军衔,牺牲的战士追认烈士。

就这样的奖励,524团就有权力给办了,结果上锋研究这么久,就出来这么个结果。

川军的待遇还真是没啥好说的。

“温有才,你也别多想。现在的局势这么紧张,上锋的注意力都放在大局上去了……”杨营长连忙出言安慰温三。

他也知道,以温三等人上报的战功,相关嘉奖至少还能上调一个等级,集体一等功也是绝对够资格的。

“没事,想想那些死去的兄弟,他们才是最大的英雄。能活下来,我们已经非常幸运了。”温三是真没把这嘉奖当成一回事。

他若要争功的话,将当时战况战果全盘托出,绝对能引起极大的轰动。甚至成为全军的焦点都是有可能。到那时,绝没人敢忽视他们的战功,克扣他们的奖励。

但温三并不想这么做,刚刚穿越过来,他几乎什么都没有。前期必须得苟住,慢慢积累自己的实力。被人放在聚光灯下分析,对他来讲并不是什么好事,反而可能引来很多麻烦事。

何况他太清楚国府的尿性,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不是那么得民心。内部更是乱七八糟,派系林立。

温三可不想长期追随这样的团体。这个想法在他打完阻击战之后,就萌生出来了。

作为穿越者,他自然清楚未来的方向。所以这份嘉奖令,他是真的不太在意。

杨营长看温三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心中对他再次高看了一眼。可想到即将开始的保卫战,他的心情也变得沉重了起来。

第一营还有希望吗?手下的将士们能不能活着离开四行仓库,杨营长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因为他们注定将是孤军奋战,得不到任何兵力补充和火力支援。与之前温三等人的阻击战何其相似!

温三随意看了看,便将手令收了起来。告诉老万等人荣立了二等功,以及各人的士官军衔。

老万等人心有不愤,这么大的战果,就得个二等功?可他看看排长都没有多说什么,也只好压下了心中的不快。

新的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这点东西根本计较不过来。

团长那边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话了,“兄弟们,我们奉命镇守四行仓库,全力阻挡鬼子的进攻。谢某人已经立下了军令状,誓与四行仓库共存亡,必须完成既定的作战任务!”

很多士兵并不了解真实的情况,更不知道他们将在这里单独抵挡日寇最精锐的第三师团。

谢团长的气势很足,态度更是十分的坚决。他的情绪也感染了所有战士,战士们都很振奋,精神状态良好。

“我们的任务是要在此坚守七天,挡住鬼子嚣张的气焰和进攻的脚步。大家有信心没有?”谢团长大声喝问。

“誓死完成任务,与四行仓库共存亡!”

战士们放声怒吼,军心可用。

这样的状态团长是很满意的,“各部原地休整,连长以上的干部到指挥室开作战会议,五分钟之内,全部到位。”

温三一听,没自己什么事,便准备活动一下,看看这座仓库的整体布局。

结果他刚转身,就被杨营长给叫住了,“温有才,你也过来一起开会。”

谢团长见此也是一愣,他对温三的了解远不如杨营长多。不过杨营长已经开口了,他也就不多话,只是多一个排长而已。

四行仓库一共六层,在那个年代,已经是非常高大的建筑了。指挥室设在第五层,这里本来就是师指挥部,都不用重新安排,稍作整理就能投入使用了。

温三走进去,一下子就被墙上的巨幅作战地图吸引了。这东西有多珍贵他是知道的,没有详细的作战地图,很难把握战场态势。

这张地图很详细,估计是师长特意留下来的。温三心里暗暗琢磨,离开的时候一定要将它搞到手。

有了这份地图,以后就不会轻易跑错路了,同时还能带来许多便利。

“小温,你能看懂这地图?”团长见温三一直盯着地图看,觉得有些奇怪,开口便问。

那个年代的底层士兵,能看懂作战地图的人还真不多。

温三不但能看懂,还能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看懂局势的变化。这对于经历了多年教育的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不过他此时却不是在分析这张地图,而是在想如何将其收入自己的囊中。团长若是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怕是要第一时间将他轰出去。

“略懂一点点!”温三谦虚的说道。

这会儿,所有连长以上的干部都进来了。温三也连忙找个靠后的位子坐下来,在这里,他的级别是最低的。

团长也不废话,直接开始讲解四行仓库的整体结构,以及周边的建筑和路道。以及鬼子可能进攻的路线等等。之后便是相应的兵力部署,哪个连队的兵力放在哪里。

所有的事情讲完之后,团长这才将目光投向了下面这群指挥员,“各位有什么好的想法没有?如果没有的话就立刻执行命令,调动各部进入相应防御地点。”

“没有问题!”几位连长同时回答。

团长营长都已经研究过了,地方就这么大,怎么安排兵力还用他们动脑子?

温三就更不可能多话了。这里他官儿最小,也没必要多言。二位长官的安排没有任何问题,何须自己费脑子?

“没有问题就赶紧动起来。”团长立马赶人。

(关于这部分内容,查相关资料就花了几个小时,真的做到力求真实。各个看官老爷如果喜欢本书,请手动收藏,谢谢!评论区可讨论相关历史,但请各位老大嘴下留情,尊重那些为国牺牲的革命先烈。)

第20章 你管这叫不懂

其他人都在往外走,温三却是站在原地没动,“团长,怎么没有安排我们的作战任务?”

“哦,你那个排啊?暂时作为预备队吧。空闲的时间可以帮大家搬一下武器弹药。”团长愣了一下,他确实忽略了这个营部直属排。同时从心眼里,还是有些担心温三等人的战斗力。

究其主要原因还是杨营长在这里打了个埋伏,之前并没有仔细跟团长讲温三这个排的具体情况。

“谢团长,温有才这个人其实很有特点,或许我们可以听听他的想法。”杨营长这回终于说话了。

他一开口,团长脸上的表情就变得十分精彩了起来。很显然,这里面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长官,你这也太抬举我了,排兵布阵我也不是很懂。”温三有些尴尬的说道。

“没事,你尽管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必拘束。”这回团长也发话了。估计是见杨营长如此欣赏他,也想借机了解一下温三。

两位长官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温三若是再不说点什么,就显得有些矫情了。

“其实两位长官的安排已经很好了。充分利用仓库各处的地形特点,相应的兵力配置、战斗部署都非常到位,从仓库建筑图上看,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死角。重点路线的防守也能做到火力交叉覆盖,不会给鬼子留下偷袭的空间。只有楼顶的两处位置稍微有一点点小问题,但也不大。”温三侃侃而谈,将心中所想都讲了出来。

团长初听还不怎么在意,可多听几句,脸上惊喜的表情顿时就藏不住了,“这……你小子行啊!你管这叫不懂?我看你都能轻松指挥一个营的兵力了!”

“光从我的安排就能看出这么多东西来,并且理解得相当到位,战术思想吃得相当透彻,好些营一级的指挥官都未必能做到。”团长真被温三的话惊艳到了,言语中不吝褒奖之意。

温三这段话里面涉及到不少专业术语,不但使用得相当的准确,讲述也非常流畅。战术明确,思维清晰,这岂是一般没有文化的士兵能说出来的?关键是温三说的这些东西,都是团长充分观察了整个仓库结构,以及周边情况之后才作出的战斗布局。

温三才来多久?一下就摸清了这里的情况,没有极强的军事素养和判断能力,能说出这些关键性的东西来?

杨营长此时也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笑容,“团长,这回你相信了吧?这小子肚子里墨水不少,带兵打仗很有一套!他那个排的战斗力非常强,作为预备队一点问题都没有。”

“嘿,这小子官话也说得不错。我还以为川军都只会说四川方言呢。”团长又补充了一句。

“两位长官,你们是不是太高看我了?”温三露出一丝苦笑,他在军事方面,真的只是个新嫩。

只不过有后世军事专家的知识作为支撑,再结合最近一段时间总结出来的实战经验,才能看出这些东西来。也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

首节上一节9/1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