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异界华夏,再造大汉 第785节

  对此,大学声表示。

  “封建迷信!”

  于是导游带着他们来到了第三个大殿,上面写的是财神殿。

  这个殿宇,香火最是鼎盛,拜者以年轻人居多。

  导游解释,“饶夫子可以保佑你升官,你自然就发财了。饶夫子保佑你得到一个如意郎君或者娘子,你也就发财了。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饶夫子就成了文财神了。”

  大学生:“......”

  “噗通!”

  “夫子莫要见怪,我就是胡说的,我这人最喜欢您了,您喜欢啥香,俺给您上,请保佑我发财!”

  导游:“封建迷信我嗤之以鼻,财神殿前我长跪不起啊!”

  说罢,导游也恭恭敬敬的上香跪拜。

  主打一个虔诚!!!

番外三:蔡瓦与蒸汽机

  “黄夫子,这个道题我不是太懂,特来向您请教!”

  “这个问题啊,它是这个......”

  黄别鹤,他是格物部的部长同时也兼任研究所的所长,还兼任了格物学院的山长,顺便还兼职了一名夫子。

  没办法,这年头讲究的都是教徒弟留一手,所以为了打破工匠之间的隔阂,学院一个个建立,用来培养专门精通格物和工业的学生。

  刘武说过,四书五经不是未来,格物工业才是大道。

  而事实上,汉军在这上面的投入也确确实实很大很大,大的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那就是饶夫子建立的教育体系本质上不是为了官员管理体系服务的,而是为格物工业体系服务的。

  同时军中和政务上,开销都没有格物工业那么大。

  可以说,格物与工业,就是刘武强行推的,他黄别鹤就是一个执行人。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格物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给汉军的实力带来了极大的增长,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百姓民生,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以往的时候难以想象的。

  但现在,活生生的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不仅如此,工业是格物,农业是格物,水利也是格物,医学也是格物,天下万事万物都是格物,这使得汉军的变化越来越大。

  最初,只是大炼钢铁,研究蒸汽机,然后汉军从军中到民间,开始了一点点的发生改变。

  首先,军中的武器更加的精良了,接着铠甲防御的效果也越发的好了,战士们打仗受伤少了很多,死亡少了很多。

  但相对应的就是战士们需要穿着沉重的铠甲,就需要良好的身体来支撑。

  可是这需要大量的粮食、肉类和药材的支撑,可这样的话粮食是够吃,但汉军抗风险的能力就会很弱小。

  然而谁也没想到,随着钢铁产量的增加,农业生产用具也变的好了起来,极大的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包括水渠的开凿之类的,速度都加快了很多倍,粮食大面积增产。

  再加上农业部方面的研究,粮食的产量增加几乎都成了体系

  一饮一啄,税收增加了,战士们也能吃饱了。

  这个时候,格物的重要性已经开始进入了很多人的思想之中。

  今天,是开讲蒸汽机的课程,所以由黄别鹤进行主讲。

  “对了,蔡瓦,我看你对蒸汽机的课程很感兴趣,怎么样?你觉得蒸汽机如何?”

  黄别鹤对于这个拦着他问问题的人并不讨厌,反而很是欢喜。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蔡家的人,更重要的是黄别鹤看的出这孩子是真的喜欢这东西。

  蔡瓦道:“夫子,我认为未来的世界必将被蒸汽机所取代,蒸汽的力量是极其庞大的,未来船只上安装了蒸汽机,那么船只就能建造的更加的大了,也不必用太多的风帆了,甚至蒸汽机缩小以后,还能安装在车辆上代替牛马。”

  “我还能想到蒸汽机可以代替很多很多的人力,比如农业灌溉?我们可以让蒸汽机代替人力将地下的水给抽上来,或者将山下的水抽到山上,如此以来很多田地都会变成上等的良田。”

  蔡瓦出身蔡家,本就以造海船为生,现在随着投靠汉军并且改制,在海军之中的地位可谓是节节攀升。

  最重要的是,蔡家并不歧视技术,反而很是尊重技术。

  对于蔡瓦的回答,黄别鹤很是欣喜,因为这小子回答的虽然稚嫩,但很多方面和刘武不谋而合。

  “这是一个人才!”

  黄别鹤心中欣喜,所以他对着蔡瓦发出邀请。

  “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去一个地方?”

  “嗯?”

  看着疑惑的蔡瓦,黄别鹤宛若诱骗人的怪蜀黍,“我带你去看蒸汽机哦!”

  “愿意愿意!”

  看到自己成功诱骗....呸,是成功收获了一个小迷弟,黄别鹤也没别的想法,而是带着蔡瓦就赶往了研究所。

  此时的研究所,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如何能够炼制更多的钢铁,秘密制造火药,研究蒸汽机等。

  当蔡瓦看到面前宛若一间屋子一样的蒸汽机,整个人都不由愣了,眼神里全是对蒸汽机的爱意。

  “夫子,这实在是太大了!”

  黄别鹤笑道:“是啊,很大,消耗也不小,但作用也不小。”

  说着,黄别鹤带着蔡瓦参观了蒸汽机的作用,看的蔡瓦都拔不出来了。

  “怎么样?是不是很雄伟?”

  蔡瓦赞叹,“岂止是雄伟,完全是人力而不可及!”

  “喜欢吗?”

  “喜欢!”

  “那你留下当我学生专门研究蒸汽机好不好!”

  “好!”

  “来,按下手印!”

  趁着小蔡瓦被蒸汽机冲击的目眩神离,黄别鹤果断出击,偷偷摸摸的给小家伙签订了‘卖身契’。

  “小蔡瓦,接下来蒸汽机小型化的任务就交给你喽!”

  “嗯嗯嗯!”

  黄别鹤很鸡贼,三天后饶夫子终于找到了蔡瓦这个好学生,结果竟然去学这个东西,气不打一处来。

  然后......

  打了黄别鹤一顿手心,但黄别鹤死活不放人!

  对此,刘武也很支持,饶夫子只能无奈。

  之后,蒸汽机小型化不能说不顺利,也不能说很顺利,但至少小型化还不错,伴随着第一代战车诞生,江南大营被战车打的大败。

  “哎,只可惜这蒸汽机还是不适合战车啊!”

  为此,蔡瓦一头扎进了蒸汽机的研究中。

  然后在他的手里,第一代火车诞生,第一艘蒸汽船诞生,第一艘安装了蒸汽机的海船诞生,第一艘安装了蒸汽机的河道船诞生。

  其中运用最为成功的,还是船只,甚至蒸汽机澎湃的动力在以后都推动了钢铁制造的战船。

  只可惜,直到天下一统,蒸汽机都没办法完美的搬上战车。

  不过无所谓,蒸汽机已经开始在矿山、水井、纺织产业上运用,汉军的生产力在快速的拔高。

  不仅仅如此,大型的蒸汽机在锻造上也是极其优秀的,工业化的进程似乎浩浩荡荡,只有蒸汽机原地踏步。

  不过蔡瓦并不灰心丧气,依旧努力搞着蒸汽机的研究。

  时间来到了建国三十后,全国钢铁产能过剩,急需一个巨大的消化市场,蔡瓦看准机会,提交了建设火车和火车轨道的建议,没想的得到了刘武的大力支持。

  于是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铁路开通了,它为汉国带来巨大的财富。

  因此,蒸汽机这门学科走向了新的辉煌,大量的学子一头扎进这门学科。

  在这种情况下,十三年后,第一台完整的,可用于实战的战车诞生了。

  硕大的炮口,新出现的机枪都被集成在战车之上。

  这成了一个划时代的利器。

  一个可以带给敌人死亡与绝望的钢铁巨兽诞生了。

  对此,刘武将战车的命名权交给了蔡瓦,这是一个莫大的荣耀,他的名字将会流传在历史之中。

  战车诞生的那天,蔡瓦来到了黄别鹤的坟墓前献上了花朵,他的声音在风雨中断断续续。

  “老师,您的愿望,完成了!”

番外四:李炽,不要放弃农业

  农业大学的农田里,李炽带着学生走在乡间的小道。

  “农业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为此兢兢业业干了五十年年了,掐指一算,我都六十多了。”

  “可是成果呢,似乎并不是太过于明显,这让我很是羞愧!”

  李炽,当年汉军粮食不足,他临危受命接管了屯田的工作,保障了汉军最初的粮草供应。后来更是将屯田工作交了出来,全身心的扑在了农业研究上。

  最初,只有他和林进贻、罗广涛、陈临瑞几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汉军缺乏大量的高级管理人才,一个个人都离开了农业生产,只有他一个人为之奋斗。

  不对,不应该说是他一个人,刘武就很支持,而且是全力支持他,甚至给了他极高的权限,并派遣了不少聪明的孩子在他身边当弟子。

  所有人都明白粮食的重要性,可是其他的重要性也不低,再加上农业生产确确实实需要很长的时间还不一定能够见到成果,他整个人为之苦恼。

  不过还好,堆肥技术、间作技术、以及大量的水利建设还有新的农业工具开发,使得粮食不断地丰收。

  虽然是说丰收,但是一亩地一季打出的粮食平均也就两石,粮食的收获其实还算不错,并且产量还能不断地增加,最高的记录便是一亩地产粮食六百斤。

  但是这个六百斤只是个例,他想要做的是让每一亩地产粮都能达到六百斤。

  刘武曾经好奇的向他询问了一件事,那就是人畜禽皆有男女之分,你说这花卉粮食有没有男女之分呢?

  当时,这个问题对他来说醍醐灌顶。

  他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这个研究当中,也终于发现了植物其实也是有男女之分的。

  所以,他提出了另外一个育种的想法,那就是选取更加优良的种子,然后通过人工干预再次育种。

  事实上,这种方式虽然也增加了粮食的产量,但是并不多,而且还很困难。

  这件事情一直持续到了显微镜出现,农业的方向才迎来了另一道曙光,那就是可以更加仔细的观察。

  这么多年下来,随着农药技术的发展,害虫大规模减少,粮食的产量再提新高。

  只可惜,这个时候农业再一次陷入瓶颈,后续虽然也有一些改进,但都太过于艰难。

  所以李炽话虽然说自己很是羞愧,但他的学生们却并不这么认为。

首节上一节785/7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