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第10节

“不要谦虚,你的观察力很强!现在我们都在同一个战壕里,自然要同心协力,对付即将来犯的鬼子。任何一点好的建议,可能都会减少战士们的伤亡。你大胆说说,看看有没有我们没注意到的地方,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团长很是认真的说道。

“对对对,刚才你不是说楼顶的布置存在一些小问题吗,仔细说说看。”杨营长也跟着补充了一句。

两位长官都这么礼贤下士了,温三确实不好意思每^日.发!书,群【6`5,0/5^0”2*3>3.8】再敷衍过去。

关于四行仓库保卫战,温三不但看过相关电影,更是在兴趣之下了解过很多历史资料,以及当时的战局变化等等。

团长的安排确实没有任何问题,但他只是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作出正确的部署。

温三却是等于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这是别人不能比的。

“楼顶部分的兵力配置相对较多了。虽然楼顶视线开阔,能够很好的打击来犯的鬼子,但是在楼顶同样要承受鬼子的炮火威胁。要知道鬼子不但有拍击炮,还有重炮,加农炮,飞机轰炸等进攻手段。一旦周边位置被鬼子掌控,楼顶布置兵力过多必将受到重创。”

“鬼子的进攻路线,两位长官已经作出准确的预估,兵力侧重也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们现在的防御俺体还不够厚实,必须趁鬼子没有到来之前做好相应措施。”

“还有一方面,我们周边多是公共租界,鬼子虽然猖狂,但也不敢轻易招惹周边列强。在不同的方向,使用火炮的口径肯定会有所顾忌,以免产生误伤;所以在这些地方,可以适当减少人员配置。实在顶不住的时候,再补充人手也来得及。”

“最后一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仓库楼层,安排出有层次的火力点,对鬼子形成梯次打击,增大我方火力覆盖面。”

温三这回是真没客气,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一口气说了出来。这些大多都是后世军事专家总结出来的,只有少部分是温三自己的想法。

两位长官听温三讲了这么多,表情一下子变得相当的严肃。这几方面还真说到了点子上,非常有针对性。可以说是他们战斗部署方案中极好的补充!

“温有才,你小子是真有才能啊!你是进过讲武堂还是陆军学院?之前的话,还是小看你了。以你的军事才能,指挥一个团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团长有些动容的说道。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小小一个排长,战略战术水平竟然如此之高。相较而言,自己都没有想得那么周到。

要知道这地方以前可是师指挥部,他经常过来开作战会议,对周边的情况了解得非常详细。温三只是刚过来了走了一圈,然后看了看周边建筑物的布局,就能作出这么详细缜密的军事部署。

这是何等强大的军事天赋?就算放在陆军学院里,也应该是一等一的高材生了。

“团长过奖了。我只是喜欢看书,对军事方面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温三这话倒也没有乱说。

男人嘛,有几个不喜欢军事谋略呢?看看那些军事发烧友,光凭唇枪舌剑就能征伐天下,几个人坐在一起能争斗到昏天地黑。

第21章 温三的选择

“光看书就能了解这么多东西,了不起!走,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团长也是实干家,拉着温三就开走,要去各个火力点实地察看。

在前往各处火力点的时候,温三突然又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鬼子在27日进攻失败之后,当天就切断了整座仓库的供水供电。给里面的守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温三立马又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两位长官一惊,这仓库内很多地方都是密闭的空间,没有照明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水源就更不用说了,这么多人,如果没有水喝,将会非常的麻烦。

趁鬼子没有过来,团长立刻着手安排,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温三考虑问题相当全面,让两位长官也很佩服。他们都忽略了这个问题,如果不是温三事先提出来,到时肯定会麻烦不断。

温三只是笑了笑,这可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知道这段历史而已。大战来临,谁又会注意到生活方面的问题呢?

三人边走边谈,那样子不象是上下级关系,反而有些老朋友一起聊天的感觉。

好些连排干部看到这种情况,都是一脸的雾水,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因为几人交谈的时候,团长营长都会认真询问温三的一些看法,态度相当的和蔼。

温三回答得很自然,没有怯场,也没有回避什么,这就让不少战士对温三刮目相看了。

本营战士,不管连排干部,还是下面的士兵,都对温三的事情有所耳闻。不少人看过温三整训部队,包括那些现场实操,让人耳目一新。

现在他还得到了团长、营长的赏识,以后必定前途无量。温三在很多战士的眼中,身份地位一下子就拔高了不少。甚至有连排长都露出了羡慕之色。要知道他们很多时候都没得到长官的好脸色。

三人一起走动,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将所有驻防的位置都看了一个遍。两位长官亲自给他讲解自己的作战意图,以及火力安排的要点和目的,相互之间如何搭配等等。

这一趟等于是给温三现场指导,让他的指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他成为高级指挥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温三说的话其实并不多,很多时候都在听取两位长官的讲解。不过他偶尔几句话,却能让两位长官眼前一亮。对他的看重又提升了几分,真的当成自己的兄弟认真对待。

各处巡视一遍之后,三人又回到了指挥室。

“温有才,杨营长说你那个排的战斗力很强,以前我是不怎么相信的。现在我不但相信,甚至觉得杨营长很可能还低估了你们的战斗力。你说说看,要怎么使用自己手上这个排?”

“其实我已经想好了。如果两位长官信得过的话,我想把我的排放在顶楼上。”温三也毫不犹豫的说道。

之前已经说过,这场防御战中,仓库楼顶反而是最危险的地方。当然也是最能看清战场态势,最容易消灭鬼子的地方。

“上楼顶?那可是最危险的地方。说说你的想法!”团长的脸色异常严肃。

一个合格的指挥官,必须是有勇有谋。

有勇无谋是匹夫之勇,虽能浴血奋战,但却很难掌握好一支队伍,更不能行领导之权。光有谋略而不擅战者,则为纸上谈兵,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谋士,很难成为独当一面的将才。

“楼顶确实很危险!一但开战,大部分炮火都会落到楼顶上面。所以驻守在楼顶的士兵,作战更需要灵活机动,随时调整自己的作战方位。我这个排,正好可以胜任,这一点请长官务必信任。”

“楼顶作战虽然危险,但打击鬼子的效率更高,同时还能分担友军的作战压力。顶楼上没有阻挡,我可以将自己的兵力快速调配到任何一个方向,起到增援友军的作用。”

温三这两点是真的说到了点子上,之前团长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他将一连两个最能打的排放在楼顶,可心里还是不踏实。因为这里确实非常考验指挥官的能力。

温三能将这几方面都说透,显然是腹中早有方案了。以他的指挥才能,团长确实放心。

然而两位长官也有不知道的地方,温三之所以要求驻守楼顶,也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在楼顶作战,他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的特殊能力。可以快速准确的判断鬼子来自何方,以及大致的距离,这将对战斗带来极大的好处。

其次,这里视线开阔,能准确把握战场态势,正是锻炼自己指挥能力的最佳场所。才跟着两位长官学到不少东西,温三急于将这些知识融入自己的军事体系之中。因为他很确定自己的方向,总有一天,他要带着自己的部队独当一面,独立作战也将成为常态。

还有一点,温三想要尽快提升自己在战士们心中的威望。在第一营中,要树立起他能打善谋的人设来。因为他非常清楚第一营将士的命运:大战结束之后第一营刚退入美英租界就被缴了械,最后被送入意大利防区,长期被软禁起来。

后世国人看到这个结果,每每心痛到难以呼吸。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铁骨铮铮的英雄,却被列强肆意凌辱;如囚犯一般关押多年,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人权。

几年之后,团长也被鬼子买通的叛徒所害,享年37岁。英雄早逝,一身本事没有得到施展就以身殉国了。

这绝不是温三想看到的结果。如果没有穿越到这个世界,他自然是管不着。可他来了,并且还直接加入了这支英雄部队。

他是真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希望可以用自己小小的蝴蝶翅膀,扇动出改变历史轨迹的清风。

所以努力展示自己的才能,借用这场战斗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尽量说服两位长官带兵突围出去,而不是去接受那些看似友好,实则如恶狼一般的国际友人安排。

当然,如果不能说动两位长官,他也不会带着自己的队伍前往租界。哪怕最后跟两位长官翻脸,他也要带上一些战士冒险离开。

到时候他的威望越高,愿意跟随他的人就会越多。这些士兵的素质都很高,将会成为他打击鬼子的强大班底。

第22章 带点私心

温三这些想法现在还不可能跟两位长官明说,因为说了他们也不会相信。两人虽然看重他,但还没有达到完全相信他的程度。

这个时候如果温三透露出丝毫这样的想法来,都会冲击他们报效党国的思想,很可能被直接当成叛徒控制起来。

温三不是傻子,这样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行差踏错的。

抛开背后的真实意图,光是他说出来的两点,足以得到两位长官的认可。楼顶确实需要一支精锐力量驻守,温三这个排有能力胜任。

这样一来,既节约了兵力,还能很好的控制楼顶重要的火力点。

“好!我同意将你这个排放在楼顶。不过你那个排火力有点弱,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团长很是果断的准许了温三的请求,并且在装备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两挺重机枪,每支枪配备四个基数的弹药。”温三想了想,提出了这个大胆的要求。

其实他还可以要迫击炮,只是那东西非常重,一个人根本操作不了,影响战斗的灵活性。何况就算放在楼顶,也使用不了多少长时间,必定会被鬼子定点清除,所以干脆就不要了。

“两挺重机枪可以满足你,各配四个基数的弹药是不是多了点?那可是一万多发子弹!”团长皱起了眉头。

就算温三这边使用量大一些,也不能这么造啊,几下打光了怎么办?

可温三却是非常清楚,真正的战斗是从明天上午打响,也就是27日上午。战役持续的时间是4天,到31号就撤离了,根本没有延续到第7天去。撤退至美英租界时,第一营各种子弹总计还剩下了两万多发,最后都便宜了别人。

与其这样,不如将子弹放在自己的手中。防守的时候可以大胆使用,离开之时,最好能顺手带走。因为他的选择,注定还要经历恶战,鬼子不可能轻易放他们离开。

温三还要考虑撤离时的路线,前往租界虽然相对安全,但那边早已暗中跟鬼子搭成了妥协,依然有一群豺狼虎豹拿着机枪在等着他们。基本上只要过去了,温三等人也会面临同样的命运,回到历史原来的轨迹上去。

不走这个方向,可选择的路就不多了。温三还没有最后确定下来,估计要等到30号晚上,才能做最后的决定。

温三摇了摇头,很快就纷乱的思绪中挣脱出来,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之后,这才对团长说道:“四个基数的弹药确实不少,但我们将会面临好几个方向的敌人。如果过于节约子弹,恐怕未必能起到压制鬼子火力的作用。另外还得多准备几支枪管,不然用的时间一长,直接干废了。”

国军主力使用的重机枪还是水冷式的,连续射击之下,必须有人给枪管浇水,否则高温之下,很快就废了。

交战激烈的情况下,浇水照样顶不住,打到一段时间必须换枪管,才能延续重机枪的使用寿命。

听到温三这么说,团长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同意了他的要求。这是基于他对温三的信任,确实没想到这家伙真在搞小动作。

领命之后,温三很快离开,带着自己的人员去搬武器弹药去了。原本刚刚才上顶楼的一连,又被营长叫了下来。

这里曾经是银行的仓库,各种物资是真不少。武器弹药方面,师长也给足了量,恐怕他的内心也感觉是亏欠了第一营,所以在这方面作了补偿。

大战在即,战士们紧张之下又有些兴奋。温三派人很快就将武器弹药抬上了楼顶。不过多余的弹药还是被他放在楼梯口的拐角处,以免被鬼子炮火波及到。

其次就是搬沙袋,做掩体。楼顶上的围墙虽然有半人高,挡子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想要挡住炮弹还是比较难。

鬼子很多炮弹都是抛物线曲射,很是轻松就能越过围墙,直接轰到战士们的身上去。何况鬼子还会出动飞机,这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老万,找几个人,搬两架平板车到楼顶上去。”温三看到仓库旁边的平板车,顿时喜上眉梢。

这平板车外面包着铁皮,相当结实。高度只有半尺,长度差不多三米,宽度一米。板车的两头都有铁质的扶手。应该是仓库中用来临时转运货物的。

“这玩意死沉沉的,搬上去做啥子安?难道还能用它来挡子弹说?”老万显然没有明白温三想做啥子。

“尽管搬,一会儿我再告诉你们用来做什么。”温三卖了个关子。有这东西在,他这个排伤亡会小很多。

天快黑的时候,温三这边所有需要的东西都搬上了楼顶。

“每个平板车上放十个麻袋,尽量放中间,不然容易推翻。”温三一边指挥大家,自己也跟着摆放了起来。

不一会儿功夫,平板车上的麻袋已经放好了,高度一米左右。

“排长,你这是弄了个移动掩体?”王麻子围着板车转了一圈儿,立马看出这东西的用途来了。

“嘿嘿,你小子果然坏水多,一下子就看出它的作用来了。”老万大手拍在王麻子肩上,笑着说道。

“你这是说的啥子话?这叫坏水吗?老子这叫精灵。”王麻子立马反驳。温三在一边笑而不言,这家伙脑子确实好用,一点就透。

“在楼顶上战斗,我们很可能会面对不同方向鬼子。不管是子弹还是炮弹,都有可能从不同的方向飞过来。这两架板车可以充当移动掩体,帮助战士们去到不同的地方,而不用担心自己被鬼子的子弹轻易击中。”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重机枪放在上面,方便调换射击位置,缩短搬运时间。关键时候还能把枪架在上面,打鬼子的飞机。”

温三随口说了几个作用,听得战士们眼睛都亮了起来。这东西绝对好用,就算被鬼子炮火轰开了,换上新的麻袋,立马又能投入使用了。

不管什么东西,只要用对了地方,必定能发挥它的作用。

两个移动掩体弄好之后,温三又安排人将几个重要的面堆上沙袋做掩体。这几个角度会受到鬼子的重点打击,必须弄得更牢固一些。

如果遇到鬼子覆盖式轰炸,就让所有人躲到楼中去。这座仓库的结实程度还是值得信赖的。

第23章 先辈风骨

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之后,温三才停了下来。他站在楼顶,观察着周边的一切。

四行仓库是周边最高的建筑,鬼子冲到近前的话,处在顶楼的他们就成了灯下黑,基本打击不到鬼子。所以楼顶就是打击鬼子的第一道防线。不管他们出现在哪条街,又或者哪座建筑物中,都不可能躲过温三这个排的攻击。

这是要自己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尽量给各层驻守的战士减轻压力。

首节上一节10/1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