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8节

  现在俩老婆住在一起,见天儿的掐架,闹得狠了的时候,动不动就拿砖头互相爆头玩儿。

  这样的日子王满堂本来也过习惯了,奈何新婚姻法出来后规定,一个男人只能娶一个老婆。

  这让王满堂做了难,两个媳妇一个结发妻子,一个是师傅的亲闺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都抛弃不了。

  “区公所来催了我好几回,让我赶紧做决定.愁的我天天睡不着。”他闷声道。

  张沈飞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这有什么发愁的?大不了俩都离婚,然后你们全都住在一个院子里,这样不就不犯法了吗?”

  法律也没有规定三家不能合租不是??

  只要在外注意一点,回家关上门照样能享齐人之福!!!到了夜里,大家大被同眠,岂不美哉???

  王满堂听张沈飞这么说,眼神微微一闪:“你一个黄花大小伙子,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

  这孩子的思想很危险啊!!!再想想筱粉蝶刚看张沈飞的眼神,王满堂心情更糟了!!!

  “不是,王大爷您干嘛这么看我??”张沈飞顿时大呼冤枉,“我也就是想想,您都真的那么干了”

  “我那是历史遗留问题,现在是新社会了,你可不能有这么的想法。”王满堂觉得自己有必要给张沈飞上堂思想政治课。

  师弟走了,他这个当师兄的有这个义务。

  “,我也就是想想,那啥,大爷咱先去看房子。”张沈飞不想跟他讨论这个,慌忙转移话题带着王满堂往院子里走。

  俩人才进门就遇到了阎埠贵,阎埠贵拉着王满堂,请他一定给自己做几个支炉瓦儿。

  王满堂满口应下:“正好我东山临州老家送来一批金砖,里头有破损的,到时候我给你磨几块。”

  阎埠贵一听,眼镜儿后的小母狗眼立刻泛光:“哎呦,您说的金砖不会是我以为的那个金砖吧?就造紫禁城那个?”

  王满堂点头:“就是那个。紫禁城里的地砖都是这个。

  我们临州的砖好啊,用的都是细料澄泥,那可是黄河里挖出来的,别的地方根本产不出来。”

  说起老家特产,王满堂侃侃而谈。也是因为他们老家现在新开了砖厂,他想帮忙打响一下名声。

  送走阎埠贵,张沈飞用田小枣给的钥匙打开了厢房的门。

  要不说王满堂是老营造把式呢,到了前院厢房,转了几圈用脚步丈量了房子的尺寸,而后刷刷刷几笔就画出了一张简易结构图。

  同时告诉张沈飞,这房子太久没住人,椽子和大梁,房顶的瓦片都要换。

  “那就换。”张沈飞满不在乎。

  “你说的倒轻松,你们这四合院是广亮大门的,以前也是有身份的人住的。这大梁用的可是楠木。!!!这个规格的楠木,你以为说找就能找到的?”

  “那你说怎么办嘛,反正我这工程包给您了,您得负全责!!!”张沈飞一脸我就赖上你了的模样。

  王满堂无可奈何:“真是个冤家。算了,这件事情交给我办”

  “你这房屋尺寸北边这一间是四米乘以四米,南边这一间是四米乘以五米五。加起来一共三十八个平方。说说吧,你想怎么整?”

  这倒是比区公所说的还多了三个平方。

  张沈飞摸着下巴边思索,边说道:“房子我想做成四个部分,一个是我的卧室兼客厅,一个是我奶奶的房间,另外还有洗漱的浴室还有厨房。”

  按照张沈飞的想法,老太太住北屋,改成三米乘以四米。

  自己的屋子兼客厅的功能,改为六米五乘以四米,同时在东北角的位置弄出来两米乘以两米的位置,做一个浴室出来。

  “只是这样的话,就没了厨房的位置,所以还要麻烦大爷您在院子里给我搭一个。”

  支炉瓦儿:炉子上垫锅用的,一般用砖头磨。

第15章 黄月光!!

  “没问题,现在大杂院搭厨房的不少,这活儿我熟。”王满堂一边画图,一边应下。

  张沈飞又道:“房间的墙都铲了,翻新后弄成四白落地。老太太的房间盘一个三米乘以一米八的炕.我的房间到时候要两米五乘以两米的。”

  再想了想,又说自个儿的房间里要做个隔断,把睡觉的地方和会客的地方隔开。

  王满堂一一应承下来,等张沈飞把话说完,他的营造图也画好了。他画的营造图和后世的设计图不同,张沈飞看不太懂,但却不明觉厉。

  硬件讨论好之后,张沈飞又说软件:“双门大立柜,五斗柜,书桌,饭桌,矮柜什么的,叔您都给我安排上,咱也凑够三十六条腿。”

  王满堂点头:“这么一整,你结婚都不用再拾掇,直接就能搬进来。不过这一一整套下来,估计得不少钱。”

  他倒没有觉得租来的房子不该这么整,张沈飞租的是跟区公所的房子,能常住下去。

  “得多少钱?”张沈飞随口问。

  “换大量,椽子,批墙,换地砖,盘炕,做洗脸,洗澡的,一整套流程下来大概要一百二十万到一百五十万,这个钱好估算。”

  “唯有你做家具不好说,用一等木头,五等木头的做出来的价格可就大了去了。”

  做家具工钱差不多,区别都在料子上。

  张沈飞觉得王满堂说的很有道理,想起系统空间里的北山,他突然有了个不错的想法。

  “王大爷,那您说说做家具常用的几种木头都有哪些?”

  这可问到王满堂的专业上了,他告诉张沈飞,硬木家具和白木家具。

  硬木主要有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铁梨木,酸枝木等。白木则是榆木,榉木,核桃木,黄杨木之类的。

  “我一个朋友那里有些木头,但我不知道都有什么,要不我去看看,回头答复您。

  反正做家具是后期的事情了,您先拾掇房子,做家具的事情咱们以后再讨论。”张沈飞打算去图书馆借本书,研究下空间北山都有什么树。

  要是有合适的,回头砍了给王满堂做家具,自个儿也能省一笔开销。

  虽说现在刚黑吃,啊不是,是吃了大户。但正所谓骑自行车上酒吧,该省省,该花花嘛。

  王满堂表示无异议,还说回去就打听下楠木大梁的事情,明儿会带老剩儿和几个徒弟过来,先过来做些先遣工作。

  张沈飞掏出一百万递过去:“大爷,这是定金。”

  王满堂很想说都是自己人,收你定金不是打我脸吗?

  但想起老剩儿那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和营造场等着吃饭的那些嘴,也只好抹下老脸把钱给收下了。

  送走王满堂已经是半晌午,张沈飞去了一趟隆福寺花鸟市场。溜达了一大圈,可算找到一个卖菜种子的。

  撂地摊的老头见张沈飞将春夏秋冬四季的菜种子一通瞎买一起,兴奋的咧着大嘴笑,露出两排比玉米粒还黄的大黄牙。

  “爷们儿大气,您买的多,我再饶您一包菠菜种子!!”

  “谢谢您嘞。”

  离开花鸟鱼虫市场,张沈飞又去了一趟宝文二手书局。

  晃悠一圈后买了一本《树木的分类与鉴定》,一本《Z国药用植物》,刚准备要走的时候,却见一旁的书架上放了一排名著。

  《品花宝鉴》,《飞花艳想》,《痴婆子传》,《R蒲团》,《弁而钗》.

  张沈飞走过去,随便拿起一本翻了几页,登时看的小脸通黄。

  心中暗道,这可都是品味我国传统文化,人文品类的好书啊!!!

  二话不说,当即便全都收入囊中。

  夹着一大摞书回家的路上,张沈飞琢磨着洗钱的事宜。

  毕竟回头那四白落地,立立正正玻璃大窗的房子要是落成,不管是家里人还是四合院的邻居们,都得问装修钱从哪儿来的不是?

  想来想去,目光就落在了手中的书上,觉得可以从这里入手。

  吃晚饭的时候,张沈飞在餐桌上就宣布了自个儿打算进军文艺界的决定。

  “我已经跟朋友借钱准备装修房子了,等我稿费一到账就还给他。”张沈飞这么说,算是解释了自己进军文艺界的原因。

  还没投稿呢,就幻想稿费到账了???

  一家人眼中顿时闪过尴尬,张沈亮,唐大妞,张奶奶三个大人全都放下了筷子。

  “要是钱不够,哥出去给借点儿.你别打别的主意,不是还得练习打字吗?”张沈亮说道。

  “对,别老为难自己,人活一辈子不容易,老为难自己干嘛呢?”张奶奶也说道。

  她觉得二孙子是被穷逼疯了,才想出这么个疯主意。

  唐大妞干脆就不吭声。

  比起委婉的大人们,张沈飞二侄子张顺遂却毫不留情的哈哈大笑:“二叔,我们老师说你是丝瓜瓤子脑袋,以前上学见天儿的考倒数第一,就您,也能写小说??”

  张沈飞给了他一个脑瓜崩:“瞎扯!!我明明上学时候都是倒数第三!!”

  这怎么还带张嘴胡来的呢??

  张奶奶也帮最疼爱的孙子说话:“没错儿,倒数第一李油饼,倒数第二胖子,你二叔一直倒数第三,发挥特别稳定!!!”

  “而且逢大考我还能超水平发挥呢!!要不我能初中毕业?”张沈飞吹嘘完又问侄子:“不对,你们老师怎么知道我考第几名?”

  张顺遂咽下嘴里的棒子面糊糊:“我们老师跟您是小学同学。”

  “小学同学?叫什么名字??”张沈飞挑眉,想知道是谁在败坏自己名声。

  “白洁白老师啊。”小家伙说道,“她老在课上讲您以前上学怎么调皮,让大家引以为戒,弄得我特不好意思.”

  白洁?

  张沈飞眼中突然闪现一个穿着水粉色的衬衫,淡黄色纱裙,纯白色的长筒丝袜的形象。

  那可是他的黄月光,也是他的启蒙老师啊!!!

  虽然知道这个白洁和他脑海中浮现那个肯定不是同一个人,但张沈飞还是忍不住小脸一黄。

  老张家的人都知道张沈飞其人是属驴的,他只要认定一件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所以也就对他进军文艺界的事情不再说什么。

  吃过晚饭,张沈飞握着从张平安那里借过来的笔,张顺遂那里抢过来的橡皮,还有张奋斗主动进贡的本子,就坐在了饭桌前发呆。

  该写点儿什么呢???

第16章 沙家浜!!

  写点儿什么呢??张沈飞低头想咬着笔杆头思索一番,却见那笔杆头给侄子咬的跟老树皮似的。

  得,无从下口,还是硬思考吧。

  这个年代写东西还是挺冒险的,不管是诗歌,小说,散文,其中的那个度不好掌握,稍有不慎起风时候就要被翻旧账。

  思来想去,张沈飞觉得还是将《沙家浜改变成小说最好。

  《沙家浜》是八大样板戏之一,这就决定了它在起风时候不会被过分解读。而且张沈飞记得汪老在那年月过的日子,相比于其他文人还是要好很多的。

  说干就干,张沈飞提笔立刻开始创作。将一部样板戏改编为小说其实还是挺复杂的,过程大概就相当于将大纲扩写成一部血肉丰满的小说。不但要加入细节,还要生动生趣。

  张沈飞挑灯夜战到了二半夜,才终于搞出来六千字,将稿子从本子上撕下来,小心收好之后,张沈飞开始洗漱。

  一切妥当,他关灯躺床上,心神一动进入系统空间。

  站在翻好的肥沃黑土地上,张沈飞决定先试一下:“一亩白萝卜!!”

  话毕,手中的萝卜种子自动飞起,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开始播撒。

  种子刚落地,那一亩地的上空开始飘洒起淅沥沥的小雨,雨水落地,种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芽,长出鹅黄色的嫩芽,子叶,真叶.

  看着眼前宛如看了倍速一般的画面,张沈飞心中唯有奇妙二字。

首节上一节8/2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