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157节

“你要找的是他儿子!”

“咔!”

锄头狠狠刨进了崔洪达的脑袋。

第233章 因果的“因”

王玄策带人完全占领崔家大院以后,本想招呼一直跟在后面的吃瓜群众进院打土豪。

可那群人好像很怕他们这群“土匪”,没有进院,不过看到崔家大院即将被土匪洗劫,他们个个兴奋异常,后来却一股脑全走了。

王玄策不知道的是,这伙村民得知一里地外有十多辆马车,正狼狈向西南逃窜,他们就赶去堵截了。

而这群村民一来,就把崔洪达脑门给刨了。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怨气,是因为这名村民陶二冬与崔家的有着血海深仇。

两年前,陶二冬娶了一个娇滴滴的新娘子陆秀娘。到庄上收租的崔家奴仆看到新娘子的美貌后,就回去告诉了色中饿鬼崔良才。

崔良才让奴仆带着前去一看,果然正是自己的所爱好的类型!

两人躲在陶家篱笆外,偷听到第二天陶二冬要到草市卖布,于是企图用计拿下那娇滴滴的新娘子。

第二天。

陶二冬挑着自家老娘和妻子织的麻布到街上变卖,这可是老娘织了好几年的存货,又娶了个新媳妇也是个巧手,织布的速度比自己娘还要还要快。

陶二冬挑着麻布,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朝草市上走去。

这时,后面跟上来一主一仆两人。正是崔洪达的嫡子崔良才,以及他的仆人。

“是不是这个家伙?”

“三郎,就是他!河沿村的陶二冬!”

“好,那就行动吧!”

这二人快步跟上陶二冬。

崔良才从身上掏出一个画轴,缓缓打开。而仆人掏出一把锋利的匕首。

仆人把匕首悄悄伸向了陶二冬身后的扁担绳子。

“嘭”绳子被割断,一捆麻布坠地。几乎同时,崔良才“刺啦”一下把画轴撕为两半。

同时,扁担一端向前翘起,差点打到前面的人。

“喂!卖布的!你把我家主人的字画给弄破了!”仆人朝着陶二冬喊道。

陶二冬急忙回头,看到一穿着华贵的小郎君,一手提一半画轴,满眼的心疼看着自己的字画。

“郎君抱歉,实在是没注意到后面有人……”

“唉,也不能怪你,要怪就怪我对周县令所赠的这幅花鸟图太过喜爱,连走在街上都忍不住拿出来欣赏。”

“周县令的花鸟……”

“小子!听到没有!?这幅画是周县令所画,无比珍贵,你一下子就给砸破了,今天要是不赔钱就别想走了!”仆人尽显王八之气。

“我赔、我赔!敢问郎君,这画多少钱?”陶二冬慌忙答道。

“小兄弟,你此言差矣!这些雅物,岂是用钱衡量的?”崔良才依然是满脸的惋惜与遗憾。

“土包子!不懂了吧!周县令可是花鸟画的好手,附近几个县的文人书生,哪个不知,要想求一幅周县令的花鸟画,起码得一百银元以上!”仆人上来推搡了陶二冬几下,差点摔倒。

“一百!?怎么可能这么贵!?”陶二冬想着,这两人不会在敲诈吧?

“什么!你还说贵!你要知道,一般人想求周县令作画,还求不到呢!如若不我家三郎有崔家嫡子的身份,一千银元也买不到!”

“念你是无意的,赔一百元好了!”

陶二冬看着崔良才面相和善,说话也客气,想着跟崔良才好好道个歉,或许可以少赔一点。

“崔郎君,我是河沿村的,离你们很近的,我叫陶二冬。我们村很多人还都是你们家的佃户呢?您大人有大量,您看,念在我是无心之举,能不能,能不能少赔一点?”

“唉!陶二郎啊,其实,一百银元对我来说,不值一提,赔不赔都无所谓。可你总不能辱没了周县令吧?”

“这……”

是啊,如果不赔钱,或者赔钱少了,那岂不是说:周县令的画作不值钱!

这样的话,不仅惹了崔家,还惹了周县令!

作为一个屁民,世家,官员,哪个敢去得罪?

都不敢啊!

陶二冬面露苦色,“崔郎君,可是,可是,我赔不起呀……”

“我也难作啊,你得理解。唉!”崔良才长叹一声,没再说话。

“既然赔不起,那就见官吧!”仆人说着,就硬拽着陶二冬往衙门走去。

周围人议论纷纷,陶二冬悔不该出门卖布。

人高马大的仆人提着陶二冬来到县衙,周县令立即就明白了事情的真正原因。

毕竟昨天晚上,他才被崔良才要求着画了一幅画,今天就……

可他又能怎么说呢?

他的是在崔家的帮扶下获得了满腹得学问,又在崔家的运作下,做了这个县令,自然要为崔家服务。

说到底,他是崔家的工具人而已。

最终,陶二冬因还不起赔款,被关进大牢。

大牢里,狱吏收到崔良才仆人的50文铜钱后,把陶二冬打的皮开肉绽。

“陶二冬,不要以为我家三郎心善就想赖账,这今绝不可能!”

“我真的赔不起啊!一年就……”

“行了行了,你不要哭穷了!你家里不是有个刚刚娶进门的新娘子吗?虽然已经破了身,但起码也值个十元八元的,另外再加上你们家的四十亩永业田,我家三郎吃个亏,这事就算过去了。”

“你要是觉得可以的话,就在这个契约上签押。”说着,仆人掏出一张纸放在奄奄一息的陶二冬面前。

陶二冬这才感觉到,里面有了阴谋的味道。

“无耻!天杀的崔良才,还有你这个狗奴,你们会遭报应的!”

“贱胚子!敬酒不吃吃罚酒,打!狠狠打!”

在狱吏的第二波重击之下,陶二冬被打昏厥了过去。

仆人捉着陶二冬的手,完成了签押,而后,兴冲离去。

河沿村,陶家。

“陆秀娘在不在家?”陶家的篱笆门,被一脚踹开,十来个大汉走进院子。

“你们是谁?为什么……”一老者走出来质问。

“啪!”一大汉上前就是一巴掌,老者被打倒在地,半边脸直接肿了起来。

“陆秀娘在哪!再废话还抽你!”大汉恶狠狠的瞪着老者。

这时一俊俏小娘子从屋中走了出来,“你们是是谁,为何打我公公!”说着话,把老者扶了起来。

“孩子,我没事,你快回屋,把门闩上!”

“回屋?来不及了!”大汉说着,一把拎起身材娇小的陆秀娘,“你儿子毁了我崔家三郎的画,把他娘子卖给崔家做婢女抵债了,还有你家的四十亩永业田。”

“这是契约,收好吧,老家伙!”说着,就把陆秀娘往院外的马车上抬。

老者一看,直接抱住那汉。

大汉被突然一抱差点摔倒直接就怒了,一脚把老者踢到五步之外。

老汉疼的脸色苍白,豆大的汗水颗颗滚落,他没有放弃,咬牙爬起来抱住了大汉的一条腿。

那大汉暴怒,抬起另一条腿在老者的身上,不管不顾的狠踹,直到老者耷拉下脑袋,双手松开。

一行人拉着凄厉哭喊的陆秀娘离开。

这帮人来的快,走的也快。

邻居听到动静出来查看,只看到一辆从没见过的马车向村外驶去,却没看到是从哪家传出的动静。

后来,邻居们才发现陶家老汉俯身趴在院中,昏迷不醒。

邻居们七手八脚,救醒了陶老汉,询问他缘由,陶老汉一言不发,邻居们无奈离去。

几天后,邻居们探望陶老汉。

发现陶老汉靠在久病在床的老伴床前,嘴角有干涸的血渍,脚边是摔碎的碗和散落一地的稀饭,人早已没了气息。

而久病在床的老伴,也已活活饿死。

乱坟岗上,多了三个小小的坟包。

两个是陶家老两口,余下的是儿媳陆秀娘。

据说,陆秀娘被崔良才强行占有后,在当天夜里,自悬于崔家正堂门前。

第234章 刘仁轨的远洋航行

(世家是隋唐时期历代皇帝都头疼问题,本想逐渐展开世家这条线,把世家问题彻底解决了,免得将来李恪面对。既然都说是水,那就不讲逻辑了,强行斩断吧。)

陶二冬因为血海深仇,一锄头把崔洪达给刨死了。

随行的同村村民张三,村东头有自家的60亩永业田。因为这60亩田,崔家的田地不能连成一片。

于是,崔家强行把张三家60亩良田换到五里外,而且只给六亩满是碎石的岗坡田。

张三却有冤无处伸,只得打掉了牙齿往肚里咽。

可今天不一样 的,崔家来了土匪,不再豪横了!

张三决定,化身狂徒,复仇!

于是,张三把崔永望给刨了。

其他村民多是崔家的佃户,没少被崔家坑害,基于法不责众的观念,大家都化身狂徒。

崔家准备逃往长安的这一行人,团灭。

“王将军,这,这该怎么办?”张元凯手上拿着斥候送来日常军情。

在附近巡逻时,天宁军的斥候发现了快被村民砍成肉酱的崔家骨干。

“唉!看来利用崔家到长安搅弄风云的计划要落空了,好在还有其他世家。我会向王上请罪的。”

王玄策向李恪呈上了奏折,说明了事情经过,请求处罚。

几天后,位于宁城的李恪收到了奏折。

李恪也震惊于诗书传家的百年世家,竟然做出这种强抢民妇、掠夺田地的事来,他让王玄策趁机发动百姓打土豪,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

至于说处罚王玄策,李恪提都没提,也没那个时间。

首节上一节157/314下一节尾节目录