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异界华夏,再造大汉 第786节

  “老师,您没必要这么自责,您干的已经很好了。”

  “是啊,”其他学生附和道:“老师,现如今的粮食生产已经比原来高出了一倍,您的功劳已经是千古伟业了。”

  细数古今,也就李炽将这件事做到了。

  现如今的粮食产量,完全可以让天下人吃饱饭,还能在翻一倍。

  “不够,不够,还不够!”

  李炽六十六了,“不过四石粮食,还是不够吃,不够吃,再过几十年人口就不是这个人口了,粮食是个大问题,是一个超大性问题。”

  “虽然通过开荒、水利工程、农业器具、农药改进等等手段提升粮食产量,但是归根到底问题还跟种子和肥料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需要找到更加方便,效果更加好的肥料,同时还要培育出更加高产的种子,保证全国的粮食供应。”

  “你们现在是吃饱饭了,可是你们不知道吃不饱饭的后果将会是多么严重。”

  李炽絮絮叨叨,他并未对自己的成就而感到满意,反而是忧心忡忡,随着人口越来越多,粮食也就不够吃了。

  至于说随便开荒,现在已经不行了,格物证明,过度开荒完全就是饮鸩止渴,只会造成更大的危机。

  对于李炽的忧心,弟子们心中都深受感动,他们有的是新时代的孩子,虽然吃的不好,但已经是吃饱阶段了,只是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粮食的问题竟然这么严重。

  此时,有一个大约四十岁的弟子,他收到的震撼比谁都大,因为他小时候过的太苦太苦了。

  后来,汉军来了,带来了好的生活,他在那么大的年纪也能学习。

  再后来,他来到这里,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伟人。

  弟子们劝说李炽不要过于忧心,他们还在呢,未来他们还有学生弟子呢,一代代,总能完成这件事情。

  弟子们赌咒发誓,“这未来天下,一亩地粮食产量定然能够超过一千斤。”

  李炽笑了,他知道自己的情况,年轻时太过于拼命,早已经是千疮百孔,若不是有一口气顶着,或许他早就撑不住了。

  前天方明洞给他诊治过,情况并不是太好。

  事实上,搞农业生产确确实实耗人的生命。

  今天,他就是想要逼一逼他们,他害怕自己死后,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他没有太大的期望,就是期望农业生产每年能够进步一点点也是好的,只要别停下。

  怀着愧疚的心,他回到了学校。

  七年后,他在不甘心中闭上了双眼。

  临走时,他紧紧的握着弟子们的手,嘴里说道:“别放弃农业,别放弃农业。”

  这一年,全国粮食史无前例的大丰收。

  在他死后的第六年,化学技术经过多年的积累开始爆发,农业和军事技术突然迎来了新一轮的换代,一种更加方便,效果更好的肥料被研制了出来。

  同时,战车的列装,也让农业大学看到了另一种种地模式,他们将之称之为机械化。

  不仅如此,伴随着大量的军马退役,有关军马繁育的技术也流落出来。

  优秀的马匹繁育,既需要与其他马杂交,同时还要能够进行所谓的返还血统,也就是人类所不能接受的伦理。

  对此,有一个农业学生提出,我们现如今的种子繁育都是这种近亲,若是与其他类型的杂交呢?

  紧接着,生物科技开始了。

  再后来,刘武去世,这些技术依旧是在设想中,并未取得多好的进展,但农学的人员都在坚持。

  只因为学院那句简单到朴素的校训。

  “别放弃农业,别放弃农业。”

  于是在刘武去世的第十三年,第一代杂交水稻现世,平均亩产达到了六百斤。

  八年后,在饶夫子去世那一年,农业在报喜讯,水稻亩产超过了九百斤。

  只可惜,开国的最后一位老人,饶夫子并未见到这一幕。

番外五:时代的浪潮

  边疆,或者说前线,在李存校执政的这几年时间里发动了罗刹攻势,意图征服另一片肥沃的大陆。

  汉国以外籍兵团为核心,每到一处便扩招外籍士兵,并且要优中选优才行。

  可以说,任何策略,都不能影响汉国的战斗力构成,所以往往上万人应征,只有三五百人成功进入外籍兵团。

  如此一来,外籍兵团的地位越发的崇高,一种新的地位和制度在快速的冲击着原来的贵族统治。

  不仅如此,汉军的行动还伴随着大量的工作人员以及道士,伐山破庙都是熟门熟路,清扫邪神文化更是手拿把掐。

  对此,虽然已经衰落了三十多年的大美列电帝国,在这个时候以存亡危机之法团结了西域三十六国,组建数百万军队与汉国军队对峙。

  不过在新的秩序,新的武器之下,这种反抗的力量简直就是弱的令人发指。

  “轰!”

  数十辆战车冲锋,对着敌人的营地就是一阵炮击,接着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就杀入军营之中。

  可以阻挡数万甚至数十万大军的营寨,在战车下宛若纸糊的一样。

  “哒哒哒哒!”

  机枪疯狂的开火,以每分钟五百发的射速快速的收割着每一个人的生命。

  “神啊!”

  哭声,惨叫声,哀嚎声,祷告声不绝于耳,但更多的是绝望。

  数十辆钢铁战车宛若一只铁拳,轻松的在敌人防线上撕开了一个硕大的口子。

  “踢嗒踢嗒!”

  伴随着大量的骑兵冲入,庞大的防线瞬间就被肢解。

  而外籍兵团,则是如狼似虎的追杀每一名敌人。

  而这样的战斗,几乎蔓延在整个战场之上。

  战车、战马、战士,构成了死亡的序曲。

  同时,也敲响了西域三十六国的覆灭钟声。

  这是一片不比汉国小的大陆,主以平原为主,到处都是黑土地,撒下粮食就是大丰收,这简直就是上天所眷顾的地方。

  同时,这也是战车、战马所能肆意纵横驰骋的地方。

  追亡逐北大约就是这个意思。

  在这种攻势下,在李存校执政十年内,汉国覆灭了西域三十六国,收获了一块土壤肥沃的比汉国都要大的大陆。

  接着,汉军战争的矛头,就应该对准了百十年前那些跑到另一边的汉人豪强所建立的国家。

  刘武之子刘隆当选大祭酒,第二年饶夫子去世,路玉琳之子路致远从大将军位退下,其子路鸿志成功晋升上将军位。

  第三年,国家太平,努力发展建设新占领的土地,一切重心开始向生产转移,同年路鸿志退休,卸任上将军位。

  路鸿志之子,路金鑫,作为汉军之中唯一一支的重骑兵部队少将校尉,也于这一天进行最后一场重骑兵军演。

  沙场之上,四千匹战马,两千匹驮马,两千重骑兵战士列阵完毕,接受大祭酒刘隆的检阅。

  只见路金鑫策马跑到刘隆面前,大声喊道:

  “汉军第一重骑兵营,接受大祭酒检阅。”

  刘隆轻轻颔颚,“开始吧!”

  “是!”

  只见路金鑫策马跑到重骑兵大军之前,身为少将校尉的他举起手中的长枪,高呼:

  “重骑兵营,前进!”

  一声令下,重骑兵开始运动,一步一步的向前方靶子走去,不紧不慢,压迫性十足。

  随着越走越远,距离靶子越来越近,战马的速度也开始逐渐加快,最后变成的奔跑之势。

  “”重骑兵营,冲锋!

  霎时间,整个大地地动山摇,重骑兵以极其整齐的列队,如排山倒海之势向靶子冲去。

  如此壮丽的一幕,让所有观看演习的人从灵魂深处都发出一阵阵赞叹。

  也有人明白,为什么在古时候重骑兵的战略地位如此之高的,甚至在一百年前的大乾,都被不过一万的罗刹重骑兵碾压。

  原来如此!

  两千重骑兵都是这样了,那么一万呢?

  只可惜,今天重骑兵将要成为了历史。

  “轰隆隆隆!”

  重骑兵的马蹄肆意的踏过靶子,留下的只有一地的狼藉,连作为靶子的稻草都被撕碎了。

  当重骑兵们列队完毕,路金鑫骑着战马再次来到刘隆前。

  “报告大祭酒,汉军第一重骑兵演习完毕,请您指示!”

  看着战士们肃立,数千匹战马也不曾发出半点声响,刘隆就在心中感叹。

  ‘金鑫这小子,治军有方。’

  这些都是优秀的战士,可是改革的浪潮打来,他们只能脱下军装,转业回家。

  刘隆拒绝了乘坐战车,而是选择了骑乘一匹骏马,缓缓的从战士面前走过。

  他的思绪复杂,但时代的洪流终究不可避免。

  检阅完部队,他只是这样对战士们说:

  “你们都是最优秀的战士,是国家最为忠诚的战士,是国家对不起你们。”

  众将士高呼,“为了人民和祖国。”

  战士们的喊声惊天动地,但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喊了。

  “全体都有!”

  “立正!”

  “稍息!”

  “带队回营!”

  夜晚,战士们抚摸着日夜陪伴他们的具装铠甲,已经泣不成声。

  所有人都明白,战车的出现改变了一切,最先退出战斗序列的就是养马场,接着就是一部分骑兵营。

  随着连续二十年的大战,武器的换代已经越来越快,战场上已经证明,马匹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用途了。

  现如今,马匹也就在新占领地土地上还有一些用途,但也仅仅只是还有一些。

  工业化的进程浩浩荡荡,骑兵不断地退出战场。

  今天,终于轮到他们了。

首节上一节786/7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