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304节

“啊,这张的跟前面一张是一样的,夫君画重复了。”看到李恪新画出来一张,正准备再次撒娇抢画的克莉丝撅起小嘴,一脸不乐意。

“再不画张一模一样的,还不得全都被你抢去了!”李恪一边说着,一边立即卷起刚画好的这张画。

“行!这张就不抢了,那夫君再画些不同的吧!”克莉丝语气一变,又准备开始钻到李恪怀里撒娇。

“停!不准再撒娇!我一口气画了这么多,手臂都快废掉了,今天不画了!”

“噢,好吧。”

听到李恪说手臂都快累得废掉了,克莉丝连忙放下手里的画,然后拉住李恪的手臂,又是揉又是捏。

见这么乖巧懂事的克莉丝,被拒绝后表情有了些许失望,李恪低头在她耳旁轻声道,“如果你真的还想要的话,我可以把今晚的活动画下来给你私藏。”

“晚上光线不好,不太方便作画吧?对眼睛不好!”克莉丝抬头疑惑道。

“那如果女帝陛下,愿意与我在白天欢好,我也可以在白天画呀。”

“呀……坏夫君!”克莉丝这才反应过来,想到自己丈夫说的画“今晚的活动”原来是这个活动。

小脸立马羞红,迅速左右看了看,幸好没有其他人在场。

不过,这也让她十分羞赧,在李恪手臂上娇嗔拍了一下,转身就跑开了。

跑了几步后,又转回身回来抱起书案上一沓画,再次快速跑开。

惹得李恪一阵哈哈大笑。

调戏完自己小娇妻,一阵神清气爽。

克莉丝离开之后,清允适时出现。

李恪把画递给清允,

“你派人把这张画送去印刷厂,雕版印刷,用我教给他们的装裱技法装裱,上市出售。”

“喔,对了,装裱要分成几个档次,把售卖价格的区间拉大。”

请允点了点头,不过她又不解的问道,

“既然殿下要利用这画提高在东罗马的亲和力,何不免费赠送?也让这画流传的更广一些。”

第455章 总督们的密谋

李恪摇了摇头,

“不,免费赠送就完全变成了官方的摊派行为。并且,免费的话,任谁都会看轻这张画,也看轻这上面的人,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自从在东罗马推行一系列新政策、新制度以后,百姓都很拥护,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让他们很感激。”

“这时候,把画像推出来,他们就会把所有感激与感恩,汇集到这张画像上,也就是这画像里的人身上。”

“可这画像要以民间自主印刷的名义推出,再设定一个价格,把他作为一件商品去出售,这就是一个商业行为,是民间行为,是百姓自发的。”

“如此一来,不仅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同时还显得的你家殿下的大度、宽容,居然允许百姓买卖自己的画像,这样岂不是再次锦上添花!”

“婢子明白了。”清允算是弄懂了,总起来说,一句话:全是套路!

李恪点了点头,“最近那帮人最近怎么样?”

清允蹙眉道,“这几天他们联络逐渐频繁,可能会在宣布两国合并后起事!”

“捉贼要捉赃,既然他们还没有动手,那就先严密监视,暂时不去惊扰他们。但一定要看牢了,等需要抓捕时,要保证一个都跑不掉!”

“他们还在私下招募军队,要不要捣毁他们的营地?”清允又继续问道。

“不必!他们如果没有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到时候反而不好处置他们,更不好扩大整治范围。”

“如果等他们把军队都招募起来了,那正好可以把他们连根拔起!”

在李恪又吩咐了一些具体事情后,清允离开。

之所以要推出这些画像,其实是李恪在潜移默化的培养个人崇拜的明星效应。

如今,东罗马帝国的各方面都在陆续往好的一方转变。

而推动这一切的自然是李恪制定的新的政策和制度,但也绝对离不开各级官员的推动。

就好比再严密的顶级谋略,终究是要身经百战的将领率领兵士去执行的。

而那些去落实执行的官员,就是打拼在一线的将领。

当百姓们感受到生活逐渐变好,需要抒发感激之情时,发现需要感谢、需要感恩的人太多了,没有明确的目标,那就算了。

但若是,有了具体的目标,那就会把潜移默化的把所有好感都放在具体的人身上。

那么,这画像中的李恪与克莉丝,就是李恪为东罗马国民打造的感恩对象。

另外,民众对李恪与克莉丝的广泛熟识,是从很接地气的浪漫爱情故事开始的。

平时,李恪又经常看似无意的,让他和克莉丝的爱情故事流传出宫外。

如今,很多年轻男女,已经把他们两人作为美好爱情的象征。把他们作为明星来敬仰、来崇拜。

而李恪在这时推出一张两人的甜蜜合影照,就进一步备足了料,让东罗马百姓们好好磕这对CP。

看似是一张画,其实是李恪加了一堆套路在里面的。

制造个人崇拜加明星效应,造星,对于拥有后世知识体系的李恪来说,简直太简单了。

只要摸准人性,利用人性,就能控制大众心理,进一步拿捏大众心理,进而控制大众舆论。

只要能控制了东罗马帝国国民的舆论,那他合并两国时,遇到的阻力也会降到最低。

现在,唯一存在的变数,就是清允刚刚提到的那帮人。

经过近两年的征讨,裴行俭与廖忠义已经拿下了东罗马被唐军攻破君士坦丁堡前的所有国土。

目前,正在向曾经侵扰、趁机抢占东罗马国土的周围小国发起反攻。

也就是说,除了大唐占领的安纳托利半岛(小亚细亚半岛),以及色雷斯行省,东罗马帝国之前的国土,都已经被李恪控制在自己手中。

如此庞大的地区,能在部足两年的时间内,全部征服,自然不可能是全部靠打下来的。

在裴行俭与廖忠义两人,拔下阿非利加与延吉塔纳两个最强硬的刺头以后,其余各兴省的抵抗态度都有所松动。

在罗马帝国各行省中,这两个行省的实力,虽然不能排到整个东罗马的第一第二,那也是铁定能排到最前面一个梯队的。

可是,这两个行省都没能抵挡住东罗马新军的打击,一个个以惨败收场,最后总督被俘或当场斩杀。

其他总督可都看着呢,自己几斤几两,他们都会重新权衡。

权衡之后,有的总督立即到亚历山大请罪,交权,算是保住一条小命。

而有的总督觉得自己头铁,自己很扛揍。于是抵抗到底,最后的下场证明,他们权衡出现了偏差。

可是,那些见风使舵,看形势不对,立即交权的总督们,并不甘心。

如今,他们又在私下联络,密谋趁机起事。

现在的亚历山大,已经完全控制在李恪手中。

所谓完全控制,并不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而是亚历山大城内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李恪的眼睛。

在宁国与东罗马签署协议,赠送亚历山大城以前,李恪就让清允往这里安排“枯叶”成员。

在李恪来到亚历山大后,清允又招幕、训练了很多当地人为“枯叶”成员。

城内的各行各业,每个区,每个街道,甚至是那些投诚的总督家里,都有着一片片“枯叶”。

那些曾经一直做着国王梦的总督们,他们距离梦想仅仅一步之遥,他们岂会善罢甘休。

卸去了总督官职,虽然表面上没有了权力,可他们哪个人都不傻,都是做足了准备才来亚历山大请罪的。

这些准备包括,隐藏大量的军用物资,隐藏大量的精锐兵士,贪没大量的省内税收作为未来的军费。

另外,这些总督还练习了一些在君士坦丁堡破城以前就离开元老院的前元老。

不过,李恪对着一切都得到详细的汇报,但他不准备提前动手。

李恪要做的是,不仅要把这群人除掉,还要那事情尽量搞大,好趁机抹除带有弊端的以往旧制度。

比如,总督制,元老院。

东罗马的总督,权力太大,不仅握有一省税收,还有军队。

这就好比唐晚期的节度使,政务、军务、财务,总督一把抓,国家平稳运行时还好,稍有不稳定因素,这些总督就举起反旗。

另一个就是元老院。

虽然如今的东罗马行政制度中,元老院已经没有实权,但其政治影响力依然还在。

李恪就是凭借几个被定罪的元老助克莉丝登上王位的,他自然知道,只要运用得当,关键时刻,元老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同时,他也知道,有元老院这一组织存在是很危险的。

既然自己已经控制了东罗马,那这些对君王统治不利的制度或者组织,统统都该抹去了!

正在李恪筹谋如何将着些不消停的总督、元老,当着所有东罗马国民,连根拔起、彻底抹去时,清允款款而至。

“殿下,阿罗涵皇子求见。

李恪蹙眉疑惑道,“他不是在大食前线吗?怎么突然跑回来了?”

第456章 萨珊复国

阿罗涵以萨珊帝国皇子的身份,原本带领六万军队,进入大食控制的原萨珊帝国故地闹腾。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声势越来越大了。

之前,阿罗涵已经上奏说,军队人数增加到了十五万,并且控制了两河流域三十多座大小城池,而且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加。

两河流域土地肥沃,适合耕作,能承载大量人口,远不是半岛的荒漠能比的。这也是大食一定要拿下两河流域的直接原因。

可大食得到心心念念的两河流域之后,还没来得及捂热,就迎来了阿罗涵的六万军队。

这六万军队虽然人数不多,但却都是骑兵。由于机动灵活,把两河流域搅了天翻地覆。

由于大食推行的重税政策,使得该地区的人越发思念故国。

而阿罗涵来了以后,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呼百应、揭竿而起的效果。

可以说是形势一片大好,所以,阿罗涵这个时候跑回来,李恪有点看不懂了。

“你怎么回事,形势一片大好,怎么回来了?”不等阿罗涵行礼,李恪直接质问道。

“好?嗯,的确是好,但也正是因为形势太好了。我不得不离开了。”阿罗涵还是认真行礼,然后无奈说道。

李恪没等他行礼就开始质问他,就是让这个大舅子免去行礼。

不过,阿罗涵似乎在这件事上把位置摆的很正。

“你都给我弄糊涂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次李恪是真不知道怎么回事,军中自己的人也没有送信回来,“枯叶”也没有情报送回。

阿罗涵摇了摇头,“那我从头说起吧。当初,我带的那一万皇室护卫军,是在粮食断绝、甲胄、兵器不足的情况下,投奔亚历山大的。”

“当时的情况,护卫军一无所有,我与他们说了要编入宁国的军队的决定后,他们虽然不太情愿,但最终还是同意了。”

“可是随着在两河流域的势力越来越大,还有来路越来越复杂的萨珊残军的加入,如今军队总数已经达到了二十三万!”

首节上一节304/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