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305节

“就连控制的大小城池也达到了五十多个。那些各路聚集来的残军,就商量着脱离宁国军队,要扶我上位!”

说到这里,阿罗涵特意看向李恪,见李恪面色如常,才继续道,

“我已经多次明确表示拒绝,但那些将领根本不听我的,开始私下张罗!以前皇室卫队还能听我的,替我抵挡那些将领前来烦我。”

“可是最近,皇室卫队的将领,在深夜巡逻时,特意求见我,也开始帮着那些残军将领,劝说我尽快登基好带领他们复国。”

“他们可不是只嘴上劝劝,而是私下已经准备好了一切。他们这是坑我啊!所以,我连夜就跑来亚历山大了!”

听到这里,李恪才算明白了,这大舅子的求生欲是真强啊!

也难怪自己在军中的将领和“枯叶”,都没有送回消息,原来是连夜就跑了!

当事人直接跑路,怪不得能跑到情报前面。

“瞧你那个怂样!就这点出息?你好歹也是一个皇子,一点事就把你吓得,一口气跑到几百里之外!”

“再者说,你可是二十多万军队的最高将帅,就这么从前线跑了!轻了挨板子,万一前方遇袭,损兵折将的话,你是要砍头的!”

李恪开始数落起阿罗涵。

阿罗涵显然不服,“你说的轻巧!那帮兵痞,一心想往上爬,他们可不顾我的生死,也不看如今大局势,”

“他们就想着只要把我扶上皇位就能高官厚禄,就能飞黄腾达。可这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啊!万一弄出什么动静,我就百口莫辩了!”

说完,阿罗涵一脸郁闷的自顾自的喝起茶来。

这也难怪阿罗涵心惊胆战、如履薄冰。

如今,他手握二十多万萨珊军,又是驻扎在两河流域的萨珊帝国故地。

有人,有粮,有兵器物资,有群众基础。

可以说,这已经具备了划地自立的条件,而且条件还这错。

所以,阿罗涵的担心不无道理。

那些才残军将领,为了高官厚禄,还真敢给阿罗涵来个黄袍加身,直接脱离天宁军的序列。

那些人,把他推上皇位,再以他的名义做出什么出格事,到时后,他是无如何活不了啦!

那可是一腔热血的大老粗,在没有物资时,一切都靠宁国,那他们没有任何谈条件的资格。

如今不同了他们打下一定地盘,底气足了,心态开始傲慢,也就不好控制了。

尤其是他们取得了原本属于萨珊帝国的土地,还取得当地百姓的支持,粮食、物资,兵源补充都不是问题了。

这些将领大老粗,势力大了就发飘,就神气,就觉得无敌,觉得将来有无限可能。

可如今的形式,是李恪要做亚欧非这整片大陆的王!也没人能拦的住他!

阿罗涵深知,自己这个皇子,与李恪这个皇子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自己还是别趟这浑水!

残军将领们要强行把他推上皇位的话,那他就直接站在李恪对立面了!

与李恪为敌?

阿罗涵想想就浑身发颤!

他知道李恪有对亡国皇室的收藏癖,如果自己与李恪为敌,结局好的话,也会被李恪分一个小院,与自己的妻儿在小院里了此一生。

如果结局不好的话,那就是全家连同妻儿一起脑袋搬家!

萨珊帝国过的五个皇子中,原本也就阿罗涵对皇位的企图心是最小的。

当他第一次到宁国时,就期待着将来有一天能在宁国做个商人,至到今天,这一想法都没有改变,而且愈发强烈。

再加上如今的局势,就算萨珊复国,一早晚是李恪的盘中餐!

既然如此,何必赌上自己和妻儿一家的生命。

自己的妹妹已经是宁国的妃嫔,虽然在后宫的身份不至于排在前列,但也是无限尊崇的。

只要自己不作死,好好做自己的生意,那么自己以后在宁国世世代代都能富足、尊贵。

说什么也比把自己脑袋别在裤腰上做什么皇帝强多了!

“不就二十多万人嘛,这就飘了?看来的确是打的太顺风顺水了!是时候需要一场败仗了!”

“从今天起,就停止你们火炮炮弹的供应,甲胄兵器也不再补充了,伤兵所需的紧急药品也先停掉!”

“他们不是飘了吗,那就让他们先落地,脚踏实地了才能认清自己几斤几两!”

“你回去吧!把那些跳的最高的将领,最不安分的几支队伍,派到最外围,如果他们与大食的战斗中死了,那就不追究了,”

“如果他们幸运活了下来,我会派出人前去调查在军中密谋反叛一事,等待他们的将士公开处决!”

李恪面无表情,语气不急不徐,没有透出一丝丝愤怒和不满。

但李恪的这几句话,却让阿罗涵听的浑身冰冷,毛骨悚然。

太黑了!

太狠了!

把断了补给的军队推上战场,让他们去送死,以此来警醒其他人。

如果他们不死,那再把他定罪判刑,公开处死,以儆效尤!

阿罗涵不得不感叹,李恪就是天生的帝王!

局势不明朗,条件不具备时,就蜇伏隐忍;条件成熟时,就果断出击、痛下杀招!

冷酷、无情,手腕强硬且手段狠辣。

幸亏自己没有脑子一热,答应了那些残军将领啊!

阿罗涵吞了吞口水,稳了稳情绪,告辞离开。

而后,清允送来了情报,内容与阿罗涵所说的,几乎完全吻合。

第457章 两国合并

阿罗涵麾下的二十多万大军中,最初有五万是李恪派去的。所以,阿罗涵的动向,随时都有人向李恪汇报。

不仅如此,在大食控制的萨珊帝国故地,还有大量“枯叶”成员搜集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到清允那里。

可这两路的情报,都没能跑过阿罗涵。

毕竟认怂的阿罗涵是当事人,而且是再一次被自己麾下的将领们劝进以后,第一时间就跑路了。

原本是想让李恪重新派人去接手那二十多万军队的,自己就可以彻底摆脱嫌疑了,可没想到李恪根本就不以为意。

而且,李恪的计划不是阻止那些有异动的将领,而是直接灭杀!

说实话,阿罗涵觉得有点太狠了,毕竟那是自己的将士,自己的臣民。

不过,他还是按照李恪指示,回到了军队,配合除掉那些人。

要想让李恪安心放自己一条命,留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那就只能与那些将领做彻底的切割,与过去的皇子身份做彻底的切割!

至于那个虚无缥缈的皇帝梦,阿罗涵想都不去想了。

李恪从最初的一个臣属小国,到后来的灭国无数,再到之后的干跑宗主国,到如今的全面控制庞大的东罗马帝国。

这一步步走来,阿罗涵可是看的一清二楚。

要问这当今世上,最崇拜的人是谁?

阿罗涵会毫不迟疑的回答,李恪!

从宁国求援回来后,他看到李恪以不受待见的皇子身份,在境外独自建国,打下一片天地。

当时的阿罗涵认为:自己与李恪的境遇何其相似!李恪能做到,我也可以!我有不差什么!

结果,阿罗涵发现:差太远了!

他明显意识到,李恪是要统治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已知区域,同时还在探索未知区域!

阿罗涵奉命回到两河流域,按照李恪的所说,把几个一直寻思着想做拥立之臣的将领,派到了前线。

而后,断掉了火炮部队的援助,断掉了甲胄兵器的补给。

这时候,那些将领才知道,他们之所以能那么飘,能在两河流域所向披靡,并不是他们多厉害,而是有了强大的后援。

如果他们的军队真很能打,很扛揍,那也不会让大食给灭国了!

接连几次败仗,让那些膨胀得最厉害代几支残军,几乎全军覆没,终于不再跳了,也跳不起来了。

随后,李恪派来了监察人员,开始调查密谋脱离天宁军拥立萨珊皇帝的事。

接着就是一番人头落地。

军中傲慢、躁动,欲脱离天宁军的情绪终于被彻底湮灭。

在解决了东边军队中潜藏的隐患时,在西边的裴行俭军也传来了好消息。

西哥特王国抢占的东罗马国土已经被全部夺回,甚至整个西哥特王国也已经被王全控制,裴行俭与廖忠义一陆一海,两支军队同时开向了法兰西。

而李恪的各人崇拜与造星计划,经过几个月的推行,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李恪与克莉丝两人的民间影响力,空前高涨,超过了东罗马甚至整个罗马帝国历史上所有皇帝。

毕竟其他皇帝离百姓生活太远,而李恪与克莉丝就在老百姓身边,就在老百姓的生活里。

时机成熟,东罗马合并入宁国的计划开始提上日程。

召集东罗马帝国各级大臣,由克莉丝正式提出。这些大臣都是李恪提拔上来的,自然也不会反对。

再者,在宁国的的支持下,如今的东罗马帝国,已经收回了除安纳托利亚半岛以外的所有领土,而且还有拓展。

如今的地中海边,已经再次成为了东罗马的内湖,这一荣耀,也只有在罗马帝国时代才有过。

环地中海都回归了东罗马,东罗马人都知道,这是在宁国的帮助下实现的,这让李恪也获得了超高的声望。

而与此同时,从宁国派来的官员,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控制了东罗马的税务、财务、金融、矿山、关隘等。

尤其是东罗马帝国的新军,更是李恪的直系部队,其所有军饷、物资、训练,都是由天宁军负责的。

这平军队,从一开始的招募、培训,到接收各行省军队改编,再到接收各敌军俘虏改编。

如今,这支军队的数量已经接近四十万,这还不包括,李恪从宁国调集来的五万天宁军以及十万俘虏兵。

另外,也不包括阿罗涵麾下的二十万萨珊军。

李恪提出,两国合并后,东罗马帝国新军将与天宁军合并,以前的待遇,将提高到与天宁军同等!

天宁军的待遇,早就让训练时期的新军就垂涎欲滴!

同样的提着脑袋卖命,宁国人人的不仅有良好的装备,好吃的伙食,更重要的是还有钱领!

两相对比,东罗马新军,从将领到兵士,自然是支持合并的的。

行政方面,两国合并后,将统一采用宁国的税收标准,如此以来,无论是贵族、商人、平民,都能少交将近三分之一的税!

但凭这一点,民间就不会反对。

帝国中央的大臣都是自己提拔,民间又有了实实在在的减税利好,再加上李恪的超高人气,民间是绝对支持的。

另外,在着时代,在百姓的认知里,两国合不合并,原本就是国王、皇帝的事,跟他们普通国民关系不大。

现在得知,东罗马合并入宁国以后,能够少交三分之一的税收,他们就更不会反对了,反而会大力支持!

首节上一节305/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